据统计,我国约有2亿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在常见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感冒。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引起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不可抗拒地受到“腰突”困扰。而久坐、长期伏案、常常开车、缺乏运动的年轻人也逐渐加入了“腰突”大军。那么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中医的外治疗法又有哪些好的疗法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痛,且伴有一侧的坐骨神经痛。多发生于第4、5腰椎之间或第5腰椎与第1骶椎之间的椎间盘。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等椎间盘组织是指两个椎体之间的软骨组织,该组织为含水分很高的浆状体且富有弹性。此软骨组织不仅可以起到类似关节活动的作用,而且还可以缓冲脊柱在活动中产生的震荡。由于腰骶部活动度大,损伤机会较多,所以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椎第4、5之间或第5腰椎与第1骶椎之间。 本病在20~40岁的男性青壮年中发病率较高,一般有明显的外伤史。常忽然发生,但也有少数逐渐发生。主要症状为腰痛且伴有下肢坐骨神经痛,咳嗽、喷嚏、排便使腹压升高时,疼痛可加剧;卧床休息后疼痛可减轻。当疼痛严峻时,患者不能站直,而呈保护性侧弯反应,仰卧时不能将腿上举,并伴有小腿外后侧麻木,甚至失去知觉。在患者腰椎旁有明显局限压痛,且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以腰腿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严峻者甚至不能自理生活。属于祖国医学的“腰痛”、“腰腿痛”范畴中医没有此病名。早在《素问》中就提到:“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 又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这与西医所说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相似。《灵枢·经脉》"……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曲,膎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其中踝厥是典型的腰腿痛症状,且疼痛剧烈,类似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多为外受伤损,内有亏虚或感受风寒湿邪等,故辨其临床证候分为气滞血瘀、寒湿痹阻等型。 气滞血瘀证 患者腰腿痛如刺,日轻夜重,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腰部板硬,俯卧转侧艰难,大多近期有腰部外伤史,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治疗以活血祛瘀,舒筋通络,行气止痛为主. 寒湿痹阻 患者腰腿冷痛,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喜暖怕冷,舌质淡,苔白滑或腻,脉沉紧或濡缓。治疗以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为主。
外用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的传统疗法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记载了敷贴、药熨、熏淋、洗涤等多种外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可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选择以下外用药物: 寒湿型腰痛: 可选用市面上出售的坎离砂(也称寒痛乐)。主要具有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功能。 处方:麻黄、归尾、附子、透骨草、红花、干姜、桂枝、牛膝、白芥子、防风、木瓜、生艾绒、羌活、独活各等份。 制法:用醋、水各一半,将药熬成浓汁,另外取铁砂适量炒红后再与药液碎拌制成。 用法:应用时将药装入布袋内,加醋50毫升,拌匀,待发热后,热敷于患处,如热度过高,可稍移动,以免烫伤。每次用毕需妥善保存,以备下次再用。每日治疗3次,用至加醋不再发热为止。 气滞血淤型腰痛: 可选用活血祛痰中药水煎液熏洗治疗。 处方:独活、秦艽、防风、艾叶、透骨草、刘寄奴、苏木、赤芍、山甲珠、威灵仙、乌梅、木瓜各9克。 用法:上药煎汤,趁热熏洗患处。 患者还可用外用止痛搽剂对减轻肌肉筋膜炎和肌肉劳损的炎症反应也有较好的疗效。除市售成药松节油、冬青软膏及正骨水外,还可自己配制适当的搽剂。 为了患者使用方便,许多中药已加工成膏药、酊剂、油剂如:正骨水、正痛膏、麝香壮骨膏、红花油、按摩乳、息伤乐、伤痛一喷灵、东方活血膏、天和骨通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不同的剂型来治疗。 另外,临床上与理疗结合的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不错。而非药物的治疗方法也有不错的疗效。 腰椎牵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