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货殖列传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几段 | 未知味觉

 LM0318 2010-04-10

《史记》–货殖列传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几段

重读《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颇有感触,记下和各位共享。

曾经最感兴趣的地方是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於有而废於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说的是,只有吃饱了,才能谈得上荣辱,这句话首先是管仲说的。礼生于富有而废弃于贫困。君子富裕了,喜欢彰显自己的德行;小人物的富裕来自于努力和奋斗。水深养大鱼,林大百兽藏,只有人们富裕了,才能讲求仁义。人人都可求富,只要你掌握了财富,人家就来奉承你,说你是“仁”,是“义”。一个人有了钱,再取得了政治权力,那就是锦上添花、相得益彰,即使失了“势”,没有取得政治权利,因为还是有钱。仍然会被人看得起。谚语有:“千金富商之子,不会在刑场用刑”这不是说瞎话,所以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怎么样,读来非常长见识吧。另外还有一段:

子赣既学於仲尼,退而仕於卫,废著鬻财於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於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於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埶而益彰者乎?

 

比较有趣的是,《论语》中孔子言子贡:“赐(子贡,端木赐)不受命而货殖。”意思就是孔子看不起子贡经商做买卖。而在这里,太史公,就是司马迁,给子贡平了反,说:“夫使孔子名布扬於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意思是说,使孔子名扬天下的,还是子贡有钱才这样的。看来子贡真是官学商通吃的一位强人,属于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商的高科技人才。呵呵。真是让我羡慕异常啊。不是司马迁一个人这样认为,仔细想想,没有子贡的财富,孔子的确不会名扬天下。不见“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看子贡富可敌国,国君都和子贡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平起平坐。我们来做一道高中语文题。你就更相信了。

《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
A.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B.孔子只是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
D.有财力的富商能操纵诸侯国的行政大权

正确答案是A。呵呵。

这次我感触最深的是下面这段:

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田农,掘业,而秦阳以盖一州。掘冢,奸事也,而曲叔以起。博戏,恶业也,而桓发用富。行贾,丈夫贱行 也,而雍乐成以饶。贩脂,辱处也,而雍伯千金。卖浆,小业也,而张氏千万。 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胃脯,简微耳,浊氏连骑。马医,浅方,张里击钟。此皆诚壹之所致。 由是观之,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素封”者邪?非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努力工作,认真上班,也就图个温饱。如果想要大富大贵,必须以奇胜。下面就说了各种富商发家的工作。最后说,由此看来,发财不是靠稳定的工作,人人可以致富,但也都不一定能够保富,全看个人的本领。富商和国君相比,有钱的能和皇帝一样享乐。没什么等级差别。大家都一样了。

读完,你有没有什么感想呢?《史记》有非常多的版本,个人推荐

这本书印刷比较精美,版本较好,以南宋黄善夫为底本。并且保留了异体字,通假字。读来原汁原味。还有一点就是装订比较结实,怎么翻都不会掉页,很适合想我这样喜欢躺在床头读书的。当然,还有最重要一点,便宜啊!呵呵!!

Technorati 标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