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亚明 来源:不详 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是绝不受产权边界或行政边界限制的,因为河流是流动的,交通道路是连通,被污染的大气也在随风任意飘散。每块土地和每一片水体都与其他的土地和水体相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居住点、社区和城市都与周围的社会、经济、政治、自然区域的条件相互影响,我们应当尊重这种关系。 区域景观规划概念的界定 区域和区域规划 区域(region)是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人类的任何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由于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学科对“区域”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政治学认为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则将区域看作是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而经济学视区域为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认为整个地球是由无数区域组成。美国地理学家惠特尔西(D.Whittlesey)对区域作了比较全面和本质化的界定,认为“地球表面的任何部分,如果它在某种指标的地区分类中是均质的话,即为一个区域”;也就是具有特定共性、同质性、内聚力的区域。 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属性包括:(a) 区域的客观性和物质性,即区域是客观实在的一种物质实体;(b) 区域的地域性和可度量性,即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有明确的范围和边界,是可以度量的;(c) 区域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即区域是有系统的,是可以划分层次的;(d)区域的开放性和耗散性,即区域是一个开放的、耗散的系统;(e) 区域的不重复性和不遗漏性,即按同一原则、同一指标划分的区域体系,同一层次的区域不应该重复,也不应该遗漏。 区域规划(regional planning)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和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和重要工程设施进行全面的发展规划,并做出合理的空间配置。使一定地区内社会经济各部门及各分区间形成良好的协作配合,城镇居民点和区域性基础设施的网络更加合理,各项工程建设能更有序地进行,从战略意义上保证国民经济的合理发展和协调布局,以及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简言之,区域规划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nford)认为“区域规划是对那些依靠土地、资源、构筑物等活动的有意识的导引和整合。” 景观和景观规划 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其最早出现在《圣经》(旧约全书)中,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景色,后来景观又具有地理学和生态学上的意义。景观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现为:(a)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b)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c)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d)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俞孔坚,2002,2003)。 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俞孔坚,2003)。 景观规划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利用景观学原理来指导景观建设。其内容包括视觉景现(创造符合审美要求的环境形象)、环境生态(创造符合生态原则的环境空间)、人文景象(营造特定的精神环境)三大方面内容。但现阶段景观学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景观规划师往往借鉴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来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目前,生态规划的思想,土地利用规划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等被广泛应用在景观规划领域。 区域景观规划 区域景观规划(regional landscape planning):是指在区域的范围内进行的景观规划,是从区域的角度,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属性出发,基于规划地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区域景观规划着眼于在更大范围内,从普遍联系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出发,研究某一点(譬如城市)与周围的环境的关系,以及周围环境条件对城市的影响,从而更加科学、严谨、系统地规划区域景观。区域景观规划概念的提出应该说是对区域规划和景观规划的内容的有力补充,区域景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区域景观规划是更大范围和尺度的景观规划,有价值的区域规划应该从对人类的需求和景观的理解开始。因此区域规划,区域景观规划,景观规划是对土地利用和景观的不同层次上的规划。现阶段,人们对区域景观规划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对从大的尺度、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区域差异、地理区域差异等因素而造成的区域景观特征和特色缺乏应有的认识和有力的规划及保护。“新的区域模式将取决于景观的特征:它的地理和地形特征、自然资源,取决于土地利用、农业和工业方式、以及它们的分散与整合;取决于人类活动,包括形形色色的个人和社会活动”(Ludwing K. Hilberseimer)。 区域景观规划的原理 生态学原理 态自然条件是区域景观规划的基础,笔者认为城市自然山水格局是一切城市景观规划的基础和源泉。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有机体同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此,笔者借鉴边缘效应和食物链等生态学原理对区域景观规划进行论述。 边缘效应与区域景观规划 1942年地理植物学家Beecher发现,不同地貌单元生物群落的界面地带,结构往往比较复杂,不同生境的物种于此共生,种群密度大,生产力水平较高,于是他将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edge effect)。然而Beecher的概念侧重边缘效应现象和边缘效应结果的叙述;而王如松、马世骏提出了边缘效应的一般概念: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它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种、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耦合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多样性等)的较大变化,被称为边缘效应。 我们知道在现行的行政区划中,行政区划的交界,即所谓的边缘区(edge region)具有空间尺度上的层次性,往往是流域的沿边地带、国家的沿海与沿边地区、城镇间的分割带、自然生态单元与城市建设用地间的绿色交接带,等等。边缘区在自然景观、交通、经济、人文等条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城市土地利用层面上,贯穿于城市各层级空间的边缘区将各种用地、空间与活动连为一体,形成有序的城市整体结构,并蕴藏着源于相邻地域间生态关联的边缘效应。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就城市论城市,我们应当在区域范围内进行景观规划,把城市溶入到更大面积的郊野基质中,把农田溶入到城市公园系统中,使城市景观规划具有更好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同时,充分结合边缘区的自然景观特色,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建立系统的城市景观体系。 食物链原理与区域景观规划 生态学上食物链(food chain)是指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的关系。而能量在生态系统传递过程中形成的普遍的联系,使生物体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从而形成食物网(food web)。我们知道,区域内各种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正如前所述,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景观结构和格局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内在联系正如食物链一样,是不能破坏、割裂开的。在区域景观规划的环境规划中,我们更因该注重这种关系,不要只重视城市本身的环境规划与整治,而疏于对整个相关区域的环境规划与整治;只重视城市中心区的景观改造和建设,而疏于城市郊野景观的建设和城市绿化生态防护林的建设;只重视本地区的河段的污染整治,而疏于从源头以及整个流域的污染整治。因此,应该把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整体的规划和统一。如长江流域的景观系统中,由于上游地区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造成土地和森林等生态环境的恶化,以致造成1998年大洪水对中下游的生命财产的极大破坏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巨大破坏。 区域规划原理 从杜能圈结构到城市空间同心圆结构 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根据自己40多年经营农场的经验,假设在自然条件相同,生产成本也相同的情况下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从而得到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六个农业地带——杜能圈。这是最早以地租形式而形成的对农业景观的规划。Burgess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深入研究人口流动所引起的城市空间分异现象,构成城市空间地域的同心圆结构。Burgess的同心圆学说是最早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从而为对城市市域景观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廖士(A.LÖsch)分别于1933和1940年提出的。所谓中心地(central place)是一个地域社会的中心,通常是一个城镇。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a)区域有中心,中心有等级;(b)中心地与补充区相适应,补充区以六边形为最佳;(c)中心地等级体系及其空间结构。深入研究中心地理论,我们可以将其精髓和思想应用于区域景观规划和城市规划中。地理位置、区域条件和区域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对城市布局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城市的发展本来就是从其特殊的区域条件和区域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交通线的不均衡分布对城市布局的影响与中心地理论中均一的交通面的假定,使得中心地及其六边形区顺着交通线延伸而形成梯形,从而增加了交通线上的城市密度。进而形成大都市连绵带。克氏六边形最优原则和廖士景观放射形式也是城市景观规划中对城市形态和景观格局的研究方向和启发。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 景观生态规划是(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模式是继Ian.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1969)之后,又一次使城乡规划方法论在生态规划方向上发生了质的飞跃。景观生态规划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化方案和对策及建议。景观生态规划强调立足于当地自然资源与社会条件的潜力,形成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及社会经济功能的互补与协调,同时考虑区域乃至全球的环境,而不是建立封闭的景观生态系统。 “班块-廊道-基质”模式 班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种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等景观(Forman and Godorn,1995),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班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作为背景的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在区域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区域景观内不同班块、廊道和基质的比例、大小、形状和相互联系,充分把握其景观格局与景观过程的相互联系,从而更好地把“班块-廊道-基质”模式应用于区域景观规划中。 最优景观格局——集聚间有离析 “集聚间有离析”(aggregate with outlines)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的景观格局(Forman,1995)。这一模式强调规划师应将土地分类集聚,并在开发的区和建成区内保留小的自然班块,同时沿主要的自然边界分布一些人类活动的“飞地”(stepping stone)。“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有许多生态优越性,同时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McHarg, 1969; Forman and Godron 1986; Franklin and Forman, 1987)。包括边界地带的"飞地"可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度假和隐居机会;在细质地的景观局部是就业、居住和商业活动的集中区;高效的交通廊道联接建成区和作为生产或资源基地的大型斑块。这一理想景观格局又能提供丰富的视觉空间。这一模式同样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景观,从干旱荒漠到森林景观,到城市和农田景观。这应该是区域景观规划理论的重要依托和源泉。 可持续发展原理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观念。指出当代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为基础,应当保护好后人的自然资源。认为应该将资源保护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考虑。而早在100年前,当工业化引起城市环境恶化,霍华德就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以及其后人们不断对理想城市的模式的探讨,都显示人们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今天,在国际城市规划界出现了大量反映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论的文献。1992年,M.Breheny编著了《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态》(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rban form)。1996年M.Jenks等合写的《集约型城市:一种可持续的都是形式?》(The compact city: a sustainable urban form)一书,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操作方法。 笔者认为的基于区域景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模式:(1)保留一系列的自然原生的景观要素。把自然的基本元素与城市的基本元素集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2)规划一系列开放的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可持续的城市,需要一系列的自然开放的城市缓冲空间,来区别和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用自然的元素去创造一个清晰、逻辑的城市系统。(3)吸收独特的地区文化,塑造一个谐调的多样性城市层次空间。应该说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区域发展的最高境界,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区域景观规划必然带给区域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不断的运用的基础上,区域规划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如何借此机遇发展与区域规划相关领域的区域景观规划也是我们应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而在我国现阶段,区域景观规划还只是一种概念上的提法,还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上来。笔者在此也只是基于所学所思和所想,而对区域景观规划进行初步的探讨。其间的有关概念和提法限于篇幅和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但笔者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区域景观规划必然迎来其研究和实践的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