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后主。善填词作赋,其文作大多已失散,词作大多收录在后人编辑的《南唐二主词》中。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国家不幸诗人幸,语到沧桑句便工。----赵翼 讲李煜的生平可能还要从他祖父那一辈讲起,毕竟他身上还担负着一个王国的兴起和没落。李煜的祖父李昪原本是吴国的宰相,掌握着国家除了玉玺之外的所有大权,后来让傀儡皇帝弄了个禅让仪式,把那个虚位置搞了过来,创立了南唐。
应该说,他祖父治国还是不错的,在位几十年,把国家打理得四平八稳的,后来李煜的父亲和他挥霍的,都是他祖父给他们的遗产,不然凭他父亲和他那点治国的伎俩,南唐早就被人灭了。在统治后期的时候,他祖父犯了几个错误,虽然比较小,都是属于个人生活上的失误或者说小缺点,但是把那些缺点摆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就显得非常突出了。他祖父在位后期,被一个侧宫给迷住了,皇后母仪天下性情温良并不以此为杵,为了后宫的团结稳定,她对那位侧宫还礼敬三分。可惜侧宫是个得寸进尺的人,得宠还邀功,唆使皇帝废东宫而把她所生的儿子立为太子。从江山社稷上来说,废太子是一件比废皇后更严肃的事情,很多王朝的覆灭就是因为皇储废立争位。当时的太子就是李煜的父亲李璟。李昪是不喜欢李璟的,作为太子,他太娘娘腔了,整天填词作曲,弹琴鼓瑟,日子过得倒挺滋润,不过身为皇太子,整天价做些这样的事,就不怎么应该了。当时,李煜的祖母,发挥了母性,抛弃了尊严,用尽了智慧,帮他儿子保住了皇位。现代有关历朝历代后宫的史书很少提及这位皇后,相比之下,她并不比唐朝长孙皇后(李世民妻)或明朝马皇后(朱元璋妻)逊色 ,她直接改变了南唐的历史,间接改变了李煜的命运(要是李煜老爸不是皇帝的话,他这一生也就是另外一个模样了)。这个女人不简单啊…… 现在得说说李煜的父亲李璟了。可以这么说,没有李璟的言传身教,就不会产生李煜这个“词中之帝”(王国维语)。一部分可以归结为遗传,一部分可以归结为后天濡染。其实李璟的词并不比李煜的差多少,或者说在那个时代,他能够和他儿子以及冯延巳一起挤进前三名,确实,在以辞藻堆积而形成华美娟秀之词的词人中,没有人的造诣能够超过他们父子---李煜是继承他父亲的词风,不过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罢了。李璟在填词和音乐上的培养使李煜在这两个方面受到了那个时代能够受到的最好的教育。他的琴弹得尤其出色,在这一点,李煜一生都没有超过他。传言,李昪去东宫查看李璟的时候,被一阵幽雅的琴声迷住了。试想一下,身为一个王国的国君,拥有大批优秀的琴师,再加上多年的戎马生涯,他对琴声的挑剔是可想而知的。当他知道迷住自己的琴声是出自自己儿子的手中时,他又气得暴跳如雷。一个王国的王储,有着比宫廷乐师更好的琴艺,这对与这个王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喜事…… 李璟不喜欢当皇帝,这是史学界所公认的。但是很不幸,当时最合适当皇帝的人选就是他。更不幸的是,他把不想当皇帝的心思遗传给他最喜爱的孩子-----李煜。这是整个南唐王国的不幸,要是历史出现了偏差,哪怕是一点点,那么整个五代十国史就要改写。因为南唐当时的政治地位举足轻重。只要不是李璟和李煜当皇帝,那么随便换一个人,南唐就有不被北宋灭国的契机,但是历史没有这么做,它让李煜的一生变得更加可歌可泣。李昪死的时候留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南唐帝国和满满的国库,当皇位从李璟传到李煜的手里上,就只有一个千疮百孔的南唐王国和空空如也的国库。(请注意,前面是“帝国”后面是“王国”)。 李璟在死的时候说出了他认为是导致他犯下对不起南唐的错误的最重要的原因,他把这句话当做遗言传给了李煜:“切勿与邻国开战”。很不幸,李煜是个听话的孩子,他记住了这句可以使南唐灭亡的话(他在位期间没有和邻国发动过战争,唯一和北宋的战争便导致了亡国)。在李璟在位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放在历史里面微乎其微,即使放在五代十国史里面也看不出它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这个小插曲影响了李煜一辈子,影响了南唐的命脉。原本,李煜并不是太子,虽然说他被他的祖父和父亲所疼爱。他的那位富有野心的太子哥哥(李煜在众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因为在征战的时候直接或者说间接导致他的叔父死亡,被贬为庶人,李煜升为太子(本来李璟想把他的皇位传给他的弟弟,然而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他弟弟的死亡。即使以后变卦不传给他,得到皇位的也将是那个有野心的太子,上天太眷顾李煜了,一下子把李煜登基的两个最有挑战性的两个人给除了),于是李煜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将成为这个王国最有权力,责任也最大的一个人。这也算是上天对李煜的一种溺爱吧。 公元961年,李璟挂了,李煜登基。终于说到李煜了~~ 我还得重复一遍,李煜,南唐后主,生于公元937年,崩于公元978年。南唐是937年创立的,亡于975年。在公元937这一年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国家,诞生了一个伟大的词人,他们在青史中的光芒在同一时刻在同一地点绽放,耀眼无比。或许就是这个精确的巧合,使得李煜倍受父辈们的青睐,这也算是老天在无形中对他溺爱的一种方式吧。历史是很精确的,确实,这个很精确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安排,如同今后他生活中挥之不去的哀愁一般,那个那并不稀罕的王位他同样让他挥之不去~~~ 李煜是在937年的七夕节出生的,七夕节在南方又叫乞巧节,是那些平日里足不出户的闺女少妇们一个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少女们都要搭彩楼,向上天乞求一双巧手,当然是为了家务活和女工。李煜在这一天出生,不知是否是巧合,上天给了他一双巧手,不过不是为了那些婆婆妈妈的家务闲事,而是在那双手上赋予他填词作赋的天分与激情。在他拥有尊贵与地位的日子里,那双巧手一直是他的骄傲。文人是最注重手的,高贵的文人尤其如此。传说李煜生下来左目有双瞳。双瞳虽然很少见,但是在今日,只要是不影响视力或者美观,谁也不会拿它当回事儿,但是在那个封建迷信害死人的中国的“中世纪”,人们,李煜周围的人们震惊了。因为在史书的记载中,只有两个伟大的男人拥有双瞳,一个是舜,一个是项羽。每一个都是了不得的人物,而且都是一代帝王(西楚霸王勉强能称得上是帝王吧,司马迁都把他归入本纪一类了)。 于是,人们,又是李煜周围的那些人们,认为这是吉兆,李煜有帝王之像。其实放在现在想一想也没有什么,伟人要是身上的某个生理状况或机能与常人不同,自然会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标志,常人身上也会有某个标志与他人不同,但那个东西恐怕除了他自己就没有人去挂念了。史书更不会像现代的八卦杂志一样去专门记载哪里有个什么人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这就是常人与伟人不同的地方。双瞳如果真的存在的话,那么一定不会只在舜,项羽和李煜三人身上出现,只是他们三人都是帝王,都有专门的史书对他们的言行有记载,那么,双瞳是他们的或者引申到帝王的标志也就不足为怪了。这如同毛爷爷下巴上的那颗痣…… ? 就是这样,有了与众不同的眼睛的李煜一出生就受到了“非人”(当然是非同常人)的待遇。值得一说的时候,李煜出生的时候还没有南唐,或许是孙子的帝王之相终于让李昪下了决心,篡位!李煜就这样诞生了,南唐也如此诞生了,李煜是属于南唐的,他和南唐同生同灭,虽然说南唐灭后他还苟活了2年,但是在那两年里,他不是在人间生活,而是在炼狱苦熬。他是个懦弱的男人,从始至终都是如此,或许这与从小在女人堆里长大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最后他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肉袒出城”投降宋军。我想要是他当时自杀的话,那么史学界对他的评价一定会高一个层次,但是我们也一定看不到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如说《虞美人》之类,历史真是矛盾的综合体啊……同时,南唐也是属于李煜的。按照道理来说,只要历史的精确度稍有偏差,哪怕是0.01,那么我敢肯定,南唐的国主一定轮不到李煜。但是历史太精确了,我简直无法相信那么多巧合同时发生在一个那么具有戏剧性的人物身上,这对于我们的主人公来说是一种残忍。李煜生下来就受到来自于他生理上变异的优待,他不是长子,是王储但不是皇储,却受到了宫廷少主子的优待,这意味着什么? 在李昪手上,他尤其受到青睐,或许李昪传位给他那个懦弱的儿子与这个孙子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现在没有工夫去研究那个,切换到李煜吧。在李璟手上,李煜的位置明升暗降,他更加贴近皇位了,但是却离皇帝越来越远。在他爷爷的手上,他有着比在他父亲手上更多的自由和恩宠。不知道为什么,其实这方面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只是我的推断而已。他祖父喜爱他,那是勿庸置疑的,他父亲喜爱他,那也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李璟对李煜的喜爱却不及他父亲,这或许与他的懦弱的性格有关,如果再说得牵强一些,可以引用上曹丕的话,文人相轻。这是一句大实话!!!在李璟眼里,李煜并不是当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因为他自己的经历,他有点排斥这个与他十分相似的儿子,无论在性格还是在喜好上。他知道自己在治国上的不足,所以更加害怕那个儿子“青出于蓝”,最后他有传位给弟弟的心愿。当他得知他优秀的弟弟和富有野心的儿子都死了的时候,当他不得不把皇位传给李煜的时候,他一定很无奈。李煜在他父亲在位的时候,他在词学上的造诣已经胜过了他的父亲。 在南唐词派中已经能够堪称第一,冯延巳和他的父亲都不是他的对手。他很得意,也许那就是少年得志最好的写照。他没有任何忧虑,即便是当上东宫太子之后。整天除了调戏宫女,在那些他认为是最可爱的女人和女孩子里面寻找写作素材之外,基本无事可做,他也不想再做其他事,乐此不疲啊。有人说他是“当了皇帝的贾宝玉”一点也不假,他精与于女人打交道,但是却从不玩弄她们,至少对她们的一颗心是真的,这点和贾宝玉一样(当然,他比贾宝玉更加有资格),我唯一觉得不妥的就是李煜在我心中的地位远远高于贾宝玉,用贾宝玉来形容他,有点不够格。在这一段当了太子没有当皇帝的日子里,发生了一件能够影响他一辈子的事--他迎娶了他的太子妃--娥皇。舜有两位妃子,知道斑竹(湘妃竹)的人大概也应该知道斑竹的来历与舜皇的两位妃子有关。 那两个妃子,大的叫娥皇,小的叫女英,是一对姐妹花。李煜左眼有着和舜一样的双瞳,他前后有过两个皇后(应该叫王后,因为在李煜的父亲手上,南唐已经失去了帝国的称号,这里暂从史书上的叫法),分别是大周后和小周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周后叫娥皇,小周后叫女英。我不得不在这里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在我看的关于李煜的书和文章里面,无一不如此称呼他那两个如花似玉的妻子,我分不清楚那两个曾经在远古因为夫君的缘故而显赫千年的名字放在三千年后她们的身上究竟是褒扬还是万分的巧合。一个历史人物的身上如果积聚这么多的巧合,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咱们暂且不说这件事,因为对于这个过于巧合的巧合,我实在没有把握。李煜登基后,开始了他真正的幸福生活,没有人再管他,他由南唐宫廷的少主成了主人,虽然说物资上的待遇并没有改变多少,仅仅比以前更优越和尊贵一点点,更重要的是那种精神上的解脱。早也没有人在他夜夜笙歌的时候对他指手画脚,也没有人在他不修政务的时候对他横眉冷对,他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 他是个没有脾气的男人,至少他在位的时候并没有因为某件事大动肝火而杀官或杀民,所以在他手上任官大家都很放心,没有那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当然,他也需要对手下的官员进行控制来确保自己的尊贵生活。在这方面他做了一件影响后世文艺届的事,起因是派人去窥探权臣们的“夜生活”。作为权臣之一的韩熙载就很苦恼,明知道是国王派人侦查自己有没有谋反,于是就把自己家里布置成歌舞升平的局面。他其实不喜欢那种又唱又跳的样子,但是为了让国王放心,他还得装出高兴的样子,就如现代人照相不得不对镜头笑一样。名噪后世的《韩熙载夜宴图》就这么产生了,间接说起来,它还是李煜的杰作。又把话题转回来,说说娥皇吧,除了美丽,温顺,善良和柔弱,我不知道其他。史书和传记把更多的笔墨用去描写她那个在历史和李煜心中更为重要的妹妹去了,所以对她的描述不多,仅仅写了因为丧子而心哀而死。在她病床期间,她的妹妹进宫侍侯她,于是,和姐姐同样漂亮但是更加年轻的妹妹有了和姐姐一样的命运。这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成就了很多本艳情小说,恕我不再赘述。在姐姐死后,她就顺理成章……小周后母仪天下。这个女人啊,我想起她来就心里烦!虽然不是她的错,但是李煜有许多泪确实是为她而流。 975年,李煜被俘,被押往东京后,赵光义(宋太宗)看上了她的美貌,她被封为郑国夫人--------时常去华清池陪夜(她又一次丰富了后世情色文学的素材)!!!可以想象当时的李煜是多么屈辱!!!我恨她,即便是李煜死后她殉了情…… 李煜没有治国的爱好,他的夫人们也是,要是多个武则天或者孝庄一类的女人出现在他的后宫,南唐起码可以多活30年,可惜,连他祖母那样的人物都没有。你根本无法想象李煜当年的奢华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也无法想象。这里有个史学界公认的推断和史书上记载的事例供你参考。 推断:李煜若以治诗词之心力治天下,何愁南唐不保? 事例:李煜被俘后,其后宫宫女被犒赏三军(宋军),有个宫女被一将军宠爱,但是这名女子一到晚上就闭着眼睛。将军问其何故,她说,牛油灯熏眼睛,于是将军换了蜡烛,她还是不肯开眼睛,将军奇怪了,就问,你在南唐的时候是用什么照明的?那宫女回答:夜明珠。 如此这般~~~~~~~~~~~~ 李煜亡国已成必然,在他统治后期,他最愁的不是怎样保国,而是如何延缓他的统治生涯。他派了大量的官员和大批的财物去北宋,希望北宋延缓发兵的时间。在这里面有个很出名的故事,就是南唐大臣徐弦和宋太祖的一段对话。徐弦的原话我不记得了,大概是说李煜以事君事父的姿态来对你,你为什么还要讨伐南唐?宋太祖回答: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徐弦无语。就这样,南唐被灭了李煜亡国后的事我不想说了,各位去读一下他后期的词就知道他的后期生活了。描述得最为传神的一句话就是”后主终日以泪洗面“,他确实是个爱哭的男人。在978年的七夕之夜,李煜因为写《虞美人》被宋太宗赐牵机药而死。记得吗,李煜是七夕生的啊!!! 多么可怕的巧合~ 我始终记得我在我的一篇作文里描写李煜的那些话,因为那些文字我的作文被我的语文老师判定为抄袭之作。用作文最后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语吧:因为你(李煜)的泪水,公元975年的冬天(南唐在此冬被破)异常寒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