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和田玉肉眼识别(曾在珠宝年会上发表)
和田玉的产地特征及肉眼识别 包德清卜玥文黄超军 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玉的民族,有8000年的玉文化,晚清以前,我们所说的玉主要是指来自新疆的和田玉,晚清以后,白玉时尚被翡翠所取代。近十几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我国形成了一股玉石消费热,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受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的推动及消费者返璞归真的消费心理的影响,和田玉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知名度越来越高,价格也随之节节攀升,而久负盛名的和田玉的产量在不断减少,优质和田玉的资源近于枯竭,在这种背景下,玉石从业者开始寻找新的白玉资源。于是,产于世界各地的软玉资源开始汇集于中国玉器市场,逐渐在我国新疆、河南、上海、苏州、扬州、揭阳等地形成了白玉的集散地。特别是2003年新的珠宝玉石国家标准将“和田玉”统冠以“所有理化性状为透闪石的玉料”以后,以前命名为青海料、俄罗斯料的软玉制品堂而皇之地以和田玉的名称进行销售,不同产地的和田玉料价格相差很大,这种宽泛的命名方式给了投机玉商很大的可乘之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的混乱,使消费者蒙受损失。 当然,不管是产自哪里的和田玉,质量都有优劣之分,新疆产的和田玉在玉质上固然有其独到之处,但在青海、俄罗斯所产的和田玉料中也不乏与之媲美者。所以,不同产地的和田玉中,质量与新疆出产的和田玉相似者实际上是很难以肉眼区分开的。 在国内和田玉的集散地中,河南镇平的石佛寺玉器交易中心具有代表意义。勤劳的河南玉商深入国内外的玉石矿山,采购白玉原料,使石佛寺玉器交易中心成为世界软玉的聚集地,因此,这里见到的和田玉品种对全国玉器市场来说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该白玉市场的考察,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系统的对比,试图总结出具产地意义的肉眼识别特征,供从业者和和田玉爱好者参考。 一、肉眼识别和田玉产地的商业意义 传统意义上的和田玉是专指产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玉龙喀什河的优质白玉,和田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其次还有少量的其它矿物,当软玉中的透闪石含量达到95%以上且透闪石中含铁低而呈白色时,这种白色软玉才称为和田白玉,白玉是高档玉石,其中犹如炼成的羊脂者,称为“羊脂玉”,是软玉最为名贵的品种,这一品种仅见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且已近于枯竭。近40年来,在中国境内沿昆仑山及阿尔金山一带,西起塔什库尔干,东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县、若羌县。再往东延伸至青海省的格尔木,延绵数千公里,但只有和田玉是白玉中的上品,因此“和田玉”的名称就成了广告中的商品一样,无论产在新疆的何处何地,一律都惯用“和田玉”这一名称。实际上,在不同产地的和田玉中,新疆和田玉的玉质确实具有其独到之处。对执着于新疆和田玉收藏者来说,他们对新疆产的和田玉是情有独钟的,购买的初衷必然是冲着和田玉而去的,区分产地对满足他们的消费心理具有特殊的意义。 理论上说,和田玉的质量是由自身的玉质决定的,与产地并无太大的关系,但在实际交易中并非如此,正如产于缅甸的红宝石的价格要高于泰国红宝石一样。不同产地的和田玉的市场价位上,和田白玉与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有着巨大的差别,即使是新疆玉,也有和田玉、且末玉、于田玉、若羌玉和山料、籽料、山流水之分。目前,俄料的市场价每公斤在10000元以上,青海玉每公斤在10000万以内,而普通新疆和田白玉的价格每公斤三万元至五万元,优质的和田籽玉更是按克论价,每克就需上万元。因此,玉器交易中对产地的识别也是十分重要的。 2003年新的珠宝玉石国家标准实施以后,来自不同产地的软玉制品均堂而皇之地以和田玉的名称进行销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的混乱。一些内陆玉商在河南、揭阳等地采购到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以后,再辗转千里寄到新疆出具鉴定证书,为冒充新疆和田玉增加砝码,以达到欺骗消费者的目的;鉴定机构也出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在鉴定中只字不提产地问题。如果能够总结出一些具有产地意义的识别特征,对和田玉的营销和鉴赏将是十分有意义的,也有利于和田玉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不同产地和田玉的原料特征 在石佛寺玉器市场上,除可见到产于新疆的和田玉料外,还可见到产于青海的昆仑玉及产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白玉材料如俄料、韩国料等。它们化学成分相似,但不同的地方地质环境不同,形成的软玉内部结构和外观特征均有一定的差别。 新疆的和田玉原料,主要产在且末县、若羌县、于田县、和田县等地,有山料、籽料、山流水之分,年产和田玉原料约120-130吨,其中一级料约15%。和田玉原料以且末玉石矿开采最多,年产达一百吨左右。这些玉石大部分以原料销往内陆,主要是河南南阳地区镇平县,这里加工的成品一部分就地销售,一部分返回新疆再行销售。 和田白玉目前有两个著名的产地:一个是于田县以南的阿拉玛斯矿区,现在最著名的和田白玉山料就产于此,另一个就是沿玉龙喀什河溯源而上,那里就是和田籽玉、山流水料的源头。且末、若羌也产白玉山料、山流水料,部分为带灰色、青灰色的白玉或青白玉。该地区所产“和田玉”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无论白玉或青白玉都带有三氧化二铁蚀变形成所谓糖色,根据蚀变的条件不同,各个矿点的糖色也有所不同,有些矿点的糖色较重,有的糖色较浅。 青海软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里的高原丘陵地区,当地海拔高度虽高但相对高度差不大,交通较为便利。该地产出的玉料以山料为主,少量山流水料,未见籽料。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颜色呈灰白—蜡白色,半透明,透明度明显好于和田白玉,产出块度较大。青海白玉质地细润均匀,但其透明度偏高,杂质多,利用率低,凝重质感不足。 俄罗斯白玉产在西伯利亚乌拉尔山脉中,因为乌拉尔山脉与我国的昆仑山脉都是自西向东平行延伸的山脉,平行间距约为3000多公里,所以它与我国和田玉不是在同一条地质带上生成的玉料。俄罗斯产出的玉料以山料为主,少量山流水料,颜色白,质地较细。它与新疆和田玉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润度和密度,看起来它不如新疆和田玉的光泽那样柔和,质地也没有新疆和田玉那样细腻、温润,给人一种较生硬、僵死的感觉。 关于韩国玉料的产地情况的报道不多,据说它主要产于韩国江原道的春川,化学成分与和田玉相似,为块度较大的山料。 三、不同产地的和田玉的肉眼识别 在石佛寺玉器市场上见到的和田玉,尽管来自不同的产地,但从矿物成分、内部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质来看,完全符合软玉的理化指标,依据这些特征很难确认它们的产地。但由于地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们的制成品与新疆产和田玉成品存在不同的感官效果,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材料的外观特征和感官效果实现以肉眼区分产地的目的。尽管这种对产地的判定多是依据主观经验,误判的可能性较大,但一些具有识别意义的典型特征对于区分产地是有意义的,如果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也是有一定把握的。 1、新疆和田玉山料、籽料、山流水的肉眼识别 新疆和田玉有山料、籽料、山流水料之分,和田籽料与山料,或者质量好的山料与质量差的山料,价格差别很大,区分它们是具有市场意义的。许多人将沁色皮作为和田籽料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是不无道理的。所以,有皮的原料在雕琢时一般会将皮保留下来,作为区分山料和籽料的标志。如果一块玉料外形圆润且带有沁色皮,那么它便是仔料;没有皮便可能是山料,但也不排除从一些加工成大件的籽料上切割下的边角料加工成的小佩饰,虽然没有沁色皮,但仍然是籽料,它们的识别难度会大一些;山流水料由于在河道的上游,冲到河中的时间比和田籽玉要短得多,所以它的原生薄、颜色单一且有大起大伏的凹凸不平。但关键是要区分真皮和假皮,据河南当地的玉商介绍,造假皮的技术都是为维吾尔族玉商所掌握,目前还没有直观有效的区分办法,多是靠经验进行判断。一般认为,真皮的颜色是非常自然,看起来舒服,而假皮看起来总有别扭的感觉;真皮上经常会出现颜色深浅变化明显的“圈点”,而假皮则做不出,只是硬生生地浮在表面的一层颜色;真皮颜色变化很大,有时一块沁色皮上出现多种颜色,而假皮颜色单一。 2、新疆白玉、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与韩国白玉的肉眼识别 其实,凭肉眼区分不同产地的白玉决非一日之功,即使是市场经验十分丰富的业内人士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因为任何产地的白玉质量都有优劣之别,一般认为,青海白玉和俄罗斯白玉不如新疆白玉的质量好,但质量上乘者决不亚于新疆白玉。这里仅介绍具有产地意义的白玉的特征,通过这些特征的对比将以上三个产地的白玉区分开来。 在点光源照射下,和田白玉籽料成品抛光面上可呈现似斑驳状态,这是和田白玉内部细而短的透闪石矿物呈云絮状交错结构所致。这也是鉴定和田玉的重要依据。组成和田白玉籽料的透闪石矿物短而密,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和田白玉质地温润细腻,油脂光泽强。如果云絮状结构是和田玉籽料的普遍特征的话,那么不同产地的和田玉籽料的云絮状结构还是有显著差别的,这种差别与透闪石矿物的粗细程度有关。和田白玉山料中的云絮状结构长而松散,灯光照进去,长条状,长丝状云絮往往清晰可见,河南玉商形象地称之为“蟹”,形容这些长而松散的云絮状结构似蟹瓜纹。但无论如何,质地纯净、颜色洁白、细腻、光泽滋润是新疆白玉的普遍特征,为白玉中的优质品种,其温润、柔和的感觉是其它产地的多数白玉不具备的。 青海白玉和俄罗斯白玉在市场上出现不过是十数年历史。青海白玉的颜色与和田白玉略有不同,多数白玉呈灰白-腊白色,有灰暗不正的感觉;透明度一般较和田白玉好,做成的成品有点半透明的感觉,有的青海白玉内部有白色透明的“筋”,行内称为“水线”,呈条状分布。新疆白玉也偶有水线,但不会象青海白玉那样清晰和密集;青海软玉结构、粒度均匀但稍粗,质感不够细腻,在透明度较好的玉质中分布白色团块状“脑花”、“絮状棉绺”。呈蜡状光泽,缺乏“凝脂”般的温润光泽。比较青海和新疆白玉的颜色、透明度和光泽,它们的差异还是较明显的,青海白玉水性重,看起来比新疆白玉滋润,但油性差,成品有毛玻璃感觉。 俄罗斯白玉的特点是颜色白,但“白”而不“润”,给人一种“死白”的感觉;透明度稍差,成品表面光泽暗淡,油性较重,质地较粗糙。如将和田白玉与俄罗斯白玉放在一起比较,前者“润”而白得细腻,后者“糙”而白得无神,仔细观察成品内部,常有肉眼可见的白色包体。由于透闪石矿物较粗,成品不易被抛光,这也是表面光泽较为暗淡的原因。部分抛光后的成品表面常可见到不规则的凹陷圆圈,多数具有“桔皮效应”。 韩国白玉也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品种之一,外观与和田玉很相似,但颜色白中带青黄,质地均匀,内部杂质较少,但石性较粗,弱玻璃光泽-蜡状光泽,光泽不柔和,玉质不如和田玉温润,也就是说,韩国白玉的白度、脂性、润度都与和田玉差,几乎找不到那种细腻、温润的感觉,是以上几种产地的白玉中较容易识别的一种。 3、新疆糖白玉与俄罗斯糖白玉的肉眼识别 糖白玉主要是氧化铁沿构造裂隙浸染而成,呈酱色或板栗色,与籽料裸露地表受氧化铁浸染形成的沁色皮有本质的区别。糖白玉多见于新疆的且末、若羌等地的矿点和俄罗斯白玉。根据蚀变的条件不同,各矿点的糖色也有所不同,有些矿点的糖色较重,有的糖色较浅。新疆糖包玉颜色凝重,或者说比较“聚”,糖色与肉之间的界限较清楚;而俄罗斯糖白玉的糖色较“散”,糖色与肉之间无明显的界限,呈过渡关系。在其它方面并无实质的差异,它们的区别可能还是要依据肉的特征。 总之,关于新疆白玉与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韩国之间的区别,业内人士的经验是:新疆白玉同时具备白、润、油的特点;青海白玉润而不油;俄罗斯白玉是死白,油而不润;而韩国白玉在白、润、油三方面都不如新疆白玉。除此之外,还可结合内部细微差别来进行区分。这些差别要多看实物,多比较其细微之处,用心去体验,从感官上去感觉它们的细微差别,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积累经验,提高鉴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