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 - 文档搜索

 我的网络家园 2010-05-12
小学语文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探讨(转载)
1,通过查找资料,丰富课文内容.
第十册《太阳》,《飞夺泸定桥》,《我的战友邱少云》,《在炮兵阵地上》,《一夜的工作》,《义犬复仇》,第十一册《永生的眼睛》,《江姐》,《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夜莺之歌》等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都需要查找资料.关于历史题材的课文《将相和》,《晏子使楚》,《草船借箭》则更有必要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故事所发生的背景.
通过查找资料和资料的共享,学生找资料的能力不仅提高了,而且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比如学习《太阳》这课时同学们查找了很多关于太阳,地球,其他星球的资料,我们在班里开了资料交流会,通过交流相互学习,收获很大.通过查找资料,我们还了解了关于春秋时期,三国时期,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的一些时代背景.结合《草地夜行》,《飞夺泸定桥》我们查找的资料,则使同学们认识了长征,而对于邱少云,江姐,彭总,周总理,等这些人物的了解,都不仅仅局限于课文,他们的生平,他们的事迹都深深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中.
学习第十一册《永生的眼睛》之前,我让学生进行了关于"捐献角膜及遗体器官的看法"的调查,并学写调查报告,学生们不仅调查了家人,朋友,还来到大街上进行社会调查.初步调查结果是有一部分人可以接受,大多数人持保守反对态度,年轻人情况较好.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了《永生的眼睛》,学后让同学们在家人中进行了关于这方面内容的宣传.
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资料,而且还学会了有效的利用资料.由于课前学习了资料,上课时同学们理解课文不仅容易多了,回答问题又精彩又生动.学完《一夜的工作》我让同学们以"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劳苦,生活是多么简朴"为总起句用上自己查到的资料写一段话,关于周总理工作和生活的事例太多太多了,几乎每个同学都找来了资料,并且用的合情合理情深意切.学习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同学们查找了很多关于环保方面的材料,我们就召开了"环保论坛"大家结合自己找到的资料,自己设计题目选择材料进行了演讲……最后我们还把我们找到的这些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作为今后的教学资源.
2,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综合性学习
要想更好的开展语文综合性教学活动.首先要做的就是钻研教材,寻找课内外结合的点.通过研究我发现在第十册第一单元安排了《古诗四首》其中有两首诗描写春天的景色的,课后选做题从课外选择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因此我们在读过之后,开展了为古诗配上一幅美丽的图画活动,并且鼓励同学们观察春天,感受春天,自己也作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学生积极性很高,于是我把他们画的画,作的诗,以展板的形式在学校范围内进行了展览.
学习了《桂林山水》一课,学生找来了关于桂林山水的图片,我们就在后黑板上开辟了专栏《我爱祖国的壮丽山河》,同学们找来了很多关于祖国山河壮美的图片,和自己外出旅游时的一些照片,我启发大家仿照《桂林山水》一课中的写法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图片.在课堂上,我深情而优美的范读激发起学生朗读的兴趣,我马上抓住这个契机,给学生指导朗读,并启发学生给自己的朗读配乐,并挤出一课时展示大家的朗读作品,一些喜爱朗读的同学找来各种音乐磁带,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声音条件,和对文章的不同体会配上了不同的音乐.在家长会上进行了表演,同样的文章,却读出了不同的感受,家长们随着孩子们那清脆的童音,悠扬的乐曲,陶醉在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一脸喜悦.
学习了第十册第二课《我们和我》,我们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了诗歌朗诵比赛,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每个同学(包括学习懒惰的学生)都很熟练的背下了课文,有的组为诗歌配了乐,有的加上了动作,有的组每天放学后都排练.比赛那天,不仅每个同学是评委,我们还请来了校领导.比赛既精彩又热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学习《居庸关》一课,在课上,学生根据文中介绍划出了两种开凿法的示意图.学习《小站》同学们不仅画出了小站示意图,还花了自己卧室的示意图,并根据图组织作文材料,写了作文《我的卧室》.乌俄席《挑山工》学生为插图配诗.学习了《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们欣赏了文中提到的《革命进行曲》,大家把音乐课上学来的知识进行了运用.学习《月光曲》,我们结识了贝多芬,欣赏了《月光曲》,学习《听泉》,我们欣赏了《二泉映月》.
像《草船借箭》,《半截蜡烛》,《幸福是什么》,《将相和》,《晏子使楚》,《草船借箭》等有故事情节的文章,我们就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排演课本剧.在排演课本剧过程中,有的学生当导演,有的学生当演员,他们还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道具,用硬纸板做的"草船",笔墨纸砚,"合氏璧","诏书","地图",酒杯,茶壶……一应俱全.有独幕剧,也有多幕剧.有的当堂就进行了表演,有的则经过反复排练.我给学生创造表演的机会,班队会,联欢会,"六一"学校节目汇演……在一遍又一遍的排练演出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同时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也许未来的名演员名导演就从这里诞生,也许他们今天的经历将永远留在他们的记忆中.
几乎在每个单元练习中都安排了一些关于口语交际的题目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我们根据情况选择形式,"演讲台","辩论会"这样的形式比小组讨论和交流效果要好.我们辩论过《看电视的利与弊》,《上网的利与弊》,《是参加宴会还是参加比赛》.我们开展了《环保论坛》演讲活动,还把演讲内容录了下来, "环保论坛"录完像,同学们自己策划宣传出了海报,告知全校同学按时收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播放,起到很好的环保宣传作用.
3,在母语环境中学语文,大力开展课外阅读.
(1)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我们小学课本中的很多课文都是节选于名著,或出于名家,或根据真实故事,历史故事改编.因此我充分利用了这个有力的条件.学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我鼓励同学们阅读《三国演义》,并且进行了读后交流,把你最感兴趣的片断介绍给大家.学习了《江姐》,我们集体观看了电影《在烈火中永生》,并且鼓励同学们阅读《红岩》,同学们被江姐,许云峰等的革命精神深深打动,小萝卜头,监狱之花的遭遇也紧紧牵动着孩子们的心.学习《再见了亲人》之前,我们在课上集体阅读了报告文学《依依惜别的日子》,同学们被朝鲜人民和志愿军的深情所打动,课上发言时,同学们不仅用上了很多报告文学中所提的例子,而且很受感动.
"非典"期间学生在家自学了六篇课文,我要求学生写下了较详细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复课后我认真阅读了每一篇文稿,有的同学写了关于《穷人》这一课中主人公安娜及其她丈夫的人物点评.有的同学读过《理想的风筝》写下了发自肺腑的真心话,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还有的同学提出了在读《听泉》这一课是遇到的问题.通过自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阅读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
(2)课外阅读系列活动:
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我鼓励他们利用假期时间读名著,我班学生每个假期都要读一,二本名著.开学后,通过读书统计我了解到每个人所读的字数,篇目,以及读后感,并评选出读书之星.每次评选之后,我都精心挑选一本好书送给这位阅读之星,表示我对他的鼓励,也激励其他学生多看课外书.在平时,我要求学生每天摘抄,定期交流阅读心得,并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阅读方向,推荐各种好书,为学生借阅各种书籍.
4,开辟空间,锻炼学生的学语文,用语文能力.
春天的时候,我们就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海棠花溪"公园里写生.用语言写下海棠花绚烂.
那年的沙尘暴刮黄了天,在学生惊讶天气变化的很奇妙时,我抓住机会,让学生把心里的感受记录下来,可描写,可议论.
去年秋天的那场雪,大家可能还记得,雪来得猛下的大,一夜之间,北京城被砸折了几万棵树,早上一来到学校,大家就讨论其在路上看到的景观,我马上抓住机会,以《秋雪》为题可写诗,可作画,可写散文.我班张城在诗中写到"梅花本是胭脂染,为何今日淡妆浅……"看着学生写的这一首首小诗,我爱不释手,在全校范围内办了一期题为《秋雪》的诗文展.
为了学好写观察日记,我就事先在生物角里养了一只兔子,大家每人养一天,并带领学生一起写观察记录.这学期,不能养小动物了,我们准备观察学校里的玉兰花,写好观察日记.
学校要求每班召开班队会,我在班内开展了征集班队活动方案的活动.有的同学结合班里情况,有的同学捕捉社会信息,有的同学结合自己兴趣设计了班会方案.我们从中评选出最佳方案召开了班会,就请方案设计人当导演召集主持,安排活动.
假期里,同学们有的旅游,有的访友……,开学后有的交来了系列游记,有的交来了假期二,三事,有假期见闻,有读后感,写人,写景,写事,写物,丰富多彩,于是我把这些作文分类展出,请同学们批改,欣赏,选出好文佳作,在班内朗读.即使我们大开眼界,又提高了作文水平.
科技月,我们开展了科技小报比赛,同学们写写画画,还有的同学用电脑制作.我们评选了最佳版面,最佳美术,最有创意等奖项,并把优秀作品进行了展览.
学校组织课间活动创编活动,我带领学生开展托球比赛活动,并指导学生写了活动纪实的作文.
点点滴滴,每时每刻,事事皆学问,处处用心思.
5,综合性调查研究:
两年来,我们开展了多种调查研究.数学老师要求学生测量教室的面积,我就抓住了这个机会让测量教室面积的同学写了一份关于"如何测量教室的面积"的研究报告.
疏散演习结束后,我班于致远提出我们的教学楼有多高 如果倒塌,在多少米之外才有可能得到安全 同学们相处各种办法,了解到我们的教学楼有十六米高.
要开家长会了,班里展开了关于孩子和家长之间遇到矛盾后怎么处理的讨论.由此学生设计了两份调查表,分别进行了调查.
去年六年级的学生还分组调查了白食者的年龄分布,性别分布,乞食地点的特点等情况,了解到此行业中的很多黑暗现象.
我们还调查了自己名字的来历,居住地名的传说,写了作文.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探索,收获最大的是学生,首先学生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在查找资料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一部分学生能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资源,并能有效的利用资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爱上语文课,抢着上台表演,开过第一次辩论会,学生追着问什么时候开第二次,对写作文犯愁的人也渐渐少了.在活动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在渐渐提高,提高语文能力就要多积累,多说,多写,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学生阅读量增加了.通过词语积累,写专题作文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了.通过演课本剧,辩论会,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表演能力提高了.通过写诗,为诗配画,学生的语文欣赏水平提高了.通过画示意图锻炼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通过看电影,看纪录片,欣赏歌曲,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欣赏了祖国的壮丽山河,中外名曲…这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问题与思考:
如何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如何把自主探究式学习与综合性学习融合起来
本学期开展的活动大多是老师根据教材特点提出的,怎样做才能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启发学生自发的开展活动
怎么处理好综合性学习与双基的关系 是二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