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红楼之王熙凤23-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寒江雪凝 2010-05-12
第六十八章 探凤姐宝钗托家事

平儿道,“总算出了府里,姐姐哪日也出来就好了。”我看了平儿笑道,“我又没个好表姐的,有权有势,好接了我出来。”平儿嗔道,“姐姐惯爱玩笑,云霓和我的今天还不是姐姐给的?别当我不知道,你若是想做什么,只怕求了皇上和四爷,再没有不成的。”我忙捂了她的嘴道,“你可别再说了,叫人听见,更不知道说我什么了。”平儿笑道,“罢了呀,姐姐。我不过就是在你和云霓面前说说,哪里跟别人说去?”
  我笑道,“我怕你说了出去,麻烦就大了。当日四爷原说我要注意安全,没想到还是被人注意到了。好在去王府确实不多,又师出有名。日后越发要小心了。”平儿道,“丰儿和小红如今也会服侍了,其他小丫头子也不过那么样。姐姐看哪个丫头好,再调几个到房里来。”我点头道,“也并不需要那么多,只两个贴心的就是了。粗使的丫头也多,我又不直接使唤。倒是你和云霓,我交代给你,终身大事是要留心的,别等成了大姑娘了,岂不是我耽误了你们?”
  平儿想了想凑过来道,“姐姐不知道,那赵家公子,就是退亲云霓的那家,和云霓青梅竹马的,后来也来找云霓,绣庄开业也好,红楼开业也罢,他总是来的。有时候要见云霓,见了吧,却又没什么说的。云霓背地里常流泪,也不知道该怎么着。只不肯告诉姐姐,生怕姐姐操心。”我想了想道,“云霓可还喜欢这赵公子?若是两人有情,也不是什么难事。本就是有亲事的,不过云霓当日不肯忍了那口气。虽说那刘家小姐已经嫁了过来,到底云霓在先。这官司打到哪里也不会输的。”平儿道,“这我就说不清了。貌似那赵公子有此意,又没脸面和云霓说,两个人竟有些痴痴的感觉在里头。白日里,云霓忙生意还好,只晚上便伤感了。”
  我点头道,“你早该告诉我。也罢,这事情慢慢筹谋。如今你和云霓做伴,也慢慢接管了红楼吧。绣庄还好,饭庄到底人多嘴杂,她身为雍王府的干格格,也不好长久这样。倒是给你名正言顺。”说着笑道,“让云霓放出风去,只说红楼是给你的陪嫁,明儿早上怕不王孙公子排了满条街?”平儿倒在我怀里不依,我搂着她,想想自己也不过双十年华,如今却要应付这么多的事情,不知道谁又是我的依靠。
  一时来到绣庄,我只交代云霓慢慢将红楼交给平儿,因平儿跟着我也学了很多,我又详细讲了饭庄的运营等理念,如今她比云霓更适合些了。况且云霓到底是大家闺秀,不好总抛头露面的,凡事要见主人的,只让平儿处理就是了,若非大人物,也不用云霓出场。云霓自然一一答应了,又有些不舍的意思,唯恐少见了我。我笑道,“放心,我若出来,自然能找到理由。你们只将这两个地方管好了,日后还有大用处。”两人都答应了,自然相信我说的话,我也不便多逗留,便回去了。细想想云霓眉间果真有一缕不易察觉的忧愁,看来我也是太疏忽她了。真该好好考虑才是。
  因平儿做了小姐,丰儿便当了大丫头,我看她细心之处也不比平儿差许多,只是为人还要好好考察。小红虽精明能干,年纪却小,还需要历练。我回府后,丰儿接上来换了衣服,小红捧上茶来,我便问有无事情。小红道,“后廊上五奶奶来找奶奶,看奶奶不在,便道改日再来。”我疑惑道,“五奶奶,哪个五奶奶?”小红笑道,“奶奶怎么忘了,就是芸二爷的母亲,现母子住在后廊上。逢年过节都能瞧见的。”
  这一说,我想起来,原来是贾芸的母亲。便问何事。小红道,“不曾说什么事,只说来瞧瞧奶奶。想来过两日还会过来的。”我点头道,“我知道了。”一面看贾琏还没回来,只得先到贾母那里去伺候,吩咐房里备下好酒菜给贾琏接风。
  薛姨妈那里这几日给宝钗预备衣服首饰的也忙乱不停,我奉贾母和王夫人的命令送去了好多东西。那拉玉香也派人给薛家送了厚礼,到底是纳妾,也不得迎娶,也不得庆贺,到时候不过是一顶小轿抬到王府开脸就是了。竟也比不得小门小户女孩子出嫁的隆重和喜庆。
  次日便是十四了,该送的礼都送了,该收的也收了。我想起宝钗节后就到王府去,须得去看看她。正在房里出神,该带些什么去,说些什么话,只听得小红笑的声音道,“宝姑娘来了。”我忙站起来,果然见宝钗没带人,只自己拿了个盒子走进来了,忙笑着让座,一面问道,“你怎么有空过来?我正打算去看你呢。”宝钗笑了笑,坐下道,“可见咱们是心有灵犀了。也算我来对了,姐姐找我什么事情?”
  我笑道,“我想着后日你就要去王府了,正好翻出了一些首饰,兴许你用得着。”宝钗淡淡笑道,“姐姐有心了。我今日来找姐姐,却是想说说话的。这里是我做的一些针线,虽不贵重,也比不得云裳绣装的精美,姐姐留着赏人罢了。我去那府里不过是个奴才,也没什么好贺喜的。想着明日府里人多,今日才特地过来找姐姐,想拜托姐姐多照顾一下我们家。姐姐知道,我妈妈是姐姐的亲姑妈,性子老实,又不懂得外头生意,我哥哥是个混账人,只和一些纨绔子弟厮混。我虽是个姑娘家,也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责,眼看着也一年不如一年了。我知道府里的姐妹都是公侯小姐,瞧不上我攀龙附凤的,只是,我若是不想想法子,我们家就毁了。我不过是个女孩子,总归要嫁人的。嫁谁不是嫁,好歹是王府的奴才,走出来也比别人贵重几分。”
  我正要插话,宝钗笑道,“姐姐听我说完。我跟姐姐去过王府,也知道元春表姐在那里并不同外头看见的光鲜如意。我既决定了,自然有心理准备。路是人走的。既然我哥哥不争气,我总要给妈妈一个好生活。我得意了,我哥哥自然要孝顺妈妈,他还要指望我。若我不得意了,我哥哥若再娶不到个好嫂子,我妈妈将来的日子就堪忧了。这些话并不能同别人讲去,只有姐姐是嫡亲的表姐。况且我也知道,我这事情是姐姐出了大力的。是以今日来此,一则道谢。二则,也是将妈妈和哥哥托付给姐姐。我哥哥好歹随他去,只是我妈妈,还要请姐姐多费心。”
  我忙道,“妹妹这是哪里话。姑妈住在这里,自然凡事不敢怠慢了的。”宝钗站起来行了一礼道,“我知道为难姐姐了,实是想姐姐多看顾妈妈,别叫我哥哥气恼了去。我们家的生意随哥哥折腾去,横竖这辈子是花不完的,下辈子我也管不着了。总要帮他寻个差事才是。”我忙扶着宝钗道,“妹妹何必这样?现放着太太这里,却来托付我,我怎么当得起?”宝钗道,“姐姐不必过谦。我是凡事看得明白的。俗话说的,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姐姐是大隐隐于市的人。我留心看着,那云霓对姐姐推崇的很,便是福晋和四福晋对姐姐也是颇为看重,这其中定然有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妹妹这次的事情说白了,若没有姐姐,只怕也没这么顺利。”
  我心里大惊,一直以为自己隐藏的很好,没想到宝钗一个刚及笄的女孩子竟然能看出来,她果然是聪明透顶啊。忙笑道,“妹妹太推崇我了,我真是愧不敢当,又比不得你们能诗会画,不过是略懂些家务罢了。妹妹放心,我必定常去看看姑妈的。只是妹妹既然如此,姐姐有几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宝钗忙道,“正要请姐姐指教。”我笑道,“指教说不上。妹妹知道,如今弘时阿哥的福晋贤惠,还亲自来瞧妹妹。不过那里到底是皇家内院,规矩也多。咱们不是满人,本就是奴才的身分,凡事更应该小心,只保全了自己重要。”宝钗笑道,“姐姐是关心我,多谢。我自然小心服侍王爷福晋,姐姐就不用担心了。”我点头道“若有需要打点的,只管想法子叫人送信来,我自然和太太姑妈商量着帮你筹办了去。元春格格也在府里,你们也好做伴解闷了。你只留心别得罪了人,弘时阿哥总有法子护你周全的。”
  我看宝钗素日柔和的脸上竟笼罩了一层刚强的神色,似有壮烈捐躯的感觉,心叹这宝钗也是没法子,家道中落,又不忍不管,只好牺牲自己去成全全家了。可怜薛姨妈和王夫人只当宝钗攀了高枝,却不知道宝钗早看透了。想来又有些害怕,凡事看透的人,只怕更无情无义的去争起来,那就不如有情有义的人有节制了。
  宝钗淡淡笑道,“姐姐素日看着最豪爽,怎么今日竟婆婆妈妈起来了?姐姐放心,我照顾自己的能力还是有的。”我点头一笑,便问起后日穿的衣裳。宝钗道“福晋叫人送了衣裳来,各色都齐备了。”我看看宝钗,一时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便遮掩着请她喝茶。看宝钗凡事从容镇静的样子,确实是我不敢比的,定然能遇任何场合而安之若素,我也不用担心了。
 
第六十九章 睹物思亲泪涟涟

八月十五的早上黛玉和林如海就过来了,众人自然好生叙谈一番。因今日过节,康熙的旨意,凡无要紧事者免朝一日,也是阖家团圆的意思。黛玉带了些新鲜的瓜果过来,我忙命下人去收拾出来。贾政和贾赦自然要陪着林如海,贾珍贾琏等也在外相陪。宝玉去拜见过后,贾政念着贾母疼宝玉,怕老人家担心,便又打发他回来,在女眷席中伺候。宝玉看见黛玉来了,自然是分外高兴的。因上日见过,便说话也随意了些。
  如今宝钗婚事已定,宝钗只安心将养身子,只等明日入王府。今儿这聚会,本不欲来,也是女儿家害羞的意思在里头。只因黛玉来了,王夫人便命人请宝钗过来,好好叙谈一番。宝钗只得淡淡装扮了过来。黛玉先送上礼物贺喜,宝钗含羞道谢。贾母见黛玉来了,正像得了宝贝一样欢喜。也是,黛玉论才貌,论家世,都远远超过众人之上,又有小女儿家的娇俏甜美,贾母自然觉得脸上光彩,爱如珍宝。一直搂着黛玉坐在身边。邢夫人等也都过来了,府里许久没这么热闹。
  尤氏笑道,“林姑娘许久没见,出落得越发好了。上日蓉儿媳妇回来说,在红楼见到林姑娘,更是好看了。我竟急得不行,后悔没跟老太太去热闹一番。好容易今儿看见了,果真越发好看了。到底是老祖宗一脉传下的,瞧瞧这些姐妹们,一个个水灵灵的,我可真是个黄脸婆了。满屋子的花容月貌,我都不好意思坐下来。”我笑道,“大嫂子吃醋了,埋怨老太太偏心,偏不搂了她。你瞧瞧,当着儿媳妇,就这么着。你家现放着美人,何苦来打趣林妹妹?”
  尤氏笑道,“我看你才吃味了呢。我不傻,难道和媳妇争宠去?我们素日在老太太和太太面前又没你会奉承,本就这样罢了。比不得你天天让老太太宠着,瞧瞧,林妹妹来了,越发你连坐的地方都没了,可不是满肚子醋要倒出来?”
  这妯娌当中,李纨是个老实人,其他的如可卿又晚了一辈,姐妹们也不好随意打趣。常常是大家都在的时候,我和尤氏互相嘲讽取笑,逗众人开心。一个东府的当家,一个西府的当家,成日家斗嘴皮子取笑,贾母看的很是开心。
  黛玉笑道,“我多时不过来,大嫂子和二嫂子还是这么着。”宝玉笑道,“妹妹知道的,嫂子们原也是说笑。只哄得大家开心。”贾母乐呵呵道,“没得总板着脸做什么?我就喜欢她们这样。人还是伶俐些好,只不要过头了就是。”宝玉笑道,“老祖宗是最明白的,也喜欢口齿伶俐的,怪不得日日把林妹妹挂在嘴边。”贾母笑道,“我也不偏心,各有各的好。便如你大嫂子二姐姐她们素日不肯多话的,我也一样疼。你瞧你宝姐姐素日不多话的,我倒看着比我们家的姑娘好,又大方又懂理。以后倒不容易见了。你们姐妹们今日也该多陪宝姑娘说说话儿。”
  薛姨妈忙笑道,“老太太夸奖不敢当。宝丫头虽沉稳些,到底不比几位姑娘讨喜。这几日姑娘们常来陪宝丫头,宝丫头心里感激着呢。”宝玉不禁看了看宝钗,暗叹又少了一个姐妹。不过今日黛玉在此,宝钗出嫁的伤感早被看见黛玉的喜悦冲淡了,满心想着讨黛玉的欢喜。探春笑道,“我们晚上多敬宝姐姐几钟。”
  因晚上才要赏月,可喜今日天好,色色俱已齐备。中午只在贾母上房用些日常的饭菜,不过今日各人都在,各人的份例算在一起也多了许多,贾母还命厨房做些清淡的给黛玉。用完饭后,因晚上定然要熬夜,我便请贾母中午歇息会儿,贾母点点头,问起黛玉如何安顿,探春笑道,“林姐姐到我那里去吧。”我忙笑道,“林妹妹身子弱,她的房间也收拾好了,不如也歇息,只怕晚上熬得身子受不住。”贾母点头道极是,便各自回房去。邢夫人和尤氏等也各自回府,只等晚饭的时候过来。
  我送黛玉到房里,黛玉道,“好姐姐,我这会儿不困,说说话儿吧。”我料想黛玉必定是要问做什么事情,便笑道,“好妹妹,你先睡会儿,晚上要熬夜的,怕你身子弱受不了,我才劝老太太睡了。你放心,我已经想好了。定然有答案给你的。”黛玉道,“好吧,姐姐总是想得周全,我若是不睡会儿,恐怕辜负了姐姐的心意。”我便吩咐紫鹃和雪雁来服侍黛玉睡下。紫鹃忙拿了丸药来,倒了温水服侍黛玉吃了,黛玉笑道,“这也是太医配制的什么润肺丹,嘱咐了每日饭后要吃,紫鹃倒记得带来了。”紫鹃道,“姑娘最怕吃药,当日那么苦的药也不知道吃了多少,如今这丸药甜丝丝的倒不肯吃。”我又看了看,各色都不缺,方嘱咐紫鹃等好好服侍,若需要什么,只管来找我,才回自己房里去,也想歇会儿。
  谁知平儿派人送来两盒月饼,我打开看时,一盒是红楼所出,枣泥松仁等苏式点心看起来色彩鲜艳,闻起来香气馥郁。另一盒却是包裹的严严实实,里面又放了棉絮,然后才是油纸裹着的月饼,还冒着热气,只有四块,我心里一动,莫非是胤禛派人送来的?想起我曾经和他说过,我是喜欢吃肉馅的月饼,汁水多,入口醇厚,看这月饼还热着,我便拿了一块放到口里,那久违的味道又在嘴里荡漾开来,眼睛顿时一热,浓浓的乡愁席卷而来。中秋是个团圆的节日,我却孤身在此,别说是家人亲戚,连个说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好在还有个人记得我,送来了我爱吃的月饼,让我不再这样孤单。
  小红道,“平姐姐打发的人说,这月饼奶奶若喜欢吃,还多得很。只管吩咐人去要。奶奶爱吃月饼吗?回头我吩咐厨子多做些送来。”我道,“不用,你二爷呢?”小红道,“二爷在外头陪林姑老爷说话,说不回来了。等吃晚饭的时候再见。”我点头,道“你帮我泡杯普洱来,我自个儿静静。”小红依言送上茶来,关上门自己出去。
  想想从前常说吃了肉馅月饼会胖,便喝些普洱去去油水。今日面对这曾经的美食,不由得感慨万千。自来了这里,事事小心,又恐被人瞧出是假的,又要想方设法去做生意为将来铺路,还要陪着别人说话打牌,想来心思用多了,也不曾胖过。虽才用了饭,看了这月饼,不知道是食欲大开,还是那份情意无法忽视,我便吃完了这四块月饼,似乎不想留下给任何人。又喝了酽酽的普洱,终究还是流了一行清泪,说不清是悲是喜,是苦是甜。只躺在床上,渐渐的睡着了。
  梦里不知道来到什么地方,似乎白茫茫一片,恍如在雾中,又像在雪中,什么也看不清,我很迷茫的走着,没有方向,四面八方席卷而来的冷飕飕的水汽让我不由得缩紧了肩膀,本就害怕的心越发的颤抖起来。这到底是哪里?伸出手去,也摸不到任何东西。想喊救命,又张不开嘴。仿若整个世界只剩下了我,没有一丝生气了。待的时间长了,便更紧张,又因寒冷,便渐渐的缩起来,想着等到太阳出来再寻找方向,谁料只是茫茫一片,并没有一丝温暖传来。
  忽听到耳边传来轻轻的喊声,“奶奶,奶奶你怎么了。”便如大海中飘来的小船,终于让我看到希望上岸了。轻轻的睁开眼,发现自己缩在床上,本以为只是略躺躺的,没想到竟睡着了。如今的天气虽说不十分寒冷,到底也是秋天了,鼻子竟有些重。想来是冷的缩起来了。忙坐起来笑道,“我竟睡着了。什么时辰了?”
  小红忙道,“申时三刻了。老太太那里姑娘们都到了。我回说奶奶有点事情,马上过来。”我赞许点点头道,“打水来我洗脸吧。”谁知道才坐起来便打了两个喷嚏。小红道,“奶奶可是着凉了?要不要煎副药来吃?”我摆摆手道,“不用。晚饭时候喝两盅酒就是了。”一面重新洗脸梳头。又换了件红底莲纹的对襟褂子,又吩咐旺儿媳妇和周瑞家的去看着酒席是否齐备了,方带了丰儿往贾母上房而来。
  在门口就听到里面欢声笑语了,我忙笑道,“老祖宗这里好热闹。”贾母笑道,“正说你呢,你婆婆你太太都在,你倒躲懒去了。正是该打。”我忙委屈道,“老祖宗这话可真冤枉死人了。我又要忙着晚上的酒席,还要打赏下人们,这不老太太和太太奶奶姑娘们的冬季衣裳也才吩咐下去。我忙得脚不沾地的,老祖宗还要打我,我可求谁作主去?”说的大家都笑了。王夫人道,“可都各色齐备了?”我忙道,“太太放心,都已准备好了。等会儿月亮升起来就好开始了。”王夫人点点头。
 第七十章 但愿人长久

荣禧堂后假山上的亭子里早摆开了桌子,山下的明间里便是老爷们的宴席了。今日天公作美,碧海青天,一丝云彩也无,一轮圆月缓缓升起,虽未十分明亮,也足以让人高兴了。早已搭好了戏台子,请了一班小戏子,正在装扮。我和邢夫人扶着贾母,后头王夫人、薛姨妈带着宝钗等冉冉而行。
  亭子边上的长廊里早已设了案几,排设了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贾母笑道,“我们老太婆不爱俏的,先坐下来。让她们姐妹拜月去吧,保佑她们都能得个如意郎君。”薛姨妈笑道,“老太太说的是,我扶着老太太先坐下来,凤哥儿也去拜拜,早日得个大胖小子。”我红了脸笑道,“姑妈就爱拿我取笑。还是宝妹妹她们拜吧。我也不是小姑娘了。”贾母推我道,“你也去吧,蓉哥儿媳妇也去,你婆婆就不要拜了。”尤氏忙上前笑道,“可见我老了,连老祖宗都这样说我。凤丫头,快去拜嫦娥吧。”我只得松了手。
  这边丫头早燃了香,放了拜垫,我们便依次跪下拜完,又将香插在香炉里。我抬头看着皎洁的月亮,心里默念道,“若嫦娥真有灵验,请你保佑我的父母家人健康、平安!”月色笼罩下,宝钗们的脸上仿佛镀上了光圈,更加的娇艳。怪道有传言说无盐皇后是拜月时,齐王看她越看越美丽,便立为皇后了。自此便有中秋拜月,愿自己貌似嫦娥,面如皓月之风俗了。
  我们入席时,贾母笑道,“瞧她们小姐妹,莫非嫦娥显灵了,怎么看着越发好了呢。”一边拉着黛玉在自己身侧坐下,接下来便是邢夫人、迎春、尤氏、探春、李纨。左首便是宝玉、薛姨妈、宝钗、王夫人、惜春、可卿。我正好坐在李纨和可卿之间。方才只点了几盏灯笼,这会儿丫头们早已将各色灯笼挑亮,红红的映衬着好不喜庆。看山下老爷们的席上也已经开始谈笑风生了。贾母道,“难得今年齐全,正该好好乐乐。每个人先喝一钟热酒,等会子吃点东西不闹肚子疼。”众人依言都端起酒杯喝酒。虽然身处京城,贾府依旧保留着南方的风俗,日常喝的是黄酒。虽也备了白酒,也不大有人要喝的。
  各人的丫头站在身后布菜。贾母笑道,“咱们这样吃冷酒也没意思,不如叫凤丫头说两个笑话给我们听吧。”我忙笑道,“老祖宗又捉弄我来了。我哪里知道什么笑话?依我说,宝兄弟和各位姐妹都是读过书的,倒不如把这各地中秋风俗讲一讲,明儿我也好出去卖弄一番,别叫人笑话我没读过书才是。”薛姨妈笑道,“凤丫头这说的有道理,咱们平时也不出门,自然不晓得外头的什么风俗。”贾母听了,也起了兴头道,“这书上可有么?宝玉,你可曾读过?林丫头必定是知道的。”
  宝玉虽这几日才开始用功,对于这些各地奇闻趣谈却是留意的,当下笑道,“我却曾看到过几篇,只是我这样讲也没意思,不如我讲一个,老祖宗喝一杯酒。这样酒才消得快。”贾母点头道,“你讲来,我虽不能喝,还有你太太们呢。”宝玉便想了想道,“我曾读到过,除了咱们汉人的风俗外,也有一些边疆小族各有各的风俗特征。听说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蒙古如今流行的是“追月”。中秋之夜,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贾母端起酒杯笑道,“这倒有点意思。这追月的可不傻吗,这月亮如何追得上,一夜下去到要跑出几百里路去。第二天回来,倘若那马跑不动了,可怎么回来呢。咱们先喝了酒吧。”于是从薛姨妈起,大家都端起酒杯喝了两口。
  宝玉想了想道,“余外的诸如跳月、寻月、闹月等也不过是各自族里的一些叫法而已,大多是弹琴唱歌,不过是无分男女老少,一起热闹罢了。”这少数民族里却没有那么多男女大防,山歌情歌满天飞,中秋的活动大多围绕此展开,宝玉必定看众姐妹都在,也不好意思说了。
  贾母道,“宝玉这话说得有理,譬如我们今日在此,也不过是说说笑笑一起热闹,也不用像平时那样立规矩。”黛玉笑道,“我也听说一个风俗,怪有趣的,说出来给老祖宗和太太们解闷吧。有首诗说:送子中秋记美谈,瓜丁芋子总宜男。无辜最惜红绫被,带水拖泥那可堪。这说的就是湖南和安徽的风俗,说中秋的夜晚,亲友去园中偷摘别人的冬瓜,用颜色描出眉眼耳口来,宛如婴孩,用被子裹起来,送到床上去,这奶奶们得到了瓜后,便剖开吃掉,来年定得贵子的。这便是窃瓜祈子了。也有偷了子母芋的。我才听老太太说,叫凤姐姐去拜月求子,倒不如我们每人送她一个冬瓜,老太太和太太来年可不要多抱几个了。”
  贾母笑道,“林丫头这个笑话好,我听得也乐。我吃一杯,你太太们也吃一杯。只可惜咱们这礼只有花草树木,却没有冬瓜,不然我老虽老了,也定要去摘个冬瓜送去的。”邢夫人笑道,“但愿如外甥女所言。如今我们老爷每日念叨着要抱孙子呢。”贾母道,“这也好办,我们虽没有菜园子,厨房里总有几个冬瓜的。回头叫人包了送到凤丫头床上去,岂不就好了?”众人哈哈大笑。尤氏拉着我道,“回头你回房的时候也小心些儿。别吃醉了酒,把那冬瓜当枕头。我真是笑得受不了了。”我瞪了她一眼道,“回头你不抱个送到你儿媳妇床上去,你也好做奶奶了。”惹得可卿红了脸道,“婶子和奶奶玩笑,偏扯上我。”
  鸳鸯来禀报,老爷们来给老太太敬酒了。我们忙都站起来,让出座位。果见贾赦、贾政、林如海、贾珍、贾琏、贾蓉依次过来了,各人忙行礼。贾赦道,“今儿老太太高兴,我们也不敢多打搅,请老太太满饮此杯。”贾赦执杯,贾政提壶斟了一杯,贾赦双手捧上,口里称“祝老太太身子康健,长命百岁”之类的。贾母接了道,“我今儿乐,你们也别喝太多了。姑爷在这里,虽说你们平日常见的,也好好陪姑爷。”一面吃了酒。这边林如海也斟了一杯,交给黛玉转呈贾母,贾母也一口吃了,笑道,“姑爷在这里别客气,平日里公务也忙,今日也好好松泛松泛。”贾赦等在此,我们都不便,贾赦等便又说了两句闲话,便告退了。
  贾母道,“老爷们来了,我们倒不便当。幸好他们走了。如今酒也吃的差不多了,叫他们开戏吧。”那戏子们得了一桌席面也吃喝好了,得了令忙装扮起来,第一出便是《满床笏》,众人看得津津有味。贾母又命斟了热酒送给戏班子吃了再好生唱。第二出是《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玉兔又早东升。”贾母道,“这嫦娥在月宫里也冷清的很。只得一个玉兔和她做伴。住的地方偏又叫什么广寒宫,可不是冷清得很。”宝钗接口道,“老太太说的是。诗里也是有的:嫦娥应悔盗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想来若不是不得已,嫦娥怎会独自居住在那月宫里呢。”
  我瞧宝钗喝了几杯酒,双颊有些红。本就是面如满月,皓如白玉,添上一抹粉红,更显得姿色出众了。只是这两句话未免有些太突兀。必定是想起自己明日要去王府,再不是女儿身,开始奴颜卑膝的去侍奉别人,心里多少有些哀叹的。这样一个聪明的女子,偏要为了家族,去做早已看透了无趣的事情,让人心里真是多了几分不忍和感叹。我早已和宝钗说过,福在心田,但愿她不要去无味的争斗邀宠,少几分心计,去享受自己的尊荣就好。
  探春笑道,“我虽不如宝姐姐和林姐姐学问好,也知道有一句诗是最贴切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就借这一句诗祝福老祖宗和太太们但愿年年花好月圆,阖家幸福平安。”贾母正因宝钗这一句话皱眉,听了探春的话,笑道,“三丫头说的好。咱们一家子年年都这样团聚才好。”
  我笑道,“老祖宗,依我说,这外头都开始放炮仗了,这山上的风也冷,咱们不如早点散了吧。宝妹妹今日还要早些歇息才是。我看林妹妹也倦了。”贾母看了看黛玉笑道,“可是我疏忽了,正是也酒足了,叫他们拿饭上来吧。”婆子们忙摆上点心,却是螃蟹馅儿的饺子,绿豆糕,冰糖芋头和枣泥馅儿的月饼。又有银耳莲子粥和冰糖鸭梨粥。众人便吃了月饼,又随意用些粥,便散了。薛姨妈和宝钗自然是要回去休息的了。王夫人本欲陪贾母,贾母命她去看看宝钗那里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王夫人正中下怀,便忙去了。尤氏和可卿也回府自己吃团圆饭去了。
  贾母命李纨带了众姐妹回去歇息,我笑道,“老祖宗只管放心把林妹妹交给我,保证服侍得林妹妹好好的。”贾母笑道,“也好,你带去吧。叫丫头们仔细些,林丫头身子弱。要吃什么人参燕窝的,只管叫人来我这里取。”我忙答应着,挽着黛玉的手走出来。黛玉靠在我肩上笑道,“姐姐不回去看看有没有冬瓜,怎么还要陪我?”我佯怒道,“你再说,我可走了啊。你不想听我的建议了?”黛玉忙拉道,“好姐姐,难道和妹妹计较么?”我笑了笑,便和黛玉进了房间,叫紫鹃她们端上茶来,去外边伺候,留我们姐妹说话。
第七十一章 中秋感怀染伤寒

却说黛玉见我遣了丫头出去,满脸的兴奋和期待,直拉着我道,“好姐姐,我早就想听了,偏你不肯说,我只定了心今日非要你说给我听不可。”我看她一脸的娇俏,终究是脱了当初刚见面时那仿若与生俱来的忧愁了,心里自然是欢喜的。却故意板着脸道,“我当你铁了心要去偷冬瓜来给我呢。这会子不打趣我了?”黛玉忙拉了我的手道,“好姐姐,这么跟妹妹计较?我不过是说出来让老祖宗笑笑,再说也是替你讨个好彩头啊。难道你不想生个哥儿吗?”
  我想生孩子吗?直觉的是不想。刚穿越来时的痛苦恍如昨天,我并没有忘记。况且我本不属于这里,难道要留下什么羁绊?吉儿虽然让我疼爱到心里,毕竟不是我真正的女儿,离开的时候我自然会安排好一切。若是我自己有了儿女,只怕到时候不忍心走,不得不走的话又要留下撕心裂肺的思念。在这里,我要思念父母,回去了,我要思念孩子。自然还是不要孩子的好了,男孩女孩倒是无所谓的。
  黛玉见我不说话,只当是惹起了我的痛处,因我没有生子,早有人传言我命中无子,也有很多人说我善妒,不让贾琏娶小老婆。黛玉必定以为我心里为此而伤感。哪里知道我心里的苦楚呢。我看黛玉满含关切的看着我,忙笑道,“多谢妹妹你了,这儿女也是命中注定的缘分。不必强求的。咱们还是说正事吧,不耽误你早点休息。到底你的身子要紧,才老祖宗再三嘱咐了的。”
  黛玉忙笑道,“说实在的,我来这里,也只想见见老祖宗和姐姐。老祖宗是真心疼我的。说到对我最好的,却是姐姐了。姐姐快说,我细心听着呢。”我忙收了玩笑神色,正言道“妹妹知道,我如今这绣庄和饭庄收益也多。只是这钱财到底身外之物,总要有了合适的用处才是正经。再则,妹妹家里也不缺那些银钱,我的意思,倒不如咱们各拿出钱来,妹妹好叫人立学堂,请两个先生,资助那无力上学的人,凡课本、笔墨以至于先生的谢礼,归起来一年有几百两银子也够了。我想着,妹妹出身书香门第,又生得娇弱,若像我一样整日计较起银钱来,别人看着也不像。况且这助人之事也是最大的功德,如此事成了,妹妹岂不成了活菩萨?也称了姑父爱才惜才的心愿。”
  黛玉听了拍手道,“姐姐这话不差。我父亲常说,贫寒出才子。有多少人家的公子,只因为家贫无钱读书,或因生计所迫,不得不放弃学业,到底留下多少遗憾。虽说如今我也不赞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姐姐为人,做了生意,只想着苍生疾苦,自然是不消说的了。这总归要读些书,知书达礼,总也是好的。姐姐说的这条陈,我和爹爹商议了,定然是欢喜的。我们现买一处宅子,不过派些诚实的人去,照料茶水,派个厨子和丫头服侍先生,备些文房四宝。我想着这读书的人,总有年龄之分的,索性请两三位先生,分开了讲书。姐姐看可好。”
  我赞许的看着黛玉,道“妹妹想得自然周到。俗话说的技多不压身。一所宅子确实需要。将来若有条件了,也好分开给姑娘们教些琴棋书画的,所谓技多不压身,到底自己有本事,万一有什么不测,也好有个谋生。我想了想,索性就叫义学。妹妹文采好,也要定出规则来。若有那存心混吃喝,并不以读书为重的,义学概不收留。若有那不诚实,坑蒙拐骗的,义学也不收留。若将来发达了,也不需要报答,只记住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心怀百姓,就是义学的宗旨了。果真有心的,也好捐钱出来资助更多的人。”
  黛玉感叹道,“再没料到姐姐竟是有如此抱负。当日杜子美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能使天下寒士俱欢颜!也不过是期冀能供寒士温饱而已。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他们有了本事,能自己养活自己,有一技之能,才能堂堂正正的立于天地间。人本无贵贱之分,品德却有高下。教人诚信,感天下苍生,若我中华一心,边疆蛮夷岂敢轻犯?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姐姐如此心思,既资助了他人,又不让人感到是受怜悯,反而教人行善。姐姐才说菩萨,我看姐姐才是活菩萨。”
  我忙笑道,“妹妹真是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这就劳妹妹写个规章和诫令了。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也是防止有小人捣乱的意思。”黛玉点头道,“姐姐放心,我回头就写。”我起身道,“你先歇息吧,今天不要熬了。回头在这里身子不好了,我可不好和老太太交代。”黛玉本想多留我说话,见我如此说,也不好多留,只得送我到门口,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见我前面竟是白活了。”我忙推她进门去,再三叮咛了今日不要再费心思了。
  谁知道我今日下午受凉,晚上又吹了风,这会儿嗓子却有些疼了,心想必定是话说多了的缘故。便忙忙回房去。大大的月亮照得如白昼,我也没带丫头,横竖绕过一个走廊就到了。想是丫头们领了赏赐都去吃喝了,也没见什么人,我也懒得叫人,自己站着看了会儿月亮,闻闻桂花的香味儿,采了一枝桂花儿,坐在石凳子上,轻轻哼起苏东坡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唱完了总有点呆呆的,如果此刻嫦娥显灵,许我一个愿望,我该如何,是选择回去,还是选择留下?是选择在贾府继续生存,还是离开这里换一个海阔天空?从未有过的迷茫,让我对着月亮留下了眼泪。忽而又想起下午的月饼,又如一丝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让我越发的头晕了。一阵凉风吹过,汗毛竖了起来,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看着我,四处看了看,却又什么都没发现。忙起身,却听“喵”的一声,一只黑猫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又溜到房顶上去了。
  我揉了揉太阳穴,站起身摇摇晃晃的回房。才走到门口,小丫头眼尖看见我,忙上来扶住道,“二奶奶回来了?太太打发人来说,请二奶奶明日早些去宝姑娘那边,帮着料理些。再有二爷回来了,吩咐我们去请奶奶,可巧奶奶就回来了。”我点点头,便扶着她进屋。丰儿早迎出来接了我道,“奶奶可是酒多了?怎么脸上又红又烫的。”我摸了摸脸,笑道,“今天老太太高兴,没办法。二爷回来了吗?”丰儿道,“二爷回来了,也是多喝了几杯,才喝了醒酒汤,在里头歪着呢。奶奶先换了衣裳,我叫小丫头端水来洗脸。”我点头,小丫头子端水进来,丰儿一边服侍我洗脸,一边道,“赵姨奶奶谢奶奶命人送去的月饼和瓜果。我只说是份例,并没有多说什么。太太说,宝姑娘明日酉时才出府,明儿个请这里的姑娘去梨香院陪宝姑娘。请二奶奶明儿在那里照应,姨太太明日款待各位姑娘,也是趁机热闹一番。因不好摆酒席,就不请老太太和太太奶奶们了,只让宝姑娘叙叙姐妹情。”我点头,起身去离间,见贾琏已经睡着了,自己也睡下不提。
  谁知道第二日早上我睁开眼却觉得浑身酸痛,贾琏已在外头吃早点了,听见我叫人,丰儿进来道,“奶奶醒了?奶奶想是昨日酒后受寒,伤了风。二爷说别打搅奶奶,多睡会儿。才打发人请太医去了。奶奶先漱口喝点参汤吧。”一面拿青盐给我擦牙。我坐起来道,“不是太太说要去宝姑娘那边吗?林姑娘可起来了?老太太那里早饭摆了吗?”丰儿道,“奶奶放心,我请旺儿嫂子去看了,老太太和林姑娘那里各色都好。还没回老太太和太太,只等太医来了再说。”我点头道,“今日宝姑娘的好日子,我不去,虽说身子不好,也别叫别人说我不顾姐妹情份,怎么偏这节骨眼上病了。你先扶我起来吧。”
  贾琏进来道,“你身子不好,何苦强撑着?珍大哥找我有事情,我要先过去了。等会儿太医来了,抓两副药来吃。宝姑娘那里,身子若受不住就不去了吧。你只当你尽心了,倘若病气过给别人,岂不叫人说闲话?我先过去了,晚上回来。”我点头,贾琏自去了。
  我想了想,还是穿好了衣裳,叫丰儿给我要了碗白粥来,只加点咸菜,吃了下去。又煮了浓浓的姜茶喝了一碗。丫头说太医来了,丰儿放下幔子,在凳子上放了垫子,将我的手扶住,请太医诊治了一番,果然是受了寒气,没有发出来,又吃了酒肉,有痰症,便开了药,嘱咐好好保养,不可强撑病体劳累。这里丰儿忙叫小红去禀告各处,贾母和王夫人都嘱咐好生休息。我忙吩咐小红去请探春多照料,我吃了药睡一觉,午饭时分可去梨香院。小红忙去了。
  这里煎药,我便吃了药后,刚躺下,人说黛玉来了。我忙叫丰儿出去拦住,请黛玉去宝钗那里,我这里有病气,倘或过了不好。黛玉见丰儿执意拦住,只得先约齐了迎春等往梨香院去了。我命丰儿务必叫醒我,便又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