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子对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影响 第一,儒是什么?儒家是什么? 最初的儒是一种职业,最低级的祭司,就是古代主持礼仪的人。屈原是最高级的祭司,地位重要,是国家核心人物之一。后来【约公元700年以后】,儒与侠成了专门以服务于贵族为职业的两种人。儒士与侠士相对,地位相似,原来都是吃公家饭的,有铁饭碗,后来, 我们先来看看侠士的风采: 1.曹刿。比较早的侠士,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可以说是较早的。其议论论战争在前684年,我们可见其义、智。与之同时,还有一个曹沫,据记载,“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把齐国先前三次战争夺取的土地要了回来,我们可见其勇。 2..钽麑:昏君晋灵公与手下佞臣屠岸贾嫉恨相国赵盾(治国打战都很行,就是做人有点狠有点直).,就派钽麑去刺杀赵盾.。前607年左右,钽麑在赵盾家门外埋伏想要乘赵盾5更赴朝时刺杀。.当看到赵盾“朝衣朝冠, 垂绅正笏,端然正坐,因欲早朝,天色尚早,坐以待旦.” 钽麑大惊---“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我宁违君命.不杀忠臣!”, 于是就自己头撞大槐树自杀了,可见其义。 赵盾就是那个<赵氏孤儿>里的那个孤儿的老爸。 结果还是被晋灵公与佞臣屠岸贾抄了全族.只留下赵氏孤儿. 3..专诸刺王僚: 前515年,公子光(即后来吴王阖闾)要刺杀当时的吴王王僚.,就叫伍子胥找个猛的人.,就找到了专诸。.专诸想啊,要杀王僚,.就得先接近他吧.。就去太湖那带学烤鱼学了三月(因为公子光说王僚爱吃鱼~ ).。后 来时机到了.,专诸说家有老母,,得先禀报母亲,,就先回家报告母亲,。他妈说公子对我们家很好呀.! 现在他需要你帮忙.,怎么能不帮忙呢?忠孝岂能两全?诡要专诸去打水给她喝,然后就自杀了【义】.。 专诸得公子光给的鱼肠剑(很有名的,就是在这时候出场地!).藏在自己做的鱼里面。.然后要献 鱼给王僚品尝.。乘次机会就把王僚给做了。,但当然,.他自己也被王僚的护卫剁成了肉酱--!【义】 4. 话说吴王阖闾登上王位后,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往卫国。庆忌此人甚是了得,有万夫莫当之勇,在吴国号称第一勇士;现在卫国招兵买马,伺机为父报仇。阖闾获悉此事后茶饭不思,日夜寻思除去这个心头大患,于是觅得一壮士。此人名唤要离。 经过策谋,要离决定采用苦肉计。某日要离在王宫与阖闾斗剑时,故意先用竹剑刺伤阖闾的手腕,再取真剑斩断自己的右臂,投奔卫国找庆忌去了。要离走后,阖闾还依计杀掉了他的妻子。庆忌探得事实,便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委他训练士兵,同谋举事。三月之后,庆忌出征吴国,与要离同坐一条战舰。要离乘庆忌在船头畅饮之机,迎着月光独臂猛刺庆忌,透入心窝,穿出背外。庆忌诧异之极倒提要离,沉溺水中三次,然后将要离放在膝上,笑着说:“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于刺我!”此时左右卫兵举刀欲杀要离,庆忌摇着手说:“此乃天下勇士,怎么可以一日杀死两个天下勇士呢!还是放他回国,成全他吧!” ,可见庆忌也是豪杰。 要离回国后,阖闾金殿庆封要离。要离辞谢不受,说:“我杀庆忌,不为做官,而是为了吴国的安宁,让百姓能安居乐业。”说完自刎于金殿【义】。 最能说明侠士风格的是以下事件: 东海勇士椒丘祈来吴国为朋友奔丧,途经淮津渡口,他的马被水怪吞噬,他一怒之下,跳入水中,与水怪大战三日三夜,不分胜负,出来时只伤了一只眼睛。为此,椒丘祈自以为是天下之勇,名声大震。在他朋友的丧席上,当着众多吴国大臣的面,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神气。要离实在看不惯,正色地对他说“听说勇士者,与日战不移表、与神战不旋踵,宁死不受其辱。你与水神交战,没有追回马的性命,自己反而伤了眼睛,形残名辱,你还有何面目在众大夫面前沾沾自喜呢?”,椒丘祈被说得哑口无言,含愧而出。 要离回到家,情知晚上椒丘祈必来报复,他告诉妻子“夜间把所有的屋门、房门打开,任其出入”,其妻子知道他的勇气,照要离的话去做。果然,椒丘祈趁黑来到了要离家,见大小门都未关,不由大喜,径直来到要离的床前,得意地说“你真是该死!一不该当着大家的面羞辱我;二不该明知我来,而不关门,让我轻意就进来了;三不该见我已来,你还不躲避”,要离从容不迫地答“你也有三不该:一是我如此地羞辱你,你无一句答辩;二是你入门不咳,登堂无声,有偷袭的嫌疑,不是勇士的作为;三是你的剑已刺到我的喉舌,还大言不善,证明你心虚”。椒丘祈不料世上还有如此之勇士,大叹道“你才是真正的勇士,我如果杀了你,岂不遭天下笑话?我如果不死,也要遭天下笑话。”,说完,椒丘祈自杀于要离床前。【义、智】 5..士为知己者死的豫让【侠客世家。前453年行刺未成,死。其死影响很大。】。曾经说:“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著名侠士还有聂政、荆轲等。 可见,侠士的古老传统以忠义为第一,为忠义而轻生忘死。为忠义而死,是他们的向往。很感人。人们用“碧血丹心”来歌颂他们的壮举,一直流传,逐渐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精神力量。 那么,什么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主张以礼治国,维护等级制【公侯伯子男】的思想。这当然和他们的职业有关系。《论语》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是讲练习礼的,可见礼的重要。【其中的“习”,不是现在的意思,是指鸟操练飞翔。】为了以礼治国,就要以忠孝思想等作为工具,因为,只有百姓都听话,礼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否则,人们内心不忠,表面上仍然可以对你施大礼,这样,礼起不到维持秩序的作用。以礼治国,实践来自周代,所以,儒家很重视以上古历史来说明礼的重要。他们造出了很多“圣人”【如杀死四个兄弟的而登基的周公就他们被打扮成圣人。圣人,是上古的等级称号。共五级,圣人是最后一级。排在圣人前面的是龙。】儒家统治中国2000年,中国读书人很多不得不长期研究古“圣人”,哪怕你生在公元1900年,你也要花大半生研究公元前500年和之前的圣人。思想严重禁锢倒退。儒家统治中国2000年,中国读书人很多不得不长期研究古“圣人”,哪怕你生在公元1900年,你也要花大半生【甚至一生】研究公元前500年和之前的圣人。思想严重禁锢倒退。历代新生事物往往以不符合3000年前的规矩而被扼杀。比如,一百年前您要是开个工厂,官府就会以“破坏风水”或“不修道德,只求赚钱,目无圣人”或者“男女共事,有伤风化”“行为乖张,不合常理”等等理由来封您的厂子、甚至把您抓进大牢!!!这样的例子多的数不清。而,当时日本政府全力支持经济发展,奖励儒家看不起、不屑一顾的发明。日本天皇专门有科学实验室,有各种实验仪器,标本,研究近代海军战法,带头学习科学知识。天皇改穿西服。怪不得中国清朝和日本在115年前大战,结果中国这样一个比日本大30倍的大国竟然会战败。后来八年抗日时期,小小日本竟然占领半个中国!!!这一切,都是儒家思想的祸害!!! 请注意几点 其一,中国早就有忠孝的传统,而不是孔子、儒家教中国人忠孝。要知道管仲、介子推等比孔子儒家早100年。赵氏孤儿的故事也比孔子早50年。还有一个非常感人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齐崔杼弑其君庄公【孔子才4岁】,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为了维护历史记载的真实,史家竟然前赴后继的去送死!!!正因为相信历史会有公正评价,才会有后来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知识的人忠孝,民间老百姓怎样呢?孔子自己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已经很清楚,忠孝在民间也是传统。其他的还有介子推避功养廉、伍尚明知凶多吉少也要去见被收押的父亲、伍子胥视死如归,挖目悬于城门。这些人,都比孔子早。 补充一个有名的为义杀子的故事。发生在前719年。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 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臣石厚商量办法。 石厚就去问的父亲——卫国的大臣石碏(que),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碏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碏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碏连连点头。 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碏的安排。 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碏杀了儿子是“大义灭亲”。 儒家帮助统治者出主意,要利用忠孝,强调统治者要在这些方面起表率作用,统治才能持久。 其二,历史学家不是儒家【《资治通鉴》是,但它不是严格意义的历史书,大家看看就知道。】。《左传》就不是儒家,但后来儒家看到这本书对己有利,所以也算经典。 其三,秦始皇搞中央集权制,儒家不反对。但搞郡县制,儒家坚决反对,因为,施行郡县制就没有公侯伯子男那一套,他们毕生练习的各种礼仪【数千种,极繁琐】就没有用了,等于端掉了他们的饭碗!!! 第二,当时人评价孔子说他“贵公”“贵仁”。就是说,仁和礼是孔子的主要思想。礼,是周代的国策,用来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是,孔子时代,大国崛起,旧贵族势力微弱,礼,帮不到他们。所以,孔子注定要失败。另外,礼是相当繁琐的。一般的礼仪都有3000套,一举一动都有严格规定。比如,晏子就指责:礼,一辈子也学不完。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克己复礼”、“不知礼,无以立”就是要维护礼。孔子流亡,没有饭吃他不急,仍然指挥弟子练习礼节仪式。孔子周游,每到一国,必问礼。孔子年老之时,鲁国要灭一个芝麻大的小国,他反对;齐国发生政变,孔子认为有人破坏了礼,要求鲁国发兵“平叛”,可是,鲁国哪里能是齐国的对手?孔子不识时务,其实是反动。还有,孔子弟子子路是个勇猛之人,很少有对手。但是,他师从孔子以后,也时时死守礼,刚好发生政变,子路为其主而战,弄乱了帽子,这不合“礼”,他竟然停止厮杀而整理帽子。你停别人不停,结果惨死,被乱剑刺成马蜂窝。这是世界上古往今来最大的笑话!!! 第三,孔子“贵仁”,这很清楚。孔子有很多关于仁的论述。历史上,仁是一个古老的概念。远古时代,仁不是从人从二,是从心从尸,也写成上“千”下“心”。当然后来有发展。老子曾经对孔子说:“人们都说我是仁人。。。”,就是说,那时,仁人,社会对一个道德高深的人的称号,以表尊敬。孔子觉察到这一点,从此,毕生追求仁。至于什么是仁,他也说不清,只是故作高深,糊弄学生。其实就是美德的代名词。【但是重谦让、怜悯。孟子经过长期思考,提出了“不忍”一词,或许可以给我们理解“仁”一些启示。】说清了,也许学生就会全部跑了。 第四,孔子曾经在鲁国执政3个月,把仁与礼结合。结果,第一,“路不拾遗”。这当然好。第二,“男女行者别于途”。就是男女各走路的一边【或者男女各有专门的路,不得越轨】。这就可怕了。这不是人间,而是十足的地狱!!!以后的“三纲五常”远远没有如此暴戾!!! 补充说明几点: 1.《论语》在唐以前的竹简书中,长度是8寸;孝经,12寸;六经,24寸。长度有严格规定,不得越轨。可见,《论语》在古人心中的地位。今天,很多人钻到《论语》里,连古人也不如。《论语》,不就是一些做人的心得体会吗,里面还有不少糟粕,至于像神书那样看待吗!!!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古代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古代是礼法统治,人们从小要学礼,懂规矩。如果不懂规矩,轻则棍棒伺候,重则吊起来严刑拷打、乃至丧命。大家可能没听过成年人在祠堂被拷打时发出的嚎叫声,很恐怖。所以,大家都谨小慎微,怎么会“施于人”? 2..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元代蠢人之语。元代,儒家人士没有出路,官员中,通过科举考试的,只占2%。他们走投无路,只好吹嘘孔子,以便在众人面前抬得起头,否则,人们会认为他们天天读诗书很傻。而赵普读书不多,但是能力蛮强,比一般人强,因为见识多,与《论语》无关。要知道宋代一直软弱,赵普时,两次与辽国大战,结果都大败,皇帝中箭而死。连主子都保不了,赵普有什么能力?欺侮人家孤儿寡母倒是行家,他有资格谈治天下吗?《论语》,如果有用,何不每人发一本,辽军早就被赶入大海了,还会发生以后3000王公贵族被连锅端的笑话吗?可见,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无知老者放出的臭气罢了,要知道,元代汉族多数人连名字都没有,新婚之夜,新娘要去找蒙古人睡觉以尽义务,所以,汉人养成了摔死第一胎的习惯。这样的时代,他们还谈何治天下?当然,《论语》,有一读的价值,因为有师生教育关系、规律方面的内容,也是一种历史记载。 3.君子。君子一词,原指国君的“太子”,后来,指低级士人里品行优良者。很少见称贵族为君子的。孔子在如何达到君子品行上有些论述。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做事、修行方面给别人做表率。这对后世很多人有影响。但是,影响不宜夸大,也不能说孔子为君子立下了定义、规矩,更不能说君子人格就是中国的精神。中国古人以忠义为第一,这从中国人历来最看重岳飞、乃至今天人们最敬重的古人仍是岳飞可以看出。中国人以什么为第二?道法自然,率性纯真。王羲之、李白、苏东坡的精神是中国人性格中很重的一面,恐怕无人会否认。其实,装君子是很虚伪的,也很累,顾忌这个、那个,长此以往,一个人没法活,颜渊为什么29岁就头发皆白而逝世?就是因为苦修而脱离社会。前几年尼泊尔皇室发生震惊世界的血案,皇帝一家都被太子杀死,因为太子想娶一个有3个孩子的女人做夫人,皇室不同意。孔子大谈君子,要别人做君子,自己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却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能说明问题。 第五: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简介 1.孔子:礼。仁。 值得注意的是子贡。孔子去世后,儒学差些断层、消亡,是子贡在宣传孔子、儒学。子贡在世时,名望很大,因为他能力强。他有经商的天分,发了财;外交上又是行家,曾经使一个国家免于被吞灭。这些能力显然不是源自孔子,而是来自实践积累。当时很多人认为他比孔子强。由于他的宣传,儒学才得以流传。 2.曾子:被列为“四书”之首的《大学》【曾子著】,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 他曾声言道: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 又指出: “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可见,比起孔子东一句西一句的谈仁,曾子的体系证明他远超其师。人品更是强万倍。 3.子思。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强调要按照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作好自己份内的一切活动,要一切要求自己,不要埋怨别人。这是顺从天命而率性,尽性的为法,也是作者企图用以消解矛盾的办法。孔子罕言命。孔子言性与天道,子贡不得与闻。《中庸》则以言性与天命为重要的内容。孔子祭鬼如在,祭神如神在,敬鬼神而远之。《中庸》则说君子之道“质诸鬼神而无疑”,“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对于孔子的继承来说,《中庸》是对于儒学的唯心主义的放大、发展,其间还涂抹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4.孟子:极为雄辩之人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其重要思想是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这和孔子思想有本质区别。 还提出以礼扬善性。此为其不足处。 要指出的是,孟子的仁政,与孔子的治国理念是有很大不同的。孔子强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强调的是率先垂范。最多是“节用爱人,使民以时”。【《论语》中多次用“使”字,和我们的时代格格不入,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思想。现代的狗,还在大吹孔子伟大,巴不得做孔子的狗。完全是变态和癫狂。】 孟子则提出:“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在用刑、教民、重农、防外等方面形成系统理论,远非孔子爱惜民力可比。 天时、地利、人和,暗合辩证法规律,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思想,是他的主要贡献,已经影响中国自古至今。抽去其阶级局限【剥削者与被剥削者很难“和”】,未来5000年内仍将是世界各国【或者政治力量】的指导思想之一。 5.荀子。他是一位水平很高的思想家。论证了礼的必要。不仅强调以礼治国,还强调使礼成为普通人得行为方式。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和他有很大关系。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批判子思、孟子,事实上也批了孔子的故弄玄虚】,重视人为的努力。礼之外,孔子另一主要思想为“仁”;除了坚持礼,孟子另一主要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全面论证了“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攀附有能力者】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这使他与法家产生了关系而不仅属于儒家。韩非、李斯出于其门下。就正常了】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 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 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 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文中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行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但是,礼,在西晋以后使中国文明遭遇灭顶之灾。就是“五胡乱华”。因为,礼的基础是分封制,而秦以后少数民族正在兴起,分封制削弱了华夏族的凝聚力,长期陷于内乱,刘邦之后很少消停过,直到隋代。少数族趁机大举入侵。乱了几百年,华夏族遭遇重创. 6.叔孙通。 儒家的一切,只是他的工具。司马迁称他为汉代“儒宗”,仅把他看做儒家,是太小看他了。他有些龙性。 叔孙通是薛县(今山东省滕州市)人,因有文才而被秦朝朝廷征召。 陈胜起义的消息传到咸阳后,秦二世征集所有儒生,商讨对策。除了叔孙通外,其它人均据实回报。秦二世把其它儒生处罚,而正式委任叔 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被拥立为皇帝,是为汉高祖。他把秦朝的礼仪废除,力求简易。当时大臣们在朝堂上经常做出失礼的行为,如饮酒争论、醉后喧哗,甚至拔剑击打宫殿的支柱。汉高祖对这种情况渐渐感到不满,叔孙通向汉高祖建议制订宫廷礼仪,得到汉高祖的同意。叔孙通到鲁国故地征召约三十名儒生到长安,协助制订及演习宫廷礼仪。一个多月后,叔孙通邀请汉高祖观礼。汉高祖认为有关礼仪可行,于是命令大臣进行彩排。 前200年,长乐宫落成,汉高祖首次使用叔孙通制订的宫廷礼仪进行新年朝会。《史记》记载是次朝会如下: 天亮时,由谒者掌礼,来访者依次进入殿门。宫中设有车骑、步卒守卫,以及兵器、旗帜等。殿上传言「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入殿。功臣、列侯、将军及其它军官在西列队,向东而立;文官自丞相以下在东列队,向西而立。大行依爵位高低宣示来宾上殿。于是皇帝乘辇出房,百官手执帜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领六百石薪金的吏员依次奉贺。这时,自诸侯王以下,各人无不肃然起敬。礼成后开始酒会,宫内侍从坐在殿上,全部伏下,以来宾尊卑依次敬酒。九觞酒后,谒者宣布「罢酒」。御史在场内执法,见到不依礼仪的人便立刻把他带走。整个酒会过程中都没有人敢喧哗失礼。 汉高祖对是次朝会非常满意,认为自己终于知道做皇帝的尊贵之处。他委任叔孙通为太常,并赏赐黄金五百斤【请注意,在当时全国一片废墟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笔数额非常巨大而惊人的财富,可见叔孙通制礼这件事对刘邦的心理冲击有多大!!!】随叔孙通入京的儒生获汉高祖封为郎,另外叔孙通把赏赐所得全数分赠随行的儒生。 叔孙通认为礼仪是可以因应时势、人情等因素而作出改变,不必艰难地全盘草创。他为汉高祖制订的礼仪即由混合夏、商、周、秦四代的礼乐而成。 其千古名言: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这证明,他对儒者的理解超过以前任何人。 7.董仲舒。给中国加上紧箍咒的人。也是对中国古代历史影响最大的人,因为他的三纲五常之教。 提出独尊儒术、三纲五常、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四个理念。但还有一点:给儒家和中国带来迷信,后来两汉长期鬼符流行与他有关。有个皇帝竟然率百官供着《孝经》祁求天神降雨消灾。董仲舒曾经借发生火灾上书汉武帝,说这是老天发怒。不过,老天没有再发怒,结果倒是汉武帝大怒,把他抓进大牢!!!天人感应,糊弄老百姓可以,能糊弄得了我?果然,以后虽然放出来了,他也老实了。如果看看他的书,就知道我说的不假。 但是,过分指责他也不公道。一是,理论是他的,用不用是别人的事。 二是,他的一些具体思想有可取之处。 对统治者强调人事的重要,认为“事在强勉”,“治乱兴废在于己”,只要尽力“行道”,那就会“德日起而大有功”,就可以收到速效,统治地位就可以巩固。请注意,他在强调“德”。这很重要。因为,君主有德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在董仲舒看来,君主的重要职责是实施教化。他认为仁、义、礼、乐都是治道的工具,古代圣王所以能够长治久安,都是礼乐教化的功效,所以王者的职责就在于“承天意以从事,任德教而不任刑”,“以教化为大务”。由此得知,董仲舒认识到教育作为统治手段的重要作用。这其实是非常厉害的一种思想,非经验、阅历丰富者不能得出。 在把教育工作放在政治的第一位的思想指导下,董仲舒要求汉武帝不但要“求贤”,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养士”。他说:“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养士三法以太学为最重要,所以他又说:“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他要求汉武帝“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三纲五常,名声不太好。但是,在国家实施分封制的情况下,如果再不加强思想控制,国家将永无宁日。可见,这也是董仲舒的一片苦心。当然,也与门派斗争有关。汉武帝是从好黄老的窦太后那里取得权力,之前,秦始皇焚书坑儒,风水轮流转,这个时候,该轮到儒家了。因为,古代发展慢,当代无法提供新的、更好的思想,人们只好向古代学习,向过去学习是一种必然,而儒家的大旗就是“法先王”,总学周公几个人。独尊儒术,孔子地位提高,被司马迁称作“至圣”。理由是:一,名气不灭。当时很多王侯死了、无名,他的名字还在。这并不是什么理由。二: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即依据孔子的理解来理解六艺。这明显就是独尊儒术的结果。六艺,主要是诗经、尚书、仪礼。这也说明,孔子以普及文化被司马迁看重,而非其他。其实,今天来看,这也不是理由。诗、书,孔子之前早已经是贵族必读的书,如何理解,要孔子教吗?孔子并未注释性的著作,怎么教?其他的加起来的意义还不如《左传》的十分之一。这里,就要考虑司马迁曾师从董仲舒,董仲舒在汉代400年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古人都有个人崇拜的天性,总是巴不得有一个特别厉害的人。要知道,著名的故事“赵氏孤儿”就是他编出来的,当然,有原型。司马迁说的“至圣”,后来变成了神,若违背他说的话,要你的命,这已经远远超出司马迁的本意。 8.霍光。 西汉悲剧性人物。其本人不是儒家,而是儒家的主子,即贵族。 但他确定“公卿应当用经术明确大义。”影响巨大,直贯整个封建社会,隋代以后600年内程度减轻而已,儒家对中国的影响更深了。导致长期法制不健全。曹操曾诛杀孔融,借口是他调侃过父母,不孝。孔融曾说自己是父母一时冲动的产物。今天看来会说曹操过分,一句玩笑话就当真了?但当时人却有苦难言,原因就在这里。著名文学家嵇康无故被杀,【仅是和一个被陷害的人是朋友】,也是如此。所以,过去的几千年中,不能随意说话、写文章,否则,就会被别人抓住把柄去告发,那就死定了。很恐怖。 9.曹操、诸葛亮 首先明确,这两个也不是儒家,但与儒家有关。二人分别明确提出“治世【和平时期】重礼,拨乱重刑”【词语不同】。这和“天时地利人和”一样,有重大价值。古代政治智慧,到这里已经到顶了。曹操20岁就敢于诛杀当红大宦官的亲族,百官震惶,吏治稍清明,估计就是明白这个道理。 10.程朱理学、陆王心学。这个时候儒家思想依靠、寄生于新的神秘主义苟延残喘。 这样说,可能不太公正。也许,格物致知,是值得表扬的一种思想,有合理因素,是当时社会存在【科技较为先进,认识自然的能力增强了】的反映。但是,我们要认识到,程朱理学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儒家思想。它里面包含了古典儒家思想,但那是装点门面。因为,不把古典儒家思想装进去,对别人就没有号召力。毕竟,由于刘邦以后,孔子长期受到皇室尊崇,孔子早已成为一个皇权的符号、门面,上面写着“皇帝尊礼有德,足以为君”,隋唐及以后又加上了“尊重知识分子”【要指出的是,当初刘邦祭孔是出于尊敬,因为孔子给他送了“礼”,百官朝拜,包括过去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也要朝拜,秩序井然,他太兴奋了!!!汉初时,读书人没有影响力,不会对皇帝有干扰,刘邦不需要门面。后来,知识分子基础扩大,门面越来越重要了。以后,因为刘邦祭了孔,后来的知识分子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以对抗道家、佛家、法家,往往以“先皇曾经祭孔”为由,唆使当时的皇帝崇孔,而尊孔又不会危及、反而有助于皇帝自己的权力,因为孔子政治上的观点中,尊君是第一位的,这一点,就是最没有“文化'的蒙古人也知道。孔子就是在元代由一个非常荒淫的皇帝加封为“文宣王”的,当然,少不了儒家人士极力鼓吹及卖命,详情很龌龊,就不说。由此,很多皇帝崇孔,一路下来,孔子成了皇室门面。汉武帝之后的一位有名的皇帝汉宣帝说,他不能“纯任周政”,要用“霸王道”,并说,这是汉家即刘家的传统。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孔子的作用提供了线索。他就是一个专制符号,依附于皇帝的专制符号,起广告作用。另外,大家可以设想自己是朱熹,到一个地方后,面对上千名慕名而来的学子讲学,你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什么?不断强调孔子是圣人!!!因为,你要为皇帝着想,维护皇权。】。这样,孔子之后古代儒家思想家的影响的总和也比不上孔子一个人。不加入古典儒学,将无法推广。其实,在北宋,过于死守孔子言论,会被大家耻笑。唐代就更不要说。 但是,天理的确是神秘主义,有意义的神秘主义。 二程【程颢与程颐】的 教育以德育为重,强调自我修养,其途径为致知、格物、穷理。“致知则智识当自渐明”,致知乃在穷理,即尽天理。致知的办法是“格物”。“格者,至也”,“格”是内感于物而识其理。“耳目能视听而不能远者,气有限耳,心则无远近也”,因此认识事物的关键乃在“心”。心“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非在外也”,故致知重“内感”而不重外面事物。在学习方法上,强调求其意,“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者也”。 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 朱熹 乾道三年(1167),偕学生林用中、范念德从福建赶赴岳麓书院,与张栻三月,会讲的主要议题是“太极”和“中和”,然后同游南岳。朱张会讲,盛况空前,学生多达千人之众,其声势为全国之最。 约1162年,朱熹曾上奏孝宗,提了三项建议: (一)讲求格物致知之学; (二)罢黜和议; (三)任用贤能。在奏章中鲜明表达了他的反和主张。 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朱子语类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 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现在来看,朱熹等人的理学本质上是唯心主义。当然,他力图把社会上唯物的一面统一进去。 程朱理学,有知识分子力图消除五代分裂造成的影响,重新一统人心、维护中原王权的自觉,也包含对于无力改变现实【打不过辽、金】的无奈。 从世界范围看,当时的理学的水平无疑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陆九渊心学 陆九渊与朱熹同时﹐两人都是理学家﹐但朱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而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陆学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心学”﹐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他认为人们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等封建道德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是外铄的。学的目的就在于穷此理﹐尽此心。人难免受物欲的蒙蔽﹐受了蒙蔽﹐心就不灵﹐理就不明﹐必须通过师友讲学﹐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复心的本然。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存心养心。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自称这种方法为“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实际上是颓废思想,代表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没落,无力改变现实,命运难测,只好躲起来,拒绝一切。 对于陆氏心学,陆九渊曾自称是“因读《孟子》而自得之” 朱陆曾长期争吵。现在有人认为,朱熹以读书(道学问)为总枢纽,陆九渊以义利之辨(尊德性)为总枢纽,朱陆言“理”,同以封建伦理为核心,他们的哲学思想、思维逻辑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没有说到实质。朱陆争吵,主要是陆九渊看到了朱熹的学术的独创性。他动辄抬出孔子来压朱熹,迫使朱熹低头。好在公道自在人心。朱熹学术一方面没有背离古代知识分子维护王权的使命,一方面又有创建,自然得到承认,成为元明清三代官学。 王阳明 古代重要思想家 是中国古代思想的转折所在 虽然与陆九渊有渊源,但其思想较为难懂 其众多弟子对于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说: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处于吾心”,“天理即是人欲”;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王阳明的理论看似荒诞,实际上,却使陆九渊的心学起死回生。他不承认心外无物,表面看是一个儒家知识分子潜心皈依三纲五常,拒绝外来诱惑;实际上隐藏着对抗儒家强迫说教的因素。他曾说“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很了不起。怪不得反儒斗士李贽出于其门下。 王阳明认为士、农、工、商“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且进一步说明“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的观点,他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视作“贱业”的工商摆到与士同等的水平。这是他的极为可贵之处。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是完全可以和大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存在即合理”平起平坐,都蕴含唯物辩证法思想【请不要苛求古人,本人认为,符合新生事物发展趋势的思想就是唯物的。】,非常珍贵。 王阳明曾说,“人伦外之学,谓之异端”。就是说,古人做学问,就是为了搞清楚“人伦”。应该说,他指出了很多儒家学者的缺陷。但是,我认为,他这句话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说给别人听的。王阳明自己可算是个军事家。不可能只懂人伦那么一些5分钟就可以讲完的东西。 王阳明曾说,“人伦外之学,谓之异端”。就是说,古人做学问,就是为了搞清楚“人伦”。应该说,他指出了很多儒家学者的缺陷,就是在瞎忙活。但是,我认为,他这句话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说给别人听的。王阳明自己可算是个军事家。不可能只懂人伦那么一些5分钟就可以讲完的东西。 王阳明的思想,不宜笼统说是唯心主义,其中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因素,值得研究。仅以儒家归之,也小看了他的贡献。其意义远超朱熹等人。统治者死死抓住朱熹学说的消极面,其学说无法前进。 总的来看,孔子之后,儒学各家多是自成体系,孔子自己的思想却是散乱、肤浅。唐代以后,儒学更是躲在阴暗处等死。这样来看,孔子对中国儒家思想的作用,只能是一个开创性的作用。孔子在世时,就有颜渊苦修道德而早夭的“修行求仁派”,其他人多是“学礼求仕派”。 他宏大了平民学派。至于他对后世的思想影响,那是名义上的。 2.孔子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孔子对于最高统治者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 这要从秦始皇说起。秦始皇统一华夏、中国地区,实在是大功一件。但是,他却因此居功自傲,开始了十多年的奴役中国人民的历程。他不断的驱赶百姓移动、东奔西跑。万民修长城是为天下,万人修陵墓是为他个人。开掘水利是为天下。统一度量衡、文字便利天下。而且规定他死后全国服丧三年。 秦始皇的这些举措,看似杂乱无章,人民不堪重负,使秦朝不久倒台,却有一个主要指向:客观上促进了全国人民交流,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皇帝至高无上的观念深入人心。要指出,中央集权式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两个财富之一,另一个是领土。所以,就中国古代来说,秦始皇的贡献无人可比。可怜秦始皇说的“我刚统一天下,又搞分封,等于制造分裂,势必干戈又起,生灵涂炭”这样一种正确、有远见的思想也被打倒。秦以后,分封制存在800年,造恶无数。 那么,在专制制度下,孔子强调道德,客观上对皇帝个人有一种约束作用,不管力度大小,有总比没有强,另外一方面如果说古代帝王怕什么东西,那就是避免秦朝二世而亡、短暂命运的悲剧,而孔子说的道德,使商、周各存在了600年以上。 3.孔子在保存文化上的贡献。 这被官方确定为孔子最大贡献,写进了教科书。这完全是一个笑话。夏商西周的历史至今乱作一团,孔子是有责任的,【至今有人还认为舜就是周文王,战国时,有人也这样看】。他删掉了很多典籍。 有些人到处找证据,说孔子没有删《诗经》。 其实,论语这本书里就有不少证据。 “本立而道生”【上古诗句】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这些诗,《诗经》并没有。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这些古诗,《诗经》上都没有。 孔子自己说明理由:“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他还自己承认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以“乐”正《诗经》】,《雅》《颂》各得其所。”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在礼上从周,编《诗经》也只取周代的、周国的。消灭多少古籍!!! 以下是一个人无力的辩解: 、“说孔夫子删削《书》,从数千篇中只挑选百篇给他的七十二贤及三千弟子读,这是每个老师都会做的事。比如,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去读《全唐诗》,学生没那么多时间(章太炎讲的也是这个意思)。于是退蘅居士就从近五万首唐诗中选出三百余首,编为《唐诗三百首》。这个选本就成了后世的流行书。那么是否他就把《全唐诗》给烧掉了呢?而且他是否有能力把全中国的全唐诗都收缴来烧掉呢?这里起码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老师选节给学生读,无可指责。二是当时不可能全中国只有一部《书》,而这个孤本恰巧被孔夫子得到,并被他一删一削,而且一烧,就没了。” 他不知道孔子掌握当时中国文化最高权力。他也不知道秦始皇只烧民间书,不烧官府藏书。 总之,孔子就是一个专制符号,依附于皇帝的专制符号。 离开这一条对孔子的贡献问题高谈阔论,是愚弄和吓唬中国老百姓。污蔑中国历史。 不过,现在来看,孔子最大的贡献是,继老子之后,他在贵族和平民之间又架起了一座桥,便利了前者的知识向后者的输送。他这方面贡献比老子大。但是,又不能夸大其贡献,那时,文化普及是客观要求、必然,并不是说没有孔子,中国平民就永远得不到贵族的知识。 对华夏文明传承贡献最大的是中央集权制度和皇帝制度。孔子之前很久,从郑庄公开始,尤其是管仲使齐称霸以后,政治家纷纷努力争取由自己统一中国。中国历史由此有一个必然选择:统一。以后,虽然有分裂,但是,总是有许多政治家在不断努力统一中国。中国文明又怎么会断裂?当然,最危险的一次,是蒙古试图把中国变成草场,专门放牧牛羊!!!如果实现,那么中国文明就彻底完了!!!好在,经过计算,他们发现,还是让中国人保持原状对他们划得来,因为,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粮食、物资、钱财。这是肯定的。否则,中国文明几千年,到后来,生产能力还不如一个刚刚产生、出现的民族,中国人几千年都白活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救中国文明的是中国人民,而不是中国文明救中国人民。 孔子的礼治,是要搞分封,是在破坏中央集权制度。唐代以前,包括汉代,中国长期不得安宁,就是分封制的恶果。又比如,明朝虽然贬低孔子,把他的封号由王贬为师,却仍然采取分封制度,两次引起叛乱。前一次成功【燕王朱棣】,后一次【宁王。被哲学家王阳明挫败】失败。 孔子一生反对中华民族融合、反对中国统一 第一, 孔子提出华夏、夷狄之分。他说“夷 看到孔子说“夷 《春秋》中,中原华夏族国家同样遭到贬低,有的被当作蛮族处理,原因,就是不敬周王。真是岂有此理!!! 其实,周国原来不过是偏僻小国,不是炎黄一系的。靠着小恩小惠笼络名声,捧着八卦图装神弄鬼恐吓别的小国,又见纣王并不工于算计,忙于应付对付东方部落,后方空虚,就派人大肆造谣污蔑【这一招是塞外统治者常用的卑鄙伎俩。李渊造杨广的谣,努尔哈赤造袁崇焕等人的谣就是例子】,惑乱民心,进而举兵夺取了天下。不久,“大名鼎鼎”的周公竟然毒死其兄周武王,诛杀另外两个弟弟登基,蛮人本性暴露无疑。这时,他看到商代典籍,感到非常有价值,经常通宵钻读,有必要实施其中的“礼”,才推出他的礼。 而孔子,“恶郑声”,污蔑“郑声淫”,说郑国音乐不好,把他们从典籍中剔除了。孔子弟子子夏说“‘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弱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导,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把各地人民骂了个遍。事实呢?人们认为“好音生于郑卫,而人皆乐之于耳”。说“若夫郑声是音声之至妙”。孔子把郑庄公平叛【其弟】说成两个国家间的战斗。编《诗经》大量删去夏、商代诗歌,只取周国【上至始祖】周代的,结果《诗经》几千篇只剩下300篇!!!【《史记><汉书>《论语》等书都有记载】这是在消灭千年华夏古文化!!!其实,他消灭的典籍又何止这么一点点?此文不在说周姓,仅在说几个人。周国部族,后来也融入华夏族了。而孔子自己是华夏族【但是,孔子从来不谈黄帝】,就当时而论,孔子为了别人消灭祖宗文化,这不是汉奸吗? 孔子,实在是华夏族的万古罪人!!! 孔子日夜梦想恢复周国一呼百应的荣光。但是,周国没有齐国的百分之一大!!!可能恢复荣光吗?光是指责各国不懂礼、不仁有用吗?“君君臣臣”不就是要维护朽死垂危的 第二:孔子一生反对政治统一。《论语》里有“季氏将伐颛臾.”,介绍如下: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这里,只要识字的人就能理解孔子在反对中国统一,这是铁证!!!!!中国当时少说也有300个以上的国家。西周更多,有3000个国家。怪不得秦始皇时儒生极力主张分封制,反对郡县制,以后,更是导致秦以后800年内政治分裂的事实,如果以人民受的痛苦来看,秦始皇坑杀460个儒生那是坑的太少了!如刘邦时,封国竟然可以造币,财政独立。刘邦、西汉景帝、汉武帝、西汉元帝都被迫与反叛的王作斗争,主要是武力解决,但是,最终被诸侯王吞灭。东汉刘秀在世时,政局就不稳。尤其是西晋,大肆封王,引来诸侯相互残杀,繁华之地顿时荒芜。分封制的恶果,就是“五胡乱华”。北方陷于于几百年的分裂内战,生灵涂炭!!!直到杨坚统一中国。剑桥中国隋唐史》这样评价杨坚:“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了不起。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注意,西方学者说杨坚“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儒家在人为制造分裂!!!怪不得朱元璋把孔子的称号从王贬为师!!! 有些人可能会说,孔子是要在文化上统一中国。文化上中国早就统一了。那就是《诗》《书》。孔子之前,有一个秦国国王就说:“诗书,义之府也”,孔子8岁时,一位楚国贵族在观看华夏族的“乐”舞时,指出了各段乐对应的诗。水平很高。要知道,楚国是当时文化不太发达的地方。所以,周代、春秋时,文化统一是无疑的。只是,文化教育被贵族垄断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