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沃伦·巴菲特:天生王者

 天高海阔 2010-05-19
沃伦·巴菲特:天生王者

  他白手起家,11岁开始投资股票,79岁时资产已高达62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他发掘了可口可乐、运通公司等一大批传奇性的企业,并数十年持有与其共同成长;他公司的股票在30年间上涨了2000倍,股东会已成为崇拜者的朝圣大会,甚至有人不惜花费数百万美元换取与他共进午餐聆听教诲的机会。他就是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投资家,在美国乃至世界投资历史上,他的成就无人企及。

  巴菲特生于1930年,父亲经营着一家证券经纪公司,对巴菲特了解股票及债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巴菲特从小就对数字有一种本能的渴望,7岁时,他曾因高烧住院,在空闲时小巴菲特经常在纸上写下一串串数字,当护士问他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时,他说代表着自己未来的财富。

  而与对数字的渴望一样迫切,少年巴菲特似乎天生就对金钱有着强烈的欲望。虽然家境殷实,但从9岁起,他就开始摆摊卖饮料,并通过统计自动售货机里各种饮料的瓶盖数,来推断哪种饮料更受欢迎。

  少年巴菲特对股票的痴迷程度毫不亚于其他孩子对飞机模型的喜爱。他常去爸爸的公司帮忙抄写股票价格,11岁时,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了3股城市设施优先股,并在上面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5美元。12岁时,他已发誓自己要在30岁前成为百万富翁。

  凭借“觉得赚钱还能看着财富慢慢累积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一如此单纯的想法,巴菲特在青少年时期从事了很多种职业:销售饮料、杂货店小伙计、送报员、高尔夫球童以及股票推销员,他甚至还开了两家公司专门从事二手弹子机出租生意和出售二手高尔夫球,而且还用自己赚来的钱买了40英亩的土地成为了小地主。

  这些不同种类的生意给巴菲特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他未来从商的信心。他极度信赖数字,所有的决策都依赖于数字的推断。中学时期,他在商业和投资领域的天才已经被人们广泛关注,在毕业纪念簿上,人们给他的评语是“喜欢数学……是一个未来的股票经纪人”。

  1947年,已经赚了5000多美元的巴菲特卖掉了自己的弹子球公司,进入著名的沃顿商学院,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不过,在这里,巴菲特无法从模糊宽泛的理论教学中找到“赚钱的技巧”,他将大部分时间放在费城的一家股票经纪公司中,并开始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寻找投资人。1949年,巴菲特出人意料地放弃了沃顿商学院的课程,转到自己更熟悉的内布拉斯加大学学习,在后来的3年中,巴菲特继续自己的送报和高尔夫球生意,并将其发展壮大,从单纯的推销员变身为管理者。他一边干着相当于全职的工作,一边潇洒地打着桥牌,一边拿了一大堆A。

  由于形象不修边幅,巴菲特去哈佛商学院读硕士的申请被拒绝,在失望之中,他读了格雷厄姆所著的《聪明的投资人》一书,马上对其爱不释手,于是,在1949年8月,他成功地拜于股票分析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门下,正式开始了他辉煌的投资生涯。

    作为22年唯一一个得到格雷厄姆A+成绩的学生,巴菲特毕业时的唯一要求是无偿地为后者的投资公司工作,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格雷厄姆拒绝了这位天才学生的请求,巴菲特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始创业。

  巴菲特集合家人的资金成立了巴菲特联合有限公司。1962年,他以每股7.6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位于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成衣制造厂,这就是目前大名鼎鼎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前身。从1956年至1969年的13年间,他取得了30.4%的年平均收益率,远远超过同期道琼斯指数8.6%的年均增幅;在这13年间,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了5次,而巴菲特的合作投资公司则从未曾亏损。

  这几乎可以称之为“奇迹”的投资业绩来源于巴菲特勤奋的工作和对投资的无比狂热。他无时无刻不在工作,“每天早上下床之前,就在盘算如何赚钱”。在投资迪斯尼公司前,他会一个人穿着格子西装带着公文包去看动画电影,只是为了了解票房情况;周末他与老朋友芒格各自带着家人去迪斯尼乐园,当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时,两人则从财务的角度对每项娱乐设施进行逐一分析。

  而这一时期,巴菲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双重财富观,并一直保持至今。他一方面视金钱如粪土,从不花心思去想如何利用所赚的钱享受生活;另一方面,他又视财富为至宝,他认为今天的每一分钱都可能在未来变成大笔的财富,因此他对于被花掉的每一分钱都痛心疾首。巴菲特甚至利用自己对金钱的偏好来减肥:他交给女儿1万美元的支票,承诺如果自己的体重增加,那么女儿就可以来兑现这张支票。他的小女儿苏珊利用各种办法诱惑节食中的巴菲特,但总是无功而返。

  这一时期,也是巴菲特告别格雷厄姆绝对的量化式分析,转而从公司品质的角度去考察一家企业的阶段。他开始不再把股票看作静止的资产负债表,而是一个具有独特动力和潜能的鲜活企业。

  同时,巴菲特开始研究一种与以往他所购买的股票完全不同类型的股票。他所投资的公司也许连一间厂房都没有,也没有固定资产,往往这样的公司最有价值的商品就是自己的品牌。对运通公司的成功投资就是这样一个代表。1967年,运通公司的股票已经狂涨到每股180美元,而巴菲特的成本仅为35美元,仅在运通公司一只股票上,就轻松赚得了2000万美元的利润。

  不过,巴菲特却放弃了轻而易举赚取暴利的机会,1968年,巴菲特合伙公司利润达到4000万美元,1969年,在股市高歌猛进之时,巴菲特解散了自己的合伙公司,因为他认为“几乎已经找不到任何投资机会”,是时候离开“日益短视和日益投机”的市场。一个月后,道琼斯指数一路下跌,最终以800点收盘,而到了1970年5月,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每一只股票的价格都较一年前缩水5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