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它研究现实的人,探求、描述和揭示个人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社会中的个人作整体性解释。人格心理学所探讨的问题十分令人神往;诸如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还是非善非恶的?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还是有某种控制不了的原因所决定的;人的性格是一层不变的,还是可以改变的?人的行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以及什么是健康人格、怎样测量人格、怎样改变异常行为等等。这些问题不断地吸引学者们不倦的探索,其研究成果也已不断地广泛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主要参考书籍: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台湾华东书局,1998年。
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美]赫根汉著,冯增俊译,《人格心理学导论》,海南出版社,1986年。
陈仲庚 张雨新编著,《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
[美]Jerry.M.Burger著,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美] Pervin著,黄希庭等译《人格科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一章 导论 本章主要问题: 1.什么是人格? 2.人格有什么特性? 3.遗传和环境如何影响人格的发展? 4.什么是人格理论? 5.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的领域、方法是什么? 第一节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一、 人格的定义
活动导入 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研究取向,对人格有不同的定义。有人把人格看成是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有的看成一种控制行为的内部机制,也有的看成是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奥尔波特(1937)曾考察过五十个人格定义。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学者们一致公认的人格定义。以下是国内外一些专家的定义。 * 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成,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Eysenck,1970) * 能加以测量的个体差异的所有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维度的总和。(Byrne,1974) * 代表个人或人们的一般特征,说明对情境的反映何以是持久的模式。(Pervin,1980) * 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他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Mischel,1986) * 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陈仲庚,1986) *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黄希庭,1999) 二、 人格的特性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人身上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密切联系的。人的行为不是某个部分作用的结果,而总是与其它部分紧密联系,协调一致活动的结果。各部分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由自我(self)进行协调和监控。最常见的精神病(schizophrenia)的就是精神内部分裂、统一性的丧失的结果。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即从时间上看,一个人的人格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在其幼儿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有相当的一致性;从空间上看,一个人不管在家里、在学校,还是在公共场所,其人格也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因此,我们描述一个人的人格时,总是指他经常、一贯的表现,而不是偶然、间或的表现。如某人具有处世谨慎的人格特征,说明他一贯循规蹈矩,持事稳重。而偶尔他表现出的冒失,轻率,则不是他的人格特征。人格的稳定性使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儿童时期的人格特征推测其成人时的人格特征。 另一方面,人格稳定性并不排斥其发展和变化。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一层不变,而是指较为持久的一再出现的定性的特征。人格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人格特征随年龄的不同表现方式也不同;二是对个人由决定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如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重大改变、丧失配偶、迁居异地等往往会使一个人的人格发生较大的甚至彻底的改变。三是意志坚强的人通过自我教育也可能塑造自己的人格,使其向理想的方面发展。不过人格的改变不同于行为的改变。行为变化往往是表面的,由不同的情景引起,而人格变化是更深层次的、内在特质的变化。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世界上很难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们在人格上的独特性或差异性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是因为构成人格的各种因素在每个人身上的侧重点和组合方式是不同的。如有的人憨厚老实,沉着稳定,有主见,不人云亦云;有的人开朗热情,待人真诚,做事踏实,但缺乏开创精神;还有的人多愁善感、优柔寡断,缺乏自信。 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格的共同性。事实上,人格是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人格的共同性是指某一群体、某个阶级或某个民族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共同的典型心理特点。如,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对问题的看法,愿望的实现等方面具有共同性。 人格的社会性是指人格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社会的人特有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个体与他人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教育教养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可以说每个人的人格都打上了他所处的社会的烙印!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个体有不同的影响,使人格带有明显的社会性。比如,代沟就是人格的社会性在个体身上的反映。人格的社会性并不排除人格的自然性。因为个体的人格是以其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为基础的。 三、 相关概念辨析 个性(individuality):指人格的独特性。它与人格的区别在于:其一,个性是指人的个别差异;人格则是对一个人的总的描述或本质的描述。其二,个性是相对与共性而言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个性,但人格是对人而言的,其它事物或动物显然不能用人格来描述。 气质(temperament):是个人生来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格的区别在于:人格的形成除了气质、体制等先天禀赋作基础外,社会环境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气质仅属于人格中的先天倾向。 性格(character):是指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它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是不易改变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总之,个性是人格的独特性,气质是人格发展的先天基础、性格是个人后天形成的道德行为特征。 第二节 人格的决定因素 一、 人格的遗传生物基础
行为遗传学研究(behavior genetics),也称心理遗传学(psychogenetics),是结合心理学和遗传学的知识对个体身心变化进行系统的解释的科学。主要方法有:家谱法、孪生子法、群体调查分析法、细胞遗传学方法。目前有两种研究取向: 1、遗传中心研究取向--从已知的遗传条件探讨起行为结果。 2、特质中心研究取向--从有关的行为变量探讨是什么遗传引起这些变量。 生理因素的影响:脑与人格、生化物质与人格、身体外貌与人格。 二、 人格的环境基础
1. 胎内环境的影响 最早的环境是子宫,婴儿生长在充满羊水的胎盘里,通过脐带从母亲那里得到养料。不同母亲的子宫环境是不一样的。有的母亲很健康,有的则营养不良或受药物影响。母亲健康上的差异会深刻地影响子宫环境,从而影响新生儿的某些特征。例如,母亲血清中的锌含量严重偏低会导致婴儿患各种先天性畸形;有毒瘾的孕妇会使婴儿天生染上毒瘾,这些特征虽然出生时便已存在,却不是有遗传决定的。 2. 家庭教育的影响 个体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环境是家庭。家庭中的各种因素,如家庭的类型(残缺家庭或寄养家庭等)、家庭的气氛、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子女的多少等都对儿童的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小与父母之一分开,或从小失去父母其中之一,会对儿童的人格和行为有重大影响。例如Provence和Lipton(1962年)的研究比较了育婴院的婴儿和自己在家中的婴儿,发现1岁时育婴院的孩子和成人的关系有障碍,很少对成人依附,并且语言落后,情绪冷漠等。 3. 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人格的形成和定型有深远的影响。学校德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智育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育技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课堂教育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环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训练学生习惯于系统的、有明确目的的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可以培养坚定、顽强等性格特征。体育不仅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也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勇敢精神。美育使学生掌握美的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通过对美的理解和欣赏,形成美的情操。劳动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建立良好的劳动习惯。校风也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促使学生养成勤奋好学、追求上进和自觉遵守纪律等人格特征;不好的校风会使学生形成懒惰、无组织、无纪律等特性。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经常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4. 社会阶层的影响 差不多每个社会都存在着社会阶层。较高阶层的人比较低阶层的人拥有较多的物质财富、享受较多的教育并较能控制自己的命运。已经发现心理疾病与社会阶层有显著的相关。例如,就整体而言,在美国,心理疾病较多地发生在较低的社会阶层的人们之中。这是因为社会阶层较低者的生活中有引起心理疾病的很多压力,例如贫穷、歧视、失业、缺乏医疗服务等。 5. 社会文化的影响 人民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又把自己置身于一定类型的文化环境中。人类文化是指全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形成人性的决定性条件。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它陶冶着一个人的民族性。例如,说德国人冷静、日本人勤奋、法国人热情就是指的民族性而言。每一文化都试图塑造它所崇尚的人格特征。每一文化为了使自己延续和发展起来,都崇尚它所需要的人格特征。巴里等人(Barry & Bacon,1959)的研究表明,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极,以渔猎为生,需要坚定、独立、敢于冒险的性格。他们以仁慈宽大的方式管教孩子冰鼓励他们个性化,以培养出成人所具备的人格特征。 三、 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在个体发展的进程中,环境不断地影响着人格和行为。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但是个体对环境的影响并非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作用于环境。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随时随地在进行着。人格的发展和表现是个体与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有多种方式,在此讨论三种几乎作用方式,及反映的交互作用、唤起的交互作用和超前的交互作用。 反映的交互作用:指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感受、体验和解释来反应这一环境。 唤起的交互作用: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的人对他的特异反映。 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塑造其人格。 第三节 人格理论 一、 什么是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或参考框架。它不同于内隐人格理论,即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他人的人格特征的判断和推测。这种理论是不知不觉形成的,是片面的、表面的。而人格理论力求对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做出一致性的解释,对不同的行为作出恰当的说明;它不仅要说明一个人现时的或过去的行为,而且力求预测其未来;它不仅停留于推测,而且力求以实证资料加以检验,经得起实践检验。 二、 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设想 有一些问题是任何人格理论都不能回避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表达了他们的核心思想,建构其人格理论的基本框架。这就是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和设想。根据吉尔和齐格娄的研究,主要有九个基本问题和九对基本设想。 以下九对基本设想够成两极连续体,任何重要的人格理论都可在每一连续体上找到一定的位置。 自由意志——决定论 理 性 ——非理性 整体说 ——原素说 素质论 ——环境论 主观性 ——客观性 前动性 ——反应性 稳 态 ——异态 可知性 ——不可知性 可改变 ——不可改变 三、 人格理论的评价标准 对人格理论的评价主要从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力、可操作性、激发性方面评价。 精确性。精确性是评价科学理论最重要的标准。一个理论的优劣主要是由其反映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及变量间关系的精确程度判定。如果一个理论精确度不高,无论其表述如何完美,也不能称为好的理论。但是目前大多故人格理沱的精确性有待提高。这主要是由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随着研究方法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这种情况将会有所改善。 可检验性。科孛理论的科学性的指标之一是其可检验性,包括可验证性、可征伪性和可反驳性。对于一个理论,如果去寻找其证据,获得证实或验证是容易的,它就具有较高的可检证性。迸行预测是检验理论的最佳方法之一。理论只有在不断地被检验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和完善起来。 概括性。判别科学理论又一标准是其概括能力。一般来税,理论的概括能力越强,所能解释的现象越多,且具有可检验性,那么理论就具有越高的功效。 可操作性。即利用可观察的可度量的形式去叙述有关人格的概念,使这些概念能够被操纵、控制和检验。 激发性。即能够激起研究者的热情、兴趣和激情却从事人格研究。 第四节 人格心理学研究领域、 研究途径和应用 一、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五个方面: 人格结构: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个别差异的假设性概念。主要探讨用"特质"还是用"类型"、用"自我"还是用"需要"来解释人们稳定的个别差异?主要涉及以下问题:人格结构的性质怎样?它由什么要素组成?人格结构是否包含诸种要素?诸要素是怎样组织的?是不是有些要素高于(或控制)另一些要素? 人格动力:是个体特征性行为的内在原因。探讨是什么力量促使人去从事各种活动?即人格动力源于"驱力减低"、还是"自我效能",或是"能力动机"?主要涉及以下问题:人格动力机制有哪些?人格动力是如何形成的? 人格发展:指个体自出生到老年死亡的整个生命全程各种人格特征的表现,是随年龄和习得经验增加逐渐改变的过程。探讨人格是生而具有的?还是有一个形成的过程?或是由婴幼儿时期的早期经验决定的?主要涉及以下问题:人格如何发展?发展是否有阶段性?如果有阶段性,经历那些阶段?遗传和环境如何具体的交互作用而产生各种人格特征?婴幼儿的时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有何意义? 人格适应:是指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暂时的表现为适应障碍,持久的表现为人格障碍。主要涉及以下问题:人格适应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能有适应良好的人格?心理疾病是如何形成的?采用哪些方法来治疗心理疾病? 人格评鉴和研究:指人格心理学家用来获取信息使他们对人格进行特征描述和进行解释的方法。人格评鉴的方法有晤谈、自陈测验、行为评鉴、心理生理技术和隐测量。人格研究包括临床的、相关的和实验的三类方法。 二、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途径 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晤谈、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资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的确定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人格的方法。如弗洛依德、罗杰斯、剀利等对人格的研究。 相关研究:运用测量和统计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如高尔顿、卡特尔、艾森克等对人格的研究。 实验研究:是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变量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的结论的方法。如斯金纳、班度拉等对人格的研究。 三、人格心理学的应用 首先,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对一个人的评鉴和预测。如人事决策中对员工的甑选预测,在临床和咨询工作中,人格心理学研究成果对疾病的防止,在教育工作中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个别指导和发展学生的健康人格等。 第二,人格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人们的自我修养完善个人的人格。如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何对待挫折、如何发展独立性、完善自我等人格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人们心理健康保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二章 精神分析范型(上) ——古典的精神分析论 精神分析范型(psychoanalytic paradigm)是由弗洛依德创立的,其内容十分庞杂。该学派强调潜意识、性本能等人格动力的重要性;其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焦虑、防卫机制、早期经验对日后人格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发展出来处理内部驱力外部刺激的自我适应功能。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临床个案研究,其评鉴技术采用梦的分析、自由联想和投射测验等。新精神分析反对弗洛依德以泛性论为动力的生物主义和对人的悲观主义,强调自我的重要性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但其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方法和评鉴技术上并没有脱离弗洛依德所创立的古典精神分析论。 本章主要问题:
1. 弗洛依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 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如何产生的? 3. 为什么说弗洛依德是一个泛性论者? 4. 弗洛依德关于人格的重要观点有那些? 5. 弗洛依德运用什么方法研究人格? 第一节 弗洛依德其人及精神分析的产生
一、 弗洛依德的生平及著作 1.生平 从背景上来讲,他最不大可能成为学术界的泰斗。他于1856年出生在一个叫弗赖堡的小镇,是一个沿门叫卖羊毛、布匹、兽皮的贫苦犹太贩夫的儿子。当他4岁时,全家搬到了维也纳,虽然父亲的生意渐渐好转,可一家人的生活是在艰辛中度过的。8个孩子中,他是老大,也是智力出众的一个,家里尽可能地鼓励他的发展。 弗洛依德比一般人早一年进入大学预科学习,在预科学校的7年中都是第一名。他在预科学校的最后几年当中读了哥德论自然的一篇很有启迪作用的文章,遂决定一辈子投身科学。1873年,他上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他仍然是最好的学生。 可是,他发现,医学对他没有什么智力上的吸引力,而且从实际工作上来讲,他也觉得前途黯淡。在医学培训中途,他开始受到思内斯特·布吕克的强烈影响,弗洛依德后来说,“布吕克在我的一生中的重要程度胜过任何人”。弗洛依德被生理心理学深深吸引,他醉心于学术上的生理心理学,希望成为一名生理学家而进行纯粹的研究。可布吕克却建议他不要这样做。对于贫穷的弗洛依德来说,从事纯科学研究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放弃了这个梦想,勉强完成了医学课程,1881年拿到了硕士学位。 在研究院期间,他邂逅并爱上了一位名叫玛莎的姑娘。不过,他只能在自立并保障妻子和家庭的生活之后才能结婚。最为合适的可行办法是去一家私立诊所,为此,他离开了布吕克的学院,加入了维也纳总医院,在当时世界最有名的脑解剖学家西奥多·梅那特的指导下学习。玛莎跟她母亲一起生活在汉堡,而弗洛伊德很长时间才能去看她,他们靠鸿雁传书,几乎每天一封情意绵绵、充满爱意的长篇情书。 弗洛依德步入自己独特的职业生涯,缘自与约塞夫·布罗伊尔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后者是位成功的医生和生理学家。俩人成了莫逆之交,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布罗伊尔的某些病人,其中一个叫安娜的病人,在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中起重要作用。1885年,他得到一个机会去法国巴黎向沙可学习。在一次晚会上,沙可突然说某些病人的障碍通常是一种性的基础,而且一定涉及到生殖器方面的问题。回国后,他发现许多病人不能接受深度催眠。为此,他放弃催眠,用了南锡的谈话法,使病人在觉醒状态下自由联想。这种技术是让病人放松身心地躺在床上任意地自由谈话,不管联想到什么都完全说出来,目的是使病人把压抑在意识中引起异常行为的原因清醒地记起来,这是他独创的,也是精神分析演进中最重要的一步。经过实践,他发现越来越多的病人常回忆起童年时代的经验,而那些被压抑的记忆中有许多是和性有的事,这就使他注意性爱和精神病因的关系。1895年他和布罗伊尔一起出版《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标志者精神分析正式问世。此书并不成功,对它的不多的评论大都很严厉,在出版后的13年中仅卖出626册。 1923年,弗洛依德67岁,因为抽了一辈子的雪茄,他的上鄂长了癌,他一共进行了30次手术,以切除反复癌变的组织。在后期,他的癌症已经无法做手术了,可意识还是清楚的,他仍然坚持写作,还看一些病人。最终,由于无法忍受的疼痛,他请自己的医生注射过量的吗啡结束痛苦,于1939年9月23日逝世。 2.著作: 《梦的解析》(1900年) 《性欲理论三讲》(1905年) 《精神分析引论》(1910年) 《超越唯乐原则》(1920年) 《群众心理学和自我分析》(1921年) 《自我和伊底》(1923年) 《文明及其缺陷》(1930年)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3年) 二、精神分析的产生 1. 社会背景 精神分析是弗洛依德想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病态现象所需要的产物。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奥国,尤其是维也纳,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常年动乱,人们精神沮丧、惶惶不可终日,致使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作为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精神分析,正是适应这一社会需要而产生的。 其次,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企图解决犹太人家长制和维多利亚式性道德比压仰而造成的社会病态现象的迫切社会需要的产物。由于维多利亚时代遗风的存在,在家长式统治的犹太人的社会里,宗教气氛非常浓厚,社会禁忌十分严格,特别是在男女两性关系上的禁忌更甚,性本能受到严重压抑,造成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创伤,以致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迫切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 2. 思想背景 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把"爱"和"恨"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作用视为万物运动和变化的根本动力,柏拉图(Plato)的爱洛斯(Eros)学说、"三位一体说"、理念论的"回忆说";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对梦的重视对弗洛依德产生了无可置疑的影响。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思想、莱布尼兹的微觉学说、赫尔巴特的意识阈概念的影响、费希纳(G.T.Fechner)的无意识思想、叔本华(A. Schopenhauer)的生存意志思想、尼采(F. W. NietZsche,)的权力意志思想,以及哈特曼(E. Hartmann)的无意识哲学都对弗洛依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科学背景 物理学思想体系的机械论、决定论和唯能论,生物学的物决定论、有机体有规律的发展观和泛性论观对精神分析的产生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医学中的"两术"和"两派"对弗洛依德的理论有直接的影响。"两术"指"麦斯麦术" 和"布雷德术"。前者是奥地利医师麦斯麦(F.A. Mesmer, 1734~1815)创立的,认为人身体内有一种磁气,即动物磁液。它过多过少,失去平衡,就会患精神病。他用通磁的办法,使机体磁液恢复平衡,以治疗疾病。这种技术叫麦斯麦术(或通磁术)(Mesmerism),它是催眠术(hypnotisnd)的前身。后者是英国外科医师布雷德 (J. Braid,1795~186O)创立的。他将麦斯麦的理论改造成布雷德术(Braidism),即催眠术。他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心理作用,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结果,称为"单一观念状态"。 "两派"是指法国两个著名的精神病学派,即"巴黎派"和"南锡派"。南锡派由法国乡村医师李厄保(A.A. Liebault,1823~1904)所创立,他是心因派的主要代表;巴黎派以沙可(J.M. Charcot, 1825~1893)为领导者,他是体因派的主要代表。两派的共同点是均相信催眠术,并用以治病。不同点是:(1)对催眠的性质看法不同:巴黎派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病症,多半与神经症无严格区别。而南锡派则认为,催眠与神经症有关,它完全是暗示的结果。(2)对催眠的机制看法不同:南锡派是心因学派的主要代表,侧重从心理学方面去研究催眠,不大注意其生理变化。 1885年和1889年,弗洛依德先后向巴黎和南锡派学习过,所以两派对他都有影响。主要表现为三方面:(1)坚信神经症是功能性疾病,并非器质性病变;(2)坚信性的因素的重要作用;(3)坚信催眠术可以治病。 第二节 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 一、 人格的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冰山假说图 早期弗洛依德认为意识(这里指人格)由三个不同意识水平的成分组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弗洛依德认为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构成。它的特点是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有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弗洛依德认为,意识和潜意识虽有区别,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潜意识的东西可以通过回忆进入意识中来,二意识中的东西当没有被注意时,也可以转入前意识中。前意识的主要作用是检查作用,即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而把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 潜意识是人格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潜意识的主要特点是:无矛盾性、无时间性、非现实性、活跃、能量大、易变形和替换等。 后期,弗洛依德对自己的人格理论提出的较大的修改,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说。本我是人格中最难接近、但又是最有力的部分,它又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所组成。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它派生于本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自我在本我与现实之间、本我与超我之间起调节整合作用。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它由两个部分内构成:自我理想和良心。超我是社会道德的化身,按照"道德原则"行事,它总是与享乐主义的本我直接冲突和对立,力图限制本我的私欲,使它得不到满足。弗洛依德把自我比喻为三个暴君统治下的臣民,它要尽力满足专横的本我的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从神圣的超我的规范。自我在三个暴君之间周旋、调停,力图使三者的要求都得到满足。 二、人格的动力理论 1.性本能 弗洛伊德的本能来源于身体内部的刺激,是推动或启动的因素,是个体释放心理能量的生物力量,并且是一切行为的动机和基础。在弗洛伊德看来,这种本能主要指性本能和与性本能广泛联系的本能。 性本能是一种性冲动的内在的潜力,它经常驱使人去追求实现,去寻求满足,获得快感。他用专门术语“里比多”(Libido)。 他的“性”是广义的。不是男女之间的性爱的性,而是包括一切感觉器官或肌肉、皮肤等由于抚摸而产生的快感都是性的满足。两种主要的性本能都是异性爱的倾向,一是恋父情结,一是恋母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病和神经病的病因根结底是幼年时性本能冲动受到压抑。为此,他的学生荣格和阿德勒都反对他,心理学家和医学家也攻击他,被人们称为“泛性论”。 在后期,弗洛依德提出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死的本能使有机体返回先前无机状态的趋向,它是一种破坏力,当它指向个人内部,则表现为自责、自杀或受虐狂等行为,当它指向外部,就会产生憎恨、攻击、侵犯和施虐狂等行为。与死的本能相对立的概念是生的本能,它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 2.能量投注理论 投注是指能量或力比多倾注于某种对象而使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分为三种:自我投注是把力比多倾注于自己,如自恋者。幻想投注是把力比多倾注于虚无的幻想中,如做白日梦者。对象投注是把力比多倾注于某人、某物或某些团体活动上。反投注是指自我或超我多能量或力比多倾注的抑制。在此,本我只有能量投注,而自我和超我既有能量投注,又有反投注。 3.焦虑理论 焦虑是一种由紧张、不安、忧郁、惊恐等感受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体验。包括三种焦虑,一是现实性焦虑,即感知到现实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恐惧感。二是神经性焦虑,即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时所引起的恐惧感。三是道德性焦虑,即个人良心上的不安所产生的罪恶感和羞耻感,是个人害怕做违背超我的事情而产生的痛苦体验。 4.自我防御机制 压抑:是自我阻止激起焦虑的那些念头、情感和冲动达到意识水平。 否认:是指个人潜意识的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如,否认丈夫已死。 移置:指将一种引起焦虑的冲动投注改换为另一种不会引起焦虑的冲动的投注。如,单位上受了气,向家里人发泄。 认同作用:指个体潜意识地向别人模仿的过程。如自恋认同(对那些与自己有相同特点的人的认同)、目标定向认同(个人的对某个成功者或伟人的认同)、强制性认同(个人同权威者的禁令保持一致,通过顺从潜在敌人的要求以避免惩罚)。 升华作用: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 投射作用:指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态度、行为和欲望推给别人或其它事物,如“借题发挥”。 合理化作用:用一种自己能接受的、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 反向作用:为了掩藏某种欲念而采取与此欲念相反的行为。如“矫枉过正”、“此地无银三百两”。 固着作用:指行为方式发展的停滞和反应方式的刻板化。一是不随年龄的增长而成熟,二是一再遇到同样的挫折而学习到一种一成不变的反应方式,以后即使情况发生变化,仍以这种方式反应。 退化作用:指个人遇到挫折时以其年龄较幼稚的行为来应付现实的困境。与固着同时发生,总是退化到固着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人格发展和人格适应 一、 人格发展理论--性欲阶段理论 1.口腔期(Oral Stage) 从初生到满周岁,在这个阶段婴儿里比多发泄的主要动欲区是口腔。通过口腔活动的吮吸、吞咽、咀嚼等等,不仅满足了婴儿饥饿时的需要,而且这些活动本身也提高了性快感。口腔期可以分为两个亚期,即前口腔期和后口腔期。前口腔期从出生到八个月,婴儿的性快感主要来自于吸吮和吞咽活动,唇和舌成了主要的动欲带。后口腔期大约是出生后第八个月到一周岁。随着牙的生长,里比多倾注的动欲区集中在牙、牙龈和咽部。性快乐主要来自于吹、咀嚼和吞食活动。当遇到挫折时,婴儿常常以咬来报复。这种伤害或毁害对象的欲望被称为"口腔型施虐欲"(oral sadism)。 在口腔期,婴儿通过与食物和食物提供者的协调活动,逐产生了亲密感,开始把自己与现实环境区别开来。这种现实感的获得,标志着婴儿自我的诞生。自我的形成是口腔期的最重要的成就。 2.肛门期(Anal stage) 大约从出生后第二年起到三岁末,幼儿的主要动欲区,从口腔转移到肛门。肛门的排泄活动成为里比多发泄的主要途径,而肛门期的经验对人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肛门期也有两个亚期,即前肛门期与后肛门期。前期里比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肛门排泄粪便解除内部压力以获得快感体验。除排泄粪便解除紧张所产生的快感外,成人对儿童排泄活动的过分注意也增加了儿童对排泄本身的兴趣。在后肛门期(又称保持期),里比多快感主要来自于保持粪便而不是排泄粪便。原因在于保持粪便也能产生性刺激,另外也是由于成人对儿童排泄活动的高度重视。在此阶段,父母和儿童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冲突,父母力图对儿童进行训练,以便养成卫生习惯。而儿童则希望自由地、不受干扰地进行排泄活动。在这一阶段的晚期,儿童在排便习惯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的妥协,而儿童的动欲区也就从肛门转移到身体别的部位,儿童的人格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 3.性器期(Phallic Stage) 大约从3岁到5岁,儿童的动欲区转移到了生殖器,儿童通过抚摸、显露性器获得里比多的满足。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内儿童不仅对自己的性器官发生兴趣,有手淫行为,而且他们的行为开始有了性别之分。在这一时期男孩有恋母情结,企图杀父取母,产生阉割焦虑。这种焦虑使它放弃对母亲的性渴求,并通过对父亲的认同作用产生了超我,从而使恋母情结消失。男孩在认同父亲的过程种获得了许多与父亲相同的价值观,形成自强、自夸、攻击性等男性性格;而裸露和攻击行为则是掩盖阉割焦虑的反向作用,也可以有升华作用变得象母亲一样柔情。对女孩来说,因有阴茎妒慕而产生恋父情结,企图杀母嫁父。由于阴茎妒慕,她可能仿父亲,变成"假小子"性格。如果女性冲动占优势,她就更倾向于模仿母亲,形成女性性格。 口腔期、肛门期、和性器期合称为前生殖期,相当于5岁以前。这一时期,性欲于自己的身体为对象,吸吮拇指、排便、手淫是快乐的源泉。所以,这一时期又称为自恋期。同时这一时期也包含对同性和异性成人的性欲。 4.潜伏期(latency stage) 约从6岁到12岁左右。里比多冲动就处于暂时的潜伏状态,性兴趣被其他兴趣,如探索自然环境、知识学习、文艺体育活动和同伴交往等所取代。这段时间里,由于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大和在学校吸取了系统知识,儿童人格中的自我和超我部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男女儿童之间的关系较疏远,团体活动时多是男女分组,甚至壁垒分明,互不来往。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青春期才又发生变化。 5.生殖期(Genital stage) 是性本能发展的最后阶段。经过一段潜伏期之后,青年男女今年如青春期,随着性成熟,两性之间在身体上的差异日益明显,生殖器称为主要的性感区,此时已摆脱儿童时期的性对象,并以异性为性对象。力比多方向的改变也是逐渐形成的。这一时期持续时间最长,从青春期直至走向衰老为止。到那时,人又开始向前生殖期退化。弗洛依德认为潜伏期和生殖期对人格基本结构的发展无关紧要的。 二、人格的适应 弗洛依德认为人格的健康取决于人格各个部分关系的和谐一致,以及个人与其生存现实世界的协调。适应的不良产生于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过程中遭遇过多或过少的挫折,导致力比多能量投注不均,而产生心理疾病。因此成人人格乃是童年时期性本能受到压抑、升华、反向作用、固着 、退化等的结果。如果自我长时间地、经常地运用防御机制,就会过多消耗能量,导致内在人格结构的不平衡,进而产生适应不良。 第四节 弗洛依德的研究方法 一、 自由联想 这种方法是从催眠术中演化出来的。弗洛依德采用布雷尔在治疗安娜时使用的谈话疗法,即在催眠状态下引诱患者把自己以往致病的创伤经验或事件尽情吐露出来的方法,并加以发展,创立了自由联想法。它既是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的研究方法,它构成精神分析的基本方法。 精神分析家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让病人在一间安静的房间里,放松地躺在一张躺椅或床上。病人背向分析家,在分析家鼓励下,病人回忆、自由联想,并将所想的谈出来。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关键时要求病人把所想到的一切都讲出来,而不管这些想法是无关紧要的胡思乱想,还是可笑的使人不好意思的念头。这种方法的目标是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引起病人变态行为原因的东西揭示出来。 二、 释梦 弗洛依德认为释梦是"通往了解精神分析生活中无意识状态的成功之路。"梦是欲望的满足,梦代表着被压抑的欲望和冲动的虚假的满足。梦有三个来源:一是感觉刺激,二是发梦者在清醒时的所思所想,三是本我的冲动。 人在觉醒的时候,由于"看守人"的严格检查,潜意识中的欲望,无法绕过抵抗。人在睡眠的时候,由于"看守人"的检查松懈,潜意识的欲望,乘机绕过抵抗,并以化装的方式,闯入意识而成梦,所以,梦的内容并不是被压抑欲望的本来面目,必须通过分析和解释,才能寻到真正的根源。 他把梦分为两种:显梦(象)和隐梦(象)。即有明显的内容,又有隐藏的内容,显梦象假面具,隐梦才是真面目,就象猜谜,显梦是谜面,隐梦是谜底。 怎样分析梦呢?先把二者分开,由显梦探索隐梦,让被试醒来后讲述梦境,根据自由联想寻求梦的隐藏含义--这就是梦的解析。对显梦的分析就是"梦的工作"。佛洛依德认为梦的工作有四个基本过程: 凝缩(Condensation):把隐梦中几种共同成分结合成一样东西,以象征性的东西表现出来,能了解象征性,就了解了隐梦。如"植物"一词代表:园丁、教授和他美丽的夫人,名叫Flora的患者,和他夫人所爱的花。 移置(Displacement):被压抑的愿望变成梦境后不以本来面目出现,而以相反的面貌出现,本来是极重要的,在显梦中以不重要的成分出现。 象征(Symbolization):把隐梦中被压抑的成分化作视觉形象表现出来。 润饰(Secondary elaboration):梦总是零碎、不连贯的,但醒来以后,人把梦连起来,颠倒次序,这就掩盖了真相。 所以,一定要抓住细枝末节,解释时要把这四种情况一一揭开,才能了解梦的真实情况。 三、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 弗洛伊德指出,受压抑的观念和欲望不仅表现在精神病人的症状和变态行为上,而且也表现在正常人的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有失误、遗忘等等情况。这些情况似乎是偶然的,但是在弗洛伊德看来,绝没有偶然性可言,任何事件都是初决定了的,或者说都是有原因的。失误、口误、遗忘等等生活呼表面上的偶然事件,实际上隐藏着人的真实动机,即受压抑的无意识欲望和观念。 弗洛伊德把日常生活中的错误分为六类: (1)口误;(2)笔误;(3)遗忘;(4)遗失、误置与误取;(5)误读与误听;(6)多种错误的混合。 如一个人忘掉了约会的时间,很可能他潜意识中开始厌倦对方,而不想赴约。正是这种潜意识的动机抑制了他的记忆,导致了遗忘。依照精神分析的观点,遗忘是由于压抑,人们想压抑某种欲望或想法,因为这样的欲望与想法使他感到焦虑不安。如果遗忘是一种成功的压抑,那么口误、笔误,以及失误可看成不太成功的压抑活动。因为一时的疏忽使人们不假思索地说出自己无意识中说出了真实想法或欲望,例如某会议主席在会议开始时,宣布会议结束,这暴露了他不想开会的真实动机。 四、幽默 人们对于幽默和笑话一向是津津乐道的,即便是那些传了几代人,听了几十遍的幽默和笑话,当别人再一次讲起时,我们依然会像从没听过一样情不自禁地为之捧腹。弗洛伊德在其《幽默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1905)一书中,对幽默作了一番详尽的分析。其中重点分析了两类玩笑即有关攻击性的玩笑和有关性的玩笑。 人们为什么对这两类玩笑兴味盎然,乐此不疲呢?弗洛伊德认为这是因为这种玩笑能够使通常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得以宣泄。尽管我们的无意识深处对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的攻击欲望很强,但我们的暴力行为总是被强有力的自我和超我及时制止。只有一种合乎社会行为规范的发泄方式,那就是开侮辱性的玩笑。通过鄙夷、讥讽、污辱、傲视对方,我们间接地获得战胜他们的快感。同样,我们可以通过社会规范许可的方式即性幽默,来谈论有关性的话题。在许多社会生活情境中,公开地谈论性是不大体面的,然而开开性玩笑却不仅是允许的,甚至还常常能够得到某种鼓励和嘉奖。 由此可见,幽默,至少是攻击性幽默和性幽默的实质是个体以一种社会赞许的方式发泄本我欲望与冲动。弗洛伊德之所以要研究幽默,是因为幽默提供了关于无意识本我冲动的信息。如果你要了解某个人的本我欲望,你可以去了解他所喜欢的幽默是什么;如果你要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深处,你也可以从他们喜欢的幽默中获得某种认识。 第三章 精神分析范型(下) ——新精神分析论 本章主要问题:
1.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的基本要点。 2.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3. 霍尼的精神病的文化决定论的基本要点。 4.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论对人格的分析。 5. 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论对人格的分析。 第一节 从古典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 一、 新精神分析的产生 社会历史因素: 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文化的中心逐渐从欧洲转向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随后西方进入一个经济大萧条时期。处于这个时代的人们受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之苦,他们紧张、焦虑、沮丧,惶惶不可终日,这些经济因素和大问素导致精神病的发病率上升。社会的动荡不安一方面促使精神分析临床的应用与发展,另一方面为患者的病因注入了更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人们普遍担心的不是性的问题,而是失业、消费、食物、和房租的困扰,这些已非泛性论所能解析了。 哲学基础:以詹姆斯为首的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占统治地位。这种思想与欧洲古老的哲学思想不同的是,它反对欧洲古典哲学无意义的长期争辩,强调立足现实与功用。受实用主义的影响,美国心理学中的机能主义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机能主义心理学所强调的心理现象对环境的适应作用的思想,与新精神分析所强调的人格与文化相互作用的精神是相容的。詹姆斯认为心理学是关于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的科学,他非常强调心理生活在有机体适应现实中的作用,反对把意识只看作一种与某些生理过程平行的副现象。认为意识是指拥有体为生存或适应环境而形成的机能。 心理学的影响:精神分析社会文化派的产生一方面受机能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20世纪20年代,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以华生为首的行为主义者掀起了一场反本能的运动,为精神分析派文化论的出现扫清了障碍。另外,在30年代,美间社会心理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阿尔波特为首的社会心理学家摈弃了麦独孤的本能论,开始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心理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问题已成为美国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精神已成为当时的潮流。 科学发展的背景:美国是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最深的国家,自20世纪3O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学、人类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发展对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例如人类学家在研究原始部落民族时发现,不同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子女抚养方式的部落间,心理上有一定的差异。部落民族与现代社会中的人相比较,其特殊性更为明显。这些人类学的发现,引起一些精神分析家们重新对传统的本能论进行思考。 精神分析的内部分歧:精神分析学派的始祖弗洛依德,既是一位严肃的科学家,又是一位专权的领导人。作为科学家,弗洛依德不怕修改自己的观点,他几十年致力于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多次对自己的学说作出远大的修改,他具有令人钦佩的对科学问题的严肃认真的精神。然而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却十分专制,决不允许学生对他的学说提出异议,否则,轻则痛责,重则驱逐门外、憎恨终生。为此,他的一些得意门生如阿德勒、荣格、奥托·兰克等纷纷出走,各自创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或学派。 精神分析一再分裂,还因为弗洛依德及其信徒把精神分析理论视作一种宗教教义。这种把研究作为宗教信条的思想,是有违科学精神的。另外,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的分裂,阿德勒、荣格、弗伦克兹等人纷纷出走出而自立门户,这为霍妮、沙利文等人创建新精神分析学派树立了榜样。 二、新精神分析的特点 第一,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及其整合与调节功能。新精神分析学派把自我看作是人格更为独立的部分,虽然弗洛依德也重视自我,但只是强调自我是辅助本我的机能,在弗洛依德的体系中,本我是中心。新精神分析学派则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认为自我可以不依附于本我,它具有自己的能量来源、动机和目标,并且在不同的发展进程中都有自己不同于本我的起源。新学派还把自我看作是负责智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独立的、理性的指导系统。例如,艾里克森在承认他的“自我心理学”是建立在弗洛伊德学说的“磐石”之上时,同时也公开宣称他的主要不同之处,就在于重视自我的独立性。 第二,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重大影响。新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例如,霍妮的“基本焦虑说”、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说”等。特别是后来的新精神分析学家,甚至同纯粹的社会心理学家一样,完全承认社会变量对人格的影响,乃至于很少应用“本能”这个概念,他们较多地用个人生活史而很少用先天的力量来解析人格的发展。 第三,重传统研究方法与实验法的结合。弗洛依德只重视患者的自由报告和过去经验的回忆,新精神分析学者日益重视把这种传统的分析方法与实验心理学联系起来,并加以改进和发展,增加了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新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和卡丁纳等人还采取跨文化的研究方法研究人格,把人格问题放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去考察,这种方法可以检验人格理论的普遍性。 第四,强调对儿童早期经验的观察与研究。弗洛伊德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虽然很重视,但主要是以他的病人对童年经验的回忆为依据,并且他的研究是同生物决定论的观点和方法相联系的。而新精神分析学派大都采用直接观察的方法,以直接研究童年时期的发展过程。他们对生物的因素越来越不关心,而主要通过从早期经验产生的心理结构来说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第五,人性善观。弗洛依德的理论观点一般是倾向于性恶论,在他的潜意识和本我的描述中装满了一大堆不可告人的欲望,并认为这是人生悲苦的根源,它们的出路似乎主要是走向罪恶。他把人性归结为自私的、邪恶的,人完全受无意识的私欲和攻击本能的支配。新精神分析学派反对弗洛伊德的性恶论和悲观主义论调,强调人的自尊和对自尊心的启发,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有理性的,人有能力发展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并对未来持乐观的态度,是一种性善论观点。 第二节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一、 生平及著作 荣格生于1875年瑞士一个名叫凯斯威儿的村子里,在巴塞尔大学城长大。他童年时受到十分强烈的宗教影响。他一家就有九名成员是牧师,父亲及八个叔伯。荣格的父亲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他所信仰的宗教并没有给他代来任何的安慰。荣格和他父亲关系密切,但他认为父亲是一个软弱无能之人。他把母亲当作家中最有权威的人。尽管他认为母亲是一个非常反复无常的人,他曾疑虑母亲是否是同存一体的两个人。 起初,荣格希望学习考古学,但是一个梦说服了他,步外祖父后尘,成为一名医生。1900年他在巴塞尔大学取得医学学位。他第一次任职是在苏黎世大学的精神病诊所,在那里,他受到那位早期创造“精神分裂症”一词的著名精神病学家布鲁尔的影响。1905年任苏黎世大学的讲师。然而,他却对私人开业、科研及写书发生兴趣,于1913年辞去讲师职务,以全身心投入他感兴趣的事业。 荣格最初对弗洛依德发生兴趣是在他读了他的《梦的解析》一书之后。他开始在实践中运用弗洛伊德的观点,最后写了一本题为《早发性痴呆心理学》(1907)的专著,总结了这些理论应用的实际效能。1906年,荣格与弗洛依德有了通讯联系,1907年他们在维也纳第一次见面,两人长谈了足足13个小时。他们两人很快成为挚友,当荣格回到苏黎世后,信件就随之纷繁沓至,并延续了七年之久。 1909年,荣格随弗洛依德出游美国,在克拉克大学举办一系列讲座。大约就在这个时期,荣格对弗洛依德强调性动机的理论表示怀疑。然而他并非激烈地反对弗洛依德,因而他们仍然是好朋友。荣格仅仅向弗洛依德建议,若能降低性的作用,那他的理论就更能倾倒美国听众。弗洛依德把荣格的建议视为对科学伦理学的背离。 1911年荣格成为该协会的第一任主席。在这一时期,荣格对弗洛依德把力必多能量解释为原始性欲的观点表示公开的怀疑。俩人的关系变得因此紧张,以致在1921年间他们都表示终止私人通讯往来。1914年,当荣格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和退出该协会后,他们从此完全断绝关系了。 荣格的主要著作有: 《无意识心理学》(1912年) 《人及其象征》(1954年) 《追求灵魂的现代人》(1955年)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58年) 《记忆、梦、反省》(1961年) 二、人格动力:生命力、等值原理和熵原理
生命力——荣格不同意弗洛依德将“里比多”解析为单纯的性能量。相反,他把“里比多”看作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后来,逐渐用“心理能量”取代了“里比多”。 等值原理——如果精神的某个部分受到过分重视,那必然以其他部分的损失为代价。 熵原理——热动力的第二原理,它说明在一个系统内存在着一种能量相等的恒常趋势。例如把一个热的物体和冷的物体并排放在一起,热能将从热体流向冷体,直到它们的温度相等。 同样对精神的所有组成部分来说同样存在一种能量相等的趋势。例如,精神的意识和无意识部分具有相等的能量,因而在人的一生中表现机会相等。然而,这种精神的均衡是极难达到的,必须积极寻求。如果没有获得这种均衡,一个人的精神能量就会失去平衡,这样人格的发展将是不平衡的。 三、人格结构——个体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 荣格人格结构图 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由于它是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并和个体的经验相联系的心理内容,因此被称作个体潜意识。 个体潜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情结决定着个体人格的许多方面。当我们说某人有某种情结时,如自卑情绪、性的情结、钱的情结等,是指他的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地占据了,使他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他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荣格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病人解开情结,把人从情结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但荣格后来发现,情结并非只起消极作用,实际上它常常是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特别是强烈的情结会驱使人去创造精妙绝伦的作品。荣格早期认为,情结起源于个体的童年经验,后来他发现情结最深层的根源是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失无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代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最主要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和自身。它们在人格结构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人格面具(Persona)指人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其目的在于表现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认可。人格面具能使人在社会中获益.但过分关注人格面具则必然要牺牲人格结构中的其他组成部分,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又称男女两性意象。阿妮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妮姆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这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男女相互交往所得的经验而产生的。 阴影(Shadow)是人的心灵中遗传下来的最黑暗隐秘、最深层的邪恶倾向。它寻求向外部投射,但它的本性却是生命力、自发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自身(Self),它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其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荣格认为这是人性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 四、人格类型 荣格把两种态度类型与四种机能类型组合起来,描述了八种不 同类型的人。 思维外倾——这种人喜欢分析、思考外部事物,生活有规律,客观而冷静,但比较固执己见,情感压抑。 情感外倾——这种人多为女性,她们的思维常常被情感压抑,没有独特性,非常注重与社会和环境建立情感与和睦关系。
直觉外倾——这种人喜欢追求外部世界的新直觉,易变而富有创造性,有多种嗜好,但难以坚持到底,做事常凭主观预感。
感觉外倾——这种类型的人多为男性。他们喜欢追求欢乐,活泼有魅力,对客观事物感觉敏锐,精明而求实。但易变成寻欢作乐的酒色之徒。
思维内倾——这种人喜欢离群索居,独自追求自己的思想,常以主观因素为依据分析事物,待人冷漠,倔强偏执,情感受压抑。
情感内倾——这种人沉默寡言,不易接近,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吸引力。但内心有非常丰富、强烈的情感体验。
直觉内倾——这种人富于幻想,性情古怪。思想往往脱离现实,不易被人理解。常产生各种离奇的幻想和想象,体验奇奇怪怪。
感觉内倾——这种人对事物有深刻的主观感觉。喜欢通过艺术形象表现自我。缺乏思想和情感,较被动,安静而沉稳,自制力强。
荣格所划分的这八种类型只代表极端的情况。实际上每个人都会表现出某种占优势的性格类型,在他身上还有不占优势的第二种或第三种性格类型。其中有意识的因素,也有无意识的成分,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千变万化的人格类型。
五、人格发展阶段
1.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 荣格认为本阶段应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指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儿童不具备意识的自我。他虽然有意识,但意识结构不完整。他的一切活动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到了后期,由于记忆的延伸和个性化的作用,他的意识自我逐渐形成,儿童开始用"我"来称呼自己,并且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2.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或40岁) 这一时期是"心灵的诞生"时期。此时个体的心灵正发生一场巨变。他面临人生道路的各种问题,如事业、婚姻、学习等。在矛盾面前,他们或许会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而导致精神失调或自卑感;或许会停留或固守于一种儿童的原型,而不愿意变得成熟起来。因而,这一阶段的人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力量,是自己的心理和外部世界保持一致,在生活中作出正确有效的选择,克服面临的无数障碍,在世界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3.中年时期 这是荣格最为关注的时期。他发现许多中年人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赫的成就,在社会上获得了令人羡慕的地位,有了美满家庭,但他们感到人生仿佛失去了意义,心灵变得空虚而苦闷。荣格认为这是在人生的外部目标获得之后所出现的一种心灵真空。他称之为中年期的心理危机。要使中年人振作起来,就必须找一种新的价值来填补这个真空,扩展人的精神视野和文化规野。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沉思和冥想,把心理能量转向过去所忽略的主观世界,由外部适应转向内部适应。 4.老年时期 荣格认为,老年人和儿童一样,喜欢沉浸在无意识之中。他们喜欢回忆过去,更愿意考虑来世生活问题。在这里荣格承认人死后的生命依然存在,认为这是心灵个性化过程的另一个时期,并在来世中获得自我实现。作为一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他不单纯从迷信的角度盲目地信仰灵魂转世,而是认为一种为世界上这么多人所深信的信念,一种成为许多宗教所信奉的教义,是不能被心理学研究所忽略的。 第三节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一、 生平及著作
阿德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近郊一个犹太谷商家庭。他从小体弱多病,身患佝偻病而身材矮小,5岁得了肺炎几乎丧命,在街上玩时还两次被车撞。尽管维也纳是世界闻名的文化艺术之都,儿时的创伤经历、死亡的恐惧仍然促使阿德勒早年立志要成为为一名医生。阿德勒在家里六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从小羡慕其兄长英俊的相貌。维也纳的文化和宽裕的家庭给了阿德勒良好的教育环境,然而,进入学校教育的起初,他就沦为差生,连老师也看不起他。偶然的一次好成绩,让他找到了自信,18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维也纳医学院,189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99年他在维也纳开设了自己的诊所。1902年他拜读了弗洛依德的《释梦》一书后,撰文为弗洛伊德的观点辩护。为此弗洛依德邀请他和另外三人一起协商开创"周三精神分析学会"(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前身),191O年阿德勒成为该学会的第一任主席和学会杂志《精神分析杂志》的主编。但阿德勒不赞同弗洛依德的性本能理论,他发表一系列文章公开轻视性因素而强调社会因素,这使弗洛依德大为不满,终于导致 1911年两人分道扬镳。 此后,阿德勒和他的追随者成立了一个"自由精神分析研究学会",1912年他把其理论体系称为"个体心理学",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心理学派别。同年他创办了该学派的理论刊物《个体心理学杂志》,并开始把理论的重点应用于儿童的培养与教育。他和他的学生在维也纳三十多所中学开办了儿童指导诊所,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使他声名鹊起。1926年他访问美国,受到教育界人士的热烈欢迎,1927年他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32年任长岛医学院教授,1934年定居美国。1937年在欧洲讲学途中因劳累过度导致心脏病发而病逝于苏格兰,终年67岁。 主要著作:
《精神症的性格》(1912) 《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 《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 《生活的科学》(1927) 《理解人的本性》(1929) 《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 《儿童教育》(1938) 二、人格动力学理论--自卑感与补偿
阿德勒反对弗洛依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他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行为为动力,并用“自卑感及其补偿”、“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追求优越”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
阿德勒认为有生理缺陷的人往往有一种生理上的自卑感,他必须通过发展有缺陷的器官或全力发展其他功能而使这种缺陷得到补偿。1910年开始他的观点有了改变,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儿童的生存必须依赖成人。和成人相比,儿童感到自己的最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支配着人的心理活动,一个人作为人存在着,就意味着具有自卑感,它不断地驱使你去克服它,而只有在你感到向上斗争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满意阶段时,你才有轻松感、价值感和幸福感。这种自卑感和向优越的努力是正常的、内在的,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因素。有了自卑感,人也就有了补偿的需要(有意和无意),不断地补偿而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如此持续不断,这便是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人格动力学理论--自卑感与补偿 阿德勒反对弗洛依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他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行为为动力,并用“自卑感及其补偿”、“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追求优越”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
阿德勒认为有生理缺陷的人往往有一种生理上的自卑感,他必须通过发展有缺陷的器官或全力发展其他功能而使这种缺陷得到补偿。1910年开始他的观点有了改变,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儿童的生存必须依赖成人。和成人相比,儿童感到自己的最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支配着人的心理活动,一个人作为人存在着,就意味着具有自卑感,它不断地驱使你去克服它,而只有在你感到向上斗争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满意阶段时,你才有轻松感、价值感和幸福感。这种自卑感和向优越的努力是正常的、内在的,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因素。有了自卑感,人也就有了补偿的需要(有意和无意),不断地补偿而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如此持续不断,这便是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人格动力学理论--自卑感与补偿 阿德勒反对弗洛依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他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行为为动力,并用“自卑感及其补偿”、“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追求优越”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
阿德勒认为有生理缺陷的人往往有一种生理上的自卑感,他必须通过发展有缺陷的器官或全力发展其他功能而使这种缺陷得到补偿。1910年开始他的观点有了改变,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儿童的生存必须依赖成人。和成人相比,儿童感到自己的最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支配着人的心理活动,一个人作为人存在着,就意味着具有自卑感,它不断地驱使你去克服它,而只有在你感到向上斗争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满意阶段时,你才有轻松感、价值感和幸福感。这种自卑感和向优越的努力是正常的、内在的,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因素。有了自卑感,人也就有了补偿的需要(有意和无意),不断地补偿而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如此持续不断,这便是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生活风格 在阿德勒看来,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是不同的,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千差万别,从而导致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方法也不同。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 生活风格的形成过程在儿童四、五岁时。它是以“原型”的方式无意识地表现出来的,儿童自己还意识不到。原型的内容包括人生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等。理解个体的生活风格就是理解独特的自我。他提出了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和潜意识梦境。 四、社会兴趣 阿德勒在后期研究中把个体和社会连结起来。在他看来人类生活在“意义”场之中,一个人对现实的感受,是经过意识解释之后的产物。虽然人们对现实的解释总是带有主观的色彩和个体性,但那些较好的意义都具有共同的特质,因此生活的意义不是为个人优越而奋斗,而是在于如何满足人类和谐友好的生活,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需要,在于“对人类全体发生兴趣”。阿德勒用这一“社会兴趣”的观点来平息人们对他的早期理论的批评。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职业选择、参与社会活动和爱情婚姻这三个重大问题。个体能否正确完满地解决这些问题,反映了他的社会兴趣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也表现了他对生活意义是否有最深切的感受。 缺乏社会兴趣的人会产生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一种是优越情结,即完全追求个人优越而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另一种是自卑情结,一个人由于过分自卑而感到灰心丧气,甚至陷入神经症之中。后来阿德勒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的程度,划分四种类型的人:统治—支配型、索取—依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阿德勒认为,前三种类型都是错误的生活风格,只有第四种人才具有正确的社会兴趣。产生错误的生活风格的原因是由童年期的三种状态引起的,即器官缺陷、溺爱或娇纵、受忽视或遗弃。 第四节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论
一、霍妮的精神症文化论 凯伦·霍妮( karen Horney,1886-1952年)。1885年9月 15 日出生在德国汉堡附近一个名叫凯伦·丹尼尔森的小村庄。她考入柏林大学医学院,并于191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14年到1918年间,她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精神分析训练。在23岁时成为精神分析医生,一边任教一边私人开业。从1918年到1932年,她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此外还创办了一个私人诊所。在这段时间,霍妮写了几篇有关女性和对弗洛依德理论表示异义的文章。1932年,她受弗兰兹·亚历山大的邀请赴美,担任了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副所长。两年后,移居纽约,创办了一所私人医院,并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培训精神分析医生。由于她与弗洛伊德的传统理论分歧非常之大,以致使她退出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自己创建了一所取名为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的机构,并亲任所长,直到1952年9月五4日逝世。 1.基本焦虑 基本焦虑就是儿童所具有的,觉得自己是孤立、无能为力的生活在这个危机四伏、充满故意的世界上的一种感情。霍妮认为每个儿童的无能和自卑的感觉并不是一定引起补偿或过补偿作用。儿童需要父母、依赖父母,但不可能都产生心理问题。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1)儿童从父母那里得到真正的慈爱和温暖,安全的需要得以满足;(2)父母对儿童漠不关心,厌恶甚至憎恨儿童,儿童的安全需要受到挫折。在前一种情况中,儿童正常发展,而后一种情况则会引起神经症。所以霍妮认为,儿童的无助感是神经症产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产生不安全感的因素甚多:奴役孩子,对他们漠不关心、父母行为怪异,不注意孩子的个人需求,对孩子不是善意地指导,而是嘲笑歧视他们,过多的赞美,缺乏值得依赖的温暖,溺爱,袒护,等等。 总之,神经症源于儿童与父母的相互关系。如果儿童真正地得到了父母的慈爱与家庭的温暖,就会感到安全,从而正常地发展。如果他从小就没有享受父母的关怀与爱护,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对父母抱有敌对情绪,这种态度最终又将投射到周围的任何事物及人身上,进而转变为基本焦虑。一个具有基本焦虑情绪的儿童很容易在成年时表现出神经症。 2.控制基本焦虑的策略
霍妮提出了十种控制基本焦虑的策略,其实也是十种神经症倾向或神经症性的需要: (1)对友爱和赏识的需要。具有这种神经症性需要的人依靠他人的友爱而生存,需要得到他人的赏识。 (2)对支配其生活的伴侣的需要。这种人需要和别人生活在一起,要别人保护他,使他免于危险,并满足其需要。 (3)对狭窄的生活范围的需要。这种人极为保守,不愿尝试什么以避免失败。 (4)对权力的需要。这种人赞慕强者,轻视弱者。 (5)利用他人的需要。这种人生怕别人沾了自己的光,他们总认为自己没有从别人那里得到一点好处。 (6)社会认可的需要。这种人需要别人承认才能生活,如在报纸上出现了他的姓名。目标是获得威望。 (7)赞美的需要。这种人需要别人吹捧恭维,才感到满足,他们希望别人按照他自我想象的形象看待他。 (8)志向和成就的需要,这种人对名望、财富或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强烈的兴趣,为之奋斗,不顾后果。 (9)自我满足和独立的需要。这种人权力避免对任何人负责任,不愿有任何束缚。 (10)对完美无疵的需要。这种人对批评极为敏感,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求尽善尽美。 正常人也有上述的需要。但是正常人的需要是适当的,或者适可而止的,不象神经病人那样,一种需要发展得如此强烈,以至于排斥了别的需要。正常人不是把自己的生活完全束缚于一种需要上;当条件变化时,他们会入乡随俗地改变自己的需要。神经症患者却不同,他们把某一种需要作为“生活习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满足这种需要的活动中。但是各种需要对正常生活来说都是存在的,所以霍妮称神经症者陷入“恶性循环”。他们越是想通过某种策略(满足某一需要)从基本焦虑中解脱出来,其他的需要就越难以满足,基本焦虑就会越来越多。因此,他们愈是想摆脱焦虑,愈是顽固地越来越深地陷入这一策略之中而不能自拔,以致形成恶性循环。 3.精神治疗的目的 在霍妮看来,一切治疗都是自我治疗,因为如果没有患者的参与就不可能产生任何治疗效果。按照她的理论,治疗的目的是在真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建立一种切合实际的联系,要使患者接受真实的自我就是他们自己,从而形成一种切合实际的未来目标。这种治疗过程使人们从“专横的必须”中得到解脱,使他们能象正常人一样体验到成功和失败。霍妮对人类改造能力持乐观态度。她说,人类在交互作用中产生了问题,也能在交相作用中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她与弗洛依德发生了直接冲突。 虽然霍妮把重年期看成是形成正常人和神经病患者的关键期,但他认为这种经验的作用是可消除的。按照霍妮的理论,变化、甚至重大的变化,都可能贯穿于整个人生。 二、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 沙利文(Sullivan,1892-1949)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他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人格理论,成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沙利文出生于纽约一个天主教徒家庭,他是家中的独子,有一个孤独的童年,长大后又目睹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这一切都使他对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的问题极为关心。沙利文人际关系理论思想来源广泛,吸收了当时美国本土的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丰富的研究成果,是一个典型美国特色的学说。 l.人格性质 沙利文主张把人格放在人际关系中去研究。他强调“人格永远无法与个人生活于其中并因此具有其本质的人际关系的背景相脱离”。他认为,人格是在人际情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是人际关系相对持久的模式,是一个人在与人相处的社会情景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他提出“重要他人”的概念,用来说明影响人格发展的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能是记忆、想象、文学作品中的或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2.人格的单位—动能 沙利文将“动能”视为描述人的行为或人格的最小单位,所谓动能是相对持久的能量转换模式,这种模式重复出现,成为有机体的生存特性。具体到人际关系领域,动能就是一个人在人际情景中经常表现出来的能量转换模式。能量转换指的是人与人的行为,它既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行为。动能体现一个人处理人际关系的特点。如小孩害怕陌生人,就可以说他具有恐惧的动能。 人际动能是指个体从人际交往种所获得的一种能量转换结构,表现为个体对自己与他人之间人际关系的意识,对人际行为的调节和改变等能力。 自我动能也称自我系统,指以个体的人际经验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一种自我印象。 3.人格化 人格化是个体以人际经验为基础所形成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习惯性印象(包括情感、态度和思维)的过程。对自己人格化是将“好我”与“坏我”综合起来形成关于自己的整体形象。对他人的人格化指形成对他人的形象,它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对某种观念的人格化是指头脑中的观念拟人化后形成人格化形象。个体、他人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往往就是人格化形象之间的关系。 四、艾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三、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理论 埃里克·弗洛姆(Eric Fromm,1900-1980)是20世纪最著名的新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派中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最大的人物。他出生在德国法兰福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里,是独子,父母笃信犹太教。童年的弗洛姆接受了犹太教“救世说”的宗教思想,这种思想倡导世界变革和社会进化,为他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打下了童年的烙印。弗洛姆的父母都有些神经质,这使得他对人的一些异常行为产生兴趣。在他12岁那年,他目睹了邻居一位美丽的女艺术家在她老父亲死后不久自杀了,百思不得其解。在他阅读了弗洛伊德的著作后了解什么叫“恋父情结”后才解开了这一谜团。从此开始崇拜弗洛依德。1922年弗洛姆在海德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正规训练。1925年加入国际精神分析学会。1934年离开纳粹德国移居美国纽约。在美国,他从事广泛的教学、理论研究和精神分析的实践活动。先后在哥伦比亚、耶鲁等大学任教,担任过怀特精神医学研究所主任。1951年到墨西哥国立大学医学院精神分析学系任教授。1957年回美国任密执安州立大学、纽约大学教授。1980年去世。《爱的艺术》 1、对人格的理解 弗洛姆认为,气质与性格共同组成了人的人格。人格是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全部心理特征,也是使人成为独一无二之个体的特征。气质与性格不同,气质是体质的、不可变的;而性格是可变的,它由人的体验尤其是早期生活的体验所构成。他把性格定义为:把人的能量引向同化和社会化的过程。这里说“能量”不是里比多,而是基于人的处境而产生的需要。 与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一样,弗洛姆也主张把性格看作一种内驱力系统,性格结构的首要特征是它的动力性。然而,不同的是,弗洛姆认为性格的动力来源于人的境遇,人性中的冲突,而不是里比多。同时认为,性格是人适应社会的基础,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以适应社会为核心的。性格具有稳定性的同时,为了适应,也随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2.性格类型 性格是由一系列性格特征组成的。一些性格特征具有共同的倾向性,弗洛姆称之为性格取向。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可能有几种性格取向,通常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性格取向来划分性格类型。 同化过程中的取向 弗洛姆根据同化过程中的取向是否具有生产性,弗洛姆将人的性格分为非创生性取向和创生性取向。非创生性取向有四种:接受取向的人特别乐于被动地接受所需要的东西,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剥削取向的人则通过强力或狡诈来得到他需要的东西;囤积取向的人通过囤积和节俭来获得安全感;市场取向的人则善于随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创生性取向的人关心的是人的潜能的实现。创生性的性格特性体现在思维、工作和情感过程中。创生性的思维即理性,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能客观地看待世界和自己。创生性的工作不是为生存或强权所迫,也不是为了克服无聊和空虚,而是出于人的潜能的实现。创生性的爱是在保持自我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同时与他人结为一体,这种爱的基本要素是关心、责任、尊重和理解。 社会化的取向 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也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取向,包括:受虐狂、施虐狂、破坏性和机械地自动适应四种不健康的性格取向。它们与同化过程中的四种非生产性取向是-一对应的。健康的性格能够自发性地爱和工作。受虐狂者通过屈服人以逃避孤立无助的处境,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接受)所需要的东西。施虐狂者通过使他人屈服来显示自己的伟大,并从被统治者那里获取(剥削)所需要的东西。破坏性者是由于害怕自己营造的世界(囤积)被侵犯而主动且非理性地去消灭、摧毁对象。以上三种倾向都常常以爱、责任、良心、爱国主义等合理化的形式出现。机械地自动适应就是放弃个性,根据市场效应自动地与他人保持一致。实际上人的性格往往是各种取向的混合,只是其中的一向占主导地位。 社会性格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社会性格具有以下基本特性:第一,它是群体心理,在不同场合指不同群体(如纳粹德国),有时指一定的民族或阶级的心理;第二,社会性格是一个群体在共同的处境下,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三,它是激发一个群体的行为的共同内驱力。社会性格是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经济因素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占有优势。家庭则起着一种将社会所需要的性格结构的基本特点转移到孩子们身上的作用。弗洛姆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说明经济基础是如何决定意识形态这种上层建筑的,他的社会性格概念正好弥补了马克思主义的不足之处。 四、艾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Erikson E.H,1902--1994)出生于德国,父母离异后随生母和继父生活。他只受过大学预科教育。1927年偶然的一次机会到一间规模很小的学校任艺术教师,幸运的是该校的学生都是弗洛伊德的病人或朋友的子女。这时,艾里克森接受了安娜·弗洛依德在儿童精神分析方面的训练,从此走上了精神分析的道路。1933年他参加了维也纳的精神分析学会,并随安娜从事儿童精神分析工作。同年去美国波士顿开业,1936-1939年在耶鲁大学医学研究院精神病学部任职,1939-1944年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研究所的纵向“儿童指导研究”。期间认识了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特(Ruth Benedict)和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l Mead),吸收了人类文化学的研究方法。1938年,他前往印第安的部落从事儿童的跨文化现场研究,进一步意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这种意识极其强烈地渗透到他整个人格理论中去。1951-1960年任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1960年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教授,直到1970年退休。 主要著作:
《童年期与社会》(1950) 《同一性和生命周期》(1959) 《理解与责任》(1964) 《同一性:青春期与危机》(1968) 《新的同一性维度》(1974) 《生命历史与历史时刻》(1975) 《游戏与理由》(1977) 《生命周期的完成》(1982) 1.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究竟首创于艾里克森还是阿德勒?对此曾经有过争议,大多数心理学家偏向于把这一荣誉归于前者。阿德勒确实指出人的行为模式独立于生物学驱力,但他并没有强调本我(id)机能和自我(ego)机能之间的区别。而艾里克森强调了自我的独立性,他的自我概念构成了他与弗洛依德学说的重要区别之一。他认为在为本我服务的过程中,自我形成了自己的内容、需要和机能。自我不仅能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而且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和同一性的源泉。因此,可以把艾里克森的学说看作为一种描述自我在人生经历中如何获得或失去力量、如何支配个人心理发展的人格发展理论。 2.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艾里克森认为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可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地渡过却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因而这种阶段理论也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 相当于弗洛依德的口腔期,其心理社会两极是基本信赖和基本不信赖。在这一时期,儿童无助感最强烈,最需要依赖成人。如果父母给这一时期的婴儿以爱抚和有规律的照料,婴儿将会产生基本信赖的情感,反之,如果父母对婴儿的爱抚和照料也象孩子的脸一样一日三变的话,他们就会产生不信赖的情感。这一阶段的危机的积极解决导致人格中希望品质的形成。 (2)自主对害羞和疑虑(1-3岁)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这一时期,儿童学会了走、爬、推、拉、谈话等,而且,他们也学会了把握及放开。这不仅适用于对外界事物,而且同样适用于自身的排便排尿等活动。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儿童能“随意”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因而是儿童介入自己意愿和父母意愿两者相互冲突的危机中。这就要求父母对儿童的养育,一方面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儿童的行为要有所限制和控制,另一方面又要给儿童一定的自由。这一阶段的危机如果得到积极解决,儿童就会形成良好的自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反之,消极对待就容易形成自我疑虑。 (3)主动对内疚(3-5岁) 与弗洛依德的性器期相当,这格阶段的儿童活动更为灵巧,语言更为精练,想象更为生动。他们开始了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幻想,开始了对未来事件的计划。如果父母肯定和鼓励儿童的主动或想象,儿童就会获得主动性;如果父母经常讥笑和限制儿童的主动性或想象,儿童就会缺乏主动性,并且感到内疚。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主动超过内疚,就会形成有方向和有目的的品质,反之消极对待,就会形成自卑感。 (4)勤奋对自卑(5-12岁) 相当于弗洛依德潜伏期。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大多数都在上小学,学习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体验从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儿童可以从中产生勤奋感,满怀信心地在社会寻找工作。如果儿童不能发展这种勤奋,他们将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缺乏信心,从而产生自卑感。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会形成有能力的品质,反之,消极对待,就导致无能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 相当于弗洛依德的生殖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必须思考所有已掌握的信息,包括对自己和社会的信息,为自己确定生活的策略。如果在这一阶段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就获得了自我同一性或心理社会同一感。自我同一性对发展儿童健康人格是十分重要的,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如果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不能获得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或消极同一性。角色混乱是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消极同一性是指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青少年获得的是积极同一性,就会形成忠诚的品质;如果是消极同一性,就会形成不确定性。 (6)亲密对孤独(20~24岁) 这一阶段属成年早期。该阶段及以后的阶段就没有与弗洛依德心理性欲发展相当的时期。只有建立了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人才能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热烈追求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要把自己的同一性和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甚至有对个人来说的重大损失。而一个没有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人,担心同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而有了孤独感。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爱的品质;如果是消极解决,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7)繁殖对停滞(25--65岁) 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期,一个人已由儿童变成为成年人,变为父母,建立了家庭和自己事业的时期。如果一个人很幸运地形成了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并且过着充实和幸福的生活,他们就试图把这一切传给下一代或直接与儿童发生交往,或产生和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的财富。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品质;如果是消极解决,就会导致自私自利。 (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 这一阶段属成年晚期或老年期。这时主要工作都差不多已经完成,是回忆往事的时候。前面七个阶段都能顺利度过的人,具有充实、幸福的生活和对社会有所贡献,他们有充实感和完善感,怀着充实的感情向人间告别。这种人不惧怕死亡,在回忆过去的一生时,自我是整合的。而过去生活有所挫折的人,在回忆去的一生时,则经常体验到失望,因为他们生活中的主要目标尚从未达到,过去只是连贯的不幸。他们感到已经处在人生的终结,再开始已经太晚了。他们不愿匆匆离去,对死亡没有思想准备。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形成智慧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就会有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第四章 人格特质范型
特质论范型(trait paradigm)强调人的个别差异和个体的整体功能,以特质概念来假定行为的跨情景一致性和跨时间的持续性。虽然特质论与类型这一术语经常有联系,但特质论并不把人格分为绝对的类型,而通常认为存在一些特质维度。人们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在这些维度上表现程度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特质构型。特质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特质的分类、表现和产生的基础。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因素分析、多变量分析研究及自陈测验的人格评鉴技术。
本章主要问题: 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是什么? 2. 卡特尔的特质因素理论是什么? 3.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是什么? 第一节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一、奥尔波特其人 奥尔波特( G.W.Allport)1897年11月11日出生于印第安纳州蒙族特玛,在四兄弟中排行最小,其兄F.奥尔波特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1915年,奥尔波特考入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哈佛大学,他的入学考试成绩刚刚合格,初入学时的各科成绩也不理想,不是C就是D。毕业后的第二年,奥尔波特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罗伯特大学教英语和社会学。由于他非常热爱学习,以致于决定接受哈佛大学的盛邀继续研究生的学业。在归美途中,奥尔波特在维也纳与弗洛伊德进行一次短暂的会面。这次会面使他了解到弗洛依德心理学在把握潜意识内容时忽视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实。这一点不仅对他后来理论的创立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使得他在整个学术生涯中对精神分析都极为反感。 1922年,奥尔波特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1922-1922年,他还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汉堡大学和剑桥大学。1924年,奥尔波特重返哈佛大学,开设了美国最早关于人格理论的课程。1939年,奥尔波特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曾荣获1963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金质奖章。 二、 特质概念与种类
特质(trait)是一种人格测量的单位。它是“一种概括化的和聚焦的神经生理系统,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具有激发和引导适应性和表现性行为一致的形式”。
奥尔波特区分了以下几种特质类型: 个人特质是指某个特定的个体所具有的特质。 共同特质是指许多个体共有的特质。 首要特质是指个人生活中具有渗透性,占优势的特质。 中心特质是指渗透性稍差一些,但仍具有相当概括性的重要特征。 次要特质是指不太明显的、一致性和概括性较差的特质。 三、 机能自主--关于人格动力 奥尔波特不同意弗洛依德关于潜藏在成人人格后面的动机是儿童期心理欲望与经验的一种反应的观点。他认为,即使儿童期的行为类似于成人行为,它们也未必代表相同的潜在动机。为此他提出了机能自主的概念。所谓机能自主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的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即是说过去的动机和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性的联系。例如,一个大学生刚学习一门课程,很可能是因为这门课程是必修课或因为家庭需要,或者是因为事件宽裕而选修,但也许在最后,他会完全被这门课程吸引,甚至终身迷恋这门学科。在这里,原发性动机已经完全丧失,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却变成了目的。 四、 统我及形成过程--人格发展
为了避免和其他心理学家所使用的类似概念相混淆,奥尔波特提出了“统我”(proprium)即“自我统一体”的概念,用来描述统一于单一概念下自我的各个方面。完善的统我机能只有从出生到成年经过躯体自我感觉(1岁)、自我同一性的感觉(2岁)、自尊的感觉(3岁)、自我扩展的感觉(4岁)、自我意向的感觉(4-6岁)、理性运用者的自我形成(6-12岁)、追求统我的形成(12岁至青春期)、作为理解者自我的形成(成年)等八个阶段的发展才能形成 五、 健康人格 奥尔波特极力主张健康的成人人格原则上不能由动物、儿童神经症的研究引申而来。神经症和健康人的动机之不同,在于前者的动机在过去,而后者的动机则在未来。奥尔波特提出健康人格具有六个特点: 1.自我广延的能力 (capacity for self extension)。健康成人参加活动的范围极广,他们有许多朋友和爱好,并且在政治、社会或宗教活动方面也颇为积极。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健康成人与别人的关系是亲密的,但没有占有欲和嫉妒心。他们具有同情心,能够容忍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3.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健康成人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他们对自己具有积极的意象,即良好的自我形象和对自己乐观的态度。 4.具有现实性知觉。健康成人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而不是根据自己希望的那样来看待事物。这种人看待情境便顺应情境都极为明白,是“明白人”而不是“糊涂人”。 5.具有自我客观化(self-objectification)的表现。健康成人对自己的所有和所缺都十分清楚和准确。他们理解真正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知道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之间的差别。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健康成人需要有一种一致的定向,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种主要的愿望。奥尔波特认为这种定向在性质上不一定是宗教性质的,意识形态、哲学、信仰、生活的预感或前景都能对人的一切行动产生创造性的推动力。 六、 研究方法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研究的方法除了常规研究方法外,要了解一个特定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研究这个人本身,他提出了特殊规律研究法。这种方法不是把所有被试都归于研究者实现设计好的分类中,而是关心如何能够较好地阐明个体人格中独特的特质组合。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是被试而不是研究者决定那些所要测试的特质。奥尔波特在对一个名叫詹妮的妇女的研究中详细报告了这种研究方法。 第二节 卡特尔的特质因素理论 一、卡特尔其人 卡特尔(Cattell)1905年生于英国塔冯撤尔(Devonshire),1924年毕业于伦敦大学。他主修化学,但对社会活动极感兴趣,于是改读心理学,在伦敦大学心理系为研究生,1929年获得博士学位。在读研究生时,他就从师于当时著名的心理统计学家斯皮尔曼。这也是后来他能够把因素分析用于人格研究的主要原因。 1932-1937年在莱塞特(Leicester)地方建立并主持学校系统的心理门诊,1937年受桑代克的邀请去美国,先在哥伦比亚,后来在哈佛等著名大学教课。再后在1945年卡特尔40岁的时候担任伊利诺斯大学人格和团体分析实验室主任,任研究教授。卡特尔一生努力工作,他写过大约300篇学术论文和20多本学术专著。 卡特尔的人格结构模型 主要著作:
《多元实验心理学手册》 《人格的种类和测量》 《人格研究导论》 《人格》 《一个系统的理论和事实研究》 《人格和动机:结构与测量》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 《人格的科学分析》 《人格和学习理论:环境中的人格结构》 二、特质的种类 1.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 卡特尔继承了奥尔波特对特质的分类,认为某个人独具的特质叫个别特质。一个社区或集团所具有的特质叫共同特质。 2.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指一群看上去是关联的特征或行为。根源特质指行为之间成为一种关联,会一起变动,从而成为单一的、独立的人格维度,它是人格结构最重要的部分,控制着个人所有的惯常行为。 3.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体质特质:有内部生理状态或遗传因素决定的特质。环境特质:由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特质。 4.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和动力特质 能力特质:指决定一个人处理问题或事情的成效的特质。气质特质:由遗传决定的、表现为一个人的风格的特质。动力特质:指一种启动人格的特质,也是人格的动机因素。 三、人格的动力--能、外能、辅助和动力格状
能与一般所称的本能同义。能是一种具有动力性质的素质根源特质。它与内驱力、需求或本能极相似。能有四个方面的含义:(1)它使个体产生选择性注意,即它引导个体转向于某些事物而忽视另一些。(2)它能激发对某些刺激产生情绪反应。(3)它指引人趋向于有目的的行为。(4)能的结果是完成或达到这些反应。能的种类有好奇、性、合群、保护、自信(包括自作主张)、安全、饥渴、怒、厌恶、吸引、自我屈服等。 外能(metaerg)是一种动力根源特质,来自环境,属于环境铸造特质。能和外能的区别只在于来源不同,它们都是趋向于事物的动机性倾向。前者为先天的,后者为学习的。外能又可分为情操(Sentiment)及态度(attitude)。 情操是学习而来的、重要的动力特质结构,它使个体注意某种或某组(类)事物,而以固定的感受对待它,并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反应。情操是广泛而复杂的态度,它与某些兴趣、意见看法和少数态度结合。情操是由长时期学习而形成的,它们由环境铸造。卡特尔认为情操主要是涉及-个人对自己的职业、家庭、配偶、所属团体、坚定的信念、从事的事业以及对个人自己的动力特质。而其中的自我情操成为整个人格中具有重要力量的动力。 态度比情操更有特异性,但是由情操衍生而来,而情操则衍生于能。态度是在特定情境下,对特定的事物,以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倾向。因此,态度是具有某种强度的兴趣。或者说它表现了对某一特殊动作过程所具有的兴趣的强度。例如人们对家庭、游戏、职业、政治、人间关系等方面的兴趣的强度是不同的。态度及兴趣是人格动力结构的元素。因此,一个人的态度表明此人在一定情境下将有某种一定的活动。 按照卡特尔的理论,动力特质是层层从属的,它们之间有附属补助的作用,这种关系就是辅助(subsidiation)。情操是能的辅助者,由能而来;态度是情操的辅助者。人格中的这些安排和布置称为动力格状,其意义就是指能(及外能)、情操和态度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每一种情操都是几种或许多能的机能或辅助者。能的欲望不是直接满足的,而常常是通过发展多种技能、从事多种活动间接地得到。 四、研究方法 卡特尔强调客观方法,采取大样本被试的测定和因素分析,他强调自我认知的方法论,并主张研究方法与理论密切相联系。他认为研究人格有三种方法:二变量、多变量和临床方法。 二变量实验就是一般在物理科学上所采用的实验设计,它包括两类变量既自变量和因变量。多变量方法同时研究许多变量之间的相互相关。在进行多变量实验时,实验者不操纵这些变量,而是实验者让生活本身成为实验,再用统计方法革取其中的因果联系。卡特尔认为用二变量实验来探讨人格问题,过于简单和琐碎。临床方法可以揭示人们自然出现的重要行为,也适合于研究行为整体机能活动规律和原则。因此,临床方法与多变量方法在应用目的和效果上极为一致,两种方法的研究者所关心的都是全体现象(global events),共同兴趣在日常生活行为的复杂模式上,从整体上而不是片段上了解人格。 第三节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
艾森克(H.J. Eysenck,1916-1997)于1916年 3月 4日生于德国柏林,18岁时艾森克来到了英国,被伦敦大学录取,在西里尔·巴特教授门下攻读心理学。大学毕业以后,在著名神病学家A.刘易斯指导下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研究工作的最初成果作为他的第一本书《性格诸向度》于1949年出版。在莫兹利医院艾森克建立起了全英最主要的临床心理学部门。艾森克研究工作的基础是行为疗法的发展,他是该邻域主要的先驱者之一。艾森克是一位天才的作家,他的许多关于心理学的普及著作拥有广大的读者。1955年始担任伦敦大学心理学教授,至退休。
主要著作:
《人格维度》(1947年) 《人类的人格结构》 一、 人格的定义和层次模型
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体格稳定的持久的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的独特适应方式。 人格的维度有外倾-内倾、神经质和精神质。典型的外倾者好交际,喜欢聚会,他们有许多朋友,需要与人交谈,不喜欢独自看书和学习。内倾者则是安静的、不与人交往的、内省的,他们喜欢书籍胜于喜欢他人,他们是保守的,除了少数知音外,几乎让人敬而远之。神经质的高分特征是情感的易变性,是外显的、反应过敏的,倾向于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平静下来。比一般人更容易激动、动怒和沮丧。而处在维度另一端的人则似乎能很快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在情感方面很少动摇不定。精神质代表一种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和铁石心肠的特点。在该维度上得分高的人往往被看成自我中心的、攻击性的、冷酷的、缺乏同情的、冲动的,对他人不关心的,且通常不关心别人的权利和福利;低分者则表现为温柔、善感等特点。 二、 与其他特质论者的不同之处 1.他的工作集中于型,而不是特质,强调人格结构的层次性质。 2.人格的研究不是必须在特质水平。许多美国心理学家偏重特质水平,如社会性、冲动性。以型来研究优点更多: (1)特质不是各自独立的,各特质间有较高的相关,因此不易作系统的描述和准确的探讨,型则无此问题。 (2)前人在特质水平的研究,虽然方法相同,也常常遇到不能重复的问题,而从型的概念所做的实验和测验大都可以重复。 三、 人格的发展
艾森克认为人是生物社会性的动物。人具有有特殊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反应的倾向,但这些倾向(或特质)能在社会要求下有某中程度的改变。因此遗传环境的交互作用才产生行为,其中遗传的生物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艾森克采用三种方式来证明基本的人格类型具有很强的遗传基因基础。 (1)尽管不同国家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迫使个体行为与其民族性一致,但人格的三个维度仍然被广泛地发现; (2)尽管个体在一段时间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经验,但其基本的反应类型却没有明显的改变; (3)对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基本人格类型具有很强的遗传性。 四、 消除心理障碍的行为疗法 艾森克提出消除心理障碍的三种行为疗法:示范法、恐怖情景法和系统脱敏法。这三种方法能成功地治疗多种心理障碍,包括恐惧症、强迫症以及学生的考试焦虑和当众说话焦虑等。
示范法是让患者观看电影获实际情景中他人有效控制恐怖的情况,达到减轻和消除恐怖的方法。
恐怖情景法是让患者长时间地暴露在恐怖情景下以消除其恐惧症。
系统脱敏法是一步一步地逐渐消除神经症反应的方法。
第五章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学习论范型(learning paradigm)强调个体的外部力量而忽视个体的内部力量,认为个体行为的差异来自或主要来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学习经验的差异,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行为是如何习得的。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严格的实验法,强调提出可验证型的假设,操纵实验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以测量行为反应的变化。
本章主要问题: 1.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2. 多得拉和米勒的刺激反应理论 3. 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节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
一、斯金纳其人
斯金纳1904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洲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一个律师。童年时父母很少对他体罚,自幼起创造性很强,自制多种玩具和用具,对机械发明和应用有浓厚的兴趣。他先学习文学,大学毕业后,他想成为一名作家。他到了欧洲,但很快发现自己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要说。他于是放弃了成为作家的愿望,但他并没有失去对人类行为的兴趣。加上他在欧洲徘徊之际,接触了巴甫洛夫和华生的许多著作,因而他回到美国之后就进了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斯金纳终于在心理学领域中找到了自己的合适位置。他为自编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发奋攻读心理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三年内获得博士学位(1931年)。斯金纳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斯金纳一生殊荣不断,于1900年8月去世。 主要著作:
《有机体的行为》(1938年) 《沃尔登第二》(1948年) 《科学和人类行为》(1953年) 《强化的程序》(1957年) 《超越自由与尊严》(1971年) 《关于行为主义》(1974年) 二、操作条件反射与人类行为的学习
运用斯金纳箱对动物进行研究,提出了他的操作条件反射的学习定义。斯金纳认为学习即行为反应概率的变化。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而反射的基本要素是刺激和反应比行为学习理论所面临的任务,就是指出引起行为反应概率变化的条件,并提出一种分析各种环境刺激的功能的方法,以决定和预测有机体的行为如何习得、如何改变、如何消退。 斯金纳把有机体的反应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反应。后者可以利用安排结果性的、后继的刺激(强化物、强化刺激)而得到巩固或消退,这正是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所关注的问题。这种反应大多是随意的或有目的的行为,有机体能以自己的某种操作行为主动地作用于环境以达到对环境的有效适应。他认为人类的绝大多数有意义的行为都是操作性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研究强化物的作用机制、呈现方式,观察有机体反应概率的变化,来探讨人类行为学习的条件和规律。 斯金纳很少提到人格、行为风格,在他看来,人格仅仅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如果我们能认识、操纵、预测人的行为,那么也就没有什么人格问题是不能解释和解决的。 三、强化与操作行为的学习 强化在斯金纳的行为学习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其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斯金纳的实验中,刺激往往是在动物做出某一种操作行为之后出现。如果某一结果性的刺激使这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那么这一刺激就是这一操作行为的强化物(或称强化刺激),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叫强化。 首先强化是针对行为反应而言的。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这是奖给你的!"、"打的就是你!"好像我们给予奖励和惩罚不是因为对人的行为值得嘉奖或惩戒,而是仅仅因为他是他自己,所以他就应该得到嘉奖或惩戒一样。这种"对人不对事"而不是"对事不对人"的强化方针不仅不利于被强化者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后果之间的直接联系,而且容易导致偏见的产生,以及自傲或自卑心理的形成。其次,强化物并不一定是令人愉快的刺激。强化物的作用只在于提高有机体某项行为反应的概率,与它是不是令人愉快并没有必然联系。 斯金纳学说的形成受华生的影响很深,但其观点和华生的是有区别的。华生曾一举摈弃了全部心灵主义概念,如灵魂、精神和意识等,并且想结束用本能等术语对行为的解释;斯金纳认为人为地把人与其他动物分开是没有道理的,人和动物的行为受同样的原则支配。他宣称心理学只能是对观察行为的科学研究。他虽然也主张心理学家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可观察和可验证的行为上,但是他认为只要研究对象的内心体验能够被客观地和可靠地测量,心理学家就要注意这种体验。另一位对斯金纳有重要影响的是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后者的经典“条件作用”以及他用来控制行为的程序,给斯金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注意到一些积极的或者消极的体验在我们活动之后油然而生。另外,学习理论家桑代克在动物实验中得出的“尝试—错误”学习观点对斯金纳也很有启发,他采纳了这种“效果律”,并对此做了修正,来解释行为的习得。他的修正主要在于强化物程序的改变,反应概率的变化上。 四、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 斯金纳认为人格可以看作是个体的独特行为方式或这些方式的组合。他不接受那些决定和指导行为的人格或自我概念。 例如,他批评说,假定某种类似精神的东西存在于人体内使人运动是泛灵论的遗迹。对人格的研究,他认为应该是对个体的特殊学习经历和独特遗传背景的系统考察,或者说人格研究就是去发现有机体的行为和行为的强化之间的独特联系。当然,做这种分析时,不要违背有机体对环境作出反应的遗传能力;并且,人格研究只有建立了科学的判断标准才是合理的。 五、人格研究途径 斯金纳选择从个人所处环境的强化程序来考察人格的发展与改变。斯金纳虽然认为成熟阶段理论有一定的预测人格变化的价值,但从总体上,他反对这些理论,因为他们没有考虑事件的控制或操纵,而后者正是行为科学的关键所在。 在斯金纳看来,科学的最基本目的是事件的控制和预测,而阶段理论却是描述性的。因此,斯金纳更乐于从学习角度研究人格。学习使人获得各种行为,从而人能在复杂环境中生存。在一定环境中,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有的给人带来满足,有的给人造成痛苦。人就是在学会辨别在哪些刺激或情境下行为会得到强化,在哪些刺激或情境下,同样的行为不会得到强化。因而,习得行为被认为处于刺激控制之下。人的一生,首先习得简单技能,然后,掌握和运用越来越复杂的行为。可是,人并不只是被动地、只会自动地反应强化线索的有机体。相反,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积极地选择和改变环境变量,对环境进行自我控制。 六、 正常与异常人格的发展 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有的人获得了所谓“正常的”习得行为;有的人却由于他们的经历而发展出一些被认为是“异常的”独特反应模式。按斯金纳的观点,“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个体,他们在本质上无差别,没有必要用不同的强化原则解释他们的行为,同样的强化原则适用与所有个体的行为。 他更强调环境因素决定行为而不是内部因素决定行为。应该象弗洛伊德那样,使用一些不准确的、模棱两可的所谓“心理装置”等概念,因为它们只能给行为以虚假的解释。 七、 人格理论的应用
斯金纳的人格理论主要运用在行为矫正中。行为矫正法试图应用从实验室中得出的学习原理改变人的不良行为。这些原理以经典条件反应、观察学习以及操作条件作用为基础,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例如,提高愚鲁者的社会生活技能;减少青少年犯罪者的过失行为;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减肥、减少吸烟量或戒烟;矫正口吃;控制精神病患者的不良行为等。 如常用的代币管制法是这样进行的:心理学家在医院里设计特殊的环境,让病人完成一些社会赞扬的工作,并从质和量两方面评定获得代币;然后,病人可以用这些代币换取物品或某种活动,例如某种程度的行动自由。另一常用的行为矫正技术是使用厌恶刺激。但它的应用却引起了一些伦理学上的争执。例如,用惩罚来改变行为是否违反道德观念?到目前为止,这样做的结果在道德上的合法性仍然是一个问题,虽然社会本身有依赖于用厌恶控制的倾向。 另外,斯金纳的人格理论在儿童教育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斯金纳认为,旧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大多数学生的痛苦,并且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副作用。最可取的方法是程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是应用小步子渐近和及时强化原理,把复杂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小的、易懂的问题一步步地呈现给学生。这种方法能使许多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虽然一台教学机器同时给许多学生提问题,发指令,回答学生问题等,但它更象学生的私人教师,并保证学生和教材之间连续的相互作用。程序教学也需要教师,但这时,教师的任务是安排给学生不确定强化,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知识水平,并教会学生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们却无法做到这一点。程序教学却可以充分地、及时地强化学生的每一次反应,并承认个体差异的重要性。传统教学法往往抹煞了这一点,从而成为教育无效的原因之一。 第二节 多拉德和米勒的刺激-反应理论 多拉德和米勒——两位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多拉德于1931年获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米勒1935年获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两人在耶鲁工作期间有许多的合作。他们的理论把赫尔的学习理论、精神分析论、人类社会学观点、实验心理学方法结合起来的产物。
主要思想见著作:
《挫折和攻击》(1939) 《社会学习和模仿》(1941) 《人格和心理治疗——关于学习、思维、文化的分析》(1950) 一、 学习
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 内驱力是指迫使有机体许多的任何一种强烈的刺激。它们可以是与生俱来的,如干渴、疼痛、性、排泄等,它们叫做原生内驱力,又称一级内驱力,关系到个体的生存与否;也可以是后天习得的,叫做二级内驱力,如焦虑、成就、荣誉、金钱等。它们可以是内部的,如饥饿、恐惧等;也可以是外部的,如炎热、吵闹等。正如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一切行为的基础,是所有行为的原动力一样,多拉德和米勒认为一级内驱力是建构人格的基石,是所有习得的内驱力的基础和条件。二级内驱力则一般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但它们也和一级内驱力具有同等程度的动力作用。很显然,内驱力是一个动机概念,是人格的能量源泉。作为内驱力的刺激强度越大,内驱力越强烈,动机也越强烈。 线索是一种指导有机体选择行为的方向的刺激。也就是斯金纳所说的诱因、辨别性刺激。线索决定有机体在内驱力的驱动下于何时、何地,做出何种行为反应。线索可以是内在的,如对上一次去某餐馆的路线的记忆;也可以是外在的,如前面的交通指示灯的颜色。任何一个刺激,只要有机体能把它与其他刺激辨别开来,它就有可能成为线索。 反应是有内驱力和线索诱发出来的用以降低或消除内驱力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比如,一个饥饿(内驱力)的人,看见一个餐馆(线索),就会发动前去就餐(反应)的行为,这个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饥饿(吃饱)或降低饥饿的程度(充饥)。在斯金纳的理论中,反应都是外显的,而在多拉德和米勒的理论中,反应既可能是外显的动作或行为,也可能是内部的心理活动,如思维、计划和推理等。他们将这些内部的心理活动称为线索性反应,因为这些心理活动通常决定随后的反应是什么。 强化就是内驱力降低,任何能够导致内驱力降低的刺激都是强化物。强化物可以是原生的,与满足生理和生存需要有关的刺激,也可能是二级的,由那些经常和原生的强化刺激一同配对出现的中性刺激转化而成。 二、 人格的发展 人格发展的本质是通过驱力降低机制,习得的刺激-反应联结不断增多。人格发展的基础是生来具有的特殊反射、由遗传模式规定的天赋反应等级、原始内驱力。
行为的改变是以新的奖赏代替旧的奖赏的结果。他们十分强调四种早期的社会情景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即童年时代的四个关键的训练期:喂食训练、大小便训练、早期性教育、愤怒-焦虑冲突。 三、人格适应和挫折-攻击理论
多拉德和米勒尝试综合弗洛依德和赫尔的理论来解释人格的适应问题。认为冲突是适应不良的重要特征。他们用动物实验研究过四种冲突,即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双重趋避冲突。 并认为,神经质的行为是个体寻求冲突或降低冲突的方法,然而这些冲突大多数是潜意识的。被压抑的思想之所以不能进入意识领域,是由于它不能与语言相关联之故。 挫折-攻击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攻击以挫折为前提,挫折必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这种攻击行为因挫折的强度、范围、以前受挫折的频度、可能受到的惩罚的程度而不同。 但进一步的研究证明挫折不一定都引起攻击行为。对挫折的反映有两种,一是情绪性反应,包括攻击、冷漠、退化、幻想、自杀等;另一类是理智性反应,包括继续努力、改换目标。是否引起攻击行为的关键在于认知。 第三节 罗特的社会学习论 朱利安·罗特1916年生于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他从上中学时就开始涉猎弗洛依德、阿德勒等人的心理学著作。他在布鲁克林大学主修化学,但这并不妨碍他了解并参与一些社区的社会活动,在那些活动中他理解了歧视,燃起助人的热望,并决定从事临床心理学事业。1941年他从印第安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先去军队做了几年与心理学有关的工作,于1946年加入俄亥俄州立大学,与凯利一起成立了一个临床心理学训练计划,并在此完成了他的主要理论工作。罗特于1963年前往康涅狄克大学,在那里一直工作到退休。罗特的学术事业硕果累累,他提出了第一个社会学习理论,写了许多文章、著作和心理测验及手册。
其中最负盛名的著作有:
《社会学习与临床心理学》(1954) 《人格社会学习理论的运用》(1972) 一、 行为预测理论 相比于斯金纳、多拉德与米勒把理论研究的中心放在对行为是如何学习的问题上,罗特更加关注一个有着自己的行为经验的人在面临一种特殊的社会情景时,将会如何进行行为选择。之所以会有选择,不仅仅是因此通过学习和经验已经积累了大量可供选择的行为方式,而是因为人们建立了一套如何面临特定社会情境确定哪是最合适的行为选择机制。 罗特认为,尽管某种行为可能带来丰厚的报酬,这种高强度的强化却并不必然导致个体实际做出这样的行为。一种行为被选择的可能性,取决于行为者认为它所能够带来的回报(强化)的多少,以及他认为他实施该行为能带来该回报的可能性(即有多大的成功率)。 上述思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概念较为详细的说明: 行为潜能(BP,behavior potential)表示对于某一个体而言,某种行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下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任何特定情景下,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可以采取的行为都可能不止一个。即对于一个特定情境下的特定目标而言,多种可行的行为中的一个都有发生的可能性,都具有行为潜能,只不过有些行为的潜能相对较高,而另一些则相对较低。很明显,在某一特定情形下潜能高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反之则更小。 预期(E,expectancy)表示一个人认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如果选择了某种行为,它就能够带来某种相应的强化的可能性,也就是它对自己在该情境下做出该行为会得到该结果有多大信心,多少把握。可见预期是指一个人在主观上认为自己会成功的可能性,而不是他的真实的成功可能性。 罗特还区分了特殊的预期和类化的预期。特殊的预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在某一特殊的情境中做出某种行为的成功率的预期。类化的预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在一般性的、相关或相似的多种情境下做出某行为的成功率的预期,它是个体在若干相关情境中的经验累积而成。个体对自己在某种情境下做出某种行为的预期是由特殊的预期和类化的预期共同决定的。 强化的效价(RV, reinforcement value)指行为者认为某种行为所带来的强化结果或强相对价值的大小。强化的效价表示的是某一物品或结果对于某个特定的个体具有的心理价值,而不是它的实际的价值。 心理情境:罗特特别强调对某一行为的发生率的预测一定要与特定的心理情景密切联系。事实上没有那一种行为在任何情景都可能带来同等的强化效价。也没有那一种行为的成功预期会不随者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二、两种人格特质:人际信任和控制观 人际信任是指人们对别人的行为是否可以信赖的类化预期(由一种情境产生的期待类推到另一种情境)。其形成取决于父母、教师、同伴和新闻媒体对诺言是应该信守还是违背的看法和做法。由于人际信任不同,人们的期待不同,故采取的行为不同。
控制观也称强化的内外控,是指个人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看法。内控者相信凡事操之于己,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外控者相信将行为结果视为运气、命运或其他力量的产物。因此内控者面临问题时更倾向于主动解决,而外控者则更可能听天由命。 三、 人格适应 罗特相信一些基本的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否对人格的健康发展和适应性行为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他也认为人的心理需求是起源于生理需要的满足的,因此儿童很小就形成了对爱、关注、保护和认可的心理需求。此外,罗特还认为人类有六种广泛的心理需求:认可—地位、支配、独立、保护、爱与情感、身体舒适。
罗特认为行为适应不良可能有些典型的原因或类型,它们是: (1)低预期—高效价。患者对某种行为的心理需求十分强烈,可是对于成功的期望却又很低。比如单恋,明明知道没有得到对方的可能,可是又偏偏不能割舍。 (2)冲突。对两个不能相容的需求同时赋予高效价。如又想勤奋学习拥有好的学业,又离不开电子游戏机前的激动和兴奋。 (3)缺乏能力。在某方面缺乏能力,于是不断地放弃参加相应的活动的机会,以至于越来越丧失自信。 (4)不适当的最低目标水平。把自己的最低目标水平订得过高或过低。 (5)无法区辨。某种需求的效价高到支配一切,以致对适宜的和不适宜的环境刺激都做出相应行为。比如一个人急切地要求被认可,对认识不到一小时的人也重金相赠。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罗特的理论为行为治疗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概念框架,同时也促进了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罗特强调消除行为适应不良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个体强化效价和下预期。 第四节 班度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阿尔伯特·班杜拉1925年生于加拿大阿尔贝它的小镇上。1949年获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学位,1952年获艾荷华大学的博士学位。在一个心理辅导中心工作一段时间后转入斯坦福大学任教。班杜拉在斯坦福大学的工作涉及心理治疗、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行为的观察学习以及自我效能感等多个方面。班杜拉是观察学习理论的创立者,也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他的观察学习被认为是行为学习的三大原理之一,是对学习理论的重大的突破性的贡献。
班杜拉的著作颇为丰富,其中最有影响有: 《青少年的攻击》(1959) 《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1963) 《行为改变之原则》(1969与华特斯合著) 《攻击:一种社会学习的分析》(1973) 《社会学习理论》(1977) 《思考与行为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认知理论》(1986) 一、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这显然和传统的条件反射方式的学习很不一样。首先,观察学习效率高、错误率低。其次,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的学习。我们不必亲自去做出某种行为,然后根据其后出现的强化是积极和还是消极的来确定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只需看着别人是怎样做的,做过之后带来何种后果,便可以知道自己该如何做。这种间接的学习扩大了个体的直接经验,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错误。 观察学习的类型有: 直接的观察学习(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 抽象性观察学习(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行为规则或原理) 创造性观察学习(将各个不同培养的行为特点组合成不同于个别榜样特点的新的混合体,即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 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 (1)注意过程即对榜样的知觉; (2)保持过程即示范信息的贮存; (3)动作复现过程即记忆向行为的转变; (4)动机过程即从观察到行为。 前三个过程,表示观察者基本习得了示范行为,但他可以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也可以不表现。所以示范行为的习得和示范行为的操作是有距离的。班度拉认为操作只有在足够的动机和激励作用下才会出现。 二、 自我效能感理论 该理论是指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预期分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对某种行为导致某种结果的个人预期。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预期。
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深化到价值系统就成为自我效能信念。 自我效能从本质上是自我生成能力。这是人的最根本的能力,通过它对技能进行权衡和判断,也可以对自己的思想加以评价与改变。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有: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强化、言语劝说、情绪唤醒、情境条件。 三、自我调节论
班度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人之所以能坚持不懈、追求不息,就是因为人具有预期未来、树立目标、自我满足和自我批评的能力。人能依靠自己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来奖励和惩罚自己。在班度拉看来,自我系统是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的一组功能。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人们也可通过自我生成的因素,自己调节自己的行为。 班度拉认为自我源于外部,有时也为外部影响所支持,但是自我的影响部分地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过程。同时,他还指出自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因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转变。 班度拉认为自我调节由三个过程组成: 第一个过程是自我观察。由于不同活动的衡量标准不尽相同,人们往往根据各种标准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这种评价对自己的行为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 第二个过程是自我判断。人们在行动之前总为自己确定一个标准,并以之判断和评定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所立标准的差距,如果结果超过了标准,就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 第三个过程是自我反应。个人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做出评价,要么会产生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信自豪的体验,要么会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批评启怨自艾的体验。自我赞赏起正强化作用,产生积极影响,自我批评会产生消极影响,属负强化作用。自我调节功能的建立由以下几个途径:模仿、标准内化、榜样作用。 班度拉的自我调节论强调了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作用,表明人具有理性认知能力,能合理地控制合调节自己的行为。这是值得肯定的。 四、 人格的发展 班度拉既不赞同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理论,也不赞同弗洛依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个人不一定是以固定的、有次序的方式来学习各种行为的,个人的认知也不一定在某一时期便怎样表现出来。他强调社会影响的作用,强调相同年龄个体间的差异,并试图从社会、文化、经济、种族等方面加以论证。在班度拉看来,发展就是围绕着个体目标、计划、自我效能和爱好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自我调节等原则来解释。 五、人格的适应
班度拉认为不适应行为也和正常行为的学习一样,是通过直接经验和观察不当习得的。他认为,不必从个人的早期经验中去寻求创伤性事件,也不必去发掘潜在的冲突,更不必去追究病态行为最初获得的强化史。行为一旦经由观察习得而获得,就日益因直接的或替代性的强化而表现出来。他强调认知的作用,认为个体对自己的期望和信念很重要,成为个人烦恼的一个持久的根源是设置过高的目标。 治疗的方法是让受辅者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学习新的行为。只有让受辅者接受新的环境和新的示范者,他们的旧的、不合适的期望和信念才会改变。 班度拉最出名的工作是有效地治疗恐蛇症和社交技能训练。 第六章 现象学范型 现象学论范型(phenomenological paradigm)关注人的主观经验,关注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通常不关心人的动机、特质、强化史或对行为的预测。现象学范型包括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存在主义的人格理论和认知论的人格理论。这些人格心理学家既反对以精神病为基础的精神分析论,又反对以幼儿的简单行为研究为基础的行为主义。他们主张以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经验、自我、自我实现、生命的意义等重要问题。在研究方法上主张观察当前的经验,并不加解释地予以描述,反对还原分析法,采用访谈法和自我报告法等评鉴技术。
第一节 罗杰斯的人格自我理论 卡尔·罗杰斯, 1902年9月4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的奥克派克,在6个孩子中排行第四,父母很爱孩子但管教很严,从不让看电影、跳舞,更不用说喝酒和打牌。整个青少年时代几乎没有参加社交活动,没有朋友,以书为伴,十分孤独。1919年入威斯康星大学,选修农业,翌年转修历史。1922年,被选为学生代表参加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世界学生基督教同盟代表大会,这次6个月的旅行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认识到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可以真诚地和睦相处,从而摆脱了父母保守的宗教思想,使之“能够思考我自己的思想,得出我自己的结论,并采取我自己的立场”,成为一个独立的人。1924年大学毕业后,考入纽约联合神学院读研究生,准备从事宗教工作,但对“拯救人的最好途径要从宗教教义中寻找”的看法产生怀疑。两年后,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并在1928年获硕士学位。曾在纽约“罗切斯特禁止虐待儿童协会”、俄亥俄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工作和研究。
主要著作:
《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1939) 《咨询和心理治疗:新近的概念和实践》(1942) 《患者中心治疗: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1957) 《在患者中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1959) 《论人的形成》 《一种存在的方式》 一、现象场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这个主观世界仅他们自己知晓,并决定着人的行为。即人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个体能对感知过、经验过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这些知觉和意义的整体便构成了个人的现象场,其中包括意识和无意识感知。行为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有意识的或能够变成有意识的感知。现象范畴对于个体的私人世界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对人格的研究,应该从努力了解人们心目中的现象世界开始,按照这一途径去探讨人格结构。虽然只有本人才能真正地清楚自己的现象世界,但如果方法得当,心理学家就能大体了解个体的现象世界。
二、人格动力:自我实现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成长、变化的潜能,这种潜能是独一无二的,它引导着所有人的行为。 罗杰斯的人格动力理论建立在两个重要理论假设基础上: 第一,人的行为是由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自我实现倾向(actualizing tendency)引导着。 第二,所有人都需要积极的看待,或需要正向关怀(positive regard)。 自我实现倾向是指“机体以保持和增强自身的方式发展其所有的潜能”。 人类同其他生命有机体一样,都具有为了生存、成长和促进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它与生俱来,制约人的所有行为。它使人的自主性和自足感增多,经验总量增多,提高个人成长的动机,并引导一个人朝向积极和健康的行为。这是一种选择性的、非反应性的、建设性倾向。一方面自我实现倾向是由人与其他生物共有的倾向构成,它引导机体产生维持生存与发展的的行为(包括非人类的其他生物的行为);另一方面,自我实现倾向包括指向增加自主、自足,指向个人成长的独特倾向。这一点与人的人格发展关系最密切,起到维持和增强自我的作用。 自我实现的人也就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比其他任何时候更聪明、敏锐、机智、强健,他正处于最佳状态,是富有创造性的人,表现得胸有成竹、明察秋毫,毫无怀疑、踌躇。 罗杰斯认为在走向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人具有以下特征:对经验日益开放、越来越重视存在的经验、对自己机体的信赖不断增加。 积极看待的需要包含了要求获得他人或自己关注、赞赏、接受、尊敬、同情、温暖与爱。与积极看待相反,那些漠不关心、蔑视、讥讽、冷淡、憎恨、打骂等等称为消极看待。起初,这些积极看待来自于其他人,特别是身边重要的人,如父母、老师与朋友等等,随着自我的发展,积极看待的提供者更多从他人转向自己,也就是说个体能够自我珍重,接受自己,奖赏自己。积极的自我看待需要既是天生的,也有习得的,罗杰斯喜欢后一种解释。积极自我看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具有交互作用的性质。当一个人使他人积极自我看待需要获得满足时,自己的这种需要也会满足。 罗杰斯还提出了价值的条件的概念。他认为,积极看待的需要有极为强大的力量,它能逐渐取代机体评价过程。即此时个体不管自己的经验是否能维持或加强,只要它能带来积极看待,都会把它评价为好的。价值条件发生在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他人有条件地给予自己积极看待的时候,此时个体一方面感到被人称赞,另一方面又觉得与自己的“内心的呼声”——机体评估过程不协调。价值条件能广泛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它们会替代、干预机体评价过程,从而阻止一个人自我实现倾向的自由发挥,阻碍他的健康成长。当价值条件比机体评价过程对人的行为所起的作用更大时,个体的人格会受到损害。后来罗杰斯又提出了“政治上的新人”概念,这种人更接近具体的社会生活,具有以下特点:诚恳而具有开放性、对物质享受和物质报酬很冷漠、关心他人渴望帮助他人、信任自己的体验而不信任权威、充分认识到生活的本质就是变化。 三、人格的结构:自我 自我的概念在罗杰斯人格学说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初罗杰斯认为它是一个模糊、没有科学意义的术语,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病人表达他们的问题和态度时,倾向于围绕着自我观念来谈话。此后,罗杰斯改变了看法,把自我概念当作自己的人格学说的理论基础。 在罗杰斯看来,自我的概念代表对自我感知的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自我是一套有组织的、为自己所意识的、与自己有关的知觉整体。自我作为一种感知的组织化模式,影响着我们如何表现。自我既能反映经验,又能影响经验。自我概念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机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标志。 理想自我象征着个体最喜欢拥有的自我概念,包括与自我有潜在关联的、被个体赋予很高的价值的感知和含义。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和谐统一就是自我实现。只要人与人之间能无条件地、真诚地关怀,个体就能调节自己的经验,朝向自我实现,使自我趋向于理想自我。 自我一致(self-consistency)的概念与自我系统运行有关,它是指个体倾向于使自己的活动与自我系统协调一致,即有维持自我系统的需要。但是,应该看到,对罗杰斯来说,个体承认自己的经验并允许其成为自我系统的一部分,这种诚实对待自我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即使某个人喜欢把自己看做是永不愤怒的人,但是在一些时刻承认愤怒的感觉,允许自己在某些时愤怒,这也是很重要的。 自我包含有意识的内容,因而它是可操作的。罗杰斯为研究个体的自我结构创造了一种Q技术或称Q分类法(Q-Sort),Q技术可以将他人对被试者的评定和被试者的自我评定进行比较。该技术的操作如下:准备许多写有形容词或句子的卡片,如“我很懒”、“我不喜欢和他人交往”、“我很自信”等等,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特点或他人的特点把这些卡片进行分类,也就是按照它与自我概念的吻合程度分类。一般按照从最不适合自己的特质到最适合自己的特质分为九组。每组卡片的数目都是事先规定好的,如卡片的数目可以是100张,分类后的卡片数目序列为:1,4,21,26,21,11,4,1。就是使全部的卡片从“绝对符合”到“完全不符合”的维度分配成一正态形态。运用 Q分类法也可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进行比较。 四、人格的发展 罗杰斯认为自我是发展的,不是与生俱来的。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个体和环境互动的许多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正向关怀的需求,即个人在生活中得到有关人的温暖、同情、关心、尊敬和认可等的情感。 (2)价值的条件,即个人体验到关怀的条件。 (3)无条件的正向关怀,即无论儿童做什么都给予全部的、真正的爱。 (4)自我的一致性和威胁,即对自我概念不一致的或有价值条件的经验,对自我概念会产生威胁。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婴儿早期的现象场是一个混合的、没有分化的简单的整体,早期自我很大程度上是从通过感知父母对自己如何评价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儿童的自我评价,或者是对个人价值的判断,从对这些评价的感知中发展出来后,如果伴随着父母的赞同和支持,儿童就能把它们结合到自己的自我意识中去。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和经验之间状态是和谐的。但是,如果父母将条件强加到儿童的已形成的基础自我价值上,那么儿童会体验到威胁自我的感觉,这种威胁性感受使得儿童可能会拒绝这些体验。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大多数家长都会对孩子的所谓“好行为”给予积极看待,孩子逐渐意识到,如果他做某些事情,符合了父母的愿望,他就有可能享受到积极看待的体验,通过这种有条件的积极看待,孩子渐渐懂得了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儿童先是需要他人的积极看待,继而需要自己对自己的积极看待。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持肯定态度。儿童追求积极看待,但是这种追求又可能由于价值条件带来自我不协调的副作用。避免这种现象发生的关键在于父母对儿童错误行为采取正确的态度。
五、人格适应 1.适应的性质 罗杰斯认为,人性的基本冲动是自我实现,健康人格就是机能完善的个人,他具有以下特点:对任何经验都开放、自我与经验协调、利用自身的机体评价过程、无条件的自我关怀、与他人和睦相处。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者的形成的关键在于自我结构与经验的协调一致。这要求有一个无条件积极看待的成长环境。这种环境不仅在心理治疗中可以实现,而且在日常婚姻、家庭或者亲密的朋友间也能实现。如果自我和经验之间出现失调,这个人就会出现不完全的适应状况。所知觉到的威胁越多,就越有可能去否认和歪曲事实。罗杰斯认为,几乎所有的人都体验到失调,只有严重的失调才会出现适应问题。中等程度的失调可能产生通常称之为神经官能症行为,严重的失调就会导致精神病。 2.治疗方法 1942年,罗杰斯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和治疗方法——非指导式治疗法(nondirective therapy,1951年改称受辅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 1974年,又改称个人中心疗法(person-centered therapy)。其基本假设是,受辅者是关于自己的最好的专家,他们有潜能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治疗者的任务是促进受辅者对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探讨,以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 罗杰斯认为有效治疗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受辅者和治疗者在心理上的沟通、受辅者处于失调状态、治疗者对受辅者的内部参照系作同理心的了解并传达给受辅者、受辅者领悟到治疗者给予的无条件的正向关怀和同理心的了解。 如果符合上述条件,在受辅者身上将观察到以下变化: (1) 受辅者逐渐能自由地以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2) 能准确的描述自己及周围的各种事件; (3) 逐渐觉察到自己的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的失调; (4) 体验到没有必要歪曲和否定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的失调; (5) 对过去被歪曲的情感在意识中充分地意识到; (6) 自我概念重组并纳入以前拒绝认识的经验; (7) 自我概念逐渐与经验一致,自我防卫减少了; (8) 越来越体会出治疗者无条件的正向关怀,并开始能无条件的正向自我关怀。 第二节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马斯洛于1908年生于美国纽约州,1970年去世。他年轻时曾学过法学、文学,后转向实验心理学,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1967年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马斯洛的学术思想的发展曾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最先吸引马斯洛走上心理学道路的是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他最早从事的是关于动物攻击行为的研究。此后他曾进行过类人猿行为的研究,这为他理解人性的生物进化过程打下了基础。随着马斯洛的研究不断深入,他开始对正常人的“支配性”特点有兴趣,进而转向人类动机和人格心理问题的研究。在此过程中,他感到他的行为主义训练成了他理解人的积极品质的障碍。随后他探讨过实验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跟考夫卡学习过完形论。阿德勒和新精神分析关于人格的社会文化说对他理解弗洛依德学说的缺陷有很大帮助。戈尔德施泰因的机体论对他的动机论形成有深刻影响。马斯洛在大学时代就认为过去的心理学过于看重人性的阴暗面和动物性方面,忽略了对人性积极力量的思考,因此他立志要对健康人的心理进行研究。在珍珠港事件后,一次目睹市民游行的经历使他深感震动,他意识到提高人类认识,战胜仇恨和毁灭才是心理学家最崇高的责任,而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研究心理上最健康的人。他认为早年学过的整体论和动力论及对文化因素的强调这三者之间有本质的联系,可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比较全面的人格理论,而机体论是连给整体论和动力论的桥梁。 马斯洛的主要理论是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 主要著作:
《人类动机论》 《动机和人格》 《科学心理学》 《存在心理学探索》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一、人格动力: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人格理论的核心是动机理论,也就是需要层次论。这一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形成的。他把人类的动机称为需求,认为人类动机包括先天的需求。需求满足的发展方向是走向自我实现。
人类价值体系中共有两类需要: 一是沿生物进化过程逐渐变弱的本能需求,称低级需要或生理需要; 二是随生物进化过程逐渐显示出来的潜能,称高级需要或心理需要。 这两类需要分五个层次,以金字塔的结构形式排列。金字塔的最底部是生理需要,上面是安全需要,社会交往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最顶端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一个完善的动机理论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想是: (1)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 (2)充分理解人类的动机,必须注重研究结果,而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在此基础上马斯洛提出了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自我实现与生命价值 什么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自我实现并不是一种终结状态;它是实现潜能的过程。没有时间和质量限制。它意味着充分地、生动地、全神贯注地、没有自我意识地体验形成一体化的、和谐的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你自己(即内在核心,真实自我,最深刻和最隐秘的自我)--使多个自我统一。从事充分实现自己潜能的实践活动是自我实现;高峰体验是超越性的自我实现。 马斯洛曾选择出48位杰出人士做进一步研究,概括出以下15条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1)比普通人更能准确充分地知觉现实; (2)对自己、他人及大自然表现出较大的宽容;承认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3)自发性、单纯性和自然性; (4)有流露自己真实感情倾向; (5)对工作、事业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具有较高的超然于世的品质和独处的需要; (6)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于环境和文化的倾向性; (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 (8)周期性的神秘和高峰体验; (9)喜欢和所有人打成一片;但仅和为数不多的人产生深厚的个人友谊; (10)具有民主性; (11)具有强烈的审美感; (12)有十分完善的毫无恶意的幽默感; (13)具有创造性; (14)抵制适应社会现存文化,因为他们受内心世界指导;在一些社会习惯上他们反对常规。 三、心理健康与治疗 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能自我实现的人。从病态到健康,从精神病患者到自我实现的人,是一个心理健康程度逐渐增强的连续统一体。他认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是人的内在本质,其终极目的是自我实现。一般的病理心理学现象就是人类的这种基本性质遭到否定、挫折或歪曲的结果。因此,成功的治疗无论使用什么方法,都应“帮助他们使他们更完善,使他们处在潜势的东西成为事实上更充分、更现实的东西”。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只能在人际关系之中得到实现,无论是安全感、归属关系、爱、价值感以及自尊等,都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因此,治疗者很大程度上就是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马斯洛认为社会越健康,个体的心理治疗越是没有必要,社会越健康,患者就越可能通过良好的生活经验得以治愈。良好的社会促进人类的潜能和人性的充分发展。 第三节 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
凯利(G.A.Kelly,1905-1967),美国心理学家。 1905年4月28日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玻斯附近的一个农场。13岁时被送到威基塔,在那里先后进入4所中学学习。高中毕业后入威基塔的教友大学。3年后转入派克学院,于1926年在该院获物理学和数学学士学位。当时他对社会问题深感兴趣,便考入堪萨斯大学主修教育社会学,1928年获硕士学位。1929年以访问学者的资格赴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工作一年,与G.汤姆逊合作研究教育并萌发了对心理学的兴趣。1930年返美,入衣阿华州立大学心理系学习,并于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1-1943年在堪萨斯福特赫斯州立学院任教,兴趣又转向临床心理学,组建了为全州公立学校系统服务的巡回医疗队,二战服役期间在军队中对临床心理学的效用和质量作了很大改进。1946-1965年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工作,任该校心理学教授和临床心理学系主任,与罗特尔一起创设临床心理学课程,并对自己的人格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检验。1965年接受白兰迪斯大学授予的教授而离开俄亥俄州。 主要著作: 《个人构念心理学》(1959) 一、 人是科学家 凯利的基本假设是“人是科学家”,象科学家一样通过创立能使自己准确地预期未来的理论。力求减少不确定性,使生活明朗化。他提出“个人构念”法,即个人对周围世界的看法、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由此推导出十一条推论: (1) 构建定理——个人构念是在重复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2) 固定定理——个别差异是由于人们按照自己的构念来看待周围世界之故。 (3) 组织定理——个人构念是一个有组织、分层次的系统。 (4) 二分法定理——个人所有构念都具有两极性。 (5) 选择性定理——人是通过构念选择的限定或扩展来运用构念的。 (6) 范围定理——说明一种构念仅实用于一定范围的事件; (7) 经验定理——说明对实际经验的建构是个人的构念系统得以验证和修正; (8) 调整定理——说明某些构念比另一系些构念更具有渗透性; (9) 片段定理——说明在尝试建立新构念时可能会出现反常行为,但从整体上看人的行为是一致的; (10) 共同性定理——说明人们的相似性不是因为他们的经验相同,而是由于他们建构经验的方式相同; (11) 社会性定理——说明为了扮演角色,个人必须了解他人的构念系统,然后照此行动才付诸行动。 二、 人格动力 剀利不同意大多数传统的动机理论。他认为,传统的动机理论把人看成生来无活力,因此需要某种东西来驱动。他称为推理论(草耙理论)和拉理论(胡萝卜理论)。推理论的代表弗洛依德、斯金纳、多拉德和米勒;拉理论的代表如荣格、阿德勒。因为我们的理论较注重动物自身的本性,所以我们的理论最好叫公驴理论。 凯利认为,当个体遇到新的情景时,其产生的行为具有CPC循环的特征。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即详察(Consider)——预断(Preemption)——控制(Control)。 详察阶段:个人努力尝试许多命题建构,尽可能对情境做各种解释。涉及到“假如-然而”的思考,或认知上的试误。 预断阶段:在前一阶段思考的全部建构中选择那些似乎同这种情况特别相关的建构,即,一个人不能无止境地对这一情境仔细思考,他必须选择策略来对付他遇到的情况。 控制阶段:个人实际上已作出了抉择,制定了行动过程。我们选择自认为能最好地限定或扩展我们建构系统的那些建构。我们选择了我们觉得能最有效地预期所遇到新情景的结果的那些建构。如果我们选择了正确的建构,我们的“理论”就能得到进一步证实和加强;如果我们选择了不正确的建构,或不正确的建构级,我们的理论就得不到证实而需要修正。 另外,他还阐述了焦虑、敌意、攻击、内疚、威胁等概念。 三、 人格适应 适应良好者的特征是:愿意评价个人构念,并验证对他人知觉的确实性;构念无效时放弃并改变;愿意扩展自己的个人构念;有很好发展的角色构念库。 凯利认为精神病患者是蹩脚的科学家,治疗的方法是帮助他们 (1)考察、检查个人构念系统; (2)重新调整构念系统。他不主张传统的对患者进行分析和诊断的治疗方法,认为这种方法是静止的,焦点集中于过去和现在。 治疗者不仅应发现受辅者心理的实际情况,还应指出他可能达到的目标,帮助他重新成为一名好的科学家。治疗方法可采用固定角色治疗。 固定角色治疗 凯利认为引起患者探究讲解事物的不同方法之一是使他们假装成不同的人。在固定角色治疗中,治疗家给予病人一种性格素描,要求他们把它表演出来,正象是一个演员在剧中扮演角色一样。为了促使新建构的形成,要求这位患者去扮演同他本人人格有显著差异的另一个人的人格。凯利要求这位患者象试穿一件新衣服一样试用一种新人格。在这些情境中,治疗者充当配角演员。凯利说,治疗者必“扮演一个演员的得力配角,帮助演员(患者)继续笨拙地寻思台词,拼凑他的角色”,这个患者在他扮演角色的大约两个星期中,他“就象”是他所扮演的角色那样生活。在这期间,治疗者把患者当作“就象”是角色中的那个人来加以反应,尽量鼓励,为正在验证新建构的患者提供实证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