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组听课评课记录(2009年2月5日)--海林市高级中学,海林高中

 真实头 2010-05-25
语文组听课评课记录(2009年2月5日)
 
    林丽副主任:
    与上学期相比,几位年轻教师都有很大进步,比较稳重规范,教学技巧成熟。尤其是诗歌专题复习比较难,几位老师都能够针对不同角度设计课堂,上出自己的特色,这点很好。
    几点建议:
    设计方面:还需仔细,要想到怎样才能让学生接受得更好一些,注重教学流程设计。张淑芳讲的是诗歌形象,先是明确了概念,然后讲解如何鉴赏,什么思路,什么模式,这种设计比较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选题上也能做到由简入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点拨语言上:教师的点拨语要到位,准确,更重要的是要能给学生以知识层面上的提升。高昉老师的点拨透彻得当。
    处理好理解诗歌内容与学习答题技巧之间的关系:诗歌教学中讲解答题技巧很有必要,这样会使我们答题完整规范。但不能只讲答题模式,鉴赏诗歌的前提是理解诗歌内容,所以还是应当以理解诗歌内容为主,教给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后,再加以点拨答题技巧会更好些。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加强: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学中也要尽量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人文性,任务性观点淡化一些。一些语言尽量避免说,如“给你们一分钟时间”“给我说一下”等等。
    庞增军副校长:
    有几位老师刚上高三时还有些生涩,现在有了很大进步,能够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展示。同时也能看到备课组也发挥了作用,教学任务能顺利完成。但真正的鉴赏没有进行,对诗歌的感悟少,深入不下去,是不是在读完之后,先了解诗歌内容,再分析。另外,在讲课时,不能只局限于多媒体,最好是能先把诗发给学生,给学生时间,第二天再分析,这样多想一些方法,加上点拨,应该能够很好地理解诗歌。还有容易忽略的地方,像题目,注解,还有一些地名,习俗也要点拨。
    教学生鉴赏的方法要多一些。一般情况下往往就诗论诗,对作者要稍带了解。比如《诉衷情》作者是陆游,说到他是爱国诗人,补充他是南宋的,很好。说到曾巩,就能想到唐宋八大家,诗文的特色。李清照,了解她的前后时期的词风特点,有利于理解诗词。
    复习很实在,有解说,有区别,导入的时候有设计。张晓红的板书要重视,高昉讲炼字,说了一些内容,斟酌诗句,像“推敲”“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怎么使用的。炼字的使用讲解比较顺手,手到擒来。张淑芳也有很大进步,知识扎实到位,分析细致,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内容,人物形象把握上合理,一些意象应先发下去,这样能让学生在一堂课上学到更多一些,层次感强。
    付红斌老师要再调动学生的思维,内容分析很到位,“一看肠一断”的分析清楚,从动作入手,注意了动作的主体。唐丽丽老师用了七个作家的七首诗导入各个类型的诗,板书最为清晰,分类细致。朱玉艳老师先进行38套训练,正课能扩展,苍凉,凄凉分析了,细节地方做得到位。
    另外,咱们的多媒体使用是否合理,板书应当起作用,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赵玉玲:
    感觉几位老师对课堂的把握到位,很用心,课前对知识弄得很通。知识方面能很好盛现出来,体现自己的风格。另外我要先说一下我们的诗歌鉴赏策略,与平常鉴赏诗歌不同,平常为赏析,专题为指导,为应试,侧重于模式指导,除鉴赏外,还要回答问题,抓分。
    模式分析较细,学生不会属正常现象,要慢慢来。先疏通,后分析,印发内容,能有很长的时间思考。在疏通诗句上还要多下工夫,调动学生方面,以学生为主体,像“迟日”是互文,“春风”也要让学生多思考。
    唐丽丽在导入时过多,时间稍长了一点,但有铺垫,很好。后面的处理很到位。付红斌讲炼字使用,要点明找什么词,怎么找,关注动词,高考大部分都是考动词。朱玉艳要注意板书,但讲得很陶醉,鉴赏性的词语规范。
    总体建议:
    1.诗词方面多积累。
    2.点拨方面多下工夫,不要太拘泥于课件。
    3.教学之余,要总结成功经验。
    李建翠主任:
    听了六位老师的课,这六位老师都使用了多媒体,除了付红斌、唐丽丽两位老师有自己概括性的板书,其他四位老师都是用大屏幕代替板书,朱玉艳和张淑芳两位老师略留了点时间让学生整理笔记,从量上看学生记不完。板书的作用还需大家在教学中重视起来,设计好板书的内容。
    从这几节课看多媒体使用频率高,课堂容量大,大屏幕展示答题步骤和指导,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节奏过快,要考虑学生能否跟上。大屏幕展示了鉴赏的方法,学生课下是否有时间练习,应抓住课堂。高三复习课,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老师选择的例句是很典型的,要注重课堂上的消化吸收。普班教学要多关注照顾几类学生:积累少表达不出来的学生,在后面看不清的学生,基础差上课状态不好的学生等,教师勤走下讲台,留意他们是不是融入课堂中,实现整体提高。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用良好的精神面貌感染学生,注意老师的朗读语调能否吸引学生。另外在备课上多下工夫,教学内容不仅要备在电脑中,更要在脑中、在嘴边,多思考如何点拨学生,怎么应对课堂上出现的新生问题,多问自己几个“万一”。
    战丹副校长:
    诗歌鉴赏类在短时间内要大面积提高,讲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几位老师能讲练结合,规范答题过程,答题方法,张淑芳说的“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给我印象很深。注意个性化与资源共享结合,体现自己的特点。
    问题:注意课堂容量与质量的问题,考虑讲多少能实现目标。注意积累与应用的问题,一般方法与技巧性问题。过程分析与结论形成的问题,过程分析不够,重结果。学生的思维与表达关系,需教师点拨,有想法还得表达。关注共公资源与个性化的问题,虽有倾向,但不够。要多听课,本校优势是方便听课,但要做到二次备课,要变成自己的东西,要有自己的风格。
    孙国成副校长:要多作反思,听取建议,多记多听。要注意主导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考虑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如何调整,怎么做,高三学生要积累的东西都有哪些,都要做到整体规划。
    王世杰校长:语文课的课程价值,主要是人文价值,体现思想性,一些德育活动的主渠道在语文课堂,要多加关注。教师坚持制作课件很好,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来说缩短了周期,素质也能很快提高。
    课堂上老师们针对诗歌鉴赏也谈了许多方法,怎样展开,这些都是课堂有效性的体现。语文组有许多好的传统,要坚持,让学生真正记住诗歌。外在的东西要抓,基本功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充分利用好小块时间,化整为零,会更有效。老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年轻教师要积极努力跟上。



相关新闻:
高二物理同课研讨评课记录 2009-11-09
高二英语组同课异构分析总结 2009-11-09
高二化学组同课研讨 2009-11-06
高二数学组同课研讨 2009-11-01
外语组研讨记录 2009-9-21
高三化学组评课会议记录 2009-9-2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反思——牡丹江一中出课 2009-6-18
“走进新课程”课堂教学竞赛的听课感受 2009-5-20
对课堂教学竞赛中语文课的几点看法 2009-5-20
数学教研组组长评“走进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竞赛 2009-5-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