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一位优秀妈妈的心声 平等思维唐曾磊 2009年12月30日,我发现在我的博文《家长“三大怪现象”——家长是职称,不是人称!》后有一篇署名“云淡风轻”的留言:
梦婷的妈妈曾经是个非常不懂得教育孩子的妈妈,跟孩子的关系曾经非常糟糕。在UC对话中,她开始一张口就是孩子的问题,我曾不止一次地批评她,提示她的问题。我曾经讲过的“孩子明明进步了,但还是只看到孩子错的题目,最后孩子气得一把夺过了试卷,再也不给妈妈看了”,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她。 后来她慢慢地变了。 现在她和女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来看一下梦婷妈妈的来信: 您好,我是梦婷的妈妈。 梦婷同学是去年(2009年2月1日)参加的两天的“学会”精品课。 这个孩子当时是我连哄带骗带到你们那里去的,结果可想而知。她一点儿也不配合我,我们都很着急,娘俩儿在一起就是吵架,互相不能沟通。临走时,唐老师找我们谈了20分钟的话,不管这个孩子当时是否听了,但是回来的路上明显地有了变化,喜欢笑了,见我在火车上帮助别人,也不再阻拦我了,而是说:妈妈,见到你帮助别人,我感到很温暖。我很感动,趁机和她谈论关于帮助人的话题。一路愉快地到家。 由于我的教育方法不得当,曾引起这个孩子离家出走3次(小学2次,初中1次),高中虽然没有选择离家出走,但我们沟通很成问题。两个人都想好,但是劲儿就是使不到一起,问题很严重。从基地回来后,我比较急功近利,每天问她,你按照唐老师的学会三个标准做了吗?引起她无比的反感,导致进一步的交流困难。 难道我们家长不爱孩子吗?不是,我们每个爸爸和妈妈恨不能把自己身上的肉给孩子吃,爱他们胜过爱自己,那为什么孩子不领情呢? 后来我经常看唐老师的博客,和唐老师在UC上沟通,唐老师有一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唐老师说对孩子要怀有悲天悯人的态度——顿悟! 从那以后,我每天坚持给孩子写小纸条,有时候,没有可写的,就摘抄俏皮话、格言、优美的诗句等等,只要让她快乐就行。不要把学习挂在嘴边,抛开学习,从来不谈。 慢慢地孩子变了,变得爱和我开玩笑,把学校发生的事情都告诉我,甚至连自己的隐私也毫无保留地告诉我——那是她相信我,来请求帮助。我们共同分析问题,帮助解决。学校发的试卷再也不到处乱扔,而是悄悄地带回家给我看看,而我也不再唠叨,我们只看对题,错题不看,赞扬她写得好,写的对,这么难的题都会做,要是妈妈做这些题,八成都考不及格。先给孩子以自信,有了自信以后,她会把错题改过来的,也会按照学会的三个标准来做。只是我再也不搬教条了,而是把学习的唐老师的东西,化成春风细雨,来播撒孩子的心间。 啰嗦了这么一大堆,不好意思。梦婷同学现在上高二了,虽然学习上还有反复,比如高一的期末考试,她一下后退了200多名,年级排名408名。全年级800多名学生。当时我多着急呀,但是我告诉自己不能急,你急孩子更急。而是告诉她,你多幸运呀,现在就把问题暴露出来了,要是到高考时再出现问题,那不一切都完了?现在离高考还有两年,我们还有补救的时间,孩子听我这样一说,立马轻松了许多。 孩子问我:“妈妈,打出手中的好牌是不是很容易”。我回答:“是的,但是,要把手中的坏牌打出好牌更不容易。”孩子告诉我,她就要把手中的坏牌打出好牌! 到了高二上学期,也就是这次期中考试,孩子在班级总分排名第一,数学140分满分,她考了134,差6分满分!(刚来基地时只有100零几分)一下考到全年级第167名!为此,学校专门颁发了荣誉证书。 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她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性。我们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从内心愿意帮助孩子。家长不是人称,而是职称。 我感谢唐老师及基地的各位老师对我们的帮助。愿天下所有的家长们都能在你们的帮助下,快乐地和孩子一起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