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医诊断学!![中国妇产科网论坛]

 知多D 2010-06-06


21.弦脉、紧脉的脉象与鉴别。

弦脉以脉硬有形、端直以长为脉象特征。其形成可能与周围神经机能失调而影响血管平滑肌的舒收,脉管弹性状况较差等因素有关。脉波图示波峰较钝、切迹高而显,故顶似平坦,且降支呈弧凸状,这与脉来挺然直过、长硬如弦的指下感觉是一致的。弦脉属有力脉是指其脉硬欠柔、按之不移而言,实际上脉势并不很强,因而弦脉当是阳中之阴脉,这与弦脉主要候肝胆疾患,而肝病有肝气易郁、肝阳易亢、肝阴肝血易亏的病理特点是相符的,即气郁则脉势欠盛、脉道舒收失调,阳亢阴血亏则使血管壁硬而失柔、弹性降低。

紧脉以紧张有力、绷急弹指为脉象特征。紧脉主实寒证。一方面由于寒性收引,既可使脉管在纵的长度上收引绷急,又可使脉管在横的管径上收缩紧束,因而脉道处于绷急紧束的状态。另因新病突起,正气本非虚衰,故阳气亢奋以胜寒,血行旺盛以祛邪,因而脉势冲击有力。这样,气血旺盛的脉势,冲击着绷急紧束的脉管壁,因而指下感觉脉体虽然不大,但脉势却弹指有力、状若转索。《濒湖脉学》所说“紧言其力弦言象”,是弦紧二脉辨别的要点。即紧脉是以脉势强盛、弹指有力为特点;弦脉是以脉象挺然、管硬有形为特点。


22.不能相兼的脉象。

由于疾病是复杂的,病理改变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临床上的脉象大部分是相兼存在的。如脉滑数、脉浮紧、脉弦细数等。然而也并不是所有的脉象都可以随意相兼。一是完全对立的脉自然不能相兼,如同一病人其脉不可能既浮又沉、既迟又数、既滑又涩等。二是有些脉类上属于对立的脉也不能相兼,如濡脉为浮细无力,而弱脉为沉细无力,故不能称濡弱脉;结脉是缓而中止,止无定数,代脉则是止有定数,故结脉与代脉不会在同时出现(有时可以交替出现),而促脉则是数而中止,故不能与结、代脉相兼。三是有的脉象本来就是由多个脉象要素综合构成的,因此不能又将单因素的脉象与之相兼,如洪脉是脉体洪大而脉势汹涌,浮沉均很明显,故不能称脉洪浮、沉洪、洪而有力;微脉是脉搏极细极弱,若有若无,因此严格地说,所谓脉微细、脉微弱都是不恰当的;虚脉是无力脉的总称,因此著称脉虚无力则是重复缀语。此外紧脉主实寒,脉道因寒邪所遏而绷急紧束,故紧脉的脉势虽甚有力但其脉体不可能是大,因而不会有洪紧、脉紧而大之类的脉象。



我发现这个城市里有一只蝴蝶飞过.很翩然,像一片落叶.色彩也很安静,我窝在墙角,眼泪没有声音,像小溪安静地流.我想起他说,小溪永远不会干枯,因为他的源头是思念......­

 




23.对“芤脉”脉象“边实”的理解。

自《脉经》谓:“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历代医家一般认为芤脉的特点是“边实中空”,但对“边实”的理解有不同。其一,浮沉为两边。如明·李中梓《诊家正眼》说:“芤乃草名,绝类慈葱,浮沉俱有,中候独无。”即在浮取、沉取时仍脉象搏动,而中取时为空。其二,旁有而中无。如元·滑寿《诊家枢要》曰:“芤,浮大而软,寻之中空旁实,旁有中无。”即指脉的两边有微微鼓指之感,而中间无脉感。


24.关于脉症顺逆。

脉与症都是疾病征象的反映。在对脉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症状表现与脉象一致。如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等一派风寒外感之象,脉见浮紧,脉与症二者一致。古人称之为“脉症相应”,是发病的一般情况。另一种是症状表现与脉象不一致。如高热、面赤、烦躁、口干、腹满疼痛、大便秘结等一派实热之象,而反见迟脉。脉与症不相吻合,此为“脉症不应”。

一般而言,脉症相应为顺,脉症不应为逆。归纳起来,“脉症相应”有二:一是“有余之病”,如外感、暴病等等,邪盛而脉见洪、数、滑、实者,谓之脉症相应。反映邪虽盛而正气尚充盛,足以抗邪,故“为顺”。二是“不足之病”,如内伤、久病、正气虚衰,脉见沉、细、微、弱者,亦谓脉症相应。此乃正虽虚而邪不盛,病情尚属单一、明了,治疗容易对症下药,故亦“为顺”。至于“脉症不应”,亦有二:一是“有余之病”,如新病、外感,邪盛而反见沉、细、微、弱之脉,谓之脉症不应。说明邪盛而正衰,正不胜邪,易致正气内陷,故“为逆”。二是“不足之病”,如内伤、久病、正气虚衰而反见浮、洪、数、实之脉,亦谓脉症不应。表明正衰而邪盛,或是虚阳浮越,病情复杂、危重,故亦“为逆”。

应该指出的是,顺与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脉症相应之顺,并不就是指病情轻、预后好、治疗容易。有时候往往病情并不轻,只是病机比较明了,诊断比较明确而已。如久病、重病、正虚严重而见微弱之脉,可谓脉症相应,但病情严重,难以治疗,预后并不好。脉症不应之逆,也并不全是病情危重,预后不良。有时候只是病机比较复杂,诊断难以明确而已。除此之外,脉症顺逆还体现在脉与四时的逆从。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等所载便是。



我发现这个城市里有一只蝴蝶飞过.很翩然,像一片落叶.色彩也很安静,我窝在墙角,眼泪没有声音,像小溪安静地流.我想起他说,小溪永远不会干枯,因为他的源头是思念......­

 




25.喜按者可有实,拒按者亦有虚。

中医按诊对虚实的辨别,自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证漠》中提出“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的观点后,一直为后人所尊奉。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也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如肝癌、蛔厥等病的患者,腹痛剧烈,大多自按以图缓解,此二病为气滞血瘀、虫扰胆隔所致的实证,然而可按。一些胃痛、胃疡等病患者,常年脾运不足,时而失血,多见一派气血两虚证候,而其中不乏疼痛拒按者。

其机理,正如江之兰在《医津一筏》中所说:“夫按则气散,即实亦有因之而痛减者;虚则气壅而为痛,复按之,气愈壅,即虚亦有因之而益痛者。正未可执此而定其虚实也。”外邪客于肠胃,导致气滞血瘀,显然是“邪气盛则实”之痛,却“按之痛止”。而“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素问·举痛论》),此仍为实证,因部位较深,故“按之无益”。又如“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素问·举痛论》),此证虽性质属实,而病因则为寒,寒得热气故实证之痛亦可得以缓解。由此可见,《内经》并未将拒按与实证、可按与虚证简单划等号,而是根据邪气性质、发病部位、机体对邪气的耐受性、反应性等方面,综合判断疼痛的虚实。痛之“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只是反映了一般的辨证情况。临床上也有“可按为实,拒按为虚”者,故不可徒执其端而误判证之虚实。

 

26.对表证病位的理解。

表里由普通名词变为中医术语,并作为八纲的内容,是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辨表里本意指判断疾病的病位是在表或在里,但由外感学说提出“表证”概念以后,它成为八纲中外延最清楚的概念。里证则不同,其外延很广,除外表证者都是里证,即“非表即里”之谓。

以往有的书称:“狭义的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肤腠、经络为外;脏腑骨髓为内。外有病属表,内有病属里。”这主要是从解剖部位来区分表里,并不是言真正的表证、里证。

从解剖上说:“表”一般是指皮毛、肌胰等组织结构。因而对于表证的病位,也常认为是浅在皮毛、肌腠。但我们绝个能将解剖上的体表与辨证的表证等同起来。否则就会把一切皮肤上的疮疖、瘙痒、皮下水肿、斑疹、肌肤甲错、皮肤发黄等,统统部认为是表证,而把一切皮肤肌腠等处未发现明显病理改变的病变,都会当成是里证。这样,表证、里证就不必医生根据病情去“辨”,只要进行解剖观察就行了。其实,中医学所指的病位,基本上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不能作机械地理解,如脾气下陷不等于脾脏下陷,肝气郁结不等于肝脏实质有病。

因此,对于表证的概念,可以认为“表证是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现轻浅证候的概括。表证主要见于外感病初起阶段。”这样便对表证的邪正关系、病程、病位、证候等作了较为全面的概括。然而,这仍然只是给表证下了一个形式化的抽象定义,这个定义并无益于对表证的认识,因此中医还要通过症状描述来确定表证的内涵。就是说是否为表证,一定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即应有新起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等组合成的表证特征性证候。皮肤肌腠等部位的病变,若无表证的特征性表现,仍不得称为表证;内脏的某些病变,若有表证的特征性证候时,仍当诊断为表证。

有表证的特征性证候,再加上有感受外邪等起因,一般便可作出表证的诊断,所以表证是一个概念很清楚的证。当代中医关于表证的概念与实际已很一致,现代西医承认表证事实,但至今没有很满意的病理解释,故表证的病理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对于表证的辨证,一般认为新起恶寒发热并见是辨别表证的主要依据,并且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之说。但临床也有恶寒发热并见不属表证者,当引起注意。如瘟疫等邪所致急性传染病,在高热的同时,往往伴有恶寒,甚至寒战,然此种发热恶寒,绝非表证,而是里热炽盛,气机郁闭,阳气不得宣达所致,正如《寒温条辨》所说:“在温病,邪热内攻,凡见表证,皆里证郁结,浮越于外也,虽有表证,实无表邪。



我发现这个城市里有一只蝴蝶飞过.很翩然,像一片落叶.色彩也很安静,我窝在墙角,眼泪没有声音,像小溪安静地流.我想起他说,小溪永远不会干枯,因为他的源头是思念......­

 




27.肌表、表、表证的区别及关系。

“肌表”,是指人体一定的解剖部位而言。它泛指身体的表层组织,包括毫毛、皮肤、皮下组织及附属腺体(如汗腺),以及浅在的肌肉及这些组织间的神经血管等。肌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表”,虽然也指部位而言,但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与里相互对应的。它不像肌表具有特有的规定性,它可以根据相对范围的改变而改变。如就肌表与内脏而言,肌表在外属表,内脏在内属里。若就内脏而言,六腑传化水谷,实而不满,属阳为表;五脏贮藏精气,满而不实,属阴为里,由此可见,“表”的确定完全是与“里”相互对应、互为存在的前提和依据。没有表,也就没有里;没有里,表也就不存在。

“表证”是一种证候。是指外邪侵犯人体肌表阶段,以卫气功能失常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以恶寒发热,脉浮,苔薄白等为主症的证候。常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所以表证所反映的不是一个单纯的空间概念,它既包含有空间概念——病因是感受外邪,病位是浅在肌表;又包含有时间概念——病程为疾病初起,开始阶段;程度——病势较轻;病理变化——卫气功能失常。所以说,表证实质是指人体在一定的时空区限,对外邪侵袭机体所产生的全身性病理反应的综合概括,是病理学上的概念。

肌表与表证虽然有别,但它们都是“表”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具体表现。如就内脏与肌表而言,内脏在内为里,肌表在外为表;如从外邪作用于人体后在不同时空区限所发生的病理反应而言,则有表证与里证的区分。

肌表也不同于表证。肌表属解剖学上的概念,指机体的一定部位而言,而表证则完全属病理学上的概念。虽言表证是病理浅在“肌表”,但这种肌表与解剖学上的肌表,决不可简单的视为等同。表证的病理浅在肌表,实质是对人体在一定的时空区限内对外邪侵袭所产生的全身性病理反应的一种理论上的抽象。正因如此,我们也不能把肌表上出现的病变都简单的认为是表证。如皮肤病、外科疮疡等病变,虽病位都浅在肌表,但均不一定属表证范围。所以说表证位虽浅在“肌表”,但病位在肌表者未必皆为表证。




我发现这个城市里有一只蝴蝶飞过.很翩然,像一片落叶.色彩也很安静,我窝在墙角,眼泪没有声音,像小溪安静地流.我想起他说,小溪永远不会干枯,因为他的源头是思念......­

 




28.对表证“恶寒”而不“畏寒”的理解。

恶寒是指病人自觉寒冷,加衣覆被,近火取暖而不解其寒的表现。畏寒则是指经常寒冷,但加衣覆被、近火取暖,其寒可以缓解。恶寒多见于外感表证,畏寒则多见于阳虚失温所致的虚寒证,然而,为什么表证寒冷是恶寒而不是畏寒呢?其理由如下:

表证是指六淫等邪气经过口鼻、皮毛侵入机体为患的初起阶段,由于邪居肌表,邪居卫位,卫气郁遏,不能正常地宣达于肌表,肌表因之失温,故见寒冷,这种寒冷是因卫气被邪郁遏,不得达表,肌表失温使人体产生的一种能动反应,即毛窍伏闭,以减少体热散失,故此时虽加衣覆被,向火取暖,可护阳保暖以增温,但却不能使在表之邪得以法除,不能改变机体主动抗病的反应状态,邪气不除,卫不达表,肌表仍然得不到温煦,故寒冷虽加衣覆被、向火取暖仍难以缓解或消失。只有通过发汗,使在表之邪随汗而外解,邪气一去,卫气宣通,肌表得温,恶寒自然消失。

畏寒,主要是由于机体正气亏虚,阳气不足,温煦作用减退,机体失却阳气的温煦而形成。之所以加衣覆被。近火取暖可以缓解,是因为加衣覆被可防止体内阳气耗散,近火取暖,可资助体内虚弱之阳气,故寒冷可以缓解。

 

29.邪气出入与证侯转化的关系。

邪气出入,实际指表邪入里和里邪出表两种情况。邪气的出入进退,对疾病的轻重转归有着必然的影响,与证候的转化也有密切关系。

表邪入里,是指先出现表证,随着邪气的深入,而后出现里证,表证消失,也即表证转化为里证。常见于外感病的发展过程中,是疾病向纵深发展的反映。如外感初起,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脉浮,苔薄白等表证,如失治或误治等原因,可致病邪在表不解,正不胜邪,病邪就会由皮毛、经络内传脏腑,这时表证的表现就会随里证的产生而消失,出现高热、面赤、口渴、烦躁、舌红苔黄、脉洪数等一派里实热证的表现。此时之治,就不需辛温解表,而是应清泻里热。

由此可以看出,表邪入里与证候转化,是因果相连,同步进行,密不可分的。证候的转化,是病邪由表入里的具体反映,也是表邪入里的必然结果。这一认识无论理论上或实践上均能得到证实。

然而,严格来说,表邪入里与证候转化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但上因其二者同步进行,密为一体,所以言表邪入里,实际也寓表证转化为里证;言表证转化为里证,也含表邪入里,似乎二者分与不分无关紧要。所以在有的中医书籍中则称“表邪入里”为“表证入里”,但是这种合二为一的提法,无论从逻辑学角度或教学角度来看,均为不妥。它不仅容易在概念上产生混乱,而且也容易造成对表里两纲关系的认识产生误解。即既然有“表证入里”,也肯定会有“里证出表”,这种联想必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里证能否转出为表证?这与表里及表证、里证概念的理解有关,从理论上说,里证并不是不可以转出为表证。

里邪出表,只是说病邪有了向外透达的趋势,即病邪由较深的层次转出于较浅的层次,而并不是说由里证转变成了表证。这里所说的“表证”,则是指具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苔薄白等表证特征性表现的证候,故不能将“里邪达表”称之为“里证出表”。所以,“里证(邪)出表”虽然提法上与“表证入里”相对应,但“表邪入里”之“里”,不仅反映着病邪由浅入深,也寓意了表证已经转化为里证。而“里证(邪)出表”的“表”,只反映着机体驱邪外出的途径,切不可误认为是里证转化为表证的简称。因为“里邪出表”并不伴随着证候的转化。



我发现这个城市里有一只蝴蝶飞过.很翩然,像一片落叶.色彩也很安静,我窝在墙角,眼泪没有声音,像小溪安静地流.我想起他说,小溪永远不会干枯,因为他的源头是思念......­

 




30.“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辨析。

 “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语出宋·苏拭《求医诊脉说》。所谓“大实有羸状”,即指真实假虚之证。大实,指邪气盛实的内在本质;羸状,指正气不足的外在表现。疾病本质是邪气盛实,当邪气盛实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病理变化的复杂,而往往导致出现一些虚弱的“羸状”。而这些虚羸的症状出现,并不是由正气不足的内在因素所致,正因为其与病本表现不一,不能直接反映病本,所以称其为“假象”。如《伤寒论》阳明腑实证,有形邪热阻滞于内,故临床表现为潮热,谵语,腹胀满痛,大便秘结甚至大便不通,舌红苔黄燥等盛实之象,但因热结于内,腑气不通,经气不利,气血周流不畅,阳气不得通达,所以还可见神情默默,身寒肢冷,脉象沉迟等似正气不足之虚羸症状,但若仔细察辨,便可知病人虽表现神情默默,但呼吸气粗,语声洪亮;虽有身寒肢凉,但自觉发热口渴;脉虽沉迟,但按之实而有力,由此可见,阳明腑实,邪热炽盛为病之本质,而神情默默等症皆为病理过程中表现的假象。

所谓“至虚有盛候”,是指真虚假实之证。至虚,是正气虚甚的内在本质;盛候,是邪气有余的外在表现。疾病本质是正气不足,当正气虚至一定程度,由于病理变化的复杂,可能产生某些“盛实”的表现,而这些盛实的表现,并没有邪气内盛的内在基础,所以盛实表现是假象,如脾胃气虚,脾不膛运,水谷不化,气血生化尤源,主要表现食少纳呆,大便溏薄,少气懒言,四肢倦怠,舌淡,面色萎黄不华等,但由于脾胃运化无力,中焦转输不利,而出现脘腹胀满作痛,或脉弦等似邪气有余之盛候。如再仔细察辨,便可发现虽腹满不舒,但时有减轻,不似实证之常急不缓;虽有腹痛,但不拒按,甚或喜温喜按;虽有脉弦,但常与沉迟脉并见,且按之无力。如是分析,便可知此“盛候”,正是由于正气不足的本质所致,而与邪气盛的本质恰好相反,故为假象。



我发现这个城市里有一只蝴蝶飞过.很翩然,像一片落叶.色彩也很安静,我窝在墙角,眼泪没有声音,像小溪安静地流.我想起他说,小溪永远不会干枯,因为他的源头是思念......­

 




31.热深厥深的病机分析。

热深厥深,是中医厥类病证的重要病机之一,热者,多种疾病所致热证也;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深者,盛也,剧也。热深厥深常见于疾病的危重阶段,因而对其病理机制的研究,历来为医家们所重视。热深为何厥亦深?热深是否一定会厥深?热深厥深的病理本质究竟是什么?

热深反见手足厥逆的病机,其一般解释是:邪热过盛,深伏于里,致阳气内郁,不能通达四肢,故手足厥冷。张仲景本人则认为是人体阴阳之气失去了相对平衡,不能相互贯通。即《伤寒论》337条所云:“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正是由于这种厥冷的出现,往往多发生在热的盛极之时,故也有人从哲学的角度,用“物极必反”的观点来解释这种真热假寒的矛盾现象,谓之“热极似寒”,但实际上,“物极”并不一定都“反”,临床上并非所有热盛的病人都出现四肢厥冷,因此,哲理上的这种解释尚不十分令人满意,而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仲景“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之说,“厥”字前冠以“凡”字,可见是指诸厥而言。对热厥证来说,造成这种“不相顺接”的原因是由于热盛深伏,阳气内郁之故。热为阳郁,其性开泄、升散,“气主温之”,阳气者,需运行不息而温养周身。此时,邪热内伏,阳气被阻,二者“争先恐后”,都企图外达,其结果反倒造成“欲速不达”,谁也出不去,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而不相顺接,热不得热,故胸腹灼热;阳气不达,则四肢厥冷;“随热之浅深而为厥之微甚也”(《伤寒贯珠集》),故热深厥亦深。

 

32.真热假寒证与真寒假热证的辨析。

病有错杂,证有真假。真热假寒证的病理机制是邪热内盛,阳气郁闭而不得外达,即“热深厥亦深”。其辨证要点是:内部(深层)、躯体(中心)的热象(如口温、肛温甚高,胸腹灼热,小便短赤,脉沉实有力等)为真,外部、肢末的“寒”象(如四肢厥冷,面白唇紫,脉沉而细等)为假。

真寒假热证的病理本质,一般是指虚阳浮越,即上假热而下真寒的“戴阳”证。其辨证要点是:内部,下部的寒证(如体温常偏低,胸腹欠温,下肢厥冷,小便清长,脉沉取无力等)为真象,而上部、外部的“热”症(如面红如妆,咽痛而干,烦躁不安,脉浮而数等)为假象。只要仔细分辨,真寒假热证的识别亦不困难。但临床应注意与阴虚阳亢证相区别,真寒假热以阳虚为本,阴虚阳亢则以阴虚为本,二者虽均可出现面红、咽干等上部热象的症状,但下部的、内部的症状,前者为寒,后者为热,二者截然不同。故其辨证要点是:下肢冷,尿清长者为虚阳浮越;下肢不冷,尿短黄者为阴虚阳亢。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捷要辨法,凡阳证似阴,外寒而内必热,故小便血赤;凡阴证似阳者,格阳之证也,上热下寒,故小便清白。但以小便赤白为据,万不失一。”



我发现这个城市里有一只蝴蝶飞过.很翩然,像一片落叶.色彩也很安静,我窝在墙角,眼泪没有声音,像小溪安静地流.我想起他说,小溪永远不会干枯,因为他的源头是思念......­

 




33.阳虚症状的两重性。

阳虚是指机体的热能阳气亏少,乃至脏腑机能减退,从而表现为一派虚寒的证候。

提到阳虚的表现,医生部会想到主要有畏冷,肢凉,自汗,不渴,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淡胖,面色白,脉沉迟无力等等。然而,这只是阳虚证候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只是阳虚的“一般”证候。其实,阳虚还可反映为另一方面的“特殊”证候。如少汗或无汗,渴不欲饮或渴欲饮热,大便秘而不通,尿少不利或短黄,面色泛红如妆,唇舌紫暗,脉弱而数等。阳虚的这些症状,临床上也是屡见不鲜的。

阳虚的症状具有两重性,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一方面能起温煦推动作用,关系于气化,另一方面又有司开合的功能,涉及到汗、尿的收摄与排泄等之故。

阳虚之证,或见便秘,尿少,口渴,脉数等,常有人认为是阳虚的假象,其实这些症状对于真寒证来说,确实为假,可称之为真寒假热,但作为阳虚证的假象则不可。因为所谓假象,应是与疾病本质相反的表现,而这些症状则仍是阳虚本质的反映。如阳虚生寒,阴寒凝结,肠道失却温煦而活动迟缓不运,故可导致腹部冷痛而大便秘;命门火衰,气化无权,不能蒸腾津液,泌别尿浊,故可见尿少而浮肿;阳虚卫表不固可致自汗,但阳虚热化无力则常致无汗或少汗;阳虚气血不荣,多见面色淡白,而阳虚血行瘀滞,则色见紫暗;心阳不振,鼓动乏力,虚阳浮动,则常见脉数而无力;面色泛红如妆则是阴盛于下,虚阳浮越于上的表现。由于这些症状正是从另一角度揭示阳虚的本质,所以在辨证时切不可将这些症状视作假象而予以舍弃。对阳虚所表现的两重性症状,只要从阳气的不同作用机制去认识,则并不难理解。

阳虚症状既然有两重性,既可是此,又可是彼,临床如何掌握?首先是“阳虚则寒”,说明阳虚应是久病体虚,以经常畏冷肢凉为主要表现。其次阳虚的“一般”症状往往同时出现,而其“特殊”症状则常不会同时存在,因此只要全面分析,并不难抓住疾病的本质。再次,从这些“特殊”症状,亦可区分其实质。如口虽渴但欲热饮而饮亦不多,大便虽秘而便质并不干燥,脉虽数而必然无力,虽面红如妆而下肢必然厥冷等,这与实热证、阳虚证等自不相同。



我发现这个城市里有一只蝴蝶飞过.很翩然,像一片落叶.色彩也很安静,我窝在墙角,眼泪没有声音,像小溪安静地流.我想起他说,小溪永远不会干枯,因为他的源头是思念......­

 




34.“心移热于小肠”证辨析。

心与小肠之间有经络相连,两者相互络属,便构成了表里关系,故称“心与小肠相表里”。由于心火内炽,循经移热于小肠,致使小肠里热实盛,分清泌浊之功能异常所产生的证候,主要临床表现为:心胸烦热,面色红赤,口渴欲饮,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灼痛或尿血,或脐腹痞满,舌尖红赤,舌苔薄黄,脉数有力。

小肠实热证应与心火亢盛证及膀胱湿热证相鉴别。心火亢盛证是小肠实热证的病理基础,二证皆可见心烦口渴,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脉数等症。但小肠实热证以心火下移小肠,影响其泌别清浊的功能为基本改变,因此其重点在小便的异常,以小便赤涩,尿道灼痛,甚则尿血为主症。而心火亢盛证是以心火亢盛,内扰神明,上炎舌窍为基本病理改变,其重点在于神明被扰而以心烦失眠,甚则狂躁谵语,口舌生疮、糜烂为主症。凭其主症,可作出判别。膀胱湿热证与小肠实热证虽均有小便短涩,尿道的痛或尿血等症,但二者的病因病机不同,前者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膀胱,阻滞气机所致,有尿频,尿急,尿痛的表现,其血尿多为终末血尿,小便前、中段多无血。而后者则系火热之邪为患,因心移热于小肠,影响其泌别清浊的功能所致,并伴有心火内炽的症状,但无尿频,尿急的表现,其血尿也多见于小便的前、中段,而后段多无血。此外,二者的鉴别尚应参照舌脉,膀胱湿热因兼有湿邪,故常见有舌红而苔黄或浊腻、脉弦数,且热象起伏;心移热于小肠证仅为邪热所致,且常伤心阴,故舌尖红赤,苔薄或少苔,脉细而数,热象多为微热,烦热或潮热。



我发现这个城市里有一只蝴蝶飞过.很翩然,像一片落叶.色彩也很安静,我窝在墙角,眼泪没有声音,像小溪安静地流.我想起他说,小溪永远不会干枯,因为他的源头是思念......­

 




35.肺阳虚证辨析。

肺为娇脏,不耐寒温,故其为病,易为虚实。就其虚证而言,气虚、阴虚多见,是否有肺阳虚呢?

体内阴阳气血需保持动态的平衡协调。五脏皆分阴阳,若肺脏仅有肺阴而无肺阳,则其理不通,有失脏腑气血阴阳理论的完整性,因此,应当有肺阳虚的存在。如体虚而寒邪反复伤肺;或久病咳喘,痰饮停聚于肺;或肺气亏虚,日久累及肺阳;或是脏腑问相互影响,如脾阳不足,土不生金,或肾阳亏虚无以温煦肺阳等,都可形成肺阳虚证。

肺阳虚证又有肺虚寒证、肺中寒证,是由肺气虚进一步发展或由久病大病,耗损阳气,或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而致肺阳虚衰,主气失司,虚寒内生所产生的证候。中医辨证学中虽无肺阳虚之名,但却有肺阳虚之实。

肺阳虚证之病因病机:外感寒邪,久患咳嗽,肺虚致母病及子,以及肾阳不足等,均可损伤肺中阳气而致肺阳虚证。肺阳虚证的病理变化:一是肺气虚寒,卫阳不足,易致阳虚外感;二是肺气虚寒,水津不布,聚而为饮;三是肺气虚寒,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膀。肺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色白或晦暗,咳喘无力,声音低微,少气,动则益甚,易于感冒,咳吐涎沫清稀量多,呼吸气冷,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质淡紫胖嫩而润,舌苔白滑,脉沉迟弱。

肺阳虚证应与肺气虚证、风寒犯肺证、寒痰阻肺证相鉴别。肺气虚证病变尚轻浅,没有寒象,而肺阳虚证病变较深重,且有寒象。风寒犯肺证与肺阳虚证虽均为肺之寒证,但二者一表一里,一实一虚,前者以表实为主,后者则以里虚为主。寒痰阻肺证属实证,临床上常伴有恶寒发热,少汗,身痛,脉浮等寒邪束肺,以及吐痰色白、量多而稠之症;而肺阳虚证属虚,临床上常伴有畏寒肢冷,气短息微,自汗,喘促,面白,神疲乏力等虚寒之症。

36.论肺血虚证。

肺血虚证不仅在临床上可见,而且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从生理上而言,肺与血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中医诊法中的脉诊的基本原理亦是由于寸口属手太阴肺经,肺主气而朝百脉,故可候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情况。从现代医学解剖学观点来看,肺内有着许多大小不一的静脉和动脉,并参与体内的血液小循环,因而肺与血脉在生理上有密切关系,从中医基础理论及证候转变而言,气与血相互为用,肺气虚无力输布精微以滋养肺脏可使肺血虚;肺血虚亦能影响肺主气的功能而使肺气虚。阴与血在生理上同为一源,在病理上则多表现为伤阴必耗血,故肺阴虚与肺血虚之间亦可相互影响。

六淫、七情、痰瘀水饮、劳倦、外伤以及久病耗伤等病理因素,均可引起肺血虚证。肺血虚证的临床表现有:若因久咳或咳甚损伤肺之血络而致肺血虚者,常见有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或咳吐脓血;若合并肺气虚者,则可表现为神疲少气,咳喘无力,动则喘甚,声音低怯,易感冒,面色少华,头昏眼花,心悸,无汗或少汗,唇淡,脉细无力等症;若合并肺阴虚则可表现为面色少华,头昏眼花,心悸心慌,于咳短气,痰少而稠,或咳嗽带血,口燥咽干,声音嘶哑,形体消瘦,甚至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唇淡,舌红,脉细数等症。



我发现这个城市里有一只蝴蝶飞过.很翩然,像一片落叶.色彩也很安静,我窝在墙角,眼泪没有声音,像小溪安静地流.我想起他说,小溪永远不会干枯,因为他的源头是思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