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根本理论

 大江3124 2010-06-10
阴阳的思想反映的是平衡,五行的思想反映的是整体的相关性。这些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理念,也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中医正是运用了这样一种精神来构建它的理论体系的。 

  阴阳平衡之道 

  气分阴阳。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最根本的因素。如果阴阳失调的话,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所以阴阳理论,是中医最根本的理论。那么它在中医里面又是怎样来运用的呢?  

  我们来看《黄帝内经》的解释。《黄帝内经》是汉代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理论全面确立的标志。它的主要内容是黄帝跟他的国师岐伯的对话,因此现在中医有时候也被称为岐黄之学。《黄帝内经》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叫做《素问》,一部分叫做《灵枢》。《素问》主要是从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说明人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疾病的方法;《灵枢》则提出经络学说,成为以后针灸治疗的依据。 

  《素问》认为,人身的阴阳跟天地的阴阳,是完全相一致的。因此它用阴阳来分析人生理上各种各样的问题。 

  它首先拿阴阳的理论来归纳人体脏腑组织的属性,把人的内脏分成脏和腑两大类。 

  脏就是指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腑是指六腑,包括胆、清代写刻本《黄帝内经?灵枢经》的品格的 品 格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这六个部位。 

  脏和腑是如何区分的呢?脏是指胸腔、腹腔中那些内部组织比较充实并且具有储存和分泌功能的一些器官。我们看心、肝、脾、肺、肾,它们都具有这样一种结构特点。而腑主要是指腹腔中那些中空的、有管道的器官,如胃,大肠,小肠,膀胱等,它们都有一个传导和化解吸收进来的各种东西的功能。 

  五脏六腑有阴阳不同的属性。五脏是阴,六腑是阳,五脏跟六腑是阴阳配合的,因此就可以用阴阳来分析人的病理变化。比如说,如果阴太盛的话,阳就要病了;阳太盛的话,阴就要病了。阳盛表现为一种热,阴盛表现为一种寒。 

  之后又用阴阳理论来诊断病症的属性,看是属于寒症还是热症。诊断了病症以后,就要进行治疗,治疗也首先要分清阴阳,以确定治疗的方向。如果是寒症,那当然就要用热来加以补充。寒就是阴寒,阴寒就用阳补。如果是热症,就要用阴来补。总之,阳病要治阴,阴病要治阳。 

  这种阴阳理论,实际上就是利用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规律来判断和分析人的生理状况、病理状况,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也就是说,它的特点是看到事物之间实际上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地方过了,另一个地方就会衰弱。 

  所以中医的治病原则,就是要维持阴阳的平衡。要维持阴阳的平衡,首先就要辨明阴阳的消长,看什么原因造成了阳的过盛,或者反过来,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阴的过盛。 

  中医的阴阳理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一个最基本的运用。而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我们讲过,也可以倒过来讲,叫庸中,即用中。 

  为什么要用中呢?因为中就是维持事物的平衡。如果事物失去了平衡,那么就会产生偏差,所以平衡就是一个适度,既不过,也没有不及。我们吃东西吃得过饱了,就会有问题;吃得不够,也会有问题。不管是过饱也好,饥饿也好,都会使身体不适。所以中医认为一切疾病都来自于阴阳的失衡,也就是说失了中道。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并不能简单地说是指中国的医学,实际上它更是一种中道的医学,“中医者,中道之医也”。 

  中医就是吸纳了中道的理论,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之上的。有人说中医不科学,但它的理论基础却是最科学的——它是符合现在辩证法的原则的。 

  阴阳理论,就好像辩证法讲的对立统一,既要讲平衡、统一,又要讲矛盾、斗争。之所以要平衡,就是因为有冲突。阴阳如果没有冲突,那为什么还要讲平衡呢?根本没有必要。 

  一个人的身体中,由于内伤和外感,阴阳也就不断地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有些外感是无法避免的,比如气候的变化,所以我们要注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以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从而取得一个相对的平衡,这样才能保持自己身体的健康。 

  《素问》里就讲到了这一点。《素问》开篇第一章,黄帝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古代的人活到100岁,身体和动作都还是非常敏捷,可现在的人年龄刚刚半百的时候,动作就不灵活了,这是怎么回事?岐伯就告诉他说那是因为上古之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这三句话是非常重要的。“食饮有节”,就是饮食要有节制。这个节制不是说不吃,而是要适当,不暴饮暴食,也不忍饥挨饿,这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就是有固定的作息时间。“不妄作劳”,就是不没事找事做。其实这都是很普通的话,但养生就是靠这个。 

  岐伯说上古之人正因为这样,才保持了他们形神的完备,所以能够“终其天年”。而现在的人呢?他认为现在的人已经没有办法保持这样一种有节制的平静的生活了。他们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其结果当然就是“竭其精,散其真”,才50岁,身体就非常衰弱了。 

  《素问》用古人和今人的比较告诉我们,人要想身体健康,就必须要懂得保持一种平衡,要有节有常。而中医阴阳理论的核心也就在于维持人各个方面的平衡,以达到一种安定和谐的状态。 
 
 五行生克之学

  中医里面还有一个最基础的理论,就是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也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理论,就是把天地万物,归纳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而且认为这五大类物质之间有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

  譬如说,如果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排列的话,它们之间就是“比相生、间相克”的关系。即相邻的相生,相隔的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相生。而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这是相克。

  中医也运用了这个理论去分析人体脏器之间的关系,而且治疗的时候还运用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来确定从哪个方向入手。

  在五脏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所以肝能够制约脾,因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而脾和肺之间又有一个滋生的关系,因为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但肺又能够制约肝,因为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肝制约脾,脾滋生肺,肺又制约肝。

  在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循环关系治疗肝脾胃病的时候,就要根据这样的制约关系。比如一个人肺有病,医生不一定直接治肺,他如果能把脾胃调好的话,肺病自然也会好。

  中医非常注意脾胃,脾胃虚弱也可以说是万病之根,万病都可以来源于脾胃。之所以提出饮食有节,就是因为饮食直接影响到脾胃的健康与否。

  这是五行里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还有相乘相侮的关系。所谓相乘相侮,“乘”有乘虚而入的意思,“侮”有恃强凌弱的意思。

  比如说在五行关系里,肝是木,心是火,木生火,所以又称肝是母,心是子。那么如果一个人的心火非常之盛,就有可能是因为他的肝不好,所以才造成心火的旺盛。这种关系,就叫做母病及子。

  所以这个时候,看心火旺盛该治什么,不是治心,是治肝。这就是五行的具体应用。

  这是母病及子,反过来的情况就是子病及母。比如说,脾和肺的关系,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因此脾是母,肺是子。当肺气非常虚弱,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影响脾的功能。那么按照关系来讲,这就是子病累及母。

  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体现了五行学说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人作为一个生命体来讲,是一个整体,其五脏六腑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一个一个孤立存在的。这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整体的辩证思维。

  所以中国古代讲“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的中也就体现在治人上,而不是单纯地治病。也就是说中医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治理的,而不是仅仅治局部的病。

  整体的医学

  中医这种局部反映整体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说现在非常风行的足疗,它实际上就是脚底按摩。中医认为脚底虽然只是人的一个部分,但它却能够反映出全身的状况来,所以用足疗可以医治各方面的病。清代精写刻本《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第八篇中医与中国文化同样的,还有手,手掌的每一个部分,也都反映了全身各个部位的状况。

  中医强调的就是整体和局部的这样一种关系。整体之中的每个部分之间也是息息相关的。

  阴阳理论反映的是平衡,五行学说反映的是整体的相关性,这些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理念,也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中医正是运用了这样一种求实的精神来构建它的理论体系的。

  如果有人认为,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根本就是不科学的,是模糊的,不可实证的,那只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一种非常清晰的,你是你,我是我,我不是你,你不是我,这样一种观念,所以他们就无法认同,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样一种观念。但不能认同并不代表这个理论就是错误的,如果因此就把这个理论彻底否定了,那也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理论给否定掉了。

  所以中医理论的存亡,实际上也涉及到了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存亡。如果能够把中医的理论重新确立起来,让大家认识到中医理论的合理性——虽然它不一定符合现在所谓的科学概念,但它本身是科学的——那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念,也可以恢复、确立起来。因此,复兴中医,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