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产业发展或将进入新的变革期

 sanmin 2010-06-16
世界产业发展或将进入新的变革期
2009-12-15 9:53:24      中国经济导报
制造业分类的比较
  阅读提示:在新的国际产业分工趋势下,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很难继续依靠承接制造业转移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二是通过发展高附加值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的空间不断缩小。这对于已近跨入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大门的我国制造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打击――我们好不容易按照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经验,建立了工业化中后期发展所必需的制造业体系,但从中能够获得的利益却越来越少,从中能够获得的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动力也越来越小。
  
  王云平 邓 洲
  
   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内在的规律,贯穿其中的是产业的高度化、优化和合理化。发达国家成功的工业化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但也限制了后起国家通过多条道路实现工业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重化工业化快速增长,成为近年来我国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按照传统的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将无法解释我国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存在和强大。为此,需要重新审视制造业结构演变规律和调整方向,特别是制造业结构升级路径的选择。
  
   我国产业结构重化工业化的趋势显著
  
   经济学对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主要成果是工业化阶段论,包括霍夫曼定理的重化工业化演变规律,日本学者的对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重化工业化阶段的高加工度化阶段研究等。产业(工业)结构演变机理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罗斯托的产业的关联效应与主导产业理论,筱原三代平等的主导产业理论等。
   国内对于工业(制造业)结构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工业结构特征及趋势。根据产业结构演变和工业结构演变规律,或者国际上有关“标准模式”,判断我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存在偏差和问题等。二是工业(制造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在从供给、需求因素研究工业结构变动的基础上,相当多的研究文献进一步从具体的影响因素如从技术、外资等分析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三是关于产业(工业)结构优化、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及其相关问题。众多学者从产业(工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标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标准模式结构、产业平衡、供需结构关系、结构效应等内容。四是产业(工业)结构调整战略问题。主要是针对我国长期发展战略、经济和社会中出现的问题,赋予产业(工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更多的学者是针对单一的战略问题和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如自主创新能力问题、贸易条件恶化与出口结构升级问题、就业问题、重化工业化与能源资源支撑能力和污染压力等。
   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看,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似乎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阶段。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历史看,这点确实得到了证实:英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以前就进入了重工业阶段,日韩等后起国家,也先后在上个世纪后半叶逐渐步入重工业化时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发展逐渐和国际趋势接轨,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重工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1991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值中,重工业的比重是53.69%,到2007年,这一指标上升到了70.47%。不到20年的时间里,重工业的产值比例上升了大约17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产业结构重化工业化的趋势显著。
   同时,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加工和制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值一直非常高。从1988年以来的变化情况看,虽然这一比值存在波动,但高加工度化还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综上,我国产业发展正处于向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转型中。
  
   世界产业发展格局即将进入新的变革期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生产力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在发达国家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具体说来,就是将部分或全部的制造活动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进行。这种以制造外包作为主要形式的国际产业转移,是近半个世纪影响全球分工的最重要因素,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形成了目前以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为代表的世界制造中心布局。
   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制造业转移基本结束,新的国际分工趋势正在酝酿之中,世界产业发展格局即将进入新的变革期:
   首先,服务业替代制造业成为新时期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劳动密集型表现更为强烈的服务业上,具有比制造业更高的比较优势,服务外包已经成为跨国公司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的新手段;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国内产业结构,重新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部分高端制造业开始向国内回归,主要承担外包业务的制造国家将面临衰退的可能性。
   其次,价值链位势逐渐替代资源禀赋,成为国际产业分工新的依据。如果说,上个世纪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主要是在降低成本的要求下驱动的,那么,新时代的产业转移,则主要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劳动密集产业和环节的同时,跨国公司根据各个行业的特点,将盈利能力较弱的环节更多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保留盈利能力强的环节。产业分工的规律将得到重新定义,进行产业转移的不会是整个制造业,而是在价值链中处于低位势的制造环节。
   因此,在新的国际产业分工趋势下,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很难继续依靠承接制造业转移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二是通过发展高附加值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的空间不断缩小。这对于已近跨入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大门的中国制造业而言,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我们好不容易按照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经验,建立了工业化中后期发展所必需的制造业体系,但从中能够获得的利益却越来越少,从中能够获得的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动力也越来越小。
  
  我国制造业面临结构困境
  
   按照传统的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将是推动结构调整升级的主要力量,但是,在新的经济格局和技术格局下,这样的趋势却造成了目前我国制造业结构上面临的三大困境:
   第一,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落后于产业规模的扩张速度。自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工业技术更新改造和技术进步的步伐放缓,工业结构到目前为止,也未实现由高加工度化阶段向技术集约化阶段的转变。我国引以为豪的制造业中,一般性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工业的比重非常大,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上升缓慢,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非常低。所谓的一批“高新企业”,也只是在高新领域从事低加工生产的普通制造类企业。
   第二,重工业化带动的资本深化阶段的提前到来,减弱了产业发展对吸纳就业的作用。我国是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沾了“人口红利”的光。但是,随着从事农业生产人数的减少,巨大的就业压力将主要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进行消化。而我们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是,资本深化的趋势已经在多个行业出现,资本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开始作用,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并不能有效地吸纳就业。
   第三,产能过剩严重。进入新千年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开始进入了重化工业化时代,以能源、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电子和建筑材料等行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总量不断扩张,增速维持在30%左右,大大超过了同阶段我国GDP的平均增速。重工业的高速发展,成为现今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重化工业行业在发展中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我国产业发展中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矛盾十分严重。钢铁、电解铝等11个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压力。重工业重复投资和集中增长所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生产资料过剩的结构性问题,使得我国产业发展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产业整体增长的经济效益低下。除了传统产业,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得新能源、电子等新兴产业也在近两年凸显产能过剩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产业发展政策在很多时候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地方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和政绩考核不合理的共同作用下,一旦产业促进政策出台,一个新兴产业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过剩的情况。
  
   有必要重新审视制造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和调整方向
  
   根据上文的分析,由于国际产业分工趋势的变化,以及我国自身发展目前所处的特殊阶段和所面临的特殊环境,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虽然已经是我国工业化的大趋势,但将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依据存在诸多问题。
   从国际上看,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很难继续推动我国经济高位增长;从国内形势看,按照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方向的产业发展已出现诸多困境。由此,我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调整升级需要确定新的依据和方向,以解决继续推进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中出现的困难。
  
  政策建议
  
   传统的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方式已经造成一些问题,不能作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基于价值链的视角为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出了新的思路,建议政府应该根据不同类型制造业的特点,制订相关政策。
   对于以加工制造为主体的流程类制造业,要通过制造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促进互动,实现行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普遍升级。首先,要在石油化工、纺织食品等行业大力推广循环经济、绿色制造,以适应能源环境和消费市场新需求;其次,通过联盟的形式实现价值链上各个环节在研发、生产和市场运作上实现联动,以提高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最后,鼓励产业集群的形成。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促成价值链各环节主体在地域上和信息联系上的集中,减少上下游之间的交易成本,降低行业内风险。
   对于以组装加工制造为主体的模块类制造业,要提高制造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首先,制造企业要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一方面,积极消化吸收承接的外包生产过程中引进的技术;另一方面,也要针对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方向,组织专门的研发团队对未来市场需求的技术进行先期研究。其次,注重品牌培养。利用产量上的优势逐步树立品牌知名度。第三,鼓励兼并和收购活动,培育一批具备产品研发设计、成套模块生产、强市场运作能力的制造集团。在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的作用下,依托优势企业,加快制造企业向研发和营销环节的渗透力度,逐步改善模块类制造企业低利润率的现状。
   对于以设备制造为主体的架构类制造业,要培养其占领价值链的高端,形成以制造企业为中心的行业布局特色。首先,借助我国制造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为设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需求环境。依托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推进设备类产品的国产化,在设备采购上坚持进口替代的基本原则,将内资设备制造业作为主要的供应商。同时,对于合资设备类企业的设立,要以紧缺技术的转让作为审批前提,不断提高产品的国产化比例。其次,由中央政府牵头,组织和实施一批基础知识和共用技术的研发项目。通过攻克紧缺技术和短板技术,为我国设备类制造业的发展扫清技术障碍。第三,加强设备类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特别要注重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提升产品品质和档次。
   (作者单位分别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中国社科院工经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