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将心比心

 书虫老李 2010-06-20

8.将心比心

大栾家完小  蔡淑香孙艳英

教材分析:

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学情分析:

教学本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受到中华民传统美德的感染。同时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策略: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出发来预测学情,迁移情感,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学习是一个主动习得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成为发现之旅,发现文中的真情,感悟真诚,尝试表达情感。

        

我的思考

一、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2 、四人小组的同学轮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3 、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 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自由读课文第二小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3 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母亲又是怎样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小节。

5、学习第三小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么?

6、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教后反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