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P漏油事件警示:走出去企业是否做足风险应对措施? - CPA之声 - 中国会计视野论坛 ...

 hansa 2010-07-04

BP漏油事件警示:走出去企业是否做足风险应对措施?

技术先进的老牌石油企业BP公司深陷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漏油事件:漏油对墨西哥湾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灾难性的,BP公司所承担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其股价已经大跌,甚至已经有声音讨论其破产的可能性,即使不破产,面临天价索赔是肯定的,元气大伤也是注定的。
     BP公司的技术还是非常先进的,即使科技发达如美国者,在堵漏方面也没有更好的技术;BP公司的动员能力也是一流的,事故发生之后,公司即已经组织了全世界第一流的专家,随时分析进展,提出方案。事故的责任主要在施工方,事发前施工方也投了保险。      
      但即使如此,也没有避免灾难的发生,公司也是一步步滑入深渊。
      一流公司的困居对于我国“走出去”企业有很深的警示。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国内大批企业积累了实力,有了走出去的能力;其规模、市场的扩大,也有走出去的需要,政府对于企业“走出去”也是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特别是资源行业和企业,走出去的愿望更加迫切,走出去的步伐更加急迫。国字号的中石油、中石化全世界找油;中铝则积极投身铁、铝、铜矿;中建甚至于基建换矿业资源。民营企业也是不甘落后,佼佼者如紫金矿业等等。
       相交国际同行,我国企业走出去时间更短,经验更为缺乏,遇到的困难也更加困难。特别是国内三十年发展,很大程度上透支了环境,这种经历和背景成长起来的企业,遇到环境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企业欠缺环境成本的意识,也缺少环保方面的技术,一旦发生类似问题,很可能束手无策,甚至面临灭顶之灾。
        再者,三十年高速发展,形成一种急躁心态,总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赶工期,这很可能为灾难打开方面之门,近期山西王家山矿难、BP漏油都和赶工期有莫大的牵连。
        其实国内环境事故多发,象开县井喷、吉林石化泄露污染松花江等等,如果发生在国外,中石油、中石化损失之大,难以想象。
        BP漏油事件给环保意识欠缺,环保技术落后,心态急躁,走出去的步伐又过快国内走出去企业提出了警示,愿走出去企业少听外国投行别有用意的“购买BP”忽悠,多反思走出去的措施和步骤,走的更稳当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