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格律》要句

 圈哥 2010-07-04
《诗词格律》要句 
 
 

       

图片

 

        王力,中国语言学家、诗词大师。《诗词格律》是王力先生诸多诗词著作中的“大家小书”之一,是学习诗词入门的必读之书。下面将自己学习时自认为最重要的文句原序誊写在此,供初学者参考。原书10万多字,我按自己的思维和水平加以约减,肯定有很多欠妥之处,只是一种学习方法而已,意在入门方便、启发兴趣、抛砖引玉。

 ­

第一章 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 ­

第一节 韵 ­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韵母。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不同韵头的(同韵尾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如a;ia;ua)。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和谐。 ­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依照韵书来押韵。 ­

第二节 四声 ­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1)平声,(2)上声,(3)去声,(4)入声。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同时也有两种读音。 ­

第三节 平仄 ­

  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

第四节 对仗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

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这个规则是: ­

(1)出句与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

  对联是从律诗演化而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两个标准。 ­

第二章 诗律 ­

第一节 诗的种类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或古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数字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

(一)古体和近体 ­

  凡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

b.押平声韵; ­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长律。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古绝可以用仄韵。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律绝不但押平水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 ­

(二)五言和七言 ­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称五律,七言律诗称七律;五言绝句称五绝,七言绝句称七绝。古风分为五古,七古。 ­

第二节 律诗的韵 ­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按照韵书来押韵的。律诗一般只用平水韵。第一句押韵与否是自由的。 ­

  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他地方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

第三节 律诗的平仄 ­

  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 ­

(一)五律的平仄 ­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而已。 ­

五律的两种基本格式: ­

(1)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加( )的是可平可仄) ­

(2)平起式: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二)七律的平仄 ­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

(1)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2)平起式: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三)粘对 ­

  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个字相一致。­

  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

(四)孤平的避忌 ­

  孤平是律诗的大忌。 ­

  五言在“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里,第一个字必须用平,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 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个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子,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一种补救办法。 ­

(五)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可以可平可仄了。(注意:犯孤平指的是平脚的句子,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 ­

(六)救拗­

  凡平仄不以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在律诗中,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有“救”。一般来说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

  (a)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个字用了仄声,第三个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

  (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就是对句相救。 ­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 ­

(八)古风式的律诗(略) ­

第四节 律诗的对仗 ­

(一)对仗的种类 ­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同类的词相为对仗。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 ­

 (a)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

 (b)颜色自成一类。­

 (c)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南”“西”“北”等字。­

 (d)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

 连绵词只能跟连绵词相对,不同性质的连绵词不能相对。名词只能跟名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

(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对仗 ­

  为了说明便利,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尾联。对仗一般在颔联和颈联。 ­

(三)首联的对仗是可用可不用的。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对仗。 ­

(四)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 ­

(五)少于两联的对仗 ­

(六)长律的对仗 ­

  长律的对仗与律诗同。只有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其余各联一律用对仗。 ­

(七)对仗的讲究 ­

(1)工对 ­

  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同义词相对,似工而实拙,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叫做“合掌”,最是诗家大忌。 ­

(2)宽对(略) ­

(3)借对 ­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词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 ­

(4)流水对 ­

  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自有独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其实十个字或十四个字只是一个整体,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叫流水对。 ­

  总之律诗的对仗不像平仄那么严格。 ­

第五章 绝句 ­

  绝句应该分为律绝和古绝。 ­

(一)律绝 ­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于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

(甲)五言绝句 ­

(1)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2)平起式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乙)七言绝句(1)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0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2)平起式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

(二)古绝 ­

  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

(1)用仄韵。 ­

(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 ­

第六节 古体诗 ­

  古体诗除了押韵之外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缚,这是一种半自由体的诗。 ­

(一)古体诗的韵 ­

  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在仄声韵当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地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可以。但是所谓通用 也不是随便乱来的,必须是邻韵才能通用。 ­

(二)柏梁体 ­

  有一种七言古诗每句押韵的,称为柏梁体。 ­

(三)换韵 ­

  律诗是一韵到低的,古体诗固然可以一韵到底,但也可以换韵,而且可以几次换韵。 ­

(四)古体诗的平仄 ­

  古体诗的平仄没有任何规定。 ­

(五)古体诗的对仗 ­

  古体诗的对仗是极端自由的。一般不要求对仗。 ­

(六)长短句(杂言诗) ­

  杂言也就是长短句,从三言到十一言可以随意变化。 ­

(七)入律的古风(略) ­

第三章 词律 ­

第一节 词的种类 ­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得。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得。 ­

  词大致可分三类:(1)小令(五十八字以内);(2)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3)长调(九十一字以外)。 ­

(一)词牌 ­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

(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

  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阕。 ­

第二节 词谱 ­

    每一词牌的格式叫词谱。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古人所谓词谱乃是拔出一件样品,让大家照样去填。 ­

第三节 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 ­

(一)词韵 ­

  平声与仄声的界限也是很清楚的。某调规定用平韵,就不能用仄韵;规定用仄韵就不能用平韵。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规定,戈载的《词林正韵》从前运用的人颇多。 ­

(二)词的平仄 ­

  词的特点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词句常常是不沾不对的。从律句解释词的平仄,十分之九的问题都解决了。 ­

(三)词的对仗 ­

    词的对仗有固定的,有一般用对仗的,有自由的。固定的对仗是很少见的。凡前后两句字数相同的都有用对仗的可能。词的对仗有两点和律诗不同。第一,对仗不一定要以平对仄,以仄对平。第二,词的对仗允许同字相对。除了这两点以外,词的对仗跟诗的对仗是一样的。­

第四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 ­

第一节 诗词的节奏 ­

(一)诗词的一般节奏 ­

    这里所讲的诗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律诗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节(即每两个字)作为一个接着单位的。 ­

    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如:平平——仄;仄仄——平。应当指出三字句,特别是五言、七言的三字尾,三个音节的结合是比较密切地,同时,节奏点也是可以移动的。移动以后就成为另一种情况。如:平——平仄;仄——仄平。­

(二)词的特殊节奏 ­

    词在节奏上有它的特点,那就是那些非律句的节奏。 ­

第二节 诗词的语法特点 ­

(一)不完全句 ­

所谓不完全句,一般指没有谓语,或谓语不全的句子。最明显的不完全句是所谓名词句。一个名词性的词组就算一句话。有时候表面上好像有主语,有动词,有宾语,其实仍是不完全句。有时候副词不一定要像在散文中那样修饰动词。 ­

(二)语序的变换 ­

    在诗词中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在不损害原意的情况下,诗人们可以对语序作适当的变换。­

(三)对仗上的语法问题­

    诗词的对仗,出句和对句常常是同一句型。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上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对。可见对仗是不能太拘泥于句型相同的。一切形式要服从于思想内容,对仗的句型也不能例外。 ­

(四)炼句 ­

    炼句常常也就是炼字。就一般说诗句中最重要一个字就是谓语的中心词(称为“谓词”)。把这个中心词炼好,诗句就变为生动的、形象的了。谓语的中心词一般是用动词充当的。因此,炼字往往也就是炼动词。形容词和名词,当它们被用作动词的时候,也往往是炼字。 ­

结语 ­

    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诗词的格律也不能是例外。处处拘泥格律,反而损害了诗的意境,同时也降低了艺术。格律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反过来成为格律的奴隶,我们不能让思想内容去迁就格律。但是假如我们学写旧体诗,就应该以格律为准绳。而不能以突破束缚为借口,完全不讲韵律和平仄。如果写出一种没有格律的“律诗”,那就名实不符了。词的平仄本来比诗更严,如果一首词没有按平仄的规则来写,就不成其为词了。旧体诗词的好处在它的音韵优美,而不在于字数的固定。假如只知道凑足字数,而置音韵于不顾,那就是买椟还珠,写旧体诗词变为毫无意义的事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