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经济:“二次探底”风险几何

 3gzylon 2010-07-08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尽,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脆弱。不幸的是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却有扩大蔓延之势,而且还导致欧洲经济被贴上“不信任”的标签,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与风险正在上升。如何防止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将是20国集团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半月谈》2010年第12期)

多伦多G20峰会达成减赤共识

二次探底风险上升

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在加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酵升级,是全球经济二次探底最主要的诱因。持续半年之久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等国债务与财政赤字问题又接踵而至。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盟中有11国债务占GDP比例超过60%的红线,14国财政赤字占GDP比例超过3%的警戒水平。希腊债务、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分别高达124.9%和13.6%,偿还到期债务压力骤增,外部融资能力锐减,金融体系趋紧。欧盟各国通常互为对方债权国,希腊危机很可能扩散至其他欧洲各国。

欧元贬值风险陡增。希腊危机延续至今凸显欧元区“有统一货币,无统一财政”的尴尬,财政救援乏力动摇市场对欧元信心,加之经济复苏相当脆弱,市场反应过于敏感,评级机构屡屡降级,投机基金推波助澜,近期欧元兑美元汇率跌破1∶1.2,风险不容小觑。

“高福利”将使债务问题长期困扰欧洲。欧洲债务问题并非完全由应对金融危机的大幅财政刺激措施所致,而是被欧洲长期低增长、高支出的失衡模式所拖累。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在发达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刺激措施中,财政支出只占其债务总额的10%,其余负债主要是“高福利”支出所致,包括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体系等巨额财政负担,而这种支出未以劳动产出和经济增长为支撑。

其次,欧洲国家政策操作风险增大。为应对金融危机,欧元区各国几乎把财政政策用到极致,结果导致财政赤字水平进一步恶化。在经济形势不明朗情况下,如果财政刺激措施戛然而止,就有可能使原本处于复苏中的经济再次陷入衰退,削减政府开支必然带来短期经济紧缩效果,增加政府税收或举债将会出现“挤出效应”,遏制私人消费和投资;如果持续财政刺激措施,债务问题将继续恶化,进而引爆更多债务危机。

第三,发达国家高失业率是世界经济复苏脆弱的症结。美国劳工部近期数据显示,2010年5月美国非农人口失业率为9.7%,新增就业岗位41.4万个,但34.3万个是临时工作岗位,长期失业人口高达676.3万人。经合组织最新报告预测,美国、欧元区、英国2010年失业率分别高达9.7%、10.1%和8.1%,2011年失业率分别为8.9%、10.1%和7.9%。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短期内无法改善,很难降低到金融危机前水平。私人消费和投资增长因此受到一定抑制,消费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存在,经济运行风险上升。

最后,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资产泡沫风险。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采取积极扩张政策,增强市场流动性。宽松货币环境以及国际资本再次流入新兴市场国家,使资产泡沫风险迅速聚集,这将会给新兴市场经济复苏带来冲击。中国在控制地产泡沫,印度在加息,新兴市场更关注通胀问题,控制有“过热”迹象的经济运行,但风险犹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