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怯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是怎样一种复杂的心情?游子归来,故乡近在眼前,熟悉的一切历历在目,强烈的亲切感扑面而来。而欣喜之中,竟然有了一丝怯意,以致面对乡人,不敢开口询问。那是一种无时不在的牵挂,一种对亲人思念至极的忧虑。在故园那矮矮的屋檐下,那个人,那些人,还好吗?真的不知在思念的尽头,会有一种怎样的情境在等着一颗沧桑的心。 不敢问,是因为音书断,不知家中近况如何。近了,越来越近了,千百次梦回的地方,心跳得是那样强烈。多少回望断天涯路,多少回西楼月圆心飞千里,只为这即将到来的一刻。无论十年百年,无论千里万里,那个温馨的地方,永远是游子心中卸不下的牵挂。 情切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下洛阳。” 急切的归乡之情跃然纸上。千里路途,水阻山隔,只是寥寥两句,一条路便清晰地直指家园。急切中带着欣喜,漫卷诗书,白日放歌,青春作伴,终于可以回家了,所有的美好都在身边围绕,岂能不喜?故乡从战乱中转复平安,客居他乡日久年深,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乡愁早已化为喜悦,故园的东风,仿佛直吹进尘封的心底,于是云破月来,一切都变得柔情似水。面对回家的心情,连一向沉郁的老杜也变得轻快起来,才写就这“生平第一快诗”。 看惯了异乡的花开花落月缺月圆,故园的菊花还金黄如旧吗?窗前的寒梅,是否开出了馨香的花朵?快些,再快些,魂牵梦绕的一切我都想知道。我就要回来了,故乡! 情伤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写下《回乡偶书二首》时,贺知章已经是86岁高龄,离开家乡也已经五十多年了。离开时还是青春少年,归来却已华发苍颜。漂泊路上的漫漫风尘,将美好的年华悄悄地掩埋了。终于拖着半命残躯重返故里,可是物是人非,白发故人稀,知交半零落,连儿童都笑问客从何处来。在他乡是客,归来依然是客,心中的故乡,永远也无法归来了。不变的只有门前的湖水,还像当年一样流淌,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与凄凉! 而另一种情伤却近乎绝望。“近寒食雨草萋萋,着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这是唐代无名氏的一首《杂诗》。故园在千里之外依然,在流年匆匆中驻守着陈年旧事。可是,那千里路上,有风雨起起落落,无法归去。有家难归,该是痛彻心骨的悲哀吧!就算生命的最后一刻,口中念着的,心中眷恋着的,依然是故乡。于是不忍听杜鹃的不如归去,那啼血的鸣叫,直把易碎的心也刺出血来。 所以把一切的情愫都交给诗句吧,让后人于长长短短的乡愁里,想起生命中最留恋的那个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