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刚刚闭幕的二十国集团(G20)多伦多峰会上,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原因,有关加强对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讨论增多,但非常遗憾的是,峰会并未能就此达成明确、具体的共识。
欧洲债务危机当中,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市场当中呼风唤雨,对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等国来说,这些评级机构下调一次评级,足以让它们国债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加速向“破产”边缘滑落。欧洲债务危机的惨痛教训和前车之鉴,为所有人上了一堂有关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知识普及课。许多人此时才注意到,评级机构竟然可以“一言灭国”,其影响力之大、破坏性之强,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 在多伦多峰会上,中国针对评级机构问题,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包括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减少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完善信用评级机构行为准则和问责制度,特别是要制定客观、公正、合理、统一的主权信用评级方法和标准,使有关评级结果准确反映一国经济状况和信用级别。这些建议都非常好,关键是要看今后如何落实。 从信用评级机构来讲,其本身存在严重弊端,或者可以成为“原罪”。首先,不管是穆迪,还是标普,还是惠誉,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既不姓“国际”,也不姓“市场”,而是“姓”美国。这三家彻头彻尾的美国机构掌握着足以影响世界金融市场的话语霸权,而且这种霸权有着天然维护美国利益、损害他国利益的不客观、不公正倾向。 借用一位从事国际经济报道50年的老专家的话说,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采取双重标准,打击其他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或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不止坑过一个国家”,日本、德国和中国都在“受害者”之列。 在去年底和今年初,欧洲债务危机尚在发酵当中,当时国际社会除了担心欧洲,更担心美国。美国商业地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不断攀升问题,美国双赤字下的美元信用问题,美国“零利率”下的全球资产泡沫和投机套利问题……甚至有人断言,如果有“终极”危机,那一定是美元危机。 但此后,事态的发展令人意想不到,随着评级机构接连下调一些欧洲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市场关于这些国家可能“破产”的传言甚嚣尘上,欧洲债务危机终于一发而不可收拾。最让人费解的是,在这个时期,同样面临巨额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没有遭到任何调降,在危机泥潭中越陷越深的“房地美”和“房利美”的信用评级也没有遭到调降。这不得不让人惊呼,宣称有着一套公开、透明、专业评级标准的评级机构,其客观性到底从何体现? 另外,评级机构的评级行为“利字当头”,往往置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于不顾。信用评级机构直接决定债务发行方的融资成本,同时也决定投资者的风险预估和回报。但在现有市场制度安排下,债务发行方拿钱请信用评级机构做评级,而投资者对此却没有任何发言权。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评级机构具有天然高估债券发行方信用评级的倾向,有时甚至是明目张胆的串谋、弄虚作假。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大量不良的“垃圾资产”就是经评级机构之手,才得以顺利贻害全球的。次贷危机爆发三年了,却没有任何一家信用评级机构为此负责。 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垄断市场,既没有充分竞争,也没有得到有效监管。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基本上处在一种美国监管机构“说谁行谁就行”的原始状态。例如,美国监管部门认定,只有得到一家甚至两家被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出具评级报告,债券发行方才能成功发行债券。而所谓被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完全是美国监管机构说了算。外国的信用评级机构要进入美国市场,完全没门儿。 要规范全球信用评级市场,必须打破美国三大巨头的垄断,同时有意减少对这些评级机构的依赖,而最重要的则是针对信用评级机构,建立起严格的事先预防和事后惩戒制度。一句话,那就是,谁评级,谁负责,谁胡来,谁完蛋。 (中国证券报 明金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