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一点通企管欢迎您! 专业生产管理培训、咨询、辅导,主要提供现场管理、成本控制、减少浪费...

 wxs201 2010-08-02

问问题的技巧

 

一、如何问封闭式问题:

封闭型问题可找出明确答案 适用于对话的开始和结束

有些领导者不习惯使用开放型问题,因为显然他们得让对方畅所欲言。换句话说,开放型问题给回答者相当大的操控尺度。因此,喜欢掌控大权的领导者多半倾向用封闭型问题,只要先引出简扼的答案,再让提问者决定接下来要说什么或问什么。

使用封闭型问题会养成习惯。然而一旦我们学习使用开放型问题,组织内的人会因为透过回答问题去思考、把心里真正想说的话表达出来而大为受益。

封闭型问题要找的是一个明确的答案,是或不是,或要被问者从几个选项中选出一个答案。封闭型问题通常用“什么”、“何时”或“多少”开头,或者是问对方同意或不同意某个观点。

如前所述,开放型问题旨在探索可能性、感受与原因。相反的,封闭型问题重点在找出事实:什么事、什么时候、在哪里。因为寻求的是明确的答案,所以封闭型问题也倾向快速而简单的回答。

封闭型问题在对话的开始和结束时都很有用。以一个简单的封闭型问题开始交谈,会让对方觉得很容易作答,也不必迫使他们透露太多关于自己的资料。假如你不确定别人会说什么,直接用一个封闭型问题就可以很快帮你厘清。

当然,所有这些问题都会有更多的后续的追踪问题。后续追踪问题通常更有力,因为这些问题能使你对情况更了解,也证明你注意在听,更可帮助你学到两、三倍的东西。

二、 每天问五次为什么:

员工每天连续想五次为什么 让丰田有效解决问题

丰田汽车公司(Toyota)教育公司员工每天要连续想五次“为什么”。这是运用因果关系的思考方式。如果员工思考“为什么”,而且找到原因,他们会再度问自己“为什么”,然后连问五次。问完五次为什么之后,他们就能仔细的分析原因。这种“问五次为什么”的方法,对解决问题非常有效。

杜邦的董事长查德?哈乐第对丰田的做法甚表赞同。他告诉我,“我相信,只要问三次‘为什么’就足以让一个人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式问题最有力。对第一次的为什么式问题,大部分的人的答复都很肤浅。”

其它类型的开放性问题有各式各样的用法。以下是几个类型:

探索型问题——打开新道路和新视野而引导出新发现:你有没有探究过或想过……?这种数据对……有没有帮助?

动之以情型问题——邀对方分享对某个议题的感受:你对离职的感受如何?

省思型问题——鼓励对方做进一步探索与说明:你说过你和经理处得不好,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调查型问题——促使个人或团体对某个议题做深入探讨,彻底检视或更进一步质询。如此不仅可获得更多的资料,还能让人更开放及延展他们的想法。诸如:“描述”、“解释”、“澄清”、“详尽说明”或“阐释”等等字眼,都可更深更广的进入一个话题。

单刀直入型问题——挑战最基本的假设:为什么非那么做不可?你总是做什么……?有谁试过做……吗?

关连型问题——建立一个系统化的观点:这些行动会有怎么样的后果?

解析型问题——同时检视原因和征兆:这个为什么会发生?

澄清型问题——有助我们避开模棱两可的情况,但有时候这种问题不容易问。当听到一个问题时,我们会想自己应该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所以如果我们不知道他在问什么,问题一定出在我们身上。这时可以问:你刚才说的到底是指什么?你究竟要如何完成那件事?你可否把这个状况说得更清楚一点?

一般人会觉得调查型问题带攻击性,但是其实可以不必这样。“我用调查型问题是因为我的属下求好心切,而我也希望他们更好。”米其林告诉我:“目的是要让他们自己学习。”

大多数领导者喜欢问内容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问起来很自然。反之,程序性问题需要花心思思考该怎么问。如果一开始就用适当的程序性问题,可以使对方用心想,从而帮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有系统的说明白、讲清楚。

相较之下,用内容性问题开始提问的缺点是,引导对方作答,所得到的答案范围也会受到限制。因此,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先问程序性问题,再接着问内容性问题。

三、如何问开放式问题:

开放性问题可藉由想法延伸 促成自省与寻求解决之道

广泛而言,问题可分为两种类型: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要寻求的是简洁、明确的答案,例如是或不是;相反的,开放性问题给对方一个很大的自由空间决定该如何响应问题。

“为什么”式问题其实非常自然──从小到大,我们就一直不断在问这种问题。然而,我们渐渐不再敢问这种问题,是因为它们对我们自己或别人的权威或专家意见造成质疑。在问“为什么”式问题时,领导者应该注意声调。这种问题应该表现出好奇感和求知欲,而非愤怒或挫折感。

“为什么”式问题非常重要,而且常常是很好的问题,因为它们督促我们省思,用新的、无法预期的方式看事情。类似“你为什么会那么想?”和“为什么这样做会成功?”的问题,可帮助团体成员用新的、独创性的方式检视旧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