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家的启示:文学成功之路

 云中公子 2010-08-02

麦家的启示:文学成功之路

    现在,媒体都在议论,麦家的长篇小说《风语》以千万元人民币的稿酬成交。有媒体称这“犹如在出版界投下一颗巨石,……开启了一场新的出版界混战。”也有人说,这是出版方的炒作或媒体的猜测。也有人议论说,不管是“巨石”也好,是“混战”也罢,或是搅得出版界风生水起、鸡犬不宁等,这只不过是“红眼病”的人的妒嫉声音,在这年代,一千万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如今的商界,年薪百万很平常,唐骏跳槽至新华都集团,身价是10亿,麦家作为有成就的作家,千辛万苦写本书,卖了个好价钱,凭真本事吃饭,这是合情合理的。不管议论是怎样的,麦家确实是声名显赫了。
    其实,在那重义轻利的中国古代,也是有“畅销书”的,如“三侠五义”等,也是很受欢迎的。古代作家写文章,有时也挺“贵”的,“稿费”相当可观。汉初,陈皇后请司马相如作赋,633字的一篇《长门赋》,赏赐达黄金百斤,比今日的版税不知高出多少倍。在国外,英国作家罗琳,可能是最能“吸金”的能手,她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为她带来了巨额财富,多次名列全球畅销书作者收入排行榜第一,据《福布斯》杂志统计,2007年6月1日至2008年6月1日,罗琳的收入达1.6亿英镑。
    在当代,文学作品的畅销,应该算是作家的成功表现之一,当然,成功的更重要表现应该是其作品的创造性和艺术水准。麦家得到了出版社和读者的认可,他的小说出版有了很可观的印数,这不能不说是他的成功。此外,也是最重要的,麦家的小说,如《解密》、《暗算》、《风声》等,有比较高的质量,语言干净利落,构思十分缜密,风格诡异,富有张力,悬念迭出,极具魅惑力,他把谍战小说(他喜欢称之为“特战小说),特别是侦破题材方面的小说推向一个专业性很强又引人入胜的新高度。他的《解密》被中国小说学会评定为“2002年中国长篇小说”第一名,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提名;他的《暗算》获第四届四川省文学奖、第七届成都市人民政府金芙蓉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他的《陈华南笔记本》获新加坡华语文学奖;他的《风声》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人民文学》2007年度最佳长篇小说奖。可见,他的小说在艺术质量上是被相关的评奖机构认可的,同时也是得到大多数读者肯定的。
    当然,麦家走向成功的路也并不是一开始就一帆风顺的,起初,他写的作品经常被退稿,并不像后来那样被出版社认可。就是在后来,他也写得不轻松,他经常一边散步一边想着小说情节,当写作遇到瓶颈,有时会三天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他一天写作十多个小时,他称自己的创作工作是“苦行僧的生活”。庆幸的是,他后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麦家的成功首先在于他有相当的文学素养。他阅读过许多中外小说,并对所阅读过的小说有深入的研究和精彩的评价。比如,他说,蒲松龄的《聊斋》,有精彩的讲故事方式;托尔斯泰的小说,非常讲究细节描写和故事性;马尔赫斯更是天才的讲故事高手。再如,他说,他最早时候曾痴迷过茨威格,茨威格虽不算是一个一流的伟大作家,但却是个多产作家,他关注人物的内心活动,讲故事就像坦克推进一样,很缓慢,很细密,很有力度。后来,麦家又曾迷恋过卡夫卡、加谬等,感受现代主义文学的孤独、梦幻和怪诞。再后来,麦家认为与自己内心最相宜的,只有两位作家,即纳博科夫和博尔赫斯,在这两位作家的小说里,智力游戏的成份很多。麦家认为,小说首先就是个游戏,是一种精神智力游戏,只不过,小说的智力游戏和生活中、电脑机器中的游戏不一样,生活中的游戏可能只跟肉体、智力关联,和心灵不太相干,而文学作品是直接与人的感情和心灵相呼应的。“因为人的内心是天生需要温暖、温情和柔软的”。
    麦家对海明威也很欣赏,比如,在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开篇有一句话:“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马塞人叫它‘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这一句话给麦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认为这道出了小说的另一种真髓。麦家认真计算过,乞力马扎罗可是海拔6000多米呀!豹子为何独自跑到这么一个地方来呢?看起来很荒唐,但他觉得这样的表达回答了所有艺术的内涵,体育上的竞技运动,是在挑战人类身体的极限、激发人类身体的潜能,而小说的艺术就在于能不断地挑战人的智力与精神,把人们的智力和精神引导到更高的极限。
    麦家从阅读小说中悟出了小说的真谛:“不断地挑战人的智力与精神,把人们的智力和精神引导到更高的极限。”不难看出,阅读、借鉴和思考中外的小说名著,是麦家之所以成功的一个前提因素。
    麦家的成功还在于其文理科的双重学历。他于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他有17年的从军经历,当过军校学员、技术侦察员、宣传干事、处长等职,后来,在1997年转业任成都电视台电视剧部编剧。这些经历,使他能从技术侦查的角度,写出了特情小说、或解密小说的精彩。技术学院和技术侦察员的经历,很可能有助于他在作品中表现缜密的推理能力,有助于他构思作品致密的结构,而文学的想象力与技术素养的结合,使他能在一个极狭窄空间展开无尽的可能,掀起一个又一个的波澜,制造频频迭起的悬念,而出色的讲故事的能力,使他能拽着读者紧紧跟着一直往前走,使读者一直想看个究竟,舍不得停下。麦家就像是领着读者走进了一个巧妙营造的有趣迷宫,你一旦迈进去,似乎就只能找到迷宫的结尾处方能出来。这就是麦家作品的成功魅力。
    麦家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是能够潜下心来专心写作。他对专心写作很执着,他说,他不害怕孤独,他很享受独自写作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是他从11岁开始写日记时就体验到了。麦家这几年有了名气,受干扰越来越多,他说:这是“想瓜分我时间的人也越来越多,而我感觉自己的作品是越来越差”。在麦家看来,“写作需要专心,而且不是一时的专心,需要长期的专心,需要一种孤独。沉思状态下才能想出别人没想到的,写出别人没有写出来的,这样的写作才是有意义的。”他拿《风声》作为例子说明,他说,《风声》虽然字数不是很多,但他是花很多时间来做的,几易其稿,是真正花时间打磨出来的。写到12万字时,有了一个新的构思,然后就推翻重来,写得非常的折腾。他说,“好作品都是折腾出来的。”
    他想潜下心专心写作,所以选择了安静的城市——杭州居住下来,他的新小说《风语》就是隐身在这个城市里写成的。在他看来,杭州这个城市向前行进的节奏并没有在现代与自然、宏大与局部、快与慢、软和硬、新和旧之间失调,没有乱了方寸。在这个城里走一走,逛一逛,随时随地都可以在这里、那边看到或尝到一两处让脚步慢下来的,这是能让心思静安的地方。他还认为,杭州在他心目中是一个棋盘,很神秘,这是他小时候到杭州时的印象,他是从数学进入到文学的,同时他又把数学巧妙地融入到文学中,或许,在他心中,棋盘世界正是形象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统一,既形象又神秘,就像他的小说,很有值得探寻的魅力。
    麦家的成功还有一个因素是他的作品幸运地契合了市场的需要。麦家认为,不同的时期,读者对文学的喜爱是不一样的,“20年前,读者特别痴迷现代派文学,有一段时间,又非常喜欢武侠小说,再有一段时期,特别迷张小娴和琼瑶的言情小说。”这是一种读书的潮流趋向,但又是不容易预测的,他说:“这种事情,作者也好,出版商也好都是没有办法设计的,是读者的喜好慢慢发生了变化。”可喜的是,麦家是时代的幸运者,遇上了好时期,他说:“我这几年是运气好,我的作品和市场产生了一个小小的契合。”之前,时机不到,他的作品曾被多次退稿,而《解密》、《暗算》、《风声》都很好,受到了读者的喜欢,市场也很欢迎。当然,他认为:“图书市场很难预测,最神秘”,因为市场在不断变化。不过,他又认为,在大的趋向上,市场的变化还是有规律的,“市场的变化是社会变化的直观体现。当今社会需要正直、崇高、严肃的英雄色彩人物,只要作家能站在国家、集体的利益上考虑,市场就会欢迎你。”他的作品以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学方式,描绘了一群特殊的人,歌颂的是一种“另类的英雄”,而这“另类的英雄”又恰好是这个时代人们所喜欢的。所以,麦家成功了。
    当然,在当今,麦家的成功也离不开与出版社和媒体的合作,麦家说:“我也想陪出版商玩一把。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个挑战,最终能不能迈过这个门槛,对出版商来说,对我来说,都是种挑战。”当然,从骨子上看,他更是一个“享受”孤独的写作者,他说:“ 从我内心来讲,我是不愿意做宣传的。一个是我性格不适合,另外我总觉得通过自我吆喝,通过硬性的宣传,要别人去买你的书,这样不管对读者还是对作者本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尊重。但是现在,人经常是被撕裂的,出版商这么高的价格把书的版权拿过去,你不配合,也是对出版商不尊重,不负责任。”他喜欢的还是通过文字与读者打交道:“其实我觉得一个作家还是应该躲在文字背后。作家有话要说,也是通过文字来说,作家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娱乐名人,不是要通过自己光辉的形象来征服观众,作家是通过文字,说的再高一些,是通过自己的思想来和读者打交道。”
    麦家认为,作家都有“虚荣心”,但作家的价值不能通过钱来实现,也不能把获奖和商业上的成功看得太重。他说:“每一个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书有更多的读者,在市场上能够大卖。每一个人都有虚荣心,我想一个作家的虚荣心就体现在这个方面,就是自己的书有更多的读者,被广大的读者喜欢。但是,作家的价值肯定不是通过钱来体现的。比如北京的作家史铁生,据说他的书现在市场上卖的不太好,但是他的作品,其中的每一个字我都当做《圣经》在读。那是一种完全接近宗教的写作,绝对不能说他的价值就小于畅销书的价值。”他还说:“获奖与商业一样,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群体给出的一种鼓励和肯定,对作家来讲,也是一种安慰。但是总的来说,写作肯定不是为了获奖,获奖和商业上的成功,对我来说,都只是满足了我的虚荣心而已。”
    其实,麦家把写作看成是近乎宗教式的虔诚,他把创作看成是一种自我拯救,他认为写作是“对着镜子自我抒发,也是自我拯救与治疗”,通过写作,摈弃恐惧和焦虑,甚至自我医治人格分裂症。在写作中,才感受到自由。
    或许,作家的成功,最根本的就在于能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全身心投入,写作成了作家生命的一部分。孤独,并快乐着!
 

麦家受采访依然严谨

麦家经常在思考

《暗算》剧照之一:柳云龙扮演安在天

《暗算》剧照之二:陈澍扮演黄依依

《暗算》剧照之三:王宝强饰演阿炳

《风声》宣传图片

《风声》宣传图片

《风声》剧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