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治痛对穴介绍

 舞动的紫百合 2010-08-14

治痛对穴介绍墨龍&。。。­

治痛对穴是指二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具有较好的治痛作用。而把二个穴位单独使用,治痛作用则不强,或者没有治痛作用。­

图片图片[/I]­

一、合谷---太冲­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

体会合谷与太冲相配称四关穴,二穴均为原穴,前才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肝与胆相表里,太冲疏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理气止痛,合谷调和气血,气调痛止。­

­

合谷穴可以治疗头面部的病症,称之为“面口合谷收”。­

合谷配合太冲穴,还可以调节人的情绪。­

合谷、太冲,合称为“四关”。合谷配太冲,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一上一下,一手一足,重在调气调血,通畅经脉气血,对人体气机不畅,经脉气血不通有明显的效果,不通会痛,也会出现郁滞的情况。­

­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

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

三阴交穴和合谷穴,具有催产下胎的作用。所以孕妇尽量不要去刺激这个穴位为好。­

­

图片­

­

二、内关---足三里­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

体会内关为心包经的输穴,又为该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 相通,宽胸理气之功为主。而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合治内腑,疏通中焦气机,健脾和胃止痛。­

[/I]­

三、粱丘---公孙­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解痉止痛、健脾和胃的作用。­

体会粱丘为胃经的郄穴,郄穴是经脉之气深居之处,治痛作用最强。公孙为足太阴脾经输穴、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它的别出分支,入腹络于肠胃。所以实证的胃肠道疼痛的患者,取此穴更为适宜。­

­

图片­

[/I]­

四、支沟---阳陵泉­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疏肝理气,清除肝胆之湿热,通调腑气的作用。­

按支沟为三焦经输穴,可疏通三焦气机,通调腑气。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又是八会之一的筋会,可疏肝利胆通调少阳,清泄肝胆湿热,特别对胆道疾病,有其特殊之功。­

[/I]­

五、外关---悬钟­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疏通三焦之郁热,泻肝胆之火,通调经络之气这作用。­

按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这络穴,以是八会之一,通于阳维脉,有清热解毒之功。悬钟为足少阳胆经之输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髓会,主要为清泄肝胆之郁火,通调肝胆之气机,对胆囊和胆管均有其特殊的作用。­

[/I]­

六、气海---三阴交­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通调下焦气机,调冲任补肾涩精的作用。­

按气海为任脉经之输穴,为一身元气聚集之处,本穴能助全身百脉之沟通,凡气之所至,血乃通之,所以本穴有调气活血之功。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调理肝脾肾三经气机为主,善治下焦湿热,兼以健脾补肝益肾,调理冲任。­

­

图片­

[/I]­

七、合谷---内庭­

­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泻胃火,降呕化积滞,理气止气止痛之功。­

按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利咽,清炎止痛的作用。内庭为阳明胃经荥穴,具有清热泻火作用。所以胃肠二经之热,本对穴有清泻之功。如对风火牙痛及口腔粘膜糜烂的病人,取本对穴,针用泻法,可起立立竿见影之效。­

[/I]­

八、中脘---足三里­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升清降浊,健脾和胃,消积导滞,行气止痛的作用。­

按中脘为胃的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的腑会。滑伯仁曰‘太仓,一名中脘。’意为胃之纳水谷的仓库,所以它是调理中焦之要穴,治疗胃病的必用穴。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合治腑病’,为胃病患者远道循经取穴之一。­

[/I]­

九、中渚---足临泣­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肝胆之气滞,解少阳之郁热。­

按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注,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脉气所注。在经居半表半里,其症可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在脏为胆,胆与肝相表里,胁肋为肝之分野,肝脉布两胁,所以本对穴治疗肝胆疾病引起的胁肋疼痛,效果非常显著。­

[/I]­

十、人中---委中­

功用二穴相配可醒脑开窍,安神定志,通经和络止痛。­

按人中为督脉的输穴,位于口鼻之间,口通地气,鼻通天气,天地相通,窍开脑醒,督通络畅。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在舒经活络,行气活血,善治腰痛之功。因腰为肾之府,足少阴肾经之气,由内踝上行至膝、腘内侧,折向腘中央,二经于委中穴相会,太阳下行,少阴上行。­

­

图片­

[/I]­

十一、膻中---内关­

功用二穴相配可宽胸理气,强心安神,通胸阳,止心痛。­

按素问灵兰秘典谓‘膻中为臣使之官。’以说‘膻中者君主之宫城也’。心者君主之官,说明本穴与心的关系甚为密切,为心包络这募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气会,调气之功较强,凡气病有之甚佳。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宽胸理气,温通心阳。­

[/I]­

十二、鱼际---复溜­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生津止咳。­

治痛范围1咽喉肿痛,由于肺阴不足,水津不能,咽喉干燥疼痛。2咳嗽引起的胸痛。­

[/I]­

十三、外关---后溪­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风清热,调气止痛,通经和络。­

按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主治三焦邪热,疏风解表,和解表里,散寒清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所以本对穴可治疗以热痛为主的头痛,而后颈小肠经为所过之外,对肩胛上、颈椎部位的疼痛,效果较好。­

[/I]­

十四、印堂---合谷­

功用二穴相配可和络止痛,疏风清热,宣通鼻窍。­

按印堂为经外奇穴,实居于督脉上,有宣通阳气和络止痛之功。‘面口合谷收’,说明合谷对头面部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二穴相配,疏风泄热之功相得益彰。­

[/I]­

十五、归来---三阴交­

功用二穴相配可通调下焦气机,行气止痛,利湿消炎。­

按归来虽为阳明胃经输穴,但与女子输卵管的位置靠近,所以二穴相配对治疗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效果非常明显。­

[/I]­

十六、太溪---太冲­

功用二穴相配可平肝降压,补肾泻肝,调气止痛。­

按太溪与太冲均为原穴,前者属肾经,后者属肝经。王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凡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所出现的疼痛,均可用之。针刺时太溪用补法,太冲用泻法。­

图片图片­

[/I]­

十七、阳谷---侠溪­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消肿止痛,通经和络。­

按阳谷为手太阳小肠经火穴,侠溪为足少阳肝经荥水穴。根据五行学说,‘水克火’,所以临床应用本对穴时补侠溪、泻阳谷。­

[/I]­

十八、足三里---三阴交­

功用二穴相配可健脾和胃,行气止痛。­

按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本经由头到足为降但足三里一穴为降中有升。三阴交为脾经之输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由足至脾为升,但三阴交一穴升中有降。阳不降则阴不能升,阳之降,阴之引也,阴之升,阳之伸也,这样一升一降,维持升降平衡。升清除浊的功能得以正常。­

[/I]­

十九、曲池---上巨虚­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利湿,行气止痛,制止泻痢。­

按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上巨虚为其下合穴,‘合治腑病’,所以本对穴善治大肠诸疾,针后能消炎止痛,清热利湿,改善肠道的蠕动功能。­

[/I]­

二十、风池---昆仑­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通经络,以少阳、太阳经为好,祛风解表,明目益聪。­

按风池为足少阳肝经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阳维、阳跷脉的交会穴,所以偏正头痛均可取之。又是眼部疾病治疗要穴。对降低眼压有较好的作用。昆仑治头痛为远道取穴。­

[/I]­

二十一、头维---列缺­

功用二穴相配可祛风止痛,解表祛邪。­

按头维为阳明胃经的输穴,一般针刺时向后沿皮刺1.5寸,列缺是手太阳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所以可以治胸腹部疼痛,一般向上斜0.5-1.0寸。­

[/I]­

二十二、命门---委中­

功用二穴相配可补肾益精,舒筋活络。­

按命门是生命之门,有助阳固精,强壮之功。本穴属于全身补穴之一,没有泻的作用,通常用灸法为主。委中属全身泻穴之一,没有补的作用。这样一补一泻互用,虚实腰痛均可用之,委中以刺血为主。­

[/I]­

二十三、中渚---后溪­

功用二穴相配可舒通经络,调和气血。­

按中渚与后溪相配,对治疗颈椎综合症所引起的疼痛感和后颈部侧不灵活,有其特殊的作用。但针刺时必须注意,使针感向上传导至肩部效佳。­

­

图片­

[/I]­

二十四、百会---涌泉­

功用二穴相配可引阳下行,平息肝阳。­

按涌泉为肾经井穴,肾水涵养肝木,如肾阴不足肝阳偏亢,发为头昏眩晕,头痛易怒,用涌泉有‘病在脏取之井’之意。百会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之交会穴,本穴属补穴,与涌泉泻穴同用,一补一泻,补不恋邪,泻不伤正。­

­

图片­

[/I]­

二十五、少商---厉兑­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按少商一般采用点刺出血。厉兑针1分。­

1.急性腰扭伤:针刺人中向鼻根15度进针强刺激,同时嘱咐患者转动腰部。1次即愈!­

2.失语:刺双侧涌泉,亦可电针。一般1-2次即可痊愈。­

3.偏头痛:颔厌透悬颅、悬厘。针患侧或双侧,留针30分钟。一般1次愈。­

4.急性心肌梗死:直刺双侧内关,强刺激2分钟再留针15分钟。1次即显效或痊愈。­

5.落枕:后溪透劳宫。病程短者1次即愈。­

6.舌伸不缩症:针内关,直刺或齐刺。1次显效或痊愈。­

7.心悸:神门穴快速刺入0.3-0.5寸,得气后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日1次。3-5次即愈。配合针刺内关效果理佳。­

8.鼻炎:深透印堂向鼻根透刺0.5-1寸,一般1次显效,3-10次痊愈。有效率96%。­

9.急性扁桃体炎:刺血双侧少商,放血1ml左右。一般1-5次痊愈,有效率97%。亦可以用青霉素皮试液每穴刺入2mm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度,然后各穴注入0.1ml,日2次。4-6次愈。有效率100%。­

10.自闭:舌针心穴、神根穴(舌底下系带根部凹陷中),日2次。6次为1疗程。3-20次愈。­

11.流泪不止症:针承泣(患侧)、肝俞、太冲,日1次1-3次显效。配合内服中药可较快痊愈。­

12.呃逆:艾灸中脘、胃俞,每穴7-49壮。一般1次愈。­

13.鸡眼:火针烧红快速刺入鸡眼根部等患者感到疼痛时将针拔出,针后局部涂碘酒,贴上胶布,1-4周鸡眼会自行脱落,有效率96%。­

14.闭经:针长强,进针1.5-2寸,留针30分钟。1-2次愈,若未愈为无效。­

15.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针刺隐白。1-2次愈!­

16.脱肛:百会进针2寸沿皮刺,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一般1次即痊愈。­

17.强直性脊椎炎:针刺人中、长强、涌泉,配合舌针肝穴、心穴。1次显效,1-5次痊愈。­

18.癫闲:舌针心穴、肝穴,日1次。轻者一般3-10次痊愈。重者加服中药。­

19.喉风闭塞:针刺双侧合谷透劳宫,一般1次即愈。或刺内关穴亦效,也可以配合三棱针刺血双侧少商效果更佳!­

20.胃痛:针刺血海,可以当即止痛。胃下垂痛者针刺升胃穴(脐侧2指寸的天枢穴上方2寸处即是)斜刺。­

21.螨虫特效方:刺血神阙穴周围加根治性拔罐,特效!­

首先我说的是镇痛,除了后溪,养老,,,等常用穴对腰部镇痛外,我在临床有一个特殊穴对腰部急性期疼痛病(间盘突出,急性扭伤)有很好的镇痛作用而且持续时间更长久止痛效果更快,如果有神经根水肿的就别用了(先地米加甘露醇吧),此穴是跟鲁明千老师学的他是国家重竞技体育运动对的队医(经常给急性腰扭伤的用,而且经常就这一针)。在阳池和曲池的连线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的交界处(就是我这俩个点分成四份在靠近曲池的四分之一处),患者站位坐位都可以,小臂水平端在胸前手背向外,进针时先下扎(45度进针)进针后在绕着桡骨转着扎,要凭手感,患者有的气时感觉胀,酸,(找到腰痛点扎对侧手臂),如果是急性腰扭伤嘱咐患者活动,一会就能好,间盘突出就不用了,但是扎上后疼痛都会减轻,是个很打人的手艺,有的患者来了扎上就说不疼了,是很能让一个医生出名的啊,针灸的痛域转移真是太厉害了!但是长期效果有待研究你们有什么好用的穴位吗,共同学习一下吧!临床用的好的,顶我一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