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东门之墠》:爱是一个思念的距离

 冰蓝68 2010-08-16

《诗经·东门之墠》:爱是一个思念的距离

《诗经·东门之墠》:爱是一个思念的距离

文/素手牵裳

 

    一段时间,喜欢读雪小禅的小说。这个妖一样的女子,最擅长写的就是暗恋题材的小说。不声不响地远远守候,我爱你,可是我不想告诉你,爱在寂寞中无声滋长。那种爱,仿佛只是为了信仰而存在。读《诗经》才发现,古人也单相思,他们的暗恋并不比我们少。有诗为证:

 

东门之墠,(东门附近有广场)

茹藘在阪。(茜草沿着山坡长)

其室则迩,(他家离我近咫尺)

其人甚远。(而人却像在远方)

 

东门之栗,(东门附近种板栗)

有践家室。(房屋栋栋排得齐)

岂不尔思?(哪会对你不思念)

子不我即!(只是你不肯亲近)

 

    这个痴情的女子眼见着东门之外的山坡上,茜草萌绿,如思念猛长。茜草的根是一种染料,染出的红色嫁衣,鲜艳美丽,而栗树也是人们嫁娶要用的东西,这不免触动了她敏感的内心,忍不住和盘托出:她爱的那个人就住在附近,近在咫尺,却相隔甚远,足足有一个爱的距离。那个住在她心里的帅哥,偏偏不理不睬,更不可能走过来,轻轻地说:“哦,原来你也在这里……”这种甜蜜与忧伤是内心的挣扎,也是睹物思人的慨叹。

 

    有时,爱,常常来得毫无征兆,丝毫没有预感,可能是一个眼神,一次微笑,一甩头的潇洒,也可能就是一次偶然的擦肩,电光火石般生出万般爱恋,立时,心脏漏跳一拍,怦然而动。想起电视剧《粉红女郎》中刘若英扮演的角色,在心中无数次勾勒白马王子的样子,当他突然毫无悬念地出现在小街对面时,刘若英张着嘴,瞪大眼睛,呆若木鸡。

 

    喜欢一个人,淡淡地喜欢,美极!不需要负责任,不需要巴结逢迎,不需要苦心孤诣,有的只是单纯的欣赏,喜欢听他侃侃而谈,喜欢歪头注视他,天真无邪,甚至他掌心的痣,都觉得独特,都觉得美。但人们往往不喜欢这样的清淡,而是把它发展成爱和恋。加入了爱恋的成分,这种喜欢就夹杂着得不到的痛苦和想念时的惆怅了。我常觉得这个世界上最纯真最让人感慨的情感就是暗恋了。恋的一方不想说,也许是不能说,因为一旦说出来,就不再美丽,甚至连朋友都做不成了。只好默默地关注,静静地期盼一份永远也不会降临的情感,在幽暗的月光下,感受对方若隐若现的身影,思念会涉水而来,顺着月光攀援,停留在他的窗前,却无法触摸他的一切,这是怎样一种沧桑的情感啊!

 

    雪小禅的小说《私人爱情》就描述了这样的一种暗恋。女主人公林晓红喜欢夏怡宁,一见钟情,她用短信方式述说着自己的爱恋,夏也应和着,却不知道那个短信情人就是林晓红,直到她出国归来,才知道“这家伙干什么什么赔,不到三十,麻烦政府两回了,结婚证离婚证齐全”,她称之为私人爱情,那是她此生难以复制的光阴,是她此生心里最美的美好。那时花开,爱情,对于她,是一个人的事,和她爱的人无关。

 

    民国时期的金岳霖把暗恋发挥到极致。他深刻地爱着林徽因,怎奈有人已抱得美人归,只好一生追随其左右,林徽因搬家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直到她去世,而他也终身未娶,真的是“其室则迩,其人甚远”。所有的暗恋都摆脱不了相思之苦,都隔着一个思念的距离,尽管这样,人们还前仆后继地不懈追求,因为,爱,是一件那么美好的事情。

 

    第一次读到那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时,一下子被震撼了,把暗恋描写得如此唯美,如此动人魂魄,非凡人可比!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

    这和我们的“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多么相似啊!暗恋,是一个美丽的错,无法把秋心拆两半,就像雨中丁香,永远结着自己的愁怨,孤单地一个人唱:“你曾否知道在我的肩膀,只有你一个人的地老天荒……”是的,即使短短的距离,也永远无法超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