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大云山西汉墓墓主可能为七国之乱领头人

 昆仑镜 2010-08-20

江苏大云山西汉墓墓主可能为七国之乱领头人

 
江苏大云山西汉墓墓主可能为七国之乱领头人
铜质俳优

江苏大云山西汉墓墓主可能为七国之乱领头人
清理洗澡用的铜器

江苏大云山西汉墓墓主可能为七国之乱领头人
鎏金龙首铜乐器架

江苏大云山西汉墓墓主可能为七国之乱领头人
铜祖

  备受关注的盱眙马坝镇大云山西汉大墓考古发掘进入关键时刻。前天,南京博物院就1号大墓新发现,举行了第三次媒体开放日活动。之前,1号大墓墓主身份一直是个悬而未决之谜,经过数月考古发掘,6个备选的“嫌疑人”如今已经基本排除5个,剩下的一个是谁?从目前的考古证据来分析,多重信息指向了“吴楚七国之乱”的带头大哥刘濞——而这点,是最让人意外的。

  作为一个发动“七国之乱”的叛匪,刘濞在死后如何能享受高等级的王侯墓葬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黄肠题凑

  一个王侯级别的墓葬

  可能是刘濞的,因为——

  他被封吴王,王都在广陵(今扬州市)一带。死亡时间与大墓断代为“景帝后期,武帝前期”年代基本吻合。

  古墓级别相当高档

  前天,记者再次进入1号大墓。越往下走,越感到墓穴里阵阵热浪迎面袭来。热浪中夹杂着土腥味,还有莫名的、只有地下才有的阴沉沉的潮湿味。数十米后,记者再次滑到大墓的中央,已是汗流浃背。

  为什么要抢在如此高温天对记者开放?盱眙马坝镇大云山西汉大墓考古项目领队、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则斌李则斌看出了大家的疑惑,“你们往脚下看,现在挖掘向地下又延伸了将近1米。由于古墓中央部分被损严重,上一次我们没弄清古墓的结构,现在终于弄清楚了。”他指着脚下发黑的一排厚厚的木头,“这一排排木头将棺木包围起来,古代称之为‘黄肠题凑’,这可是等级非常高的墓葬形制。”

  李队长介绍,所谓黄肠题凑,是指墓葬中椁室周围用柏木枋堆垒的框壁结构,为我国汉代的一种葬制。“题凑”结构在战国时已出现,“黄肠题凑”出自《汉书》。它和梓宫、便房、外藏椁等构成了汉代帝王的专用葬制,其他皇亲国戚及高官大臣只有经过天子的特赐才可享用。“黄肠”是指颜色黄而长的柏木,“题凑”是指柏木堆垒的方式方法,垒时木头要向内。“黄肠题凑”是指黄色的柏木靠头凑在一起的意思。

  李队长告诉记者,他们将这些发黑的木头取样请南博有关专家化验分析,木质为楠木,而棺木则是梓木所做。这是因为北方以柏木为多,南方则用楠木,楠木中有一种金黄色的木丝,称金色楠木,也可以比作黄肠。

  “由于1号大墓历史上被盗严重,特别是墓室中央棺木结构基本被捣毁,所以没有天山汉墓发现的‘黄肠题凑’保存完整。”李队长遗憾地表示。

  年代与吴王刘濞接近

  此前,考古人员始终对1号墓主人身份守口如瓶。昨天,记者们一再要求,考古人员表示仍然没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墓主身份。但是,从种种迹象分析,多重信息全都指向了一个人——刘濞。

  “刘濞是‘吴楚七国之乱’的领头大哥,这种王侯级别的墓葬主人怎么会是他呢?历史可能和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按照当下流行的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考古专家笑着说。

  为什么推测是刘濞呢?考古专家介绍,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分封了韩信等七个功臣为异姓诸侯王。后来,这七个异姓王对于中央政府的稳定和巩固造成很大的障碍和威胁。于是刘邦一面翦灭异姓王,一面分封自己的子弟侄儿。这些王都姓刘,史称同姓王。这些同姓王逐渐成了地方上的割据势力,他们有行政权、司法权,所属的官吏也是自己任命,基本是一个独立王国。

  刘邦封其侄子刘濞为吴王。刘濞被封王是公元前195年,在位长达42年。公元前154年发动“吴楚七国之乱”时大约60多岁,刘濞兵败被杀,时间与1号大墓断代为“景帝后期,武帝前期”年代基本吻合。另外,1号墓中出土了金缕玉衣和玉棺,也证明墓主人是位王侯级别的人。

  陈设奢华

  一个财力雄厚的主人

  可能是刘濞的,因为——

  他在位长达42年,他所管辖的吴国是刘邦所封同姓王中仅次于齐国的第二个大国,物产丰富,“不差钱”。

  墓室连厨房卫生间都有

  “黄肠题凑”代表了高规格的厚葬形式,这主要源于汉代是个厚葬风气盛行的时代。这些王陵无不建得宏大豪华,里面随葬的珍宝之多令后人咋舌。

  听了李队长的介绍,看看眼前的情景,可以想象出1号墓主当年是何等威风。

  在清理1号墓“黄肠题凑”中,考古人员逐渐揭开了古墓整体的布局。

  原来,1号大墓是依照墓主生前的宫殿而建,分上下两层,东西两侧各有回廊——一般汉墓很少有回廊。上层是车马阵营,用于出行;左右回廊陈设着各式兵器,便于取用;下层则以生活用品为主,尽量模仿活人住宅,有前室、中室、后室及侧室、耳室,甚至还有厨房和卫浴间。

  巧的是,就在记者脚下的浮出土面的器物十分独特,考古人员说,那就是一个洗澡用的铜器,只见铜灯上居然还覆盖着数枚浮石,“这是用来搓澡用的,印证了‘事死如生’那句话”。

  刘濞在位“不差钱”

  在东面回廊,记者发现地面有几串铜钱,考古人员走过来笑着说,“这里原来有一个很大的钱仓,你们看见的只是一小部分用绳子串着的半两铜钱,穿钱的绳都沤烂了。”

  刘濞在位长达42年,他所管辖的吴国是同姓王中仅次于齐国的第二个大国,首府正是现在的扬州,物产丰富,所以他“不差钱”,生活十分奢华。

  在西南角回廊上,一组编钟仿佛敲醒了时空,精美的纹饰让人看了惊叹。比如露出土层的一个青铜龙头,考古人员说这是编钟架子上的饰物。在编钟旁还沉睡着一组编磬,架子则是鎏金的。这些编钟、编磬的支架全都是漆器艺术品,从露出的漆皮看,十分精美。

  在现场,李队长还拿出一个铜雕,四个形象各异的铜质“俳优”,“这是一种幽灵暗戏镇,里面灌了铅用来压席子的。”

  除了各种乐器,记者还看到几件大型的铜鼎。可惜的是,大都只能看见上半部分,“下半部分或许会出现铭文,我们期待着。”考古人员说。

  大量兵器 一个非常尚武的男人

  可能是刘濞的,因为——

  他财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军队,可谓兵强马壮,这也为他发动“七国之乱”提供可能。

  战马竟佩戴金项链

  记者看到,名目繁多的各式兵器也填满了古墓,说明墓主人是一位尚武者。

  考古人员指着西南面回廊,“这是一组弩机兵器,在当时非常先进,在公元前就成为重要武器,直至1100年才传入欧洲。”记者看见弩机旁放着成堆的箭,这些弩机的发射器全部用青铜制成,现在仍然可以扳动。

  考古人员让记者看泥土中闪闪发亮的东西,“这是一件银质镶嵌宝石伞柄,旁边那件是一串金项链,中间镶嵌着各色珠宝,但不是人佩戴的,而是给战马戴的。地上散落的形状似桃叶的铜片叫‘当卢’,是给战马脸部佩戴的饰物;而角上几个铜虎则是战车上主人支帐子用的帐座,小老虎的背上都有一个插孔。这些足以证明,墓主是个何等好战之人!”

  战马都有如此待遇,战士们更不必说。靠在崖壁旁有一件竖着的铜器,考古人员说,“那是一种酒器,可能是专门在作战时为战士们助威的。”

  铜祖陪葬可能是生殖崇拜

  墓中,令考古人员感到疑惑的是在回廊东南角发现一个铜器很特别,“这是一根圆柱形的器物,原来是青铜制成的勃起状男性生殖器,中间挖空,表面光滑,结构与形态都十分真实。”

  考古人员介绍说,中国一直都有生殖崇拜,所以在考古发掘中,“铜祖”并不少见。古时候,王侯也拥有众多美女,她们个个年轻貌美,又如何度过寂寞长夜?“如果清理完毕,能发现铜祖后部有一个铜环,那可能是这些姬妾们的自慰器。不过,从现场看到的体积判断,作为生殖崇拜的可能性较大。”

  考古人员感到欣慰的是,回廊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否则这些宝贝也难以幸免。

  诚信印章

  一个从王侯到叛匪的反讽

  可能是刘濞的,因为——

  封王时怕他反叛,刘邦特赐“诚信”印章,作为提醒,也是一种警告。

  怕他反叛

  刘邦特赐“诚信”印章

  其实,每次考古发掘,最让人期待的是印章的发现。果然,此次1号墓出土了一枚几乎与小指甲盖般大小的印章。“这是一枚铜印,四方形,很薄,双面都为阴刻,一面是‘信印’二字,另一面为‘诚信’两字。”

  考古专家讲述了当年的历史:吴王刘濞,是刘邦二哥刘喜的儿子。刘喜被封代王,匈奴进攻代国,刘喜逃跑,被降爵位。后来刘邦决定赐封刘濞为吴王。在举行仪式授予“印信”后,刘邦接见了刘濞,见其面有反相,心里暗自后悔。只得拍着他的背脊告诫道:“汉朝兴起五十年后,东南当有叛乱,为首的该不会就是你吧?”刘濞吓出一身冷汗。

  文帝时,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进京朝见,与皇太子刘启聚饮赌棋。吴太子素来性格轻佻凶悍,在与刘启争输赢时出言不逊,刘启一怒之下,拿起棋盘砸向吴太子,没想到吴太子当场一命呜呼。刘濞心中一直痛恨,最终于公元前154年,借口“诛晁错,清君侧”发动“七国之乱”。

  作为叛匪

  刘濞可能未葬此墓

  作为一个叛匪,为何刘濞死后还能享受如此高等级“黄肠题凑”葬制?考古专家说,“我们也可以大胆猜想,刘濞既然不差钱,完全有魄力在身前就开始营建自己的地下宫殿,等到他叛乱告吹,在丹徒被杀后,王陵早已建好,刘濞可能根本就没有享用过这座繁华的地下宫殿——这是一种可能。”

  另外,专家告诉记者,“徐州西汉宛朐侯刘埶墓等级也很高,可是这位刘大人也是参与七国之乱的叛乱分子。所以,不代表七国之乱的叛乱者就不能享受高规格葬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