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增强地质工作资源保障能力的思考——以湖北省地矿事业为例

 hansa 2010-08-27
对增强地质工作资源保障能力的思考——以湖北省地矿事业为例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1.13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然而,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地质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从总体上讲,地质工作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湖北省的情况,就如何着力加强矿产勘查工作,破解矿产勘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谈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矿产勘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实施意见》,湖北省地质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地勘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地质矿产工作程度不均衡,部分矿种和地区勘查程度较低

就勘查区域而言,鄂东黄石—大冶—阳新地区勘查工作程度最高,鄂北桐柏—大别山地区、鄂南咸宁—通山—崇阳地区和宜昌地区次之,鄂西北两郧—武当地区和鄂西南恩施地区勘查程度较低,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和鄂西神农架林区勘查工作程度最低。在平原—盆地区,江汉平原因石油、膏盐、芒硝的勘查而工作程度甚高,其他盆地则投入的勘查工作较少。

就找矿空间而言,由于受技术、经济条件和国家发展需求的限制,地表500米以下的巨大空间几乎未涉足。

就矿种而言,全省传统优势矿种如铁、磷、铜、石膏、盐、金、银、硫铁矿等在不同地区普遍受到重视,但对其他矿种重视不够。仍有一批紧缺矿种有待提高找矿—勘查程度,如湖北省能源矿产严重不足,富铁、富铜、优质锰十分短缺,有色金属矿产贫矿多、质量差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大勘查力度加以改善。

找矿难度加大

50多年的地质勘查工作,地表容易发现的、交通便利地区的、易为人们识别的矿产资源几乎发现殆尽,致使进一步的找矿难度加大。

地质勘查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矿产勘查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近几年来,全省金属、非金属、水资源等矿产资源的勘查投资虽有所增加,但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矿产勘查要求。虽然全省地勘投入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地质勘查费用无论是财政投入还是由此带动的社会投入,都低于全国水平。因此,致使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相对滞后,可利用后备资源严重短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面临的资源“瓶颈”问题比较突出,后备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地质人才流失严重,技术装备落后,影响了地质找矿的效果

地质事业兴旺发达,关键靠人才、技术和装备。近年来,地质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地勘经费不足,历史欠账太多,“包袱”沉重以及体制机制等诸多原因,难以留住和吸纳人才。2007年全省地质勘查科技人员占年末总从业人员的比例不但低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缺乏资金,技术装备和科技研究投入不足,在当前找矿难度极大的形势下,明显降低了地质找矿效果。

矿产勘查机制不完善,环境较差,影响了矿产勘查的效果

在政策上,探矿权一直采取从紧的政策,无法发挥地勘单位找矿的积极性;在具体的勘查环境上,无法保证正常地质勘查秩序,使地质工作无法按科学的规律开展,影响了矿产勘查效果。

加强矿产勘查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建强省级地质勘查队伍,提高矿产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程度

加强地质勘查,是保障矿产资源供给的必然选择。根据湖北成矿条件以及经济发展阶段对矿产的需求形势,要将地勘工作纳入全省发展规划;要根据经济建设需要和矿产资源找矿潜力,从开源入手,以地质勘查人才、资金、技术为保障,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尽力缓解矿产资源供需失衡的严峻形势。

——加强地质勘查,增加矿产储量。

以国家和湖北省急缺的重要矿产资源为主攻矿种,兼顾部分优势矿产资源,加大找矿力度,实施矿产资源保障工程。重点加强铁、铜、铅、锌、铝、金、银、锰、钒、磷、盐、硫、石膏、优质高岭土、水泥石灰岩、地热、地下水等矿产勘查,积极开展煤、煤层气的调查评价与勘查,重点部署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鄂西成矿带、武当—大别成矿带、江南地轴东段成矿带等重要成矿区带的勘查工作,形成一批重要资源基地。开展现有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加快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大力开展矿床深部和外围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开展全省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和找矿综合研究,加大鄂西地区等较低工作程度区矿产勘查评价工作力度,评价预测矿产资源潜力和找矿靶区,为保障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奠定良好的基础。

——深化地勘体制改革,建实建强省级地质勘查队伍。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地质勘查队伍,是加强地质工作的基本保证。一是要以现有省属地勘队伍为基础,以所属地勘单位为主体,按照人员精干、结构合理、装备精良、专业门类齐全、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勘查和科研相结合、公益性与商业性相结合、能承担重大任务的要求,抓紧建实建强省级地质勘查队伍;二是培养和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骨干和高素质人才,提高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三是加强地质勘查装备建设,进一步引进国际先进仪器和设备,增加勘查手段,提高找矿效果。

——拓宽地质勘查资金渠道,加大对地质勘查工作的投入。

首先,要积极争取国家国土资源大调查资金、国家专项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加大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工作和基础理论研究、勘查技术方法研究的资金投入;其次,加大省级财政对地质勘查的投入,着重用于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的前期勘查及找矿综合研究工作;再其次,运用政策调控,改善地质勘查环境,鼓励地质勘查,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地勘单位和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渠道投入地质勘查的机制;最后,政府要出台有关政策,对投入矿产勘查和开发的资金实行税收优惠,引导矿山建立勘查补偿机制。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规划调控的前提下,按照矿产资源所有权与探矿权、采矿权分离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要素市场,逐步建立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勘查投融资体系。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地质技术发展。

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高技术工作。科学技术进步无论对于找矿突破,还是开发利用,甚至减少环境的破坏程度,进而达到提高资源的保障能力,都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一是要解放思想,加强找矿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和引进,突破传统找矿理论;二是加强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地质工作信息化,实施“数字国土”工程;三是要加强新类型矿床和非常规矿产的研究,在系统发掘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思维,分析、总结、提取发现新矿床类型的线索,实现新类型矿床找矿的重大突破。

——推进地勘单位探采一体化战略,发挥地勘单位矿产勘查优势。

地勘单位经过几十年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有着雄厚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最大限度为地勘单位配置探矿权,提供找矿靶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地勘单位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地质工作,推进探采一体化。这样,对于矿产勘查开发,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积极推进省外、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

支持省属地勘队伍到外埠开展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重点到资源勘查开发潜力大、资源互补性强、有一定投资环境的国内兄弟省及睦邻友好国家和地区开展本省严重短缺或投资收益显著的矿种的风险勘查工作。

健全法制,加强管理,保障矿产勘查工作健康发展

——加强矿产勘查开发行政管理。

加强矿产勘查开发工作,一靠政策导向,二靠行政管理。一是要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矿业权市场。在认真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法规,为矿产勘查开发提供法律保障;二是要根据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长期规划,保障矿产资源可持续供给和矿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对矿产勘查开发行政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查处违法行为,确保矿产勘查开发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改善矿产勘查开发投资环境,拓宽矿产勘查开发融资渠道。

建立矿业资本市场,吸引省内外,乃至国内外资金、技术,不断提高矿产勘查开发层次和水平。(邹泉华 湖北省地矿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