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根据尿崩症的病症,将其分为以下五型:
1、肺胃热盛型
【证见】烦渴多饮多尿,消谷善饥,便秘。舌红,苔燥黄,脉洪数或细数。
【分析】心胃之火熏蒸,致肺燥津伤,肺阴亏耗,水津不布测烦渴多饮以自救;肺燥金桔,金水不能相生,有开无合,关门不固则饮多尿多;胃火旺盛,则消谷善饥;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亏损,肠腑失润,则燥结便秘;舌红、苔燥黄,为火热伤津之象,病初热盛为洪数脉,病情发展,伤及阴津,则为细数脉。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生津。
2、中阳虚弱型
【证见】面白少华,昏倦乏力,纳呆,口渴多饮,小便频数,溲清如水。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分析】“阳气者,若天与日”,脾胃阳虚,运化失常,不能化生气血测纳呆,面白少华,昏倦乏力;津液失于气化,降而不升,则口干多饮,小便频数,溲清如水;舌淡,苔白腻,脉细弱,为中阳虚弱之征。
【治法】通阳化气健脾生津。
3、肾阴亏损型
【证见】尿频量多,口唇干燥多饮,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腰膝酸软。舌红,苔薄少,脉沉细数。
【分析】肾藏精,主固摄,为人体阴液之本。肾虚失固,则尿频量多;阴津流失,肾阴亏损,水失资源,不能上承,则口唇干燥多饮;阴精虚少,机体失于充养,则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腰为肾之腑,肾主骨,肾虚则腰膝酸软;舌红,苔薄少,脉沉细或数,均为肾阴亏损,或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滋肾养阴,生津止渴。
4、气阴两虚型
【证见】消瘦乏力,自汗气短,口干舌燥,多饮多尿,腰酸,或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舌嫩红,苔薄白少津,或少苦,脉细弱。
【分析】气阴两虚,可见消瘦乏力,自汗气短;肺胃阴虚,肾虚失调,则日于舌燥,多饮多尿,腰酸;阴虚内热测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舌嫩红,苔薄白少津,或少苦,脉细弱,均为气阴两虚之征。
【治法】益气养阴,滋肾固精。
5、阴阳两虚型
【证见】口于多饮,皮肤干燥,消瘦,饮一溲一,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形寒肢冷,面色白。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或沉微。
【分析】阴阳互相依存,阴虚日久,必损及阳,阴阳俱虚;肺胃肾阴虚,则见口干多饮,皮肤干燥,消瘦;肾阳虚,不能气化津液,则饮一溲一;肾虚于下,则腰膝酸软;命门火衰,则阳痿、早泄;阳虚不能温运,则形寒肢冷,面色白;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或沉微,均为阴阳俱虚之征。
【治法】温肾滋阴,缩尿升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