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公元前208),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年轻时曾为郡小吏,后与韩非一道从著名思想家荀况学习“帝王之术”,于公元前247年来到秦国,受到秦王重用,拜为客卿,为秦嬴政废井田,开阡陌,荡平诸侯,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秦定天下后,李斯拜为丞相。随后,他提出并实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治国方略和施政措施,如废诸侯,行郡县,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等等,为巩固新兴的中央集权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秦始皇死后,李斯为权臣赵高诬陷,被腰斩咸阳,夷灭三族。 李斯是秦代唯一有著作传世的散文家。同时,他还是杰出的文字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他受命进行文字改革,“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战国秦系文字为正统,创制小篆。他曾随秦始皇巡视全国,所到之处,刻石立碑,歌功颂德,碑文皆出自其手笔,如《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之罘刻石》、《会稽刻石》、《峄山刻石》等,皆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李斯也被称为小篆之祖。
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给秦王的一道奏章。李斯为客卿时,韩国为迎合秦大事建设的需要,派了一名叫做郑国的水利专家赴秦,劝秦王修筑一条灌溉渠。其目的是想以此耗费秦国的人力和物力,使之不能对外用兵。不久,这一计谋被发觉,秦宗室大臣皆言于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为客卿,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便作此奏章,呈送秦王。秦王读后,觉得有理,遂废除了逐客令,李斯也官复原职。 2.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奏章,目的在劝说秦王不要逐客。作者选材精当,逻辑严密,说理透彻,铺排得体,语言精炼,堪为典范。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要言不烦,直截了当,指明逐客是错误的。说秦王逐客令是错误的。这在当时是需要胆量和勇气的,如果秦王龙颜大怒,不往下看,将此奏章撕得粉碎,那李斯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推想当时,李斯是费尽心思的,一方面李斯毕竟是有功之臣,另一方面,秦王那时还不是始皇帝,他的政治理想还没有实现,在统一中国之前夜,他不可能乱开杀戒。而李斯当时的心理亦有一种豁出去的意味,他不愿意自己多年努力而得来的功名地位付之一旦,于是,他冒了触怒秦王,其至杀头的危险也要博一回,即使拿生命当筹码,也在所不惜。 紧接此语,李期从历史的角度论证逐客的错误。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拨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臬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人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战?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在这一段中,李斯先列举了秦国历史上的四位贤君,依靠客卿建立霸业的史实;秦缪公用五子——西戎的由余、用五张羊皮赎回的楚国人百里奚、寓居宋国的蹇叔,晋人丕豹、公孙支,吞并二十个国家,称霸西戎。秦孝公任用卫国人商鞅。商鞅是著名的改革家。客居秦国19年,任孝公相10年。他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两度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没有商鞅变法,就没有后来统一中国的强秦。商鞅作为法家思想的实践者,为改革大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最后遭车裂而亡,死得十分惨烈,由此可见法家人物的可敬。第三位秦贤主是惠王,他重用魏国人张仪,张仪以连横之计拆散六国联盟,于是三川、巴、蜀、上郡、汉中、九夷、鄢、郢、成皋等广袤之地都为秦所得。最后是秦昭王,他任用魏国人范雎为相,罢免了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加强了王室,限制了贵族的势力、逐步吞并诸侯,使秦国成就帝业。论据充分,事实典型,极有说服力。在此基础上,作者总结道:“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说明客有功于秦,秦之强盛与客卿的功劳是分不开的。建立在典型事实之上的结论,不由得秦王不信服。在这段的结尾,作者故意荡开一笔,以虚拟语气从相反的方面来说,如果上述四君拒绝客卿而不接纳,疏远策士而不任用,那结果如何呢?“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这就进一步加重了论证的分量。 下面一段,作者由历史转入现实: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延;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 马 是 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公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这一段先述秦王所好,按顺序是珠、玉、色、乐。作者列举的秦王所好者都不是产于秦。如珠、玉等数宝: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翠凤之旗、灵鼍之鼓;色,充后宫者为郑卫之女,立于侧者为“随俗雅化,佳冶窈窕之赵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约处于黄土高坡的秦国本土女子不甚美丽,而秦王好色,故只得从郑、卫、赵国进口美女;乐者,《郑》、《卫》、《桑间》、《韶虞》、《武象》皆异国之乐,优美动听,而秦国之乐,只是“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大约很难听,所以为秦王所不取。上述异国之乐,今已失传。我们只能从有关的记载中依稀疏揣测其动人之处。如《韶虞》,相传“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可见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在充分铺排的基础上,作者直接指陈,秦王对待异国人才与对待异国色、乐、珠、玉的不同态度。“令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并用对比的手法一针见血地指出,秦王所好者,在于色、乐、珠、玉,所轻者,在于人才。最后一句“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这真是搔着了秦王的痒处。秦王的最高政治理想正是“跨海内,制诸侯”,在李斯看来,驱逐客卿便不能实现这一理想,这怎能不使秦王思虑再三呢?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作者已经充分论证了逐客的错误,他还嫌不足,更进一步,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展开论证。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止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来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作者在这一段中用了两组排比句,先说明地广、国大、兵强的好处,接着由泰山而至河海,推衍出君王不应“却众庶”,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说明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故于天下的原因;第三个层次说明拒绝客卿之必然结果。第二层与第三层,一利一害,对比鲜明。这一段中有两个句子值得一提。其一,“却宾客以业诸侯”,这句中“业”为使动词,意为“使诸侯成就霸业”。其二,“此所谓‘藉寇兵而赍资盗粮者’也”,“藉寇兵”和“赍盗粮”结构相同,都是动词+名词+名词,这是双宾语形式,其中前一名词为人,后一名词为物,用英语中的说法,前者为直接宾语,后者为间接宾语。整句话可译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借给仇寇兵器而送给盗贼粮食”的行为啊。这是一个比喻说法。 最后一段: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资,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作者指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现在我们再把全文的结构作一归纳。 全文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即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逐客是错误的;第二、三、四层分别从历史、现实理论的角度论证逐客是错误的这一中心论点;第五层则为总结。全文论点突出、鲜明,论据典型、充分,论证逻辑严密,丝丝入扣,综合运用了归纳、对比、类比等论证方法,表现出极高的论证技巧。秦王收回成命亦是情理中事。
3.写作特色: ①论据典型,论证严密。作为一篇驳论文,李斯为文之目的是为了驳“逐客”之议,论证“逐客”的错误。作者选用典型的事实展开论证。他先从历史的角度论证客卿有功于秦。为此他选取了秦历史上四位贤君重用客卿建立功业的史实,即秦缪公任用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五子,并国二十,称霸西戎;孝公任用商鞅,移风易俗,奠定了秦富强之基业;惠王用张仪之计拆散六国合纵联盟;昭王得范雎而“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在这铁的事实面前,秦王不得不信服。同时,作者视野开阔,由历史而转入现实,又由此而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最后言明纳客与逐客的之利害,总结全文,逻辑严密,环环相扣;逐层推进,极富思辩色彩。 ②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尤其是正反论证,对比鲜明。如从现实的角度论证逐客的错误,作者先列举了秦王所好的色、乐、珠、玉,皆产于异国,而对于客卿则“不论曲直,不问可否,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后总结,秦王所好者为色、乐、珠、玉,所轻者为人才,形成鲜明对照。再如理论论证,指陈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关系,也是正反对举,言简意赅,为秦王作出驱利避害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除此之外,还运用了归纳论证法,如作者先列举秦历史上的四君任用客卿而建立功业的史实,然后推衍出结论:“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还有类比方法,如作者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成就其深”类比“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水到渠成。 ③善于剪裁,详略得当。如全文的中心论点,仅一句话,直截了当,不枝不蔓;理论思辩,要言不烦;总结收束,干净利落。但有时又不惜笔墨,大肆铺张,如写秦王所好之色、乐、珠、玉,罗列数宝,给人以琳琅满目之感,与之相对照的“取人”,则寥寥数语,秦王既然“一切逐客”,又何须多言。繁、简皆恰到好处,行于行当行,止于不得不止,有行云流水之妙。 ④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如排比句接踵联翩,气势非凡;对偶句相间造出,整饬谐美;比喻句偶一为之,形象生动。
〔1〕谏逐客书:就是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的奏疏。 〔2〕窃:私下。谦词。 〔3〕缪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缪:通“穆”。 〔4〕由余:春秋时晋国人,原为西戎做事,后被缪公收为谋臣。 〔5〕百里奚:原为楚国人,曾任虞国大夫。晋灭虞后,俘获百里奚,作为晋献公女儿的陪嫁仅仆入秦。百里奚逃到楚国,又被楚国俘获。穆公知他有才干,以五张公羊皮将其赎回,并任他为相。 〔6〕蹇(jīǎn简)叔:岐(今陕西境内)人,寓居于宋,是百里奚的好友,经百里奚推荐,缪公厚礼聘为上大夫。 〔7〕丕豹:本为晋国人,逃到秦国,缪公任他为大将。公孙支:寓居于晋,缪公收为谋臣,任为大夫。 〔8〕霸西戎:在西北一带称霸。 〔9〕孝公:即秦孝公。商鞅:战国时卫国人,姓公孙,名鞅,又称卫鞅。商鞅任秦相十年,先后两次变法,使秦国得以强大起来。 〔10〕乐用:乐意被用,愿意效力。亲服:亲近臣服。 〔11〕惠王:即秦惠王,也称秦惠文王。秦孝公之子,名驷。张仪:魏国人,惠文王时为秦相,用连横之计攻破了六国的合纵。 〔12〕三川:指黄河、伊水、洛水。 〔13〕巴、蜀:古时国名。巴,在四种省东部。蜀,在四川省西部。 〔14〕上郡:魏地,包括现在陕西南部。公元前312年,秦大破楚军于丹阳,接着攻占楚汉中六百里地,设置汉中郡。 〔15〕九夷:指楚境内的少数民族。 〔16〕鄢(yān烟):楚地名,今湖北宜城东南。郢(yǐng影):楚国国都,今湖北大新技术公司江陵。 〔17〕成皋(gāo高):又名虎牢,今河南荥阳县汜(sì似)水镇,为古代军事要地。 〔18〕膏腴(yù鱼)之壤:肥沃的土地。 〔19〕散六国之从:瓦解了韩、魏、燕、赵、齐、楚六国的合纵。从:通“纵”,合纵。 〔20〕施(yì意):延续。 〔21〕昭王:即秦昭襄王,秦惠文王之子。范雎,魏国人,逃到秦国,后为秦昭襄王相。他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使秦得以逐步征服邻国,后为秦昭襄王相。他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使秦得以逐步征服邻国,扩大疆土。 〔22〕穰(ráng)侯:秦昭王母宣太后的异父弟。华阳:华阳君,宣太后的同父弟。二人因太后关系而在朝专权。昭王听从范雎的劝告,免去穰侯之职,把华阳君逐出关外。 〔23〕强公室,杜私门:巩固加强王室,限制贵族豪门私家势力。公室:王室。私门:指贵族豪门。 〔24〕向使:当初假如。却:拒绝。内:通“纳”,接纳。 〔25〕昆山之玉:昆山即昆仑山。古时传说昆仑山麓和田产美玉。 〔26〕随、和之宝:指随侯珠、和氏壁,出于楚国。 〔27〕明月之珠:夜间发光的宝珠。 〔28〕太阿:宝剑名,相传为吴国名匠人铸成。 〔29〕纤离:古代骏马。 〔30〕翠风之旗:用翠羽做成凤鸟形状装饰起来的旗子。 〔31〕鼍(tuó陀):鳄鱼类。其皮可造鼓,声音宏大。 〔32〕夜光之璧:夜时闪闪发光的宝玉,为楚王所献。 〔33〕犀:犀牛角。象:象牙。玩好:供玩赏的工艺品。 〔34〕 马是(juétí决提):骏马名。厩 (jiǜ旧):马棚。 〔35〕丹青:绘画的颜,丹砂与青艧(huò货)。采:指建筑物或图画的彩饰。 〔36〕所以:意思是“用来作为……的”。充下陈:站满余侍女的行列。悦耳目:使听觉、视觉获得快感。 〔37〕 宛珠:宛(今河南南阳)地出产的珠。傅玑之珥:缀有珠子的耳环。傅:通“附”。玑:不圆的珠子。珥:耳饰。阿缟(gǎo搞):齐国东阿(今山东东阿县境)出产的丝织品。缟:白色的丝绸。锦:织锦。绣:刺绣。 〔38〕 随俗雅化:跟随时尚打扮得 漂亮。佳治:美好艳丽。窈窕:体态优美。 〔39〕击、叩:拍打。瓮:缶,瓦器。古时秦地作为打击乐器。 〔40〕筝:秦地一种弦乐器。搏:拍击。髀(bì币):大腿 〔41〕《郑》、《卫》:指郑卫两国的乐曲。《桑间》指卫国的音乐。《韶虞》:相传为舜时的乐曲。《武象》:周武王时的舞曲。 〔42〕适观:满足观感。 〔43〕跨:统一。术,策略。 〔44〕兵强:指武器锐利。 〔45〕让:排斥,舍弃,拒绝。成其大:形成它的高大。 〔46〕择:舍弃。就:成就,形成。 〔47〕 众庶:老百姓。明其德:充分发扬他的美德。 〔48〕四时充美:一年四季都富足美好。 〔49〕五帝:黄帝、颛顼(zhuānxù专旭)、帝喾(kù库)尧、舜。三王:夏、商、周三代的开国之王,即夏禹、商汤及周文王、周武王。 〔50〕黔首:秦对老百姓的称呼。 〔51〕业: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成就事业。” 〔52〕本句意思是:这就是常说的借给敌寇武器,送给盗贼粮食的行为。藉:借。兵:兵器。赍(jī基):给予,赠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