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技术变成 学生自主探索的工具
据国务院新闻办《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显示,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3.84亿,位居世界第一。这些数据表明,中国进入了网络时代,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教育体系也在迅速发展并不断发生变革,三网融合进一步带来超乎想象的教育改革。 当代教育发展历程表明,信息技术历来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就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到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逐步完善国家教育信息网络。首先从基础设施入手,搭建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在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教育改革,在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事实证明,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其全方位应用,不仅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还是中华民族真正融入国际社会的必由之路。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任何体制创新、制度创新都取决于观念更新,因此,转变观念是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21世纪的教育不再是单一的、绝对化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校园为边界、以知识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网络文化形成的三足鼎力的代表势力,用户和玩家、企业和厂商、家长和社会,相互制约,错综复杂。学校教育在全面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共享、合作、交流和互动的均衡局面。不能仅认为只有进入课堂才是学习,只有教师讲的才是知识,只有考分才说明能力。师生都是学习的参与者,知识都在围绕解决问题,学习强调互动体验创新。通过实践开发思维,达到大脑成熟,经历入门、适应、采用、调整到创新的一系列过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掌握知识,还在不断积累、发现创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转变网络时代教育新观念,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信息网络及技术变成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工具,培养自发创新精神。 网络时代利用信息化促教改,其根本是一个观念问题,教育信息化不能等同于简单的互联网的概念,教育信息化的前提是人的信息化,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仪器设备、信息技术的装备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科学知识的可视化、艺术表达的形象化、共享体验的互动化是新时期信息化的重要特征。正确认识信息获取渠道、传载媒介和信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在多元应用的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培养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精英,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 肖永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