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心园 - 海安县家长学校

 看花结印同无相 2010-09-05

一年级新生家长可以读一读的建议

        91日被许多即将上一年级的小朋友称作“开学节”。这足以说明升学和上学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情。的确,开学的头几天,新的环境,新的伙伴,新的老师,新的学习方式,新的课本文具,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的新鲜,并使他们感到激动,这大概就是一些专家称作的“兴奋期”。每天,孩子从学校里回来,总是叽叽喳喳地,有那么多“新闻”向我们报告,总是一本正经地宣布:我要做作业了!俨然要干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大事的样子。然而,曾几何时,孩子的这种自豪感减退了,兴奋的亮光在孩子眼里暗淡了,有的孩子甚至在早晨磨磨蹭蹭,拖延去学校的时间,偶尔悄悄叹一口气。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孩子消瘦了。“读书到底要花真工夫,不轻松啊!”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常不免聚在一起议论几句。但是,真是学习使孩子感到疲累吗?“不!不累!”我们的孩子会毫不犹豫地这样回答。其实,真正使孩子感到疲累的,这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小朋友在学习里要受到诸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一日常规、班级规章制度等很多纪律的约束,要遵守这些规章制度,需要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是很不容易的。第二,学校生活节奏比起幼儿园大大加快,比如,学校制订了紧凑而有序的作息时间,要求每个学生统一行动,中午不安排午睡,休息时间也大大缩短了,这样一天下来确实会感到很累。第三,小朋友们对所学知识感到不象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孩子在进入小学以后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家长对孩子的新地位、新任务、新责任以及对孩子面临的学校生活是否了解,以及能否积极地给予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毕竟还小,在全新的学习生活面前,他们离不开家长的帮助、知道,那么家长应当如何帮助孩子呢?就此问题,我向您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供您参考

一、家长要积极认真参加每次的家长会

    家长在孩子入学后要认真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学习及家长会。主动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以便比较详细地了解学校和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作息时间,每天的课程安排等等。家长应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与孩子约定每天早上起床、吃早饭、出家门时间,让孩子能根据学校的要求按时上学。又如家长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最好让孩子想一想,第二天需要准备的物品是否都带好了,像学习用品,体育课要穿球鞋、手帕、茶杯、抹布等等。晚上睡前作好准备,早上孩子就能轻松地去上学。

二、指导孩子按规则去做

    我们的孩子向往上学已经很久很久了。开学以后,新的环境、新的伙伴、新的老师、新的学习方式、新的课本文具,一切的一切,是那么强烈地吸引着他,激动着他。不是学拼音认字或学数学,而是按照学校的各项规则去做这项要求。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需要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孩子来说,是很不容易的。孩子的疲累,就是努力的自控而后产生的。凡事开头难,习惯了,就轻松了。要让孩子轻松起来,不是放松要求,而是从一开始就让他明确必须做到哪些学习常规。有哪些重要的学习常规,应该让孩子一样明白于心的呢?第一,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孩子上幼儿园时,并没有这一点要求。要是家里有大人,孩子不上幼儿园或者迟点、提前回家都是可以的。上小学,既然是重要的社会义务,就得遵守规定,以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这里也有培养责任心的因素在内,上学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事,必须去,按照规定时间去。为了保证上学的严肃性,在孩子遇到实在不能坚持的时候,如生病无法坐在课堂上了,应该写请假条征得老师的同意。第二,上课要安静,专心听讲。安静包含了许多内容,如课前先准备好学习用品,以免上课是才来翻找,发出各种响声影响课堂纪律,也影响孩子自己听课。上课时,不经充许,不能和同学讲话,不能吵闹,不能随便离开座位,离开教室。活泼好动是这个年龄的孩子的特点,要做到一堂课都安静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在孩子听老师讲那些他已经懂了的内容,或者所讲的内容孩子不感兴趣。对那些爱吵闹的孩子,我们除了再三想他强调,由于他不守纪律,其他同学都听不清老师讲课,这不是好学生的行为,同时要尽量抓住他因没专心听课而出错的时候,告诉他,不安静听课就容易错过老师所讲的新的重要的内容,别人懂了,你不懂,老师还得为你讲一遍,就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对你对同学都很不利。另外,我们也要检查一下原因,孩子上课不安静,是否与我们的有些做法有关,比如,我们预先教孩子学习他课堂要学的知识,或者平时我们听别人说话时,随意地打断对方说话,没有听完别人的话就转移注意力等等,这种做法都会使孩子上课不安静。有的孩子比较内向,家长从没听老师批评过孩子不守纪律,他们的心里就比较欣慰:孩子上课还是专心的。上课安静的孩子是否一定是专心听的呢?有这么一个家长,孩子上初中时,他去参加一个家长会,听其他家反映,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太少,孩子花20来分时间就做完了。他大吃一惊:自己的孩子哪天做作业不是做到晚上10时、11时?他以为,总是孩子的智力不如别人。后来,他要求孩子每天早晨起来晨读,要大声读,这才发现,孩子几平不能连续地读上10来分的书。他明白了,孩子上课时,肯定也是这样,没几分时间就脑子“溜号”,老师讲的课他听得有一句没一句的,回家做作业就被难住了,日积月累的,不懂的东西越积越多,难题越来越大,听课也就越不能引起他的兴趣。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形成了恶性循环,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很困难了。所以,在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该留心,我们那个上课安静的孩子是否专心在听课?有否思想开小差,注意力没在老师的讲课上?有否在做小动作,做那些与学习无关后?专心听课是孩子学习顺利的基本保证,是最重要的学习习惯之一,一定要在孩子刚上学时就培养起来。第三,课间活动有序。课间时间是让孩子调节和放松而设置的,以利下一堂课的顺利进行。为达到这个目的,要指导孩子下课以后,赶快收拾好上一堂课的课本用具,准备好下一堂课的学习用品;然后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不要大声喧哗,不要打打闹闹;需要上厕所的,抓紧时间先上厕所;还有时间,可以舒展舒展身体各部位,走一走,跳一跳,但不要剧烈运动,以免上课以后长时间不能静下心来。第四,课余先做作业再玩。课余是指每天课表上的课上完以后,以及在家的晚上和早晨的时间。有的孩子上完课后就回家,有的孩子上完课后还要在学校里呆一段时间。一般说来,孩子上午的课紧张度高,下午的课活动量大一些。一年级的孩子,在下午3时半以后就放学了。但因为家长还在上班,所以许多孩子在放学后到晚饭前这段时间,完全自由活动。刚上学的孩子,还没有能力自己合理地安排时间,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科学地安排时间的习惯。一般说来,孩子在一天中的学习精力是有差别的。上午精力最好,中午减弱,午后二三时又开始提高,到下午四五时,是下午精力最好的时候,这个时间用来学习是最好的,所以,放学以后,让孩子玩半至一小时,然后让孩子完成他的回家作业,这样的安排比较合理。家长不在家,要求孩子自己形成习惯,对提高学习自觉性,树立责任感都是很有好处的。习惯都是在开始时培养最容易形成。从一年级时养成的良好习惯,以后就能保持下去,若一年级时没培养好习惯,以后来纠正,就很费力了。晚饭以后,一般没什么作业好做了。为今后打算,在规定时间,比如七时,要求孩子坐到自己的书桌前,拿出书本来复习一下;再看一看明天要上什么内容;把书包整理好,将第二天需用的学习用品都准备好;再看一会儿课外书,到八时,就可以准备睡觉了。有的家长不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以为自己亲自督促孩子做功课才是对孩子真正负责,常常等忙完了各种事,晚饭后再坐到孩子身边来照看孩子做功课,这时时间已晚,孩子的精力已大大下降,学习效率差,学习时间势必拖长,孩子睡觉的时间就少了,第二天上课就容易精力不集中,长此以往,就形成恶性循环了。

三、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怎样使孩子做作业动作快?回家作业是孩子上学以后实实在在需要他独自做的一件事。再不懂教育,也没有一个父母会代替孩子去做作业。不替孩子做,却也不能说明孩子自己会做,不必过问。现实是,我们往往在最初的时候过问太少,以致数年以后花很大力气去纠正那些最初开始形成的坏习惯。几乎在每一次重大的家庭教育咨询会上,都有家长咨询:如何让孩子做作业时动作快些?这些孩子往往要花二三个小时才能完成作业,其中有成绩较差的,也有成绩不错的,这说明,动作慢与成绩好坏没有必然联系。有一个家长说,他那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晚上做作业差不多要花两个小时。“他就坐在那里,拖着不做,催他,他才慢吞吞地拿出课本来,一会儿说练习本找不到了,一会儿说铅笔断了,一会儿又找橡皮。写一会儿,站起来走一圈,或者看到什么玩具玩玩,再不,要喝水啦,撒尿啦,非要惹你生气了,坐到他边上,板着脸督着,他才死心了,一心一意做。你若脸色有点好转,他又活了,提各种要求,拖延作业的时间。其实,他也不是不会做,就喜欢拖。”这样的孩子也许不是个别的。珍惜时间,有成效地利用时间,这对学习非常重要,随着年级升高,这种讲求效率的习惯所起的作用更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也因习惯不同而慢慢地拉开了。在一年级的最初阶段,我们就要培养起孩子的时间观念。孩子做作业拖拉,动作慢,不是孩子不爱学习,而是他还不善于学习,不知道学习和游戏的区别,还不明白怎样做才算“抓紧时间”。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本来应该从学龄前就有意识地做起,让孩子养成按大人的要求做事,自觉限制自己的行为的习惯。上学以后,更要强调遵守规则的要求。每天傍晚或晚上,一到规定的时间就自觉坐在规定的书桌前做功课。家长应该努力配合,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专心做功课的环境,如把其他的声音减到尽可能小,家里其他成员也开始做一些安静的工作,绝不随意打断孩子做作业。要让孩子从我们的行为中意识到:学习非常重要,比其他的事都重要得多。孩子做作业拖拉的现象往往出现在上学一二个月以后。这个时候,最初的新奇、新鲜的感觉已经过去了,每天上学、放学、做作业,显得单调乏味。作业做得好与不好,反正都能做小学生,关系不大。作业总要占去过去用来游戏或轻松的时间,给孩子一种负担的感觉,假如孩子还没有树立那种“这是我必须承担的义务”的想法,那么作业拖拉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学习自觉性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这是孩子自控能力培养的根本,不能忽视。同时,在孩子刚上学时,要养成孩子坐到桌前就立刻开始做作业的习惯,是立刻,而不是坐在桌前磨蹭。最初,可以制订几条规则,在做作业前让孩子检查:(1)收起桌子上一切与做作业无关的东西。(2)准备好必需的文具。课本、作业本放右边,橡皮、铅笔、尺子放左边,这样的位置必须每天如此,便于使用。(3)打开台灯,调好光线,坐在椅子上,把课本、练习本打开,拿起笔开始写……让孩子每在对照着这几条规则做,过一段时间,他就不需要逐条对照也能静下心来了。假如孩子特别不容易静下心来,这规则可以订得条例多些,如在前面把关掉电视机、喝水、小便等都订上,使逐条对照的时间适当长些,让孩子在这段时间里慢慢收心,以后习惯了,有些条例就自然删减了。孩子的时间观念的树立还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如让孩子准备好纸笔,像竞赛一样,卡住表上的时间,让他在一分时间里抄写课文,或做数学题,看看他能写多少字,做几道题。过几天再来这么一次,看他多写了几个字,多算了几道题。不管孩子做得多还是少,只要他是全神贯注做的,都要表扬他,有进步更要表示赞赏。以后再进行5分、10分时间记录。这些记录最好能制成表格登记下来,和孩子一起总结。再后,就让孩子每天根据作业量,自己提出做作业的时间。如果你卡表时统计,孩子5分做了20道题,那么他自己说完成25道题要用10分钟时间,还是应该允许的,若是他提前完成了,要大加赞赏,若没有按时完成,要一起分析原因。这样强调时间地训练,直至孩子做作业的时间能达到学校的要求,孩子就能逐步养成紧张地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每年开学以后,就有家长到书店、出版社去寻购各种课本、教学参考资料、练习册等等。孩子需要的书本、练习册,学校里全都发给孩子了,他们还买这些书干什么呢?“这种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可谓细致入微,让人肃然起敬。但是,假如这些家长准备捧着这些教参,坐在孩子身边,随时指点孩子每一处作业上的差错,或者随时回答孩子的疑问,准备这样伴随着孩子读完小学,初中以至高中,对孩子来说,这决不是福音,而是灾难。

四、变“替孩子做”为“教孩子自己做”,让孩子得到磨练。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只有一个孩子,对于独生子女特别宠爱,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这样极易养成娇生惯养的毛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挑吃挑穿,要什么给什么,甚至对孩子的心理要求也会无原则地迁就。考虑到孩子年纪小,还不懂事,家长替孩子做这做那包办一切的情况也极为普遍。这样的“关心”和“爱护”并非是件为了长期以往,对孩子独立生活、学习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只会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容易形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的不良品行。上小学这是个关键性变化的时期,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时机,给孩子新的影响。应该要求他自己能做到的尽量自己做,如洗脸、洗手帕等。同时也要他帮助做些家中轻便的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扫地、抹桌子、倒垃圾、拿碗筷等等。孩子往往看到大人做什么也爱学着做,这是好现象,应该鼓励和引导,不要害怕他们做不好或弄坏东西,要多积极鼓励和具体指导。劳动教育薄弱,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有资料表明:各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差距不小,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英国为0.5小时,而有着勤劳传统美德的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孩子缺乏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实践本领,体质欠佳,意志薄弱等等,这些都与缺乏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人的成长,从小到大,从生理到心理,都离不开“锻炼”这两个字,这里的“锻炼”既包括自然意义上的跌爬滚打,也包括社会意义上的磨练、进取。这样,你才能立稳脚跟,才能“自立自强”。,我们以前常说:“不做温室里的花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人类要改变自然,改变社会,就需要有更坚强的意志,更出色的能力,有更自觉的艰苦奋斗精神。这些素质,哪一点离得开从小的培养呢?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当我们的下一代都成为独生子女以后,很多家长都把孩子当成了珍贵无比的大熊猫,天晴怕晒,天雨怕淋,走路怕摔,活动怕累,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他们紧紧地“抱”在怀里,从婴儿一直“抱”到大学,此中“关心”的结果,造成不少大学生不会烧饭,不会洗衣,不会独立生活的怪现象。永远“抱着”,何来自立?何来自强?不劳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走向灭亡,每个国家,每一个人也同样如此,现在孩子中存在的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的不良倾向告诫着我们每一位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参与劳动去接受锻炼。家长给孩子准备好学习用品的同时,还要指导孩子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怎样削铅笔,怎样用橡皮等,并提出爱惜学习用品的要求。放学回家,可以问点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如今天老师教什么,做些什么作业,完成得怎样?(当天的作业一定要及时完成,不能积压、拖欠)但不要陪同做作业,不要边做边玩。还要检查孩子的书包是否整齐,是否带齐学习用品,是否带吃的,玩的或是别人的东西。孩子做完作业往往把东西摊在桌上不及时收拾,这时应提醒他。要养成每次完成作业后即使收拾好学习用品,整理好书包的好习惯,替孩子做就是迁就他的过错,只会滋长他的缺点、错误。

五、注意爱护孩子的求知热情,努力促进个性发展。

    六、七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家长除注意孩子的健康外,还要注意孩子的智力发展。你们常常会发现孩子一问“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这正是求知欲旺盛的表现,家长千万不能嫌烦,应耐心地给予解答,如果一时无法解答,你可以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去探索这些问题。孩子们各有所爱,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跳舞,有的喜欢画画,有的爱好手工制作,有的擅长讲故事,有的喜欢研究动植物,家长们应顺其所为,加以培养,而不要抑制他们的个性发展。一年级的小学生,国家教委规定一般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一些家长嫌孩子回家太空了,责备学校不布置书面作业,其实家长有空时可以问问他在校的一些情况,可以给孩子讲讲有益的故事,星期日、节假日可带孩子到公园去,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接触社会,这样做能活跃孩子的身心,开阔视野,丰富孩子的生活,给孩子买一些适合他们程度的课外书,使孩子养成“学得专心,玩得愉快”从小培养合理使用时间的好习惯。

六、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孩子积极向上。

    孩子的智力如同他们的体力那样存在着差异。当有的孩子轻而易举地提起20斤的重量时,别的孩子提起10斤就已经相当费力了,而我们如果对他们作出同样的要求:提起20斤为100分,这是一件多么不公平的事,如果非这样做不可的话,那么我们将看到后者不要说提20斤,就连提10斤的能力都会丧失掉。一些家长望子成龙的心切,在孩子学习有困难,成绩不理想时,态度急躁,经常呵斥孩子“……”造成了孩子讨厌学习,一个孩子,毕竟才是个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起步就被彻底否定了,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啊!憧憬已久的美好校园生活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对周围的一切只会更加心灰意冷。设身处地想想,我们每个成年人有谁不期望自己是个有所价值,有所体面的人呢?孩子也是如此,当前进的道路上出现泥泞,在他感到力量不足的时候,他更需要温暖,需要我们给予耐心的指导,分析原因,鼓起勇气,一同去克服。我们所说的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同步发展。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方位多层次,如果光以读书,成绩最好就是最有出息,那就未免太狭隘了。为此,我们建议家长在鼓励孩子读好书的同时,更要注意孩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

七、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仅表现为通过谈话讲清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正确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我们要求孩子待人有礼貌,不说粗野的话,但自己开口就是难听的话,常为一些小事和邻居吵嘴,以至打架,那我们的教育注定是要失败。“其身正则令行”。我们发现孩子卫生习惯差,多半与家长自身的卫生习惯有关,家长讲究卫生,穿戴整洁,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孩子会受到熏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在孩子心目中失去了威信,这是最危险的事,那些将“哄骗”视为教育,将“凶”当作威信的家长好似极为错误的。家长的威信是靠自己的言行一致,言传身教中逐步树立起来的。所以,建议家长们,言传身教,平时能讲讲古今中外讲文明讲礼貌的孩子的故事,多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及时制止不良行为,督促孩子使用礼貌用语:“请”“您好”“对不起”“谢谢”“再见”等等。赠送孩子们一份人生的礼物——“快乐人生三句话”第一句:面对生活,要微笑着说:“太好了”。第二句:面对困难,要敢于说:“我能行”。第三句:与人相处,要主动说:“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各位家长:您孩子上学了,您的人生也就翻开了新的一页,您的心里一定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着期望,您没有实现的理想和梦想也一定会寄托在孩子身上。那么您有没有想过要改变一下您过去的生活和习惯呢?如果在孩子上学以后,您什么也没有改变,那么,有一天当您对孩子的成长发展状况出现不满意时,可能您已经没有太多的办法来解决好这个问题了。  

    ——再忙也不要忙忘了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