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者:避孕药副作用被夸大 告诉你如何无害避孕

 山地之仔 2010-09-06

摘自:《看历史》杂志社 著 《看历史2010年8月刊》 看历史杂志社 出版

阅读提示:今年50岁的避孕药,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使妇女在性、生育和工作上得到了自主。然而,在中国它的命运却迥然不同。即使是在药房里,也需要多费口舌来解释:不是类似“毓婷”这样事后补救的紧急避孕药,而是“妈富隆”这样的短效避孕药,每日口服一片即可实现无害避孕……斯诺还记录道:“林大夫告诉我,每月吃二十二天的那种避孕丸没有任何副作用”。

文:唐郑亮

今年50岁的避孕药,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使妇女在性、生育和工作上得到了自主。然而,在中国它的命运却迥然不同。

避孕药没有什么花哨的名字,就叫做——thePill,然而它却被评为最伟大的药物之一。今天,全世界有超过一亿的女性每天服用一片避孕药(thePill,COCP),数量之大,甚至于服用者排泄物中的残余药物扩散到河流湖泊中,已经让一些鱼类发生了性别改变。

然而这一切似乎与中国无关。即使是在药房里,也需要多费口舌来解释:不是类似“毓婷”这样事后补救的紧急避孕药,而是“妈富隆”这样的短效避孕药,每日口服一片即可实现无害避孕。不论是避孕套或者“威尔刚”,早已混入各种流行文化中,成为了新时代生活的闪亮图腾,与之对比明显,避孕药却默默无闻,在中国很少有人记得它的50岁生日。

教堂与医院之间

然而避孕药研发的最初目的,是治疗女性不孕症。

避孕药的主要研发者之一,来自哈佛的约翰·洛克(JohnRock)曾是不孕症领域的专家。当时人们早已知道雌性激素会抑制女性排卵,而洛克在1950年代的研究思路是,让患者在4个月之后停止使用药物,期望出现反弹效应,让女性开始排卵。

他的试验取得了进展,但是格雷格里·平卡斯(GregoryPincus)加入之后,研究开始改弦易辙。为何不用激素作为避孕手段?平卡斯是研究节育的专家,得到当时节育运动上百万美元的资助,但是他没有进行临床试验的执照。

他们的合作是成功的。避孕药在两人手下诞生了。并没有大张旗鼓,1960年5月11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世界第一种口服避孕药Enovid,这一天被当作避孕药的诞生日来纪念。但事实上,早在1957年Enovid已经获批准上市,当时它所标识的作用是“调整妇女经期”,只是在副作用一栏里此地无银地加了一句“它会抑制女性排卵”。这种药片很快就被用来避孕,1960年的批准只是为它正名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