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篇 算账篇 (二)
|
|
怎样计算银行利息? 当前银行存、借款利息的计算规定及方法如下:企业单位的存款帐户、定期调整和下贷上转方式的贷款帐户,按季计算利息,计息日为每季末20日;对工商企业实行逐笔核贷方式的贷款帐户,按季或按贷款收回日计算利息,按季计息的计息日为每季末20日;单位撤销帐户或转移帐户,于结清帐户时随时结计利息。银行计算存、贷款利息的公式如下: 本金×时期×利率=利息 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利息 利息本金×时期=计息积数 日利率=月利率÷30 或=年利率÷360 月利率=年利率÷12 计息时期“算头不算尾”,即:存款从存入之日起,算至支付的前一日止;贷款从借入之日起,算至归还的前一日止,两者均按实际存款或贷款天数计算利息。 对逐笔计息的存、贷款,其计息时期,满月的按月计算;有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可以全部化为天数计算;满月的无论大小,均按30天计算;零头天数,按实际天数计算。 对活期存、借款,均按实际存款或借款的天数计算利息。如果银行利率调整,存、贷款利息则采取分段计息,银行按每段时间和利率,分别计算,然后加总。
怎样计算债券利息? 企业发行债券应按期计提利息,其计提依据是债券面值和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公式为: 每期应计债券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债券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时间
怎样计算票据到期日? 票据到期日的计算分两种情形: (1)约定在若干月后支付的(以“月数”表示)票据。①月末出票的,不论月份大小,以到期月份的月末日为到期日。如:5月30日出票,三个月到期,则到期日为8月31日。②月中出票的,以到期月的同一日为到期日。如:5月20日出票,三个月到期,则到期日为8月20日。 (2)约定在若干天后支付(以“天数”表示)的票据,应收票据的到期日计算为“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按照实际天数计算到期日。如:5月20日出票,70天到期,则到期日为7月29日。
怎样计算票据贴现利息? 票据贴现利息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1)不带息票据贴现:贴现利息=票据面值×贴现率×贴现期 (2)带息票据的贴现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贴现天数=贴现日到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1 例:2000年3月23日, 企业销售商品收到一张面值为10,000元, 票面利率为6%, 期限为6个月的商业汇票。 5月2日, 企业将上述票据到银行贴现, 银行贴现率为8%。假定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则票据贴现利息计算如下: 票据到期值=10000×(1+6%/2)=10300(元) 该应收票据到期日为9月23日,由其贴现天数应为144天(30+30+31+31+23-1) 票据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10300×8%×144/360=329.60(元)
什么是坏账?怎样处理坏账? 坏帐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企业发生坏帐,造成坏帐损失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按照我国有关规定,企业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①因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②因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③债务人较长时期内(如超过3年)未履行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等,具体彩何种方法可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对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 51.采用余额百分比法怎样估计与提取坏账准备? (3)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这一方法是按照会计期末应收帐款的帐面余额用一定的百分比估计坏帐损失,也就是简单地用一个估计坏帐率乘以会计期末的应收帐款帐面余额。估计坏账率应按以往的数据资料加以确定,企业发生的坏账多,这一比率就应高些,反之,则低些。应用余额百分比法有首次计提和以后每年末调整计提两种情况。例如,某企业年末应收帐款余额为1000000元,提取坏帐准备的比例为3‰,则首次计提时,应提取的坏帐准备为3000元(1000000×3‰)。在此以后,每年末坏帐准备的调整,应分别情况处理: (1)坏帐准备的余额在贷方,并小于应提取数额,应按差额补提。 (2)坏帐准备的余额在贷方,并大于应提取数额,应按差额退回。 (3)坏帐准备的余额在借方,应按应提数额与借方余额之和提取坏帐准备。 期末坏帐准备帐户的调整,应使其贷方余额符合规定的比例。 例:万胜商厦在2001年12月31日的应收帐款帐面余额46398元,“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为1530元,若按5%计提坏帐准备2320元,则应补提790元,会计分录如下: 2001.12.31 借:管理费用——坏帐损失 790 贷:坏帐准备 790 用备抵法估计应收帐款的坏帐损失后,如发生坏帐,则不必再借记“管理费用——坏帐损失”科目,因为坏帐损失在估计时已列作当期费用。所以,只要借记“坏帐准备”、贷记“应收帐款”科目即可。例如,某客户所欠的帐款100 000元已确认为坏帐,注销时须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坏帐准备 100 000 贷:应收帐款 100 000
51.采用账龄分析法怎样估计与提取坏账准备? 帐龄分析法是按照应收帐款欠帐日期的长短来估计坏帐损失和计提坏帐准备的。一般认为,欠帐的时间越长即帐龄越长,帐款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应估计的坏帐损失和计提的坏帐准备也越多。通常,在估计时将应收帐款按欠帐期限的长短分成几个区段,按不同区段估计一个坏帐百分率,然后,相加后即确定应估计的坏帐损失总额和坏帐准备金额,与“坏帐准备”科目期未的帐面余额比较,以其差额作为本期应提的坏帐准备数。 例如,表4-5是万胜商厦在2001年12月31日对应收帐款各客户欠帐日期的分析,表2是根据表1估计的坏帐损失数。 表4-5 应收帐款账龄分析表 2001年12月31日
客户名称
|
账面余额
|
未过清偿期
|
拖 欠 情 况
|
3月以下
|
3-6个月
|
6月-1年
|
1-2年
|
2年以上
|
A
|
8900
|
8900
|
|
|
|
|
|
B
|
3470
|
|
3470
|
|
|
|
|
C
|
11000
|
4000
|
7000
|
|
|
|
|
D
|
9928
|
|
|
3718
|
6210
|
|
|
E
|
7600
|
|
|
|
|
7600
|
|
F
|
5500
|
|
|
|
|
|
5500
|
合计
|
46398
|
12900
|
10470
|
3718
|
6210
|
7600
|
5500
|
表4-6 坏账损失估计表 2001年12月31日止
拖欠情况
|
账面余额
|
估计坏账%
|
估计坏账损失
|
未过清偿期
|
12900
|
1
|
129
|
3个月以下
|
10470
|
3
|
314
|
3-6个月
|
3718
|
5
|
186
|
6月-1年
|
6210
|
10
|
621
|
1-2年
|
7600
|
20
|
1520
|
2年以上
|
5500
|
40
|
2200
|
合计
|
46398
|
-
|
4970
|
因为4970元是万胜商厦包括至2001年12月31日止所有应收帐款46398元上估计的坏帐损失总额,所以,应将12月31日估计坏帐前的“坏帐准备”科目的余额调整至需要估计的4970元。假使调整前,“坏帐准备”科目的原有贷方余额为1530元,则经表4-6计算的估计坏帐准备应为3440元。编制的调整分录如下: 2001.12.31 借:管理费用——坏帐损失 3440 贷:坏帐准备(4970-1530) 3440 在调整“坏帐准备”科目前,如原科目为借方余额时假定为借方360元,则须冲销原有借方金额后再贷记估计的4970元,编制的会计分录应为: 2001.12.31 借:管理费用——坏帐损失 5330 贷:坏帐准备(=497+36) 5330 应该看到,应收帐款帐龄分析法在估计坏帐损失的金额时是根据客户拖欠日期的长短分别按不同的坏帐率估算的,似乎比销售收入百分比法要细腻一些。但是,它计列坏帐损失的会计期有的并不是记载商品销售收入的同一个会计期,如本例估计的坏帐损失4970元中包括了欠帐在一年以上的应收帐款13100元上估计的3720元,而这13100元商品销售收入是1996年、1995年甚或更早的会计期内已确认的收入,显然也不符合配比的原则。
51.采用销售百分比法怎样估计与提取坏账准备? 销售收入百分比法是根据企业销售收入金额的一定百分比来估计坏帐损失。由于销售收入中的现销部分不会产生坏帐,所以在估计时要特别注意企业赊销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结合以往发生坏帐的经验数据不使坏帐估计过大,以免影响当期利润。实际发生坏帐时,要借记“坏帐准备”、贷记“应收帐款”科目。 例:大江集团2001年全年赊销金额为560000元,如果估计坏帐损失为赊销金额的10%,则年末的分录为 2001.12.31 借:管理费用——坏帐损失 56000 贷: 坏帐准备 56000 企业实际发生的坏帐损失数与估计数总有出入。正常情况下,“坏帐准备”科目有贷方余额,但在实际发生的坏帐损失大于估计发生的坏帐损失时,也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坏帐损失估计过低,必然少计了当期费用,使应收帐款的净变现价值偏大;而坏账损失估计过高,又会多计当期费用,低估了应收帐款的净变现价值。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产品成本核算的内容包括费用支出的核算和产品成本的计算。产品成本核算应满足以下要求: (1)加强对费用的审核和控制,做到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包括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与不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以及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3)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4)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定额的制定和修定;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与盘点;原始记录;以及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与修订工作等。 (5)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产品成本核算应遵循的一般程序为: (1)对生产经营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确定费用是否应该开支,开支的费用是否应计入产品成本。 (2)将本月计入产品成本的各种要素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归集,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 (3)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和有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可用图4-1 表示。 怎样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企业在生产活动中耗用的材料费用,是根据领退料凭证,按照材料的用途归集和分配的。对于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工业生产用料,应按照产品品种和成本项目归集和分配;用于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和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记入“生产成本”账户及所属明细账的“直接材料”项目;用于生产的燃料,记入“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燃料和动力”项目;用于维护生产设备和管理生产的各种材料,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予以归集,然后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的“制造费用”项目。对于不应计入产品成本而属于期间费用的材料费用,应记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账户;对于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其他资产方面的材料费用,应计入有关的资产价值,不得列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材料费用分配表”(表4-7)进行的,这种分配表应该按照材料的用途和材料的类别,根据归类后的凭证编制。如果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还应分配材料成本差异。 表4-7 材料费用分配表 中兴公司 2001年3月
应借账户
|
成本项目
|
直接计入
|
分配计入
|
费用合计
|
基本生产车间
|
A产品
|
原材料
|
75 600
|
22 680
|
98 280
|
B产品
|
原材料
|
41 700
|
12 510
|
54 210
|
小计
|
|
117 300
|
35 190
|
152 490
|
制造费用
|
基本生产车间
|
机物料消耗
|
2 360
|
|
2360
|
辅助生产成本
|
机修车间
|
机物料消耗
|
1 410
|
|
1410
|
运输车间
|
机物料消耗
|
1 100
|
|
1100
|
小计
|
|
2 510
|
|
2510
|
营业费用
|
|
包装物
|
500
|
|
500
|
管理费用
|
|
其他材料
|
860
|
|
860
|
合 计
|
|
|
123 530
|
35 190
|
158 720
|
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A产品 98 280 生产成本――B产品 54 21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 41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运输车间 1 100 制造费用 2 360 营业费用 500 管理费用 860 贷:原材料(各有关明细账) 158 720
怎样归集和分配燃料和动力费用? 燃料费用应按用途和使用部门进行归集和分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直接计入或间接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的“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所耗燃料费用,以及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部门取暖等耗用的燃料费用,则需先按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进行归集。在实际工作中,燃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燃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动力费用也应按用途和使用部门进行归集和分配,直接用于生产的动力费,列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记入“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属于照明、取暖等用途的动力费,则按使用部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在实际工作中,动力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动力费用分配表”(表4-8)进行的。
表4-8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汇总表 中兴公司 2001年3月
产品、部门、
项 目
|
产量
(件)
|
单位消耗定额(度)
|
定额耗用量(度)
|
分配率
|
应分配金额
|
A产品-燃料
|
350
|
1950
|
682 500
|
|
122 850
|
B产品-燃料
|
1200
|
380
|
456 000
|
|
82 080
|
C产品-燃料
|
1500
|
260
|
390 000
|
|
70 200
|
供汽车间-水电费
|
|
|
2 000
|
|
360
|
机修车间-水电费
|
|
|
7 500
|
|
1 350
|
一车间-水电费
|
|
|
3 200
|
|
576
|
二车间-水电费
|
|
|
4 100
|
|
738
|
管理部门-水电费
|
|
|
700
|
|
126
|
合 计
|
|
|
1546 000
|
0.18
|
278 280
|
根据“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22 850 生产成本――B产品 82 080 生产成本――C产品 70 2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供汽车间 36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机修车间 1 350 制造费用――一车间 576 制造费用――一车间 738 管理费用 126 贷:银行存款 278 280
怎样归集和分配工资和福利费? 企业所发生的工资和福利费用,要划清应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其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工资及福利费用,应按产品品种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与分配:凡属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记入“生产成本”账户及所属明细账的“直接人工”项目;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和提取的福利费,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予以归集,然后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的“制造费用”项目。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和提取的福利费,作为期间费用记入“管理费用”账户。不应记入成本与费用的工资和提取的福利费,则应按用途记入“应付福利费”(如医务部门人员工资)或“固定资产”(如固定资产购建过程中所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支出)等账户。 为了按工资的用途和发生地点归集并分配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用,月末应根据不同生产部门的工资结算单和有关的生产工时记录,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然后汇编“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汇总表”。
怎样归集和分配待摊费用? 待摊费用是指本期发生或支付的,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共同负担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内的各项费用。该种费用的特点是先支付、发生,后分期摊入成本、费用。待摊费用的受益期限有的可以明确肯定,有的则不能明确肯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受益期限正确地加以估计。 待摊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待摊费用”账户进行的。发生或支付各项待摊费用时,记入该账户的借方,同时记入“银行存款”、“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应交税金”等账户的贷方;按受益期限摊销时,记入该账户的贷方及“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的借方。期末为借方余额,表示已经发生或支付但尚未摊销的费用。“待摊费用”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分别反映和监督各种待摊费用的发生和摊销情况。
怎样归集和分配预提费用? 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月计入成本、费用,在以后月份才支付的费用。该种费用的特点是先计入成本、费用,后发生、支付费用。预提费用包括预提租金、借款利息、保险费、修理费用及其他预提费用等。预提费用的预提期限应根据该费用的受益期限确定。 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是通过“预提费用”账户进行的。预提计入成本、费用时,记入该账户的贷方,同时按其用途分别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账户的借方;实际支付时,记入该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贷方;期末贷方余额为预提数大于实际支付数,借方余额为实际支付数大于预提数。预提费用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分别反映和监督各种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情况。
怎样归集和分配折旧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费,也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不单设成本项目,而是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归集,然后再与车间、部门的其他费用一起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及期间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账户,贷记“累计折旧”账户。折旧费用的分配,通过“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配表”进行(表4-9)。 表4-9 折旧费用分配表 中兴公司 2001年3月
应借项目
|
车间部门
|
2月份折旧额
|
2月份增加折旧额
|
2月份减少折旧额
|
本月折旧额
|
制造费用
|
基本生产车间
|
2970
|
660
|
240
|
3390
|
辅助生产
车 间
|
机修车间
|
1210
|
150
|
80
|
1280
|
运输车间
|
930
|
120
|
|
1050
|
小 计
|
2140
|
270
|
80
|
2330
|
管理费用
|
行政管理部门
|
1140
|
230
|
110
|
1260
|
合 计
|
6250
|
1160
|
430
|
6980
|
借:制造费用 3 39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运输车间 1 05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机修车间 1 280 管理费用 1 260 贷:累计折旧 6 980
怎样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 生产中的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和入库后发现的废品。按其报损程度和修复价值,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废品损失,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的报废损失和修理费用。对于降价出售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产品入库后因管理不善而损坏变质的损失以及实行“三包”的企业产品出售以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等,都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废品损失核算的根据,是经过质量检验部门填制并审核后的废品通知单。 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应根据废品损失计算表和分配表等有关凭证,通过“废品损失”账户和“废品损失计算表”来进行(表4—10)。 (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为了归集与分配不可修复的废品损失,必须首先计算废品的成本。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另一种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计算出的废品成本,从“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根据“废品损失计算表”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结转废品成本(实际成本或定额成本)时 借:废品损失 1 516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 516 回收废品残料价值时: 借:原材料 100 贷:废品损失 100 索取有关赔偿时: 借: 其他应收款 400 贷: 废品损失 400 将废品净损失转入合格品成本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废品损失) 1 016 贷:废品损失 1 016 (2)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可修复废品损失,指废品在修复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修复费用。可修复费品返修以前发生的费用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成本计算单中,不必转出,它不是废品损失。返修时发生的修复费用,应根据原材料、工资、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等分配表记入“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以及有关账户的贷方。如有残料和应收赔款,根据废料交库凭证及其他有关结算凭证,从“废品损失”账户的贷方转入“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等账户的借方。将废品净损失(修复费用减残值和赔款)从“废品损失”账户的贷方转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及其有关成本明细账的废品损失成本项目。根据“废品损失计算表”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 废品损失 467 贷: 原材料 147 应付工资 32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废品损失) 467 贷:废品损失 467 表4-10 废品损失计算表
项目
|
原材料
|
燃料
|
工资及福利费
|
制造费用
|
合计
|
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
147.00
|
|
320.00
|
|
467.00
|
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
|
|
|
|
|
单位产品成本定额
|
112.50
|
23.50
|
32.50
|
21.00
|
189.50
|
定额成本(8件)
|
900.00
|
188.00
|
260.00
|
168.00
|
1516.00
|
收回残值
|
100.00
|
|
|
|
|
应索取赔偿
|
400.00
|
|
|
|
|
小 计
|
400.00
|
188.00
|
260.00
|
168.00
|
1016.00
|
废品损失合计
|
547.00
|
188.00
|
580.00
|
168.00
|
1483.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