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比诺 新旧世界的对决

 昵称665583 2010-09-07

黑比诺 新旧世界的对决 

20100805 12:05 天下美食ZEST  打印共有评0

这似乎是宿命,无论新世界黑比诺表现得如何出众,所有仰视的光环总会落到勃艮第黑比诺的头上,如何解释这些现象?跟随我们步伐,参加一次由20款新旧世界黑比诺组成的酒会,来探寻二者之间迷离的答案。

/田嵬、赵凡 摄影/HEAD TOP 编辑/赵劲

酒品支持/咏葡-桃乐丝中国消费者分公司、ASC圣皮尔精品酒业、美夏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富隆酒业、EMW由东向西商贸有限公司、云门酒业、上海溯酩贸易有限公司、马达思班(MADA spam)建筑事务所、北京一品利诺葡萄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特别鸣谢/新西兰商务处、加州餐酒协会

场地支持/梵雅红酒体验坊

无论新世界黑比诺表现得如何出众,所有仰视的光环总会落到勃艮第黑比诺的头上

黑比诺,天赐垄断与庶民的反击

黑比诺最早的发源地是法国的勃艮第。这种葡萄天生皮薄娇嫩,喜欢凉爽,害怕雨水。一旦遇到热天,它难免早熟和丰收,酿出的葡萄酒便寡淡无味;一旦雨水过多,又会引起腐烂和霉变,导致全年停产。所以数百年以来,只有勃艮第凭借其得天独厚的terroir打造出了高品质的黑比诺葡萄酒。勃艮第自身也因此慢慢被圣地化和符合化,成为果香细腻型葡萄酒最高水准的代言人。

这种天赐的垄断大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转变。新世界的酿酒师们尝试在欧洲以外寻找适宜的气候和土壤,种植黑比诺。在相对炎热的美洲和澳洲,酒农试着在清凉的海湾气候和高海拔气候培植黑比诺。在美国东海岸的俄勒冈,人们发现了类似勃艮第经典的尼依产区(Cote de Nuits)的气候,这里的阳光和凉爽的微风甚至比尼依更协调。俄勒冈出产的黑比诺葡萄酒充满了甜樱桃和草莓香气,口感比勃艮第更加细腻。大约在同一时期,在加州北海岸,在新西兰马尔堡(Marlborough)、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Victoria),人们都找到了小块适合黑比诺的气候。对于这些后起的新世界黑比诺,法国品酒专家Vincent Gasnier曾这样评价:他们酿造的黑比诺比旧世界国家相应的葡萄酒更艳丽,其质量也更高一筹。坦率地说,新世界的黑比诺葡萄酒就像一场风暴席卷了整个葡萄酒世界。

黑比诺葡萄

论战——“星期五理论棒棒糖理论

在新旧世界之间,究竟谁的品质更好?新旧世界的酿酒师曾不止一次的交锋。在一次讨论会上,葡萄酒专家Joe Fattorini 曾说:虽然法国的葡萄酒仍然是世界第一流的葡萄酒,但他们没有那种能让人在周五晚上围在电视机前畅饮的葡萄酒。话锋所指就是勃艮第红酒(勃艮第红酒绝大多数都是单品黑比诺)。事实上,除了不适合在电视机前聚饮,勃艮第黑比诺饮用前至少要陈放三到五年,普通消费者谁会买一瓶五年以后喝的酒呢?而且在勃艮第,选一款不令人失望的黑比诺唯有去请教酿酒师。此地的黑比诺太难做,品质缺乏稳定。因为这些因素,新世界黑比诺在超市中广受好评。

针对Joe Fattorini的发言,另一位勃艮第酿酒师用著名的棒棒糖理论反击。他说:没错,黑比诺在新世界,就像是棒棒糖一样好吃,拿起来就吃,而且老少咸宜。一个小孩生下来一岁开始吃棒棒糖,两岁也喜欢吃棒棒糖,三岁也可以,到了二十岁,他吃的都只有这种没有太多文化沉淀,不用大脑思考的食物。所以,新世界的葡萄酒就像是棒棒糖。如果一瓶葡萄酒只剩下品种的名称,这瓶酒已经失去了大地赐予的生命,只剩下人工技术调制的风味而已。那么一瓶葡萄除了品种名称之外,还有怎样的生命呢?

品尝or玩赏,小酒会之镜

新世界的理性,旧世界的执着,我们该如何该取舍?《天下美食》期望用一场小酒会作为还原真相的镜子。为此,我们准备了20款黑比诺红酒,新世界12款,旧世界8款,请专家和爱好者盲品打分。经过细致的评品,结果终于揭晓:分数最高的前八款黑比诺中,新世界占据第1、第2、第3、第7、第8五个席位,旧世界仅获得第4、第5、第6名。新世界的平均得分为12.63(满分20),均价352元;旧世界平均得分为12.06分,均价437元。胜负一目了然。然而,戏剧性的一幕照例在PK结束时出现了,所有专家和爱好者们开始一边倒地表达他们对勃艮第由衷的赞赏和崇拜。

也许,就如那位勃艮第酿酒师所言的,对葡萄酒品种名称之外的生命的追求。现场专家赵凡进一步解释:其实在勃艮第,存在着大量的、参差不齐的黑比诺葡萄酒,只要你去玩赏、去淘,它们完全能涵盖新世界所有的风格。所以人们喜欢勃艮第,它像一座尚无答案的迷宫,不断挑逗人们的好奇心。而新世界像一副清晰的地图,实绩斐然,却少了神秘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时尚电子杂志《摩登周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