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阳虚山
我从1962年2月24日来到洛南,就多次听说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曾多次想到仓颉造字的遗址去看一看,访一访,都因工作忙而一直没有成行,愿望一直埋在心中。
1994年,迎春花开的时候。一日,我乘车来到位于洛河源头的洛源乡,现在改为洛源镇,后到黑章村的龙潭泉,古称洛水泉,也就是洛河发源的地方。实地调查了神龟背书出洛水的神奇传说。
相传,在人类出现后的远古时代,上天为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早就运筹于天宫。一日,玉皇大帝召来各路帝王在一起商议。在谈到如何将文字传到人间时,玉帝指派九皇大帝组识各路大师研究解决。九皇大帝召来各路神仙在一块商议,最后决定,由观音菩萨找一四灵:即龙、凤、麟、龟,背纹出世传字人间。
一日,观音菩萨站立云头观看,寻找四灵。这时,正好有一巨大甲龟,在中华山密林中龙潭边的石板上晒盖。她叫来甲龟,对它说:“请你在此修炼成仙,然后在自已背上,按照以点为数,以点成线,以线制图的顺序修练成45个点,并用这45个点绘成一个方型图,背图出世,传字于人间。”甲龟高兴地接受了观音菩萨的授意。
甲龟在中华山地下500米的深潭中,首先,修炼了四千年,将自己变为可以背纹的神龟。然后,按照顺序进行图纹的修炼。要将一个点修炼在甲龟背上需要一百年,45个点就锝4千5百年;一个数需要一百年,九个数就是九百年;将九个数组成一个方型图又得六百年。这样神龟总共用了一万年,才将书型图修炼成功。神龟背上修炼成的龟纹图,可见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可爱的洛南》第27页。见下图
当神龟将龟纹修炼成的时候,恰是人类出现后的伏羲氏时代。神龟修成后回禀了观音菩萨。到底以什么方式将龟纹送到人间呢?观音菩萨经过再三考虑,龟乃水中之物,只有以水载龟最为合适,所以,她决定请雷声普化天尊帮忙。
八月五日,是雷声普化天尊的圣诞之日。他奉菩萨之命,于当晚子时许,发了他的神威。旦见,一道电光划破长空,接着一声巨雷震开中华山脉。从洛水泉喷出一股巨形水柱直上九天,然后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这时只见一巨大甲龟从中华山跃起,45道金光射向天空,把个整个中华山照得通明。神龟带着淘淘洪水劈山开路向东冲去。到达阳虚山时,神龟就隐居在被洪水冲出的一个深潭中,洪水继续向东方冲去,最后汇入母亲河。这条河,就是现在的洛河。由于甲龟在修炼龟纹时炼成了黑色,所以,这个潭的水被映成了黑色,后来人们就将这个潭叫黑潭,将这里形成的一个自然村叫黑潭村。这就是自古以来,被人们普遍传颂的,神龟背书出洛水的过程。
在弄清神龟背书出洛水以后,我的走访并没有完结。神龟背上的龟纹,是谁把它测出来,造成我们中华民族的汉文字呢?
1994年8月学校放了署假,我到黑潭村走访了这里的老人们;回来又翻阅了大量的有关史料,如,< 洛南县志>、《可爱的洛南》、< 洛南文史>等。经过研究这才知道: 原来汉文字是由仓颉测开龟纹创造的。
相传在神龟背书居洛水之后, 正值伏羲氏时代.。在<可爱的洛南>中这样记载着:< 洛书>是传说中出自洛河的书。‘在洛南民间,很早以前就有“玄龟负图出洛水”、“ 丹甲灵龟、衔书出洛授仓颉”、“ 苍文玄龟、衔书出洛” 的记载。时下,恰是轩辕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领袖之时,为了巡察各地,他带上大司马容光、左右辅周昌、史官仓颉等一行120余人,从中原出发沿洛河向西巡游。
一日,轩辕黄帝一行来到洛南的灵口。是日晚夜深人静时分,被西北边境上空的冲天火柱惊醒。第二天他们一行沿洛河而上,晚上来到阳虚山下,住在仙阁之中。到了半夜时分,又被黑潭中射出的45道金光惊醒。这两晚的冲天火光,使轩辕黄帝十分惊奇。第二天一早,他们一行登上巍峨秀丽的阳虚山,向下一看,观见洛河中有一深潭,轩辕黄帝一行就来到潭边,看到潭中有一酷似甲龟的巨石爬在潭底,龟石背上有许多黑点,轩辕黄帝又一次觉得奇怪。当天晚上,他翻来复去睡不觉,他将几天来遇到的事,连在一起想了又想,思了又思,但不解其意。半夜以后他刚朦朦胧胧的入睡。睡梦中他清清楚楚得看见观音菩萨来到仙阁上空,他忙起来拜见菩萨:臣拜见菩萨,请问有何明赐,为臣一定尊命?菩萨道:你白天看到潭中的石龟,是我指派到人间传文送字的神龟。请你留一名大臣在此测文造字,教化人类,传播文明。说完就驾云而去。轩辕黄帝叩谢领命。
经过再三考虑,轩辕将他的史官仓颉留下,并授意他在这里测龟纹造字。仓颉领命留下,轩辕黄帝领着他的人继续西行巡察而去。
仓颉白水县人,姓候名刚,自幼就喜爱观物象鸟、察看石纹。他领了黄帝的圣命,留在黑潭村开始了他的造字生涯。他以龟纹为基础,同时,走遍整个中华山脉和洛水流域,经过观察山川河流,森林草木,观物象鸟来创造汉字。
首先,他对神龟背上的龟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按照点可以组成线,线可以制成图,
点还可以组成数的原理,会制出神龟背上的龟纹图。仓颉绘制的龟纹图,可见<可爱的洛南》一书的第27页.图中的一至九个自然数, 自等排列成一个正方型, 纵横每行的合和对角线上的三个自然数之合都是15, 九个数之合是45。
其次, 仓颉在绘制龟纹图的基础上, 他在黑潭村的山上致细观察石纹, 鸟类, 动物, 植物, 天象等自然物和景象造开了汉字 。
仓颉在黑潭村住了三十余年, 共造出了多少汉字, 后人谁也不得而知。但他留刻在阳虚山下石碑上的28个字,确是实实在在的, 石碑现在还保存在洛南县博物馆。这28个字的译文就是: “ 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见《洛南文史》第十辑170页。知县王森文从民间征得的拓币真本,刻于石碑的28字,见《洛南文史》第十三辑第三彩页。见下图洛南县城南山“仓顽园” 上的石刻28字:
这里引自张斌峰的文章如下:
“据史书记载:“黄帝坐于元扈之阁,与大司马容光、左右辅周昌、史官仓颉等百二十人临之……”《黄帝录》,“帝宫中坐,元扈凤至东阁”,《帝王世纪》,“黄帝风感后言,祭于洛水,见大鱼七日流于海,始得图书”《竹书纪年》。
黄帝走后,仓颉在距今县城西北22公里巍峨秀丽的元扈山下,洛河之滨,潜心习研文字,他观察空中飞鸟的形迹,水中乌龟背部的花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动态,自然界的千变万化,造出了二十八个象形文字。至今洛河边还耸立一座高高的石柱,据说是仓颉用过的笔架,仓颉在这里涮过笔,河里的水被墨染成了黑色,故这里的地名叫黑潭。仓颉把所造之字手书刻于阳虚山下巨石之上,人们见了都十分喜爱,纷纷拓印收藏视为至宝。后来不幸原字被大火所毁难于辨认,清道光年间(1821-1850)洛南知县王森文从民间征得拓印真本,又摹勒石,在阳虚山下的许家庙村建立了石碑,正面题为:“凤龟呈瑞”,“阳虚遗迹”,下书“仓圣授书处”。背面刻写仓颉所造28字。为了祭祀仓颉对祖国文化的杰出贡献,清光绪五年(1879),当时的洛南县府在县城东南修建了仓圣祠,祠内有正殿、亨殿、前殿。正殿奉木神牌题“仓圣之神位”五个大字,亨殿由陕西督学使许振讳题“奎文启圣”四字。由黑潭村移回的“仓圣授书处”原碑就保存在大院里。”
经过千年万年河水的冲刷和地形的变迁,洛河河床下沉,当年隐居潭底的神龟现在却成为立于河岸边的一座巨形龟山,龟头仰天大笑以示它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见《洛南文史》笫十三揖彩页第十一页的“灵龟负书” 照。见下图:
仓颉完成在洛水之宾的造字任务以后,回到中原向轩辕黄帝回禀,黄帝十分高兴,当即赐仓字为姓,视为君上一人。轩辕黄帝回禀观音菩萨,菩萨大喜并回禀九皇大帝。九皇大当即禀呈玉皇大帝,玉帝亲赐封,仓颉为“仓圣先师”, 即汉文字的始祖。由于仓颉生于三月二十八日,逝世于九月十八日,故历书上有“仓颉先师圣诞” 和“仓颉先师千秋” 的记载。
谁都知道,汉文字的起源有它科学的渊源,这就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劳动创造的。仓颉先师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是劳动人民创造汉文字的一位杰出的代表。他是通过观龟纹象鸟迹的劳动实践创造的,绝对不是凭空想象的,也不是神灵造化的。
洛南知县王森文,从民间劳动者中征得的拓印真本,刻于石碑的二十八字,正好验证了:文字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创造的。
在仓颉造字的故乡洛南,现在兴起一股采石集石风。凡是集石爱好者,他们不辞劳苦翻山越岭寻采奇石;不昔投资,从乡间民舍的劳动者手中购买奇石。他们把自已采来的奇石,经过仔细观察后,给起一个非常形象美丽的名字,有的还赋诗来赞美。这不就如同仓圣观纹象鸟一样吗!从这一点来看,奇石爱好者,不就是创造文字的千千万万个现代仓圣吗!至于说,神龟背纹出洛水,仓颉造字阳虚山,那不过是神话传说而已。至今,中外学者也没有弄清龟纹与汊字之间的内在联系,今后还会有人继续研究下去。
我这里只不过用神话传说,来探解仓颉造字的传说而己。我认为:神话传说,只能用神话传说来破解。
作者:李述民
附:转载仓颉造字的传说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仓颉简介:
仓颉也称苍颉,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
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三个人,虞舜、仓颉、项羽。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而仓颉是文圣人,项羽则是武圣人。
仓颉,中国原始社会后期黄帝的助手。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这位史前传说人物,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藉中都从未提及。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其后是《吕氏春秋》和《韩非子》,在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观点是“仓颉作书”。汉代后,在《淮南子》和《论衡》中,已从“仓颉造字”发展为“仓颉四目”,开始神化。尤其是汉代的纬书,又进而渲染,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后愈演愈神奇,发展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等传说。黄帝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当时没有国家机器,可见“史官”之说,显然是后人用后代国家机器的职官名称套用于史前传说人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