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
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课堂作为文化传承的基地,正彰显着新课改的多彩魅力,演译着新课程的崭新理念。一个课堂就是一个缤纷的世界,一个课堂就是一个师生心灵共舞的家园。但在改革春风扑面而来的同时,我们在实践中其实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和困惑。经过两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谈谈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 一、教师无法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应试教育具有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根源,这是今日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阻碍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性、根源性因素。我国基础教育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制约与束缚,主要是这种顽固的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心理定势使然。它使许多人包括教师、学生、家长都固执地坚持“榜上无名、脚下无路”的信条,使教育活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十分异常。学校注重升学率,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无疑,不跳出这个怪圈,新课程改革则无从谈起。 对“应试”的重视,使得老师们无暇顾及新课程改革,对它的认识不到位,理解不透彻,对新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更多地停留于形式上的、浅层次的。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怀疑、忧虑与观望的心态,也有不少老师将新课程视为制约提高升学率的障碍与负担,排斥新课程改革,在态度上、行动上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要求。具体地说,在新课程改革中明显存在两种消极的态度与行为:应付性态度与行为,即对新课程改革表现出一种不够严肃的、不以为然走过场、摆样子;排斥性态度与行为,即对新课程改革表现出一种畏难情绪与态度,对新方案、新教材、新方法,因缺乏理解不能实施,对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标准、新要求的理解不深刻,从而造成新课程执行过程中的种种障碍与困境。可见,教师们只有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不唯分至上,才能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落到实处。 二、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上,不论什么内容都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一些作为样板示范作用的公开课更是花样百出,令人眼花缭乱。本来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但现在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流于形式,仅当作“体现课标精神”的标签,而缺乏实质性的合作。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前缺少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几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纵、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就可发现,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 三、夸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主导,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把一切教学活动都交给学生,那么就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教师承担着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的作用,没有教师的传递也就没有学生的接受。因此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学生接受教师传递来的信息,必须通过他们自己的内化作用,才能被掌握,如果不经过学生的内化作用,对学生来说,教师的信息再重要也是无用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接受信息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种动态的平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把一切都交给学生,夸大学生的主体性,如果这样做的话,教师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教师就会表现为无事可做,而白白浪费教学信息资源,学生也会无所事事,这必然会造成课 堂教学效率低下。 四、鼓励泛滥,评价不当 新课改提倡对学生要赏识、激励、宽容,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于是,教师夸奖学生的话语如泉水一样汩汩冒出,什么 “你真棒”,“你真聪明”的话语贯彻着整个课堂,经常听到“啪啪啪”的掌声。即使学生回答了极简单的问题,也给予这样过于“隆重”的夸奖。实际上,这样太多太滥的鼓励毫无价值和意义,学生都听腻了。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喜悦,长期下去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根本起不到激励作用。诚然,对学生创造性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奖励,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之处,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表扬,不可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错,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这个“夸”要有一个度,明明是缺点、错误,也要先表扬,这样滥用鼓励表扬,使得学生心里根本就认识不到错误的严重性。而且,一个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未来怎能面对挫折和失败呢?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培养不出健全的人格。为什么学生一遇挫折就容易有轻生的念头呢?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败,都证实了学生是需要批评的,需要挫折教育的,这样才能自强不息。 当然,以上几点,课堂教学的各个细节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发展离不开对自我教学经验的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3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3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训,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新课程改革涉及基础教育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标准与教材、教学方式与手段、评价方式与机制等各个方面的改革与转变,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范式的根本转换,是一项重大的、整体的、系统的改革。因而新课程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面临着严峻的历史性挑战,甚至是重重困难与阻力。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时刻给自己充电,提高专业水平和素质,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