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式启动。全国共有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而浙江省的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和宁波工程学院四所高校列入该项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卓越工程师将怎样炼成?我们专门走访了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两个专业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试点。据了解,两个试点专业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直接对接浙江省化工、制造业等支柱产业。 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 学生都要经历20余个工程项目 为改变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锻炼(实习实训)的分割化、条块化的培养过程,浙江工业大学在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围绕工程素质、工程科学、工程实践进行一体化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从原先相对单一的专业课程逐渐转变为以工程专业课程、工程实践课程为主体、自然科学课程为基础、人文社科课程为补充的课程体系。 同时,为强调教学大纲结合实际的应用性,学校引入了CDIO这种基于“问题系统”实施教育过程的高等教育新模式。如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所有的专业课程中都设置了工程项目的训练环节,每门专业课有一个工程项目问题,每学年有一个综合工程项目训练,4年下来,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约20余个工程项目。 引进一线专家登上讲台 每个学生有一名企业工程师导师 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的专业都是应用型很强的学科,需要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来指导学生。据了解,浙江工业大学拟聘请一批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让他们走进课堂,为学生上课、做讲座、指导实习实训、指导毕业设计等。每一位学生都有两名导师指导,一名为本校教师,另一名为企业工程师,双导师的指导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老师的科研活动和工程项目中,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技术开发能力提供了直接的指导和项目平台。 同时,学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上引入了研究性、项目式的教学方法。“这是融创新教育与基础教学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循序渐进的研究性课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负责人高建荣如是说。 课内外两个实践平台 每个学生顶岗实习至少一年以上 浙江工业大学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着眼于培养企业骨干基础上的研发工程师,其关键就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浙工大以实践环节为中心,建立了课内、课外两个实践教学平台,其中,实践环节的学分占总学分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在企业的顶岗实习至少一年以上。目前,浙工大已与省内外的80余家企业建立了教学基地。 浙江工业大学校长张立彬说:“学校将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作为工程教育提升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以面向浙江区域实际的工程实践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依托产学研战略联盟,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实现未来卓越工程师的精细化培养。”
在教育部近日公布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学校名单中,浙江省有4所高校跻身其中——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和宁波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