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射之射是大智慧

 尚和蒙学教育 2010-09-16

不射之射是大智慧           

     古时候有一个青年学射箭三年,临毕业时,师父要看看他的箭术.见师父前他精心准备,用玉石装饰了心爱的弓,用鲜艳的色彩染了本来就很漂亮的箭羽,将箭头磨得亮晶晶的.然后到约定的山崖上去见师父.行过礼后,他拈弓搭箭,朝空中正在飞来的雁阵就是一箭,射下两只大雁!他在师父面前成功的展示了一箭双雁的箭术.
    然而,师父并没有夸他,要过来徒弟的花箭扔在地上,要过来徒弟的弓抠去了多余的装饰物,调了调弓弦,对着空中飞来的雁阵一手抵弓,一手拨弦,弦在空气中的震动产生的次声波刚好使大雁致昏,全都掉了下来...
    然后语重心长地对徒弟说:"孩子,这射箭的最高境界是不射之射!"
    在这个故事中,师父说的"不射之射"的寓意很深,对学生,老师和家长,不管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射之射"的寓意都值得静心思考!
   先举一个离我们最近的例子.比如我们写博客.你的页面真的是越装饰越好吗?页面的装饰物多了不一定就好看,并且使你的博客很难打开.
"不射之射"的寓意启示我们: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时要先想到避短
   我们知道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在教学中很有用,但是使用起来教学效果并不好, 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是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软件和硬件都严重的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画蛇添足的情况太严重了,比如一个数学的追及问题你画两个小人儿来回走,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小人身上去了,这小人儿画得越好看,问题越严重.还有,在我们当学生的时代,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使用幻灯机,觉得语文老师教了一节物理课...
  看起来,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是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短处,而其长处是在课堂上展现了事物的空间演绎和时间演绎过程.因为有长处我们一定要使用,而使用前,先要想到尽可能的回避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自身因素给教学带来的短处!我们应该藏起硬件,使教室看上去越简单越好,我们应该处理掉课件中画蛇添足的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的部分.
 学习时不要托起过重的载体
     在上述的故事中,师父和徒弟都是间接地将臂力的作用传给了大雁.都是先将臂力所做的功以弹性势能的形式储存在拉得变型的弓上,然后,师父的臂力的作用是以空气为载体,用次声波的方式传给了大雁.而徒弟的臂力的作用是以箭为载体,以动能的形式传给了大雁.徒弟的收效不好,不是因为他的臂力作用没有师父大,而是他以箭为载体,需要克服箭的自身重力而耗费很多臂力所做的功.他使用的箭这个载体越重,耗费的臂力所做的功越多.
     联想到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知识和这个故事中的师徒的臂力所做的功一样,本来无实体,要借助一些实的载体进行表示和传授.而载体越重,我们耗费在载体上的时间和精力越多.
     "不射之射"的寓意启示我们:学习时不要托起过重的载体.
为了学习,对知识的载体使憨力气的孩子令人心疼

     笔记本是知识的载体,表征知识的名词是知识的载体,说明知识点的文字定义是知识的载体。。。你得到知识的载体就以为得到知识,没得到知识的载体就以为没得到知识, 忘了知识的载体就以为忘了知识,心里空落落的,很不踏实,这些都是不对的.比如你将知识记到笔记本上就以为得到了 ,你过于认真的去寻找一个知识点的最准确的定义...都是把知识的载体看成知识的现象.

    把知识的载体看成知识, 为了学习,对知识的载体使憨力气,不知枉费了孩子们多少时间和精力,有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对知识的载体使劲儿,使的都是憨力气!没有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正地方.实在令人心疼。

    后羿射日失去嫦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射大雕使无数英雄折腰!本文中射大雁的徒弟染箭饰弓,是对载体使憨力气,尚未得到射箭的要领.师父认为徒弟毕业前要领会到:射箭的最高境界是不射之射!
 学习莫服纫针认真之劳役

     将棉线穿进很小的针眼儿,我们必须很认真地去做才能完成。因为我们的眼,手都不能十分准确。想达到将棉线穿进很小的针眼儿的准确程度我们必须很认真地去做。全神贯注也没把握一定能成功。这是一个很艰苦的劳动。

    在做任何一件事儿的进程中,总会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根据万事都不周全的道理我们知道,这些不确定的干扰因素我们不可能完全避免.

    我们把做一件事儿时,为了节省而准备的条件针对性太强,过于苛刻。致使做事儿时十分加小心,十分认真,停工待料,等待错车,心里不踏实的劳苦称为纫针认真之劳苦。

   如今,先人们经历过的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用机器去做了,现代人得以从那些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但是,做一件事儿的纫针认真之劳苦,尤其是做一件事儿的纫针认真之心理劳苦。还在困惑着很多人。不得解脱。学习更是如此,如果学数学只记数学用表中的公式,学英语只用英语词典,针对性这么强看上去是既省书钱又省时间,可是,在学习过程中和将来答题时都将遇到无法预测的艰难。

   尤其是,那些个只针对一次考试做准备而学习的学生们都挣扎在纫针认真的学习劳苦之中。。。

    本文中的徒弟用箭射雁的作用仅局限在有效射程内的一条线上,针对性很强,从客观上看,比纫针的女工和奥运会的射击运动员针对性还强,还不把握!所以,心里必是很紧张,而师父的次声波的作用域则是有效半径内的半个球体空间!在这个半球体空间中,凡是和大雁有相同固有频率的生物都要掉下来!而不针对雁群中的任何个别大雁.徒弟是"有心栽花未必开"!师父是"无意插柳柳成荫".

   而你面对考试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无意插柳",而不是"有心栽花"!不要针对任何一次考试而学.学知识要一片儿一片儿的学,学就尽可能一次性学透,不要为了一次考试这里划个圈,那里划个圈只学圈里的.也不要为了一次考试这里深学,那里浅学.你只有一片儿一片儿的学才能贯通,才觉得要学的东西并不多,心里才踏实,你心里的知识条理才清晰.

   总之,"不射之射"的寓意启示我们:学习莫服纫针认真之劳役.
 只有一只雁,希望一条线?

     一线希望是渺茫的希望,一线希望的希望渺茫。而用箭射雁,将全部希望重托于箭,只有一线希望啊!

     然而,天空若有群雁,人们可能想到用师父的“不射之射”法,而天空若只有一只雁人们则很自然地想到用箭!人们不知不觉地将希望寄托在一条线上!这好吗?各位不妨冷静地想一想,难道只有一只雁,就寄希望于一条线?

     如今的独生子女的家长较多,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就寄希望于一条线?一条路走到黑吗?有些家长事实上真的如此,他们为了孩子,把过于沉重的希望寄托在一个方向上,他们费尽了精力和财力。把孩子向一个方向上推!如果把孩子弄得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就是考上清华北大又如何呢?也就是说,一线希望即使实现了,其后果也不好。

    设想,天空只有一只雁时针对性最强,更是不容易射中的,天空若有群雁,你用箭,这只不中也许把那只碰下来!你用心射的那只不中,也许无意能碰下另一只来。

    所以,如果天空只有一只雁,你更不能用箭,更不能寄希望于一条线!更应该用师父的“不射之射”法。

    独生子女的家长,你的唯一的孩子是你的唯一希望,你输不起呀!你培养孩子,不能寄希望于一条线。丘比特的神箭是爱的寄托物,用心去射并且射向心。是心与心之间爱的传递,爱的倾注啊!而有些家长对儿女之爱的倾注,更是用心去射并且指望射向心,这些都是好家长,是对孩子负责的家长,而你不应该过于用心,你的爱要顺其自然的倾注,你对你的孩子,应该“不射而射”!
 君临群雁意如何?

     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倾注爱时,相当于面对一群雁。君临群雁意如何?很自然地想到用师父的“不射之射”法较好。实际上我们不知不觉地也多是用的“不射之射”法。正常的课堂教学就是“不射之射”法。但是,如果倡兴个别辅导,那是倡兴什么法呢?我想,倡兴的是“用箭射雁”法!

     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没错,学生队伍中的学生也许真的没有雁阵中的大雁那么整齐划一,但是,我们不是想了很多措施使学生队伍整齐划一么?年级教学,层次教学。。。,我们自觉不自觉的在尽可能的将学生队伍整齐划一。就是为了更有效的使用“不射之射”法。

     如果使“用箭射雁”法进行教学,老师的工作任务将非常繁重。并且无法用向全部学生,就好象你对天上的雁阵不停地射,所有的大雁你也不能都射到!所以,无论课程怎么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始终得到传承。这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很得法,在课堂上,老师讲话的声音,老师面向学生的示范动作都在感动着每一个学生。这是“不射而射”。“不射之射”并不陌生,我们当老师的几乎每天都在“不射而射”。
 反复教育,过教育和有创教育

    对过量治疗和有创治疗人们很敏感。而教育是不是应该有相对应的概念呢!我想,不管应不应该有,而事实上的严重存在,是有目共睹的吧!

    相对而言,使“用箭射雁”法进行教学,个别辅导应该算是有创教育。此举的自身因素的负作用造成的不可避免的伤害也许很难恢复。不系统的,随机的,零散的个别辅导使学生对这个概念印象深,对那个概念印象浅。很不正常。反复教育和过教育使学生更加茫然。失去学习兴趣。

    而个别家长在课堂教育的时间之外,要孩子参加不止一个的个别辅导班。每一次个别辅导都相当于有一只箭射向你的孩子。使你的孩子受到反复教育,过教育和有创教育,很不正常。

    我想,不管社会上个别辅导怎么倡兴,有主见的家长都不应该盲目跟风!不管是不是义务教育阶段,都最好是使你的孩子只接受相对无创的或者说是微创的课堂教育。如果使你的孩子必须接受个别辅导,那就应该接受相对无创的个别辅导。如何区分有创还是无创?使你孩子很失意的或者很亢奋的个别辅导则是相对有创的!

    总之,反复教育,过教育和有创教育都是很沉重的话题。也无法避重就轻地回避。而“不射而射”的教育过程显然是对学生相对无创的。
教学中的亦真亦幻忌

     现代化教学经常在学生面前演示一些夸张动画和示真动画。夸张动画有意夸大要夸张的事物的局部,情境或意境。显然是失真的,而示真动画要示得真切。理科示真动画用得较多而文科夸张动画用得较多。而既有夸张又力图示真的动画很不好!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亦真亦幻难取舍。这是现代化教学之大忌。

     本文故事中徒弟染箭饰弓就犯此大忌。雕翎箭的箭羽是雕翎,是真的,而染过之后就不伦不类了。弓上的玉石再贵重也是画蛇添足。师父从而看出徒弟思想有问题,没有达到射箭人的最高境界。所以在徒弟面前做一示范。扔箭抠石,轻弓上阵。反朴归真。

     “真,善,美”中“真”为首。教师对学生不但有真情还必须有真意。花拳绣腿的老师教学效果不好。“不射而射”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朴素的教学活动,在教师的主导下,全体学生同时关注同一知识点,同时研究讨论同一知识点。课堂氛围非常和谐。暂时将一切华丽的虚伪屏蔽到课堂之外。
 教学中的莫名惊诧忌

     教师们成功的“不射而射”是和风细雨。点点入地,滋润学生心田。只要站在学生面前,君的形象对学生就是“不射而射”。君平和稳重的形象对学生很重要。经常听人称赞这位老师比那位老师讲课生动。其实,并不是越生动越好!教师间接的描述前人的经历时,教师要使学生领会前人的感受,而不是真的将学生带入其境。比如,讲楚霸王自刎乌江,不要使学生也站在冽洌风中。领学生看三国不要真掉眼泪。你太受知识的感染,一惊一诈的,或喜怒无常,往往影响学生,长此以往,使学生的情绪多变,精神很不正常。象孙悟空一样,学点儿知识就手舞足蹈。很肤浅。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一个盛水的容器,里面的水越多越稳重。君有一桶水,不要为了讲课生动而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只有一杯水的样子。

   总之,受知识的感染,为了讲课生动而表现得莫名惊诧,也是教学之大忌。

   莫名惊诧,感染学生,使学生不该动情而动情,不能平下心来学习.不认真思考,仅靠情感是求不得知识的甚解,吃不准知识的意境的。所以,教学效果往往很不理想。

   而教师们优秀的“不射而射”应该是小故事不多,平平常常一段歌。
学习效果在合拍儿时爆发

     共振是物理,而共鸣是共鸣体的共振。是声学的共振现象。一个物体受到的策动力的频率和它的固有频率相等(或成整数倍)时,这个物体才可能发生共振。一般人都经历过共振现象,而策动力的频率和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就是人们常说的“合拍儿”!

     物体一旦和它受到的策动“合拍儿”!就可能发生共振,此时,它震动的剧烈程度成百倍上千倍的增大。共鸣体一旦和它受到的策动“合拍儿”!就可能发生共鸣。发出的声音效果成百倍上千倍的增大。

    上世纪末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柳湘居听书〉。说的是有一个叫白妞的人说书说得好,而作者独具匠心,他先不夸白妞儿,用去了百分之九十的篇幅写黑妞儿说书说得好。接近篇尾时才话锋一转:“黑妞儿说得好,白妞儿说得端的好!如果把黑妞儿说的书比做小孩儿正月十五玩儿的五彩珠,腾儿一个火球!,腾儿一个火球!那么,白妞儿这么一出场,就好象放了一颗东洋大炮杖(大礼花)!砰!起起起起哃!在空中炸开一棵火树银花!”

    这形容黑妞儿的说书说得虽然好,但是尚且没有和听众发生共鸣。而白妞一出场,就在听众中产生了轰动性的共鸣效果。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孩子们突然学习好了,学习效率神奇的爆发了。这不是神话,是有这种可能的。“不射而射”的教学,其学习效果有可能在学生和老师的合拍儿时神奇的爆发。
 学生要主动的,及时的调谐自己适应老师

    师生间的“不射而射” 并不都是“合拍儿”的!师生间不“合拍儿”“不射而射”往往使学生很被动。要跟着老师的策动,强制性的被扒拉扒拉转一转。长此以往,养成习惯,你不扒拉他就不转了!

    师生间的“不射而射”要调谐才能“合拍儿”!而作为学生,你要主动地,及时的自我调谐适应老师。不要静候老师的提醒才自我调谐。更不要等待老师调谐自己来适应你。

    因为做人必须学会调谐自己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学生在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学会主动地,及时的自我调谐适应老师,这本身就是在学习怎么做人。

    如今世上有很多电台,它们发射的电磁波同时作用在收音机的接收天线上,这个在唱,那个在说。。。如果同样对待,都使喇叭发同强度的声音可怎么得了!怎么办呢!调谐天线的固有频率啊!和哪个电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一样,就和哪个共振!这个电台的声音就成百倍上千倍的突出出来了,而其它电台的那点儿嘈杂的小动静就当作噪声滤掉了!

    学生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有选择地调谐自己,主动和老师去“合拍儿”!

    而本文为什么不主张老师尽可能的调谐自己适应学生?也不主张当老师要经常提醒学生自我调谐适应自己呢
  做学生放任个性不主动调谐的后患绵绵无穷期

    如果学生静候老师的提醒才自我调谐。或者等待老师调谐自己来适应他。不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读书生涯很被动。而养成习惯,将来走向社会,他的一生都很被动。他的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将在木然的静呆,焦急的等候中浪费掉,从而他的生命效率和质量都将是非常低的。越待越傻,越等越急。他这一辈子不是很舒适的!

    做学生时不知道主动地,及时的自我调谐适应老师,走向社会不知道主动地,及时的自我调谐适应社会环境。或者等待社会环境来适应他。不知道主动做事儿,听人家指挥才做事儿,失落时不知道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怨人怨社会,怨自己生不逢时,生的不是地方。饭不来不张口,衣不来不伸手。给什么吃什么,给什么穿什么!没有主动选择的意识和能力,不合口不合身,就知道心里不快!郁闷不乐,咳声叹气。

    如果老师提醒学生调谐,那么养成习惯学生就总是等老师提醒才调谐。如果老师调谐自己来适应学生。那么养成习惯学生就总是等老师的自己调谐。都是不可取的。

    看起来,等老师的指令调谐和学生觉得学习需要就主动调谐的后果大不一样。调谐老师和调谐学生的后果也大不一样。

    如今,“问题学生”已经成了不用解释几乎人人都明白的概念。而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我想,保留学生的个性不调谐,放任学生的个性要求老师调谐自己来适应学生。老师忙个够戗!而学生将呆一辈子,后患绵绵无穷期啊!

 学生的“馋”和先生的“懒”均非贬意

    “馋学生懒先生”,这里的“馋”和“懒”均非贬意。学生的“馋”是指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先生的“懒”则是指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所不为。学生不馋强进食如同填鸭而先生急。先生勤快形成习惯则学生惰。馋学生懒先生是很好的教学状态。

     渴望得到知识的学生显然是好学生,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学生是越馋越好。你的学生最好是自己就很馋,而他们不馋你就调调胃口使他们馋。

     先生的有所不为主要体现在相对稳重,相对不变,学生以你为范刚刚调谐好自己,而你又变了,使学生跟不上你的变化,你会在学生面前失去信赖的。还有,先生不要把自己弄得太复杂,花样不要太多,甚至穿着也最好要简单一些。

     本文故事中的师父用“不射之射”法射雁,一个姿式不用变。而徒弟想把群雁都射下来,他只能针对每一只调一次方向。

     我们老师用“不射而射”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更加稳重,得到学生的信赖,而使用“用箭射雁”的个别辅导法进行教学,只能不断的地变化自己。

     先生的有所不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根据“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道理,对学生放开心,撒开手。

“不射而射”的思想方法广远鲜活

     中国的箭文化源远流长,而“不射而射”的思想方法更是广远。不射之射是大智慧。比如:

    《金刚经》有云:“如来…无法可说…”。释迦牟尼无“箭”可射。

    《论语》有云:“吾不试故艺。。。”。孔子从不针对考试去学习,但是他“不射而射”的什么都学,所以他学识渊博,精通六艺。

    《道德经》有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道德高尚的人你看不出他针对什么去施德,但是他真正有德。他的德是“不射而射”的普施给众人的。

     然而,“不射而射”的思想方法并不陈旧,它好像存在电脑里的图片,什么时候展开都是鲜艳的。过去的事物退色了,或者已经不存在了,了无痕了,而“不射而射”的思想方法是鲜活的!不射之射是大智慧。为之所用皆大欢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