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译释 | 经方图书馆 - 经方医学论坛(黄煌经方沙龙) - Powered by P...

 紫香 2010-09-25

伤寒论译释

该书是1959年出版的,是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编著.我读后认为该书对学习伤寒论很有帮助,特发给同道貌岸然共享

寒绪论伤 之邪亦随之而解。
 
服药后的几点注意:
1、    桂枝汤本身不是发汗剂,但邪在肌表者须从汗出而解,故在药后片刻最好吃些热的稀粥以助药力,并宜温复,使易于酿汗。

2、    注意微汗而不宜汗出太多,中风证本自汗出如汗出太多,邪反不易尽去,且有亡阳之变。
伤寒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指导临床实践的医学经典。全书共分十卷,二十四篇,三百九十七法,除去重复和缺方共计一百一十二方。
  
伤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统称。狭义伤寒,是指外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病变,难经上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病,有热病,有温病。所谓伤寒有五,即是指广义的伤寒,五种之一的伤寒,即是指狭义而言。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是六经证治。所谓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此六经,既作辨证纲领,又为论治准则。
六经分证的意义,是将外感热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状,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各方面,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其一定的演变规律,归纳其证侯类型,而作为治疗的依据。凡是抗病力强盛,病势抗奋的,为三阳证,治疗当以祛邪为主;抗病力衰减,病势虚衰的为三阴证,治疗当以扶正为主。 nF)XZB 0F  
六经证侯的表现:证侯的产生,既然是病理的反映,就必然和经络脏腑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对六经分证的意义,必须从全面理解,才能有正确的认识。例如:足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眥,上额交巅,下项循脊而行于人体背部,所以太阳病有头项强痛,腰脊疼痛等证;足阳明经络,起于鼻之交頞中,下循鼻外,其直行者从缺盆下行,经胸腹而下行至足,主要行于人体前部,所以阳明病有身热、面赤、腹胀满疼痛等证;足少阳经络起于目锐眥,上抵头角,下耳后,从缺盆下循胸脇,主要行于人体侧部,所以少阳病有耳聋、目眩胸胁苦满等证;又如太阴病的腹満时痛,少阴病的咽痛、咽干,厥阴病的气上撞心,心中痛热等证状表现,亦与三阴经络所循行的部位有关。至于与脏腑的关系,尤为密切;膀胱为太阳之府,外邪不解,内传于府,如热入膀胱气分,气化不行,则为小便不利,口渴,脉浮的蓄水证;热入膀胱血分,则为少腹鞭满,如狂发狂的蓄血证。胃为阳明之腑,热邪入胃,津液耗损,府气不利,则为大便秘结、腹痛拒按等肠胃燥实证侯;胆是少阳之府,胆热上蒸,则为口苦,胆邪犯胃,则为不欲饮食、喜呕等证。他如太阴病的腹满吐利,是因脾阳不振;少阴病的无热恶寒,脉形微细,是为心肾阳衰;厥阴病的气上撞心,是由肝气上逆,皆是脏腑的机能病变。由此可见,六经病证与经络脏腑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而经络脏腑更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所以六经病有相互传变的证侯。一般来讲,六经传变,阳证大多从太阳开始,然后传入少阳或阳明,如正气不足,亦可传及三阴;阴证大多从太阴开始,然后传入少阴、厥阴,但亦有邪气直中少阴的。阳证传入三阴,又有表里相传的,如太阳之传入少阴,阳明之传入太阴,少阳之传入厥阴,但也不是绝对如此。总之,病邪传变,大多自表而里,由实而虚,这是一般的规律。然在正复邪衰的情况下,亦可由里达表,由虚转实,如太阴病的转为阳明府实,少阴病的转为太阳府证,厥阴病的转出少阳等,都是属于这一传变的类型。前者是病情进展的传变,后者是病情向愈的转归,所以有这样的演变情况,是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密切关系的;举凡病邪的轻重,体质的强弱,和治疗的恰当与否,都是决定疾病传变的主要因素。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冶不当,虽阳证亦可传入三阴,如病人护理较好,医治恰当,虽阴证亦可传出三阳。总之,疾病传变是没有固定形式,但也总不出六经病证的传变形式。
 
六经虽是辨证论治的总的纲领,而它的具体运用,却是惯串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的精神在内。所以在懂得六经分证的前提下,尤必须识得八纲是辨证论治法则,两者相互结合运用,才能辨证精确,论治恰当。如太阳为表证,若不辨其表虚表实,便不可能行解肌或发汗治疗;少阴病的虚证,若不辨其虚寒或虚热,便不可能行扶阳或养阴的治疗。由此可见,六经与八纲在辨证论治的关系上,是相当密切的。其实,谈六经,亦即赅括了八纲的精神在内,如三阳病皆属阳证、热证、实证,三阴症均属阴证、虚证、寒证,三阳为表,三阴为里;所以六经与八纲,在辨证论治上讲,是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至于八纲在分析病情上的意义,大致是这样:
阴阳是相对属性的分类。凡是疾病的产生,都是由于人体阴阳偏盛偏衰所致。阳气盛 ,抵抗力强,则发为热证、实证;阴气盛,抵抗力弱,则发为虚证、寒证;论中对证侯的划分,虽有六经的区别,但本质上实不离阴阳两纲的范围。因此,在诊察疾病之际应首先分辨阴阳,才能作出进一步的诊断,如论中所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就是从有热无热和恶寒的病情上,来辨别疾病的属阴属阳,然后再在这一基础上,分析三阴三阳中的那一类型,和其病位的深浅,正邪的盛衰,则病变的性质,自可明了无误,所以说:阴阳又为八纲中的纲领。
 
表里是分析病位的淺深,邪在经络肌表的为表证,邪涉脏腑的则为里症,发表攻里,就是根据病位的淺深而决定治疗的法则,所以太阳表证,宜用解表发汗;阳阴里证,宜用清洩里热,或攻下里实。但有时证状表现在表里证疑似之间或表里证同病的时侯,那么对辨别表里,尤为显得重要,如论中“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又如“伤寒医下之,续得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前者是根据小便的情况,来分辨头痛发热的属表属里,而决定或汗或下的治疗,后者是以大便的情况,来分辨表里的缓急而决定先表后里的治疗,如果对表里证辨证不清,或不能掌握其孰缓孰急,必致治疗失当,而造成错误。大凡表里同病的治疗,不外乎先表后里,先里后表和表里同治的三个原则,在表病里虚的患者,是以里虚为急,应先治其里,然后在治其表,如上文所述:先与四逆汤救里,后与桂枝汤救表,便是一个例子,若不先顧里虚而妄用发表,表邪未必能解,而里虚必致更甚,所以在里虚兼表的患者必须先救其里,使正气恢复之后,才能使用发汗解表。在表病里实(邪实)的患者,一般应先解表邪,然后攻里,这样,可以制止表邪传里,不致使里实益甚,若不按照这一原则而先攻其里,则里病未愈,而反使表邪内陷,更增其他病变。但在里较甚,病情较急的特殊情况下虽有表证未解,亦可先攻其里,如论中所述已见发狂现象,病情较重的蓄血证,虽挾太阳表证,亦当用抵当汤急攻其瘀,就是属于表病里实而里急于表的治疗措施。如表里同病而病情均急,即可表里同治如太阳与少阴的两感证,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就是温经与解表兼治的方法:理解了这些规律,对表里兼病的治疗,自不致迷失方向。
寒热是指病情的表现,凡病势抗奋,阳邪炽盛的证状,多属于热;病势沉静,阴邪偏盛的证状,多属于寒。例如自利不渴者,属脏有寒,而下利欲饮水者,则为里有热,脉滑而数者属热,脉沉而迟者属寒,这些都是从病情的现象上,为诊断寒热的依据。但在寒热极盛的时侯,又会出现反常的现象,如“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前者是内真寒而外假热,后者是内真热而外假寒,诊察此等患者,就不能仅凭体表的寒热现象,而必须从病人的喜恶之情及其里证,以探察疾病寒热真假,才能作出正確的处理。
 
虚实是辨别邪正的盛衰,内经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故虚是正气虚,实为邪气实。辨别虚实,是扶正与攻邪的治疗关键,如论中所属“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寒也”。前者为汗后阳虚,故不发热而恶寒,后者为汗后邪盛内传,故不恶寒而但热;所以前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以顧其虚,而后者用调胃承气汤以攻其实。
 
如上所述,可知六经和八纲,是外感病辨证论治的核心,在临床上必须懂得六经,才能掌握外感病的辨证要领和它的发展趋势;懂得八纲,才能分清寒热虚实,而决定治疗步骤。因此,六经辨证,离不开八纲法则,明白了这点,在临床上虽见证多端,亦可应无穷之变了。
以上所谈,是学习伤寒论前须要知道的一些情况,现在根据其总的精神,重点的加以论述。
 
太阳病篇
一、    太阳病概说
太阳主人体的表层,外邪侵犯人体,从表而入,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太阳病,又称表证。但太阳病有经证、府证之分,太阳经证,分布在项背而统攝营卫;太阳之府就是膀胱,所以邪范体表所出现的表证,即属太阳经证。如经证不解,邪热内传膀胱,仍成太阳府证。从“太阳”二字词义上讲,“太”是开初的意思,病属初起,正气尚盛,抵抗力较强,证侯表现多属阳证,故太阳病,亦即意味外感热病的初期阶叚。综上所述,可知太阳病的含义,其原因是外邪侵袭,病程为初级阶叚,病位在一身之表(指经证而言)。

二、    太阳病的主要脉证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病的主要脉证,不问其感受的是可种病邪,其病程有多少长短,但见此脉此证,即可指为太阳病,换句话说, 凡称太阳病者,必须具备此脉此证,否则,便不能称为太阳病。现将其主要脉证讨论如下:
脉浮:脉搏轻按即得的,谓之浮脉,难经形容它:“脉在肉上行”。因外邪侵袭于肤表,正气抗邪向外,故脉亦应之而浮。
  
头项强痛:足太阳经脉从头走足,行于人体背部。太阳经络受邪,不能象平常一样的柔和,故头项强痛。
恶寒:亦包括恶风在内,这是外邪侵袭,卫阳被郁的缘故。
三阳均属实证热证,照理来讲,太阳病的主证除了上面所属以外,向有发热,在临床上,太阳病的恶寒与发热,总是同时并见。但在太阳伤寒初起的时侯,確有未发热的情况,而恶寒为必具的见证,所以太阳病的主要脉证,祗述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而不言发热,就是这个道理。然根据卫阳被郁的情况来讲,伤寒初起虽有未发热的,但为时短暂,一定会很快发热,素问调经论:“卫气不得泄趆故发热”,根据这一机理,可知恶寒发热是太阳病的主要热型。且太阳伤寒的未发热而恶寒,与少阴病的无热恶寒,有根本上的不同,两者不容混淆。未发热,是指暂时不发热,并不是始终不发热,无热是指根本不发热,两者的区别自很容易。即以恶寒来辨,太阳病恶寒,必脉浮而有头痛,少阴病的恶寒,脉必沉微细而无头痛。 S5

三阳证均有头痛发热,它们的主要鑑别是;太阳头痛以后枕部为甚,下连项部,强痛不舒,发热恶寒。阳明头痛以前额角为甚,只是发热而不恶寒。少阳头痛以侧额角为甚,并有往来寒热等证。从上面所述,可知太阳病的恶寒与少阴鑑别,当从有热无热上分别;三阳病的头痛,可从部位上分别;太阳病的发热,与阳明少阳的鑑别,可从有无恶寒同时并见上分别。
 
三、    太阳病证侯类型
太阳病可分经证和府证两大类型。经证为邪在肤表的病变,太阳表热证即是这一类型;府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现在分别讨论如下:
(一)    经证  由于病人受邪的不同,体质的差异,同是太阳表证,而其证状的表现,却并不一致,因而有中风、伤寒、温病的证侯区别。但既然属于太阳病的范围,不问其中风、伤寒、温病,都要具备太阳病的主要脉证。 
1、    中风——太阳中风即外伤风邪的意思,并不是指猝然倒地之中风,它的主要证状为头痛,发热恶风,脉浮缓,自汗出,有时可有鼻呜干呕,但这不是主要的必见证状。关于这一系列证状的病理机制,总的说是由“卫强营弱”所致。卫为阳,有卫外的功能;荣为阴,有荣养的作用。内经谓:“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今风邪外袭,卫受病则卫阳浮盛于外而发热,所谓“阳浮者热自发”。因卫阳浮盛所以称为卫强。卫强以受病而言,对正常的生理来讲,实际缺为卫弱。如系生理上的卫气强盛,则正气固守于外,便不致于被邪气所侵袭了。但以发热的病象而言,则以榷为卫强所致。正因为卫强而卫阳浮盛于外,所以中风证初起即有发热现象,不比伤寒初起有未发热的情况。卫既受病,失其卫外开阖的作用,因而营阴不能内守而自汗出,汗出则营弱,即所谓“阴弱者汗自出”。由于汗出肌腠疏松,营阴不足,所以脉搏虽浮而按之则比较缓和、软弱。前人说脉缓常与自汗并见,就是这个道理;因汗出肌疏,故见风而恶,当然也包括恶寒在内。鼻呜干呕,仅是风邪壅滞而影响肺胃使然。

太阳中风由于汗出肌腠疏松的关系,所以称为表虚证,这是对太阳伤寒无汗表实而言的,并非是绝对的虚证。

2、    伤寒——这里所指是狹义的太阳伤寒,不是外感病统称的广义伤寒。
证状:它的主要脉证,是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病理机制:寒邪外袭,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是本证病变机制。卫阳被遏,所以啬啬恶寒,与邪相争,则呈发热现象。至于伤寒初起,有未发热者,仍是寒邪初袭,卫阳被遏,未与邪争的关系,但卫阳被遏,势必与邪相争,故未发热仅是初病时期的短暂现象,不久即会见到发热。所以临床之际所看到的太阳伤寒,常是发热恶寒同时并存,而未发热的情况却比较少见。有人说中风则恶风,伤寒则恶寒,将恶风与恶寒,作为中风伤寒的区别,此论不够恰当。一般的讲,恶风是指见风始恶,如居于密屋之内,便无此种感觉;恶寒则虽不当风即是居住密室,亦觉凛然而寒。可知恶风与恶寒,在性质上实际并无区别,只是程度上有轻重而已。故恶风与恶寒是不可绝对区分的。恶寒者必兼恶风,恶风者亦多恶寒,是以中风伤寒均有恶风或恶寒的感觉。卫阳既遏,营阴亦受郁滞,筋骨失于煦濡,所以身体骨节疼痛,腠理致密则无汗出现象。正欲向外而寒邪束表,所以脉见浮紧。前人谓脉紧常与无汗并见,就是这样的缘故。肺主呼吸而外合皮毛,邪束于外,肌腠失宣,必然影响及肺,由是肺气不利,则呼吸喘促。本证由于无汗的关系,所以又称为表实证。
 
3、    温病——这里所说仅是温病初期属于太阳证范围之一,不包括温病的整个的演变情况。
主要证状:发热而渴不恶寒。
病理机制:津伤内热,外受温邪,是本证主要的病理机制。唯其外受温邪,所以亦从太阳病表证开始。但由于里阳素盛,故虽从太阳表证开始,而不恶寒或很少感觉恶寒。有者亦是程度轻微,时间短暂,即使不经治疗,亦能很快消失,唯其津伤内热,所以虽病属初起,就有口渴证状。这是温病的特征,与中风伤寒必待邪气入里化热伤津后才见口渴者自是不同。正因为外受温邪,内有蕴热而津液先伤,所以其脉多浮数或滑数,决不同于中风脉的浮缓,伤寒脉的浮紧,这是不难理解的。
中风伤寒温病的鑑别:太阳病中风、伤寒、温病均属于表证范疇,所以均有脉浮发热头痛的见证,其主要鑑别点:中风证是脉缓而自汗出,伤寒证是脉浮紧无汗而喘,温病则发热口渴而不恶寒,此外,亦可从舌苔方面帮助鑑别。中风伤寒并无内热伤津的情况,只是风寒外袭,所以其舌苔必是薄白而舌质没有变化,温病系外受邪气而又津伤内热,所以其舌苔虽则薄白或白而微黄,但其舌尖舌质必见红绛。
(二)    府证  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膀胱,即为太阳府证,由于病邪有传入气分和血分的不同,故有蓄水和蓄血的两类病变。
 
1、    蓄水——从词义上来讲,凡是水气停蓄的均可称为蓄水,但这里是专指邪 入太阳之府膀胱所引起的蓄水证。
主要脉证:脉浮或浮数,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或水入则吐。
病理机制上:扼要的说是太阳经热不解而邪 气内传,所以有恶风发热脉浮等表证存在;膀胱气化不行、水气不化,所以有小便不利、消渴或水入则吐等里证,内经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邪入于里,膀胱气化失职,以致小便不利,还可能有少腹里急的感觉,津液不能上承则口中烦渴,所以消渴亦即渴饮不解的意思。此种口渴仅是津液不升而非津液不足,是以虽饮水亦不解其渴,且饮亦不多反而停滞于胃,又可出现水入即吐的水逆证或心下痞满的情况。此等证状虽是胃的见证,但其根源亦是由于膀胱气化失职,水气不能输化的结果。
 
2、    蓄血——这是指邪热与瘀血结于下焦少腹部位的一种病变。
主要证状:少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脉沉涩或沉结,或有身体发黄。
病理机制:是邪热入于膀胱血分,下焦瘀阻使然,即仲景所说:“太阳隨经瘀热在里故也。”实际上膀胱内并没有瘀血阻滞,乃是瘀热阻于少腹部位,故少腹急结,甚则鞭满。邪在血分膀胱气化未受影响,所以小便自利,这是与蓄水证的主要区别。心主血为神明所出,邪热入于血分,心气被扰,神明纷乱,所以见如狂发狂;热入营分血分每多神志方面的证状,这是常见的事实。由于血瘀阻滞的关系,脉道流行不畅,所以脉搏沉涩或沉结,同时因血瘀营气不能敷布,故或有身体发黄的证状出现,但这仅是或然见证,不是蓄血证的必有现象。
蓄水蓄血的鑑别:在病理方面:蓄水是邪入膀胱气分,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证状方面的主要区别:蓄水证是小便不利而无神志证状,蓄血证则小便自利而有神志证状。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