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综述

 yeez 2010-09-27

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人(他人和自我)、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社会认知是一个新的综合研究领域。

一、 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综述

(一)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lking ),经常被形象地比喻为“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Shantz, 1983)。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美国发展心理学家R•塞尔曼(Selman ,1980;1990)认为观点采择在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

儿童社会观点采择发展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外发展心理学者对此问题已进行过大量研究。在发展心理学历史上,首先对儿童观点采择发展作出系统理论阐述和实验研究的是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理论,其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自我中心和去自我中心都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有直接的联系。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涉及到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认识上的去自我中心,即能够认识到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或观点;二是在此基础上对他人观点的推断能力。综观近二三十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关于儿童观点采择发展的研究,在研究视角和分析取向上,可以区分出两种类型:过程取向和结构分析取向。

1、过程取向

(1) 存在阶段。儿童认识到对于某一事件或情景,人们彼此之间存有着不同的观点。

(2) 需要阶段。 儿童认识到有必要对他人的观点作出推断,以便达到其人际交往的目标,说服别人,在游戏中获胜等。

(3) 推论阶段。 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包括除感知以外的所有心理活动。这些活动的目的是推论出某一特定情景中他人的观点,即角色特性。

(4) 应用阶段。 个体把自己推断出的信息应用于随后的行为中,如对别人说什么,怎样说等。

2、结构分析取向

结构分析取向研究所关心的是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儿童进行社会推断的水平和对各种观点的协调及其发展问题。在这一取向的研究者眼中,当儿童能够意识到不仅自己在观察、推测他人,同时他本人也是别人观察或推测的对象时,或者,在人际互动中,他能够跳出互动双方的视角而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与他人的交流时,其心理结构或认知结构就发生了一种质变。这种质变代表着儿童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心理的重建。这一取向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塞尔曼(R•Selman)。

塞尔曼认为,儿童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是以对其观点的假设或采择为前提的,要认识一个人,就必须理解他的观点并了解他的思想、情感、动机和意图等影响、决定其外部行为的内部因素。儿童对不同观点的理解、认同和协调能力的发展标志着其自我中心思维方式的摆脱以及认识社会关系的方式的重新构建。通过观点采择可以把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不同方面联系在一起,观点采择能力也体现在社会认知发展的各个方面中。

塞尔曼研究儿童观点协调所采用的方法是向儿童呈现一系列人际关系两难故事情景,利用这些故事与儿童进行深度访谈。

在儿童情绪情感认知的发展过程中,观点采择能力即起着重要作用,移情是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在情绪情感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的集中表现。费希贝奇(Feshbach,1987)认为,移情包括两种认知成分和一种情感成分,两种认知成分分别是辨别、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和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情感成分是移情反应能力。弗拉维尔(1988)将移情分为三种:第一是“非理解性移情”(non inferential empathy ),指儿童看到他人的表情会产生相似的表情,但并无社会认知的成分,例如6个月婴儿看到成人伤心或生气的表情就可能哭或皱眉;第二是“移情性情感理解”(empathy inference ),指儿童在对他人的情绪状态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相似的情绪反应;第三是“非移情性情感理解”(nonempathy inference),指认识到他人的情感体验但没有相似的反应。哈里斯等(Harris et al,1993)研究指出,4岁儿童和部分5岁儿童不仅能摆脱这种“自我中心”倾向,而且能较客观地多角度地理解他人的情感体验,原因即在于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观点采择能力。

(三)儿童观点采择发展的一般趋势

儿童达到观点采择的年龄问题是近年来研究者颇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近年来有关研究者提出,儿童达到观点采择的年龄要早于皮亚杰指出的年龄。香茨(Shatx,1983)等人认为,儿童在四五岁能够达到认识上的去自我中心,其他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张文新、郑金香(1999)采用标准化的观点采择测验任务考察了6~12岁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一般趋势及年龄差异。结果发现,儿童观点采择从初步出现到稳定的发展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6岁左右儿童即开始初步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但在利用有关情景线索准确推断他人的观点或视角方面存在较大困难。6~10岁是儿童观点采择的快速发展阶段,10岁左右儿童已能够利用故事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

在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研究中,还有一项研究——干预训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但至今国内仍无学者进行相关的,系统的研究。国外对此项研究也几近空白,只有Aronfreed和 Michael 的少数干预研究。

二、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综述

(一)儿童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的研究已成为近15年来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心理理论最早是由Premack 和Woodruff于1978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如果个体能把心理状态加于自己和他人,那么这个个体就具有心理理论,这种推理系统被叫做一个理论是因为这种状态无法直接观察到,而且这个系统可以被用来预测他人的行为。后来这个观点就被许多心理学家所采纳,并使这一研究得以延续和蓬勃发展。他们之所以把我们关于心理的知识称之为心理理论,是因为他们认为常人的心理知识是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心理因果关系而组成的一贯的知识体系,可以根据这个知识体系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而这个知识体系就像科学理论一样,有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发展心理学家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对他人信念以及信念与行为的关系的认知发展方面。所采用的主要研究策略是通过儿童对他人信念的认知来考察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其中最为经典的实验任务是韦尔曼和普那(Wellman&Perner,1983)设计的“错误信念任务”(the false belief task)。

(二)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模式

(1) 建构理论(theory theory)其代表人物是韦尔曼(Wellman),该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是一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如同科学理论形成的过程。该理论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即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自己心理状态的知识,而是通过建构心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来解释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关于心理知识的理论框架的形成和发展存在着一系列质的变化,而这种质的变化依靠儿童与环境的交互影响。

(2) 模仿理论(simulation theory)这种理论认为儿童是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心理,然后通过激活过程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化到他人身上。

(3) 模块理论(modularity theory)其代表人物是Alan Leslie和 Simon Baron-Cohen,这种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问题,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在个体出生时,心理理论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神经系统,因而,此理论认为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内部生物机能逐渐展开的过程。

(4) 匹配理论(matching theory)这一理论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前提是婴幼儿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即在心理活动情境中,儿童逐渐获得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心理关系的认识,意识到在与客体的心理关系中,自己与他人具有等价关系,从而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这种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得以不断发展,从而逐渐获得系统的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一般认为,儿童在4岁时就获得了“心理理论”能力,即4岁儿童就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愿望、信念等来理解他人的行为,其标志是成功地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作业任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此之前儿童的心理理论完全处于空白状态。从2岁左右开始,儿童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认知的一些基本能力逐步发展起来,这些能力的出现与发展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四)心理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

1. 解释儿童心理理论获得速度的差异

(1)家庭背景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2)家庭言语交流方式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3)假装游戏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2. 解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质量上的差异

(1)特殊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2)文化差异和种间差异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三、儿童权威和社会规则认知发展

对权威和社会规则认知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内容。达蒙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发现两个问题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即权威的合法性与服从权威的根据,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表现出实质性变化,即权威的权限与服从权威的正确性,并把儿童对权威的认知发展划分为6个水平。总之,儿童对权威与服从的认知随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出上升的趋势。

国外研究者通常把社会规则划分为三个不同的范畴;道德规则、习俗规则和谨慎规则。前两种规则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近年来,以特里尔和丝米塔纳为代表的研究者发现,儿童在很早的年龄就能够对道德规则和习俗规则作出区分,儿童两种规则的认知是分化发展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儿童对道德规则和习俗规则之间的区分不只是根据数量或严重程度,而是建立在对规则本身差异的认识之上,说明儿童确实能区分两类性质不同的规则(Tisak & Turiel ,1988)。这些研究结果对皮亚杰关于儿童规则发展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四、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

1、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

2、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核心体现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3、 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不等速的

4、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具有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

5、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

五、儿童社会认知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第一,研究者对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质疑;第二,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对于个体终生的社会适应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目前研究的对象还仅限于幼儿;第三,社会认知涉及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目前的研究只限于对社会认知整体研究;第四,目前的研究很少涉及社会认知的神经生理基础;第五,目前有关社会认知的跨文化研究还比较缺乏,因而很难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此外,目前的大部分研究处于相关水平,有关因果机制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针对以上所列的不足之处,笔者将儿童社会认知研究将来的发展趋势如下:

1、儿童社会认知获得机制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将会继续进行下去,虽然这方面已取得相当成绩,但仍有许多现象无法解释,需有一个完善的理论解释其发展;社会认知作为一个系统,它与其他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将会得到更系统的研究。

2、将来的研究可望在方法上加以改进,以前的大部分研究都使用的是言语性任务,如果使用非言语性任务有望使研究有所突破;

3、在研究对象的范围上可望扩大,以前的研究着重于婴儿期、学前期和童年早期,以后将会更多地转向童年中期、青春期和成人;心理知识作为社会认知的基础,其文化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那么文化间的差异研究将会更加深入;

4、出于进一步提高发展研究的生态效度这一目的,社会认知发展研究将进一步向现实研究靠拢,社会认知的发展如何表现在日常的认知和社会行为上,这方面的研究将会增多,出现更多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实验控制与现实干预相结合的应用发展心理学研究。;

总而言之,研究儿童心理知识发展机制、规律、水平及如何促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了更好地认识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这一新的研究热潮将会继续进行下去,其研究将进一步完善和深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