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态度“消极”一点未尝不可

 杂货店伙计 2010-10-03


生活态度“消极”一点未尝不可 

    

   曾在很长一个时期,“生活态度”被赋予了积极、进取、向上的内涵,与时代精神、阶级利益、服务宗旨乃至整个社会单一而崇高的价值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然这早已成为了过去。

 

  其实,所谓的 “生活态度”,是一个外在具有很强个性,内涵具有很大差别的行为倾向。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要求一个人对专业知识的追求和获取,必须具备严谨的、求实的和科学的态度,但是对人生态度的选择恰好是不可以、也不可能整齐划一的。且不说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适合于自身特点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而让我们所担忧的是一个社会如果把积极、进取和向上的价值取向统一为一个标准,那么,这个社会的机制在整体上就必然服从和服务于所有成功者的利益。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个社会机制将会承受巨大的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

 

  所以,从个性的多元化和社会的承受力这两个层面上来考虑,我觉得,每个人在确立自己的人生态度时,不一定都是积极进取和奋发向上的,不妨个性化一点,甚至不妨个性化更强一点,即便是“消极”一点也未尝不可。

 

  如果是这样,我们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时,就完全可以多给自己留一点空间,留一点余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就完全可以让自己闲逸一点,超脱一点。假如我们对人生道路选择的视野更宽广一点,更多样化一点,自然会卸掉很多很重的负担,肩头和心头的压力就会更轻一点,这样可能更贴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生活的乐趣。

 

  美学家宗白华有句名言:“慢慢走,欣赏呀!”这看似极其平常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对急功近利的人生价值观的清醒判断。这里的“慢慢走”,是节奏,是态度,是胸怀,更是智慧,是艺术。

 

  对人生态度的散淡和闲逸、退隐和无争的选择,本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智慧之一。《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又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的智慧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显然,这个智慧表现在人生态度上就不是积极进取的,却是和风细雨的。他认为,正是因为人处在消虚、静笃的境界里,反而能够察觉到最细微的世态演变,就有可能成就人生的大智慧。这种生活态度,千百年来与儒家积极进取的生活整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生活智慧的二元结构。

 

  所谓入世与出世、进取与退隐、积极与消极的分野,究其根源,来源于老子所开创的道家与孔孟儒家的二元生活立场。它们是生活态度的两个极端,但是,并非两个不相关联的极端。在很多人身上,在很多时期的生活时尚中,退隐与进取是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彼此纠葛无法区分的。

 

  退隐与散淡并非放弃追求,与世无争。宋人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古人在退隐和进取的处境下,都怀抱着对社会的忧虑。不过,处在江湖上也许对世态人情看得更清楚一些吧!很多古人正是由于混合着这两种人生态度而表现出永久的人格魅力,例如宋代的苏轼。

 

  老子的思想特征,后人名之为“出世”,孔子的思想后人名之为“入世”。这实际上是主宰中华民族的两种生活观的原型。入世和出世,本身不应具有对社会评判的意思,实在是因人而异的价值趣向。

 

  有以积极入世而终其一生者,例如大诗人屈原、大思想家孔子。

 

  有以隐退出世而留下千古美名者,如大诗人陶潜、李白。

 

  作为生活智慧,积极入世与消极出世,都具有合理内核,不可偏废。

 

  人的生活背景是多样化的。有的人家家世殷实,有的人家则比较窘迫;有的人肩负着支撑整个家族的责任,有的人则没有这份压力;有的人生存和工作更多地为父母妻儿,自己享受的乐趣很少,而有的人则处在家庭和亲人的关爱和呵护之中,勿需体验也无法体验生活的艰辛和选择的艰难……

 

  在这种多样化的生活背景下,强求生活理想、生活价值观的同一性,无疑是一种奢望。所以,我们可以对积极、进取、坚韧的人生态度报以热烈的掌声,可以对鲁迅所说得跑在最后却仍不放弃的中国脊梁报以深深的敬重,却没有理由对散淡、闲逸、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嗤之以鼻,也没有理由把放弃竞争转而静观的人们视为低能而予以轻蔑。

 

  “成为最好的”——这个口号假如转化为每个人的生活态度,那么,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危机。而事实上,这一危机已经出现。我们知道,从业竞争是一个社会事实,是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教育不能够与职业竞争划等号,不能把教育视为人才市场的加工厂。假如这样,从业竞争的危机立刻就会偏移到教育领域,竞争的危机立刻就会在教育机制上得到体现,职业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因素、手段和效果,也就会直接转移到教室和课堂上来。教育将不得不承受整个社会机制的压力,这才是真正的危机。

 

  人的天分是高低不齐的。对于天分高的人来说,掌握某种知识、技能是轻而易举的,而对于天分不那么高的人来说,就难一点,甚至高不可攀。就像小孩玩魔方,有的孩子把玩若干次,就能够自如地玩出六面来,而有的孩子却只能艰难地玩出两面,更多的孩子自始至终只能玩出一面。我们不是强求所有的受教育者都达到同一程度目标,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在所有的科目上都整齐划一。教育科学上有一句话是“因材施教”,既然要因材施教,那么就要允许受教育者确定不同程度的目标。

 

  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与散淡、闲逸的人生观是等值的。人生的目的是快乐、安定、和平。当社会为一部分人提供了安静、祥和、散淡、闲逸的生活条件,当人性的多样化使一部分人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时,积极进取的激烈人生观未必就是一条必由之路。他们完全可以设定另外一个目标,在这个目标下获得性灵和精神上的满足。

 

  或许,生活的魅力就在于此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