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狂欢后的南非 崛起的样本

 3gzylon 2010-10-06

  在2010年的7月,哪一片土地和蓝天得到了最多的关注?答案无疑是南非。在南非世界杯进行的过程中,“谁会在本届世界杯上笑到最后”恐怕是球迷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巴西?阿根廷?西班牙?德国?人们在紧盯赛场的同时,或许忽视了一个真正的大赢家。

  毫无疑问,无论哪支球队笑到最后,都不会影响东道主南非因举办世界杯而在政治、经济等层面取得的巨大收益。更何况,长期以来,以领导非洲为己任的南非,或许将借此次举办世界杯的机会,实现从区域性大国提升为世界大国的宏伟梦想。

  倘若,没有世界杯的举办,世人对南非的认识还只会停留在一个多月前,甚至在未来几年,抑或是几年内都不会有一个大的改变。然而,世界杯的成功举办,使人们开始走近南非。据南非旅游局发布的消息称,6月1日~7月1日的一个月间,入境南非的外国游客总数达到了10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这一庞大的数字也足以证明,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憧憬,开始了解南非,而南非也逐渐不再是当初的那个神秘的国度。

  然而,去过南非的人毕竟还在少数。没有去过南非的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这个国家的误读与曲解。因为,在此前的电视或者报刊中,南非也的确给人们留下了一些不好的印象。而这些甚至成为了一些游客不愿前往南非的原因。

  但是,南非这个成功举办了世界杯的国家,真的是人们口口相传的那个样子吗?究竟还有多少真实的南非片段没有被摆在世人的面前?南非又有哪些鲜明的地域、人文符号?在世界杯狂欢过后,一个崛起的非洲将使这一切一目了然。

  南非符号

  如果问什么可以代表南非,人们或许会想到南非的精神领袖曼德拉,会想到那个响彻世界杯赛场的呜呜祖拉,会想到那价值连城的钻石……的确,这些南非的人和物在极大程度上描绘了一个生动鲜活的南非。正是这些南非的符号,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南非,同时也使南非这个神奇的国度走向了世界。

  曼德拉:南非进取的精神

  2010年7月12日,南非当地时间18时15分,在约翰内斯堡的足球城体育场,南非前总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曼德拉乘坐电瓶车缓步驶入内场,绕场一周。此刻,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全世界的球迷见证了世界杯因曼德拉的最终到来而变得完美,而更多的南非人则在高歌着,南非因曼德拉将走向更大的辉煌。

  回想2000年,当曼德拉向球王贝利颁发终身成就奖时曾动情地表示:“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体育的力量无与伦比,它能激励人民,团结人民,体育的力量胜过各国政府。”

  非洲巨人深知体育所带来的凝聚力,而他也在通过自己的实践完美地演绎了体育所带来的神奇力量。可以说,曼德拉成功地用两届“世界杯”让 “黑与白”相融的同时,也将南非打造成了整个非洲最具前景的新兴经济体。

  在世人为南非世界杯的惊艳感叹之时,可能很少有人记得,当曼德拉还被关在狱中之时,便已经开始了通过体育来打开南非多年难解的种族隔阂。通过他的努力,南非队在1995年成功地夺得了当年橄榄球世界杯的冠军,至今,他给那位白人队长颁奖时的那句“感谢你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仍能感动所有的南非人民。

  亦是通过曼德拉的努力,南非在2007年迎来了由自己主办的橄榄球世界杯赛,那届世界杯感动了全世界。

  有人说曼德拉在南非是神一样的人物,但如果问问南非的普通百姓,可能更多人给出的答案是:“曼德拉是位普通人,但他的精神却时刻鼓舞着这国家的前进。”

  其实,在足球世界杯开赛之前,南非已经发展成为非洲最大的商业经济体,种族之间的问题已经没有那么严重。虽然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曼德拉却希望全世界通过世界杯去更多地发现南非进步的地方。

  呜呜祖拉:鸣响世界的南非号角

  在享受完世界杯所带来的闭幕盛宴之后,可能很多人才猛然发现——为什么南非世界杯的闭幕式上听不到那嗡嗡作响的呜呜祖拉声了?原来是南非主办方为了让观众能够“专心”欣赏闭幕式,而在整个足球城体育赛将呜呜祖拉封杀。虽然在闭幕式上经历了短暂的缺席,但不可否认,这件南非最古老的,源于村民驱赶狒狒的“乐器”,已经随世界杯红遍了全球。

  呜呜祖拉在世界杯上绝对风光无限,球场上几乎所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嘹亮歌声与呐喊声一律被这支长长号角发出的声响所淹没。在南非世界杯的各赛场的看台上,人们看不到涌动的人浪,看到的只有球迷们整齐地举着呜呜祖拉,尽力吹奏的场景。无处不在的呜呜祖拉甚至抢了南非世界杯吉祥物扎库米的风头。

  在南非黑人看来,呜呜祖拉是其文化的象征,要知道,正是这支造型奇特的号角自古以来的主要用途便是召集部族成员开会及驱赶闹事的狒狒。而呜呜祖拉也成为了南非黑人部落兴衰的见证。

  可以说,吹呜呜祖拉,南非的黑人天生就会,就如同南非黑人天生就懂得寻找快乐一样。在反感呜呜祖拉的人看来,这个外表看起来十分简单的嗽叭代表不了南非全部的文化,但巨大的声响与吹者的兴奋却实实在在地展现了快乐的南非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当然,南非人也希望用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东西证明自己的存在与激情。

  钻石:把南非带进现代文明

  对于那些从来没有去过南非的人来说,提起南非,他们首先想到的或许不会是曾经震惊世界的种族隔离,在他们的第一反应中,遥远而陌生的南非代名词就是钻石和黄金。“带个鸽子蛋回来”,也被人们戏称为了亲朋好友的“临行重托”。

  1867年,一个布尔农场主的孩子在奥兰河畔的金伯利玩耍时,偶然捡到一块晶莹的“石子”。布尔农场主尼凯克来访时发现了这块“石子”,问是否可以卖给他。孩子的母亲觉得好笑,说这是个玩的东西,拿走吧,不用花钱。尼凯克便把这块“石子”带回欧洲,经过鉴定,证实这块“石子”是一颗钻石。消息传出,轰动了世界,南非钻石狂潮从此拉开了序幕。

  随后,大批的淘宝者涌入南非,他们如饥似渴地奔向奥兰治河和瓦尔河两岸,企图一夜暴富。这一狂潮迅速带领着南非从传统农业国家转入了先进的工业国家。那一颗“石子”简直功不可没。

  钻石的发现,对南非的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南非的欧洲人口迅速增至30万人。约翰内斯堡原本是一个荒凉的小村落,但一夜之间人口暴增,成了当时非洲4大名城之一。

  有人说,上帝是公平的,他把贫穷给了非洲,但又把大量的矿产和能源埋在了非洲人的脚下。如今,钻石和黄金等矿产资源已经成为南非重要的经济支柱。南非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现已探明储量并开采的矿产有70余种,除了熟知的钻石、黄金外,锰、钒、铬、钛、硅铝酸盐,以及石棉、煤炭等蕴藏量都极为丰富。

  克鲁格国家公园:南非活力奔放的浓缩体

  “花园城市”的称号不是浪得虚名,南非整体环境的绿化程度举世瞩目。作为南非最大的国家公园,克鲁格国家公园就像是南非的“绿肺”,时刻为这个国家过滤着新鲜的空气。

  克鲁格国家公园是南非旅游的精华之一,在传统的南非旅游线路里,观看野生动物往往被安排在太阳城。但如果人们想真正领略一片草莽禽兽的天地,那么,还是应该去南非野生动物的大本营——克鲁格国家公园。在这片壮阔的大自然中,动物是恒久的苍生。

  克鲁格国家公园是南非的骄傲,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这座国家公园非常受欢迎,每年大约都有125万名游客来过这里。乘坐敞篷大吉普车,在乱石与杂草的路上颠簸,忽然屏住呼吸怕惊动草丛中的狮子,忽然兴奋地大叫指点路边成群的长颈鹿……几乎每个到过克鲁格国家公园的人都会让每一个毛孔挥发出最野性的气息,这是一种张扬蛮荒的魅力。参观克鲁格国家公园,亲身体验她那无与伦比的自然之美,看看生活在此的狮子、大象、斑马和羚羊,成为到南非的每一名游客不可错过的一项体验。

  低沉的狮吼如箭划破微微泛蓝的夜空,远远传向公园的每一个角落,唤醒了尚在沉睡中的人们及动物……这便是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一天的开始。

  克鲁格国家公园总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大小相当于英国的威尔士,是世界上自然环境保持最好的、动物品种最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也是非洲最大的国家公园。公园内有品种繁多的野生动物,其种类和数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公园内有2000公里的铺装道路,要走遍主要景点最少需要3天,来克鲁格公园的游客多半是为了和非洲象、非洲狮、豹、犀牛、野牛这“非洲五大兽”邂逅。在这里最有特色的节目是,在园内颇富经验的导游带领下,游客乘坐吉普车追踪动物。

  或许,正像克鲁格国家公园里的狂野奔放一样,它浓缩的也正是南非这个国家的热情奔放与朝气活力。

(责任编辑:周苗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