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20篇文言文基本篇目练习 第二册 (一)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万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 解释划横线的词语。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__ _ __ ___ 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__ ___ ___ __ __ ___ 3.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___ __ __ ___ 4.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 __ ___ __ 5. 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 __ ___ ___ __ 6. 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 __ __ ___ __ ___ 7.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___ __ ___ __ 8.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___ __ 9.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 ___ ____ _ 10.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 ___ ___ __ 1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 ___ 12. 此中人语云:“不足 为外人道也! __ ___ __ ___ 13. 既出,得其船,便扶 向路,处处志之 ___ __ __ ___ ___ __ ___ __ 14. 及郡下,诣太守说此 __ ___ __ ___ 15.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___ __ ___ __ 16.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遂无问津者。 __ ___ ___ __ __ ___ 二.解释下列句子. 1.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 6.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三.思考 1. 第二段主要写了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 A.选文中加点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 B.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 C.“便邀还家,设久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5.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桃花源记》一文中进桃源一段描写了一幅理想社会中的生活图景,就是常说的“世外桃源” B.一进入洞口,眼前酒出现了一个开阔敞亮的境界,这就是桃花源。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中的“乃大惊”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D.文中没有具体写渔人说的话,只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带过,这显示了作者行文的简洁凝练。 6.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得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二)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一 解释加点的词语 1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 )( ) ( ) 2 鸿儒( ) 3 劳形( ) 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话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译文: 。 2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译文: 。 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 4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 三 请给文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意思。 。 。 。 四“调素琴”、“阅金经”分别照应哪句? 。 。 五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表达作用? 。 六 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对偶句? 。 七 请写出文章的中心句? 。 (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蕃: 2、染: 3、濯: 4、妖: 5、亭亭: 6、植: 7、亵: 8、鲜: 9、宜: 二、 翻译下列句子。 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7、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 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的句子分别有什么寓意? (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 (3)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2、本文以 正面衬托莲,以 来反衬托莲,用意是什么?从中能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3、作者把“菊”比喻成“隐逸者”,是指 的人,把“牡丹”比喻成“富贵者,是指 的人,把“莲”比喻成“君子”,是指 的人。 4、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它借赞美 来歌颂 ,表现了作者 。 5、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 6、作者在第1段中从 、 、 等方面描写莲的可爱形象,用莲来象征 。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8、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 (四)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 解释下列加划线的字。 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 __ __ _ 2.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 __ __ _ 3. 至于夏水襄陵,沿 溯阻绝 _ __ _ __ __ _ 4.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_ __ _ __ __ _ 5. 虽乘奔 御风,不以 疾也 __ _ _ __ _ __ 6.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 __ 7. 绝 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_ __ _ __ __ _ 8. 清 荣 峻 茂,良多趣味 __ _ _ __ __ _ _ __ _ __ __ _ 9.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__ _ _ __ _ __ 10. 常有高猿长啸,属 引凄异 __ _ _ __ 11.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 __ 二.解释下列句子。 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9.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0..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2.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一. 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段写三峡地貌(描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这些语句侧重写山,突出三峡的_ ____ ___特点。 2.第二段写三峡的夏水,突出夏水怎样的特点: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诗与第二段文字所写的内容相同,这首诗是:题目:《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写三峡的冬春之水,突出了冬春之水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段写秋水,由哪句可知?划出描写三峡秋天景象的语句,这些语句突出了三峡的秋天____ ___的特点,其中,“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了_____ __气氛。 6.本文思路清晰,采用了____ ___结构。 7.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文章先总写三峡的全貌,“七百里”三字点明了三峡之长,“两岸连山”二句写出山多,“重岩叠嶂”写山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二句写谷深,突出了整个三峡的雄伟气象。 B.文章按照初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其壮丽景色。 C.文章写秋景时,运用了正侧结合的写法,其中正面描写的一句是从林寒涧肃,侧面描绘渲染了三峡秋景的肃杀气氛,也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感受。 D.文章使用了大量极丰富表现力的词语,语言清新俊逸。 (五)记承天寺夜游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一.《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 朝的 。本文的体裁属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 解( ) 欣然( ) 行 ( ) 念( ) 乐( ) 遂( ) 寝 ( ) 相与( ) 空明( ) 交错( ) 盖 ( ) 但 ( ) 闲人( ) 吾( ) 三.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四. 阅读理解: 1. 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 2. 本文写月突出其 ,写境突出其 ,写影突出其 , 写人突出其 ,写情突出其 。(请用一个字回答) 3. 作者为什么会想到夜里去寺庙游玩? .。 4.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 5. 段末几句抒写作者的心情和感受,点睛之笔是“ ”二字,反映了他失意苦闷而又自我排遣的心理活动。 6. 作者夜游时的感受是怎样的?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 第四册 (六)送董卲南游河北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 __ __ ______ _____ 2. 怀抱利器,郁郁适 兹土 __ __ __ __ ____ __ 3. 吾知其必有合也 ___ ____ 4.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 慕义 强仁者,皆爱惜焉 _______ _ ___ ___ _ ____ _ _____ 5.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__ __ __ _ 6. 吾尝闻风俗与 化 移易 _ __ _ __ _ __ ____ __ 7.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 古所云邪 _ __ _____ ____ 8. 聊 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__ _ _ __ _ __ 9. 吾因子有所感矣 __ _ __ _ 10.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_ ___ 11. 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 屠狗者乎 __ _ __ ___ _________ 12.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__ _ _ __ _ __ _ __ 二.解释下列句子。 1. 董生自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三.回答 1.概括三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 _____;第二段________ 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 __ 2.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董邵南“连不得志于有司”,他得“志”更多的是在于“功名”。 ( ) (2)各藩镇的叛臣为了对抗朝廷,自然要广揽人才。翰愈作为董邵南的朋友,不愿董邵南去为割据势力卖力。 ( ) (3)翰愈不愿董邵南去河北,是怕那里的人已经没有过去那样热情,怕董邵南去到之后,没人照顾,没人赏识。 ( ) (4)翰愈要董邵南“为我吊诸君之墓”,是因为望诸君乐毅是古燕赵地区的名将之一,也是古燕赵“感慨悲歌之士”之一 ( ) (5)翰愈要董邵南帮忙,“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是想知道河北一带的习俗改变了没有。 ( ) (6)“昔时屠狗者”高渐离等虽然出身低微,但也是古燕赵地区的“感慨悲歌之士”。 ( ) (7)“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表面上是对像当年高渐离那样出身低微的“感慨悲歌之士”发出号召,要他们出来为天子效力,实际上是暗示董邵南要留在长安为国效力。 ( ) (8).文章第一句“古称”二字,作用是婉转地提出董生:今天的燕赵可能已无“感慨悲歌之士”你此行未必有合,要三思而行.故不能删去。 ( ) (9).“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这句话的作用是:又再提醒董生,原有的感慨悲歌之士可能已因风俗易化而不能称“感慨悲歌之士”了,此行“未必有合”,要三思而行。 ( ) (10.)作者是不支持董深去河北的,但文章表达得很委婉,依据是按照“明送-暗劝-实留”得顺序构思的。 ( ) (11).作者委托董生到河北替他帮两件事,作用有二:1.表达了作者对“感慨悲歌之士”的尊敬和关切。2.暗示董生:既然燕赵的“感慨悲歌之士”都应到长安来,你还有什么理由离开长安到燕赵呢? ( ) .3.“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作者说:“吾知其必有合也。”能表明其原因的一项是: ( ) A.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B.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C.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D. 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5..董生“怀抱利器”却“连不得志于有司”,这跟《马说》中的哪些说法士一致的?董生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前后两段末尾句“董生勉乎哉”含意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7.从本文内容看,你觉得翰愈的政治倾向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七)与朱元思书 风烟( )俱( )净( ),天山共( )色。从( )流飘( )荡( ),任意( )东西( )。自(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 )里,奇山异水,天下独( )绝( ) 。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 )甚( )箭,猛浪若奔( )。 夹岸( )高山,皆生寒( )树。负( )势( )竞( )上( ),互相轩( )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 )呜( ),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 )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 )心(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 )反( )(重点句)。横柯( )上蔽( ),在昼( )犹( )昏( );疏条交( )映( ),有时( )见( )日。 一、 在括号里解释加点的词语。 二、 翻译下列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译: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 3、负势竟上,互相轩邈。 译: 4、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译: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伦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 阅读回答 1、文章第1、2句写的对象分别是什么?各表现怎样的心境? 答:第1句 。 第2句 。 2、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哪句?本文的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答: 。 3、第二段写的内容是什么?它的特点表现在哪两方面?间接描写的句子是哪句? 答: 。 4、 二段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句式有什么好处? 答: 。 5、第二段描写富春江怎样的情态美? 答: 。 6、三段写的对象是什么?从哪四方面描写? 答: 。 7、第三段开头写山形,这些山有什么特点?哪些句子把静山写动了,这有什么好处? 答: 。 8、第三段写林中的声音是为了表现山林的热闹吗?为什么? 答: 。 9、文章哪些句子从侧面描写山美?表现作者怎样的志趣? 答: 。 10、三段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句式有什么好处? 答: 。 11、在下列表现手法中各找一个例句,并说说其作用。 比喻: 。 衬托: 。 夸张: 。 第五册 (八)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汀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这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这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1 自余为僇人( ) 2 居是州( ) 3 到则披草而坐( ) 4 攒蹙累积 ( )( ) 5 外与天际 ( ) 6 然后知是山这特立 ( ) 7 悠悠乎与颢气俱( ) 8颓然就醉 ( ) 9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 二、句子翻译 1 以为凡是洲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译文: 。 2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译文: 。 3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 译文: 。 4 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译文: 。 5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娄为类。 译文: 。 6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译文: 。 7 心灵形释,与万化冥合。 译文: 。 8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译文: 。 9 故为之文以志。 译文: 。 三 理解阅读 1 概括段意,说说第一段的作用? 。 2出游自足的心情为下文游西山做铺垫的句子? 。 3描写西山高峻的句子? 。 4描写西山气势阔大的句子?(抒发作者对西山气象阔大的赞美以及物我相融的感受) 。 5 分别找出用比喻,拟人手法写站于西山之上,四周景色尽收眼底的句子? 。 6 文章的主旨句?(写出作者傲世情怀的句子) 。 7 描写宴饮之乐的句子?作者描写西山宴游,表露作者什么感情? 。 8 描写人与自然融合的句子?(物我相融) 。 (九)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四、 解释下列词语。 1、环: 2、尤: 3、蔚然: 4、深: 5、回: 6、翼然: 7、临: 8、作: 9、名: 10、辄: 11、意: 12、得: 13、寓: 14、霏: 15、开: 16、归: 17、暝: 18、晦: 19、芳: 20、发: 21、秀: 22、繁: 23、时: 24、穷: 25、负: 26、伛偻: 27、提携: 28、绝: 29、渔: 30、为: 31、冽: 32、山肴: 33、蔌: 34、杂然: 35、陈: 36、酣: 37、丝: 38、竹: 39、弈: 40、觥: 41、筹: 42、苍颜: 43、颓然: 44、已而: 45、翳: 46、去: 47、乐其乐: 48、谓: 五、 翻译下列句子。 1、 环滁皆山也: 2、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3、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4、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5、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6、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7、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8、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9、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1、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3、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4、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5、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7、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六、 回答下列问题: 1、 第一段中总领山水自然环境描写的一句话是: 。 2、 第一段描写的景物主要是 ,描写的顺序是 。 3、 “太守自谓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 第一段中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关系最密切的一句话是 。 5、 第一段点明“醉翁”深意的是哪一句话? 6、 第二段作者用对偶句 , 描绘了山间早晚景色。 是朝, 是明, 是暮, 是晦。写景方式是 。 7、 第二段写四季景色,抓住了季节特点,春季写花,夏季写 , 秋季写 , 冬季写 。 8、 第二、第三段每段可用一个字来突出其内容。第二段为 ,第三段为 。 这两字有因果关系,因 而 , 由 起。 9、 第三段中最能体现滁人游山的盛况的一句话是 ,作者写滁人游的场面与 太守有什么关系? 10、第三段作者写太守醉之前为什么要写滁人游和众宾欢的场景?从中可反映出什么? 11、太守与宾客的宴游是检朴的,从中可以看出太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2、第三段写作层次非常清晰,可各用文中的一个三字短语来概括其大意, 分别为 , 、 、 。 13、第三段中,“太守醉也”的“醉”有哪两层意思? 14、第四段中描写傍晚时山间景色的句子是 。 15、 第四段写“禽鸟知山林这乐,而不知人之乐”这句话有何用意? 16、“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写出了众人归去之时的情景。此句语言特点是 , 照应了上文的哪句话? 17、在文中找出主旨句。 18、第四段中作者巧妙的用 之乐衬托 之乐,又以 之乐衬托 之乐。 19、 “醉能同其乐”与第一段哪个内容、哪个句话相呼应? 20、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1、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展露 的旷达胸襟。 (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孟子名 ,是战国时期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反对 ,主张以 统一天下,本文是一篇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得道( ) 寡( ) 天时( ) 地利( ) 人和( ) 三里之城( ) 郭 ( ) 环( ) 城非不高也( ) 池( ) 兵革( ) 委( ) 去( ) 域 ( ) 固 ( ) 威( ) 至( ) 畔 ( ) 顺 ( ) 以( ) 故( ) 君子( ) 三. 翻译句子 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 委而去之 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 阅读理解 1 .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什么?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表明了作者什么主张? 2. 为什么说本文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孟子“仁政” 主张的具体表现? 3. 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 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 4. 作者围绕中心论点, 分别从哪两方面逐层论证? (用原文回答) 5. 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论证了什么? 6. 地利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 “委而去之”是指什么人? 7. 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论证了什么? 第三段用了什么句式? 什么修辞? 有什么作用? 8.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改变? 为什么? 9. 战必胜的原因是什么? 10. 第四段用了什么句式? 什么修辞? 有什么作用? 11. 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 得道的结果怎样? 12. 最后一段有哪两种论证方法? 13. 写出文中的两组排比句? (十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 )于( )畎亩( )之中,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故天将降大任( )于( )是( )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 )拂( )乱其所为( ),所以( )动( )心忍( )性( ), 曾益( )其所不能。 人恒( )过( ),然( )后能改;困于心,衡( )于虑( ),而后作( ); 发( )于声, 而后喻( )。入( )则( )无法家( )拂士( ), 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然后(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 填空 本文选自《 》,其书的主要内容是 ,是一部 家的重要著作。 二、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三、指出并解释通假字 1 曾益其所不能( ) 2 衡于虑( ) 3 入则无法家拂士( ) 4、所以动心忍性( ) 四 翻译句子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人恒过,然后能改 8、舜发于畎亩之中 四 阅读理解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答: 。 2 第一段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 3、第一段属于什么论据?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 4、“是人”指什么人?人能担大任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人能担大任的客观条件是什么?)文章从哪几方面阐述? 答: 。 5、受磨难为什么能使人承受大任?(能担大任者必须具备哪些性格?) 答: 。 6、人在磨难中有什么益处?(人能担大任的主观条件?) 答: 。 7、人怎样才能生存发展?(用文中几个字作答) 答: 。 8、作者认为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使国家生存发展? 答: 。 9、 课文着重证明论点的哪一方面? 答: 。 10、第一,二,三段分别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 。 11、第四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 。 (十二)岳阳楼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古仁人”指 ,“古仁人之心”指 。 2、“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 。 3、“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 , “退”指 。 4、“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字面上指 , 也含蓄地兼指 ,以达到作者 的目的。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 6、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7、说出“古仁人”的情怀和抱负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 8、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古仁人”是什么样的人? 。 9、学习本文后,请谈谈你的“忧乐观”。 。 10、翻译: 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②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③ 微斯人,吾谁与归 。 11、解释加点的字词: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 ④或异二者之为( )( )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 ) ⑤是进亦忧,退亦忧( )( )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 ) ⑥不以物喜( ) (十三)岳阳楼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一、这个文段选自 朝 的《 》,在初中,还学过他的词《 》。 二、 释加点的词 1、前人之述备矣( ) 2、沙鸥翔集( ) 3、一碧万顷 ( ) 4、而或长烟一空 ( ) 5、宠辱偕忘 ( ) 6、把酒临风( ) 7、然则北通巫峡( ) 8、迁客骚人( ) 9、春和景明( ) 10、锦鳞游泳( ) 11、薄暮冥冥( ) 12、去国怀乡( ) 三、翻译句子: 1、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2、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3、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四、阅读理解: 1、 从时间上表现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 2、 作者描写微波时水面的月光的句子是: 。 3、 作者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 4、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什么?写出体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在于劝喻友人的句子? 。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指代什么? 。 6、“前人之述备”指的是什么内容? 。 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它在文中的作用又是什么? , 。 8、 第二,三段先描写,后抒情,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 9、“迁客骚人”洞庭湖观景通常会触发哪两种感情? 。 10、在写春天景色是,写动景的句子是 ,从视觉写夜景 ,从听觉写夜景 。 第六册 (十四)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鱼我所欲也》选自 ,作者是 。本文以 和 作喻,巧妙地回答了“人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个问题。作者认为人人都有所欲,但所欲不可能都得到满足,就要有所取舍,当 与 发生矛盾时,就应 。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 得兼( ) 苟得( ) 恶( ) 患( ) 辟 ( ) 由是( ) 勿丧( ) 行道之人( ) 蹴 ( ) 不屑( ) 万钟( ) 辩( ) 何加( ) 奉 ( ) 得我与( ) 乡 ( )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 (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 ( ) 本心(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 何不用也? 。 2.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3. 呼尔而与之 。 4.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5. 乡为身死而不受 。 四. 阅读理解: 1. 本文的观点(中心论点)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可用哪个成语来概括? 。 2. 本文开头运用什么修辞和什么手法来引出中心论点? 。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4.最后一句中“是心” 指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 5..“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中 “所欲”“所恶”各指哪些事情? 。 6.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7.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作者认为这种做法如何? 。 8.第二段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 。 9.作者赞什么样的人?斥责什么样的人?告诫人们什么? 。 10.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十五)出师表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这段文字选自 的《出师表》,“表”是 。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⑤深入不毛( ) ⑥臣本布衣( )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_____ __,临危委重任和____ __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 __。(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6、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B、以伤先帝之明C、悉以咨之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7、用一个成语概括划线语句的内容。 。 8、“由是感激”中的“是”指代什么?(用原文作答) 。 9、“此巨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中的“此”指代什么? (用原文作答) 。 10、概括这两段的文字的内容。 第一段: 。 第二段: 。 11、作者强调自己本来的志向的作用是什么? 。 12、找出文段中的名句,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名句: 。 翻译: 。 (十六)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恃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解释加点的字: ①益州疲弊( )②存亡之秋( )③陟罚臧否( ) ④此后汉所以倾颓( )⑤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 2、文段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 和 。 3、“使内外异法也”中的“内”指 ,“外”指 ;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 和 。 4、为了不堵塞“塞忠谏之路”,作者建议刘禅应当 。(用原文回答) 5、从文段来看,作者对刘禅执掌朝政有哪些告诫?(用原文回答) 。 6、诸葛亮认为,在执法方面应该“刑”的是 的人,应该“赏”的是 的人。(用原文回答) 7、写出这段中最能概括作者主张的一句话。 。 8、翻译: ①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②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十七)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一、这文段选自 朝曾巩的 ,作者是 之一。 二、解释加点的字: 1、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 ) 2、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 3、羲之之书晚乃善( ) 4、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 5、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 ) 6、然后未有能及者( ) 7、以勉其学者邪( ) 8、岂其学不如彼邪( ) 三、翻译: 1、 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 2、 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 3、 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 四、阅读理解: 1、作者认为王羲之能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 2、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在于什么? 。 3、 文中划出评价王羲之的书法的语句。 。 4、“墨池”两个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5、王羲之是晋代的书法家,被后人称为 ,评他的笔势说 “ ”。 (十八)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 )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 )谋( )之,又何间( )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 )谋。"乃( )入见。问:"何以( )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 )也,必以( )分人。"对( )曰:"小惠( )未偏( ),民弗从( )也。"公曰:"牺牲( )玉帛,弗敢加( )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 )也。"公曰:"大小之狱( ),虽( )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 )也。可以( )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公将鼓( )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 )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遂逐( )齐师。 既( )克( ),公问其故。对曰:"夫( )战,勇气也。一鼓( )作( )气,再( )而衰,三而竭。彼竭( )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焉。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 一、 解释加点的词。 二、 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3、何以战? 。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6、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三、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 3投以骨( )( ) 4、夫战,勇气也( ) 四、 比较文中下面词语古今义的异同 间(古: 今: ) 鄙(古: 今: )安(古: 今: ) 专(古: 今: )牺牲(古: 今: )加(古: 今: ) 福(古: 今: )狱(古: 今: )虽(古: 今: ) 忠(古: 今: )信(古: 今: )情(古: 今: ) 乘(古: 今: ) 鼓(古: 今: ) 再(古: 今: ) 五、阅读上文回答问题。 1、本文选自《 》,作者是 时期的 。这本著作是按 编写的 体史书。文中记述的是我国著名的 这一战例。 2、本文是按照怎样顺序进行记叙的?怎样安排详略? 答: 。 3、文中所记的事件的起因是什么?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答: 。 4、本文的文眼是哪个词?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答: 。 5、曹刿入见的过程中,文章以怎样的形式完成这内容的记叙?表现曹刿对战争怎样的政治思想? 答: 。 6、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答: 。 7、在整个作战过程中,作者写了哪些情节?这些情节表现了曹刿怎样的军事思想? 答: 。 8、在作战过程中表现了曹刿怎样的军事才能?刻画了他怎样的形象? 答: 。 9、哪些地方表现了鲁庄公的“鄙”?写他的“鄙”有什么作用?你是怎样评价他的? 答: 。 10、二段已经把事件记述完了,但作者还要写曹刿回答鲁庄公的问?为什么? 答: 。 (十九)上枢密韩太尉书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升斗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一、 解释下列词语。 1、执事: 2、生: 3、好: 4、气: 5、然: 6、养: 7、致: 8、浩然: 9、宏博: 10、乎: 11、称: 12、故: 13、疏荡: 14、奇气: 15、岂: 16、尝: 17、充: 18、中: 19、溢: 20、见: 21、有: 22、游: 23、自广: 24、陈迹: 25、遂: 26、汩没: 27、故: 28、故都: 29、恣: 30、慨然: 31、宫阙: 32、仓廪: 33、池: 34、苑囿: 35、巨丽: 36、秀伟: 37、冠: 38、恃: 39、惮: 40、发: 41、入: 42、出: 43、志: 44、故: 45、愿: 46、光耀: 47、大观: 48、通: 49、向: 50、禄: 51、幸: 52、赐: 53、优游: 54、益: 55、治: 56、苟: 57、辱: 58、幸: 二、翻译下列句子。 1、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2、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3、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5、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6、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7、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8、 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9、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10、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11、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12、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13、 向之来,非有取于升斗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14、 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15、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二、回答下列问题。 16、 本文虽意在求见,却以论“气”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7、 文章开头说“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他想到什么? 18、 在苏辙看来,写好文章的关键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19、 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 20、 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如何证明他的观点?采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1、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你对“文者气之所形”一句的理解。 22、 请结合你自己学写文章的体会,试谈谈你对苏辙“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认识。 23、 第一段中作者以孟子和太史公为例,谈到写文章的人要善于“养气”,你认为他们两人养气的途径是否相同?请谈谈理由。 24、 除第一段作者所说外,你认为写文章时“养气”的方法还有哪些? 25、 第二段写了作者 和 两个时期的学习(养气)经历。 26、 第二段中,作者“决然舍去”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7、 作者到京师后所见的“翰林欧阳公”即 ,我们曾学过他写的 文章《 》。 28、 第二段作者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29、 第三段作者写所见山之“高”、水之“深且大”的目的是什么? 30、 作者说自己“向之来,非有取于升斗之禄”,是为了表明自己 。 31、 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作者所乐的是什么? 32、 本文作者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另七人是 。(任意写两人) (二十)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以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妆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 余幼时即嗜学( ) 2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3 走送之( ) 4 或遇其叱咄( ) 5 支僵劲不能动 ( ) 6同舍生该被绮绣( ) 7 以中有足乐者( ) 8 今诸生学于太学( ) 9 非天质之卑( ) 10 生以乡人子谒余( ) 二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译文: 。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 3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 译文: 。 三 阅读理解 1 作者详细叙述求学之艰的作用是什么? 。 2 太学生求学的条件优越,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这样写的作用? 。 3 作者婉转批判了哪种人?谈谈你对这种人的看法。 。 初中20篇文言文基本篇目答案 (一)桃花源记 一.解释划横线的字 1.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 2.对……感到诧异/走尽/没有、消失 3.放弃/仅 4.整齐的样子/类 5.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6.代指老人/代指小孩/愉快的样子 7.详细/邀请 8.都 9.妻子、儿女/与世隔绝的地方 10.竟然/不要说 11.请 12.告诉/值得/对 13.已经/沿、顺着/从前/作标记 14.回到/到 15.从前/标记 16.计划/不久/探访、访求 二.解释句子:答案略 三.思考 1.活动、穿戴、心情(神态) 2.避秦时乱 3.不足为外人道也 4.D 5.B 6.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向往的理想的社会 (二)陋室铭 一 这、只、品德;大;使……劳累; 二1、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三、 点明全文主旨,“唯吾德馨”// 写室中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收束全文,说明陋室不陋。 四 、“调素琴”照应“无丝竹之乱耳”; “阅金经”照应“无案牍之劳形”。 五、这是类比(比喻),引古贤之名室以证“陋室”,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 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证明“陋室不陋”。 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草色如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七 、惟吾德馨 (三)《爱莲说》 一、1、多 2、沾染(污秽) 3、洗涤 4、美丽而不庄重 5、耸立的样子 6、树立 7、亲近而不庄重 8、少 9、宜当 二、略 三、1、(1)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2、用菊正面衬托莲,用牡丹反衬莲,彼此对照,有力的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明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示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3、隐居的人;富贵的人;品德高尚的人。 4、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5、莲,花之君子者也。 6、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气质;象征了不求富贵名利,在污浊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品德高尚的君子。 7、对和自已志同道合的人太少而感慨;对追名逐利、追求荣华富贵的世俗的鄙视。 8、略 (四)三峡 一.解释划横线的字。 1.从、由/通“缺” 2.如果/阳光 3.漫上/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4.有时/早上/傍晚 5.即使/飞奔的马/驾/认为、觉得/快 6.急流的水 7.极高/山峰/冲刷 8.水情/树荣/山高/草盛/真、实在 9.早晨/清凉/寂静 10.连续/延长 11..停止、消失 二.解释:答案略 三.回答问题 1.自三峡七百里中……,隐蔽天日/连绵、高峻(多、高) 2.水大流急 3.《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素湍绿潭(回请倒影),情荣峻茂(良多趣味) 5.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哀转久绝/林寒涧肃,哀猿凄清/渲染了三峡秋天山谷空旷,清幽寂寥 6.总分结构 7.B (五)记承天寺夜游 一. <<东波志林>> 宋 苏轼 散文 二. 脱下 高兴地 步行 (散步) 考虑 高兴 (解闷) 于是 睡 共同(一起) 形容水的空无澄澈 纵横交错 大概 (原来是) 只是 清闲的人 我们 三. 翻译: 1. 想到没有人与我一起欣赏, 就去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2.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澈透明,(看到)水中(仿佛)藻、荇纵横交错,那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倒影啊。 3. 只是缺少清闲的人,就像我们两个这样。 四. 理解阅读: 1. 第④句 庭中月色(月色如水 月色空明) 2. 明 静 形 闲 空 3. 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4. 发挥想象,用两个比喻来描写月色。 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 5. 闲人 6. 清闲 旷达(豁达)、乐观 (六)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一.解释下列加划线的字。 1. 号称/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 2.比喻杰出才能/往、到/这个地方 3.有所遇合(受到赏识) 4.不走运、假如、仰慕正义、力行仁道/同情 5.何况/本性 6.曾经/跟随/教化/改变 7.怎么/跟/故时所说的 8.姑且/凭/测定 9.因为/感慨 10.凭吊 11.到/从前/指像高渐离一类埋没在草野的志士 12.致意/圣明/出来/做官 二.翻译:略 三.回答 1.第一段:写董生河北行的缘由,祝他能遇到机会 第二段:从古说到今,指出董生能否遇到机会还很难说(分两层;第一层:第一句。) 第三段:说出本意,希望董生能留在朝中效力,不要去河北 2.(1)√(2) √(3)×(4) √(5)×(6) √(7) √(8) √(9) √(10) √(11) √ 3.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B 5.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说法一致 6.不同:前者表祝愿;后者是告诫董生应有所警惕 7.是一个极力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人 (七)与朱元思书 一、 略。二略。 三、(1)天山(全景),开豁明朗的心境;游船,悠然自得,无所束。(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富春江的奇山异水。(3)异水;清澈,湍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4)都用四言句;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5)富春江江水清澈见底的静态美和急流猛浪,极其雄壮的动态美。 (6)奇山;山形,林声,心境,树林。(7)轩邈雄奇。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把静山写动了,更显山的壮美。(8)不是,通过写声音,反衬山的清净幽雅。(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伦世务者窥谷忘反;淡泊名利,欲求归隐。(10)散骈结合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11)略。 (八)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 通“戮”,遭到贬谪;这;用手分开;聚、收缩;接;独立出众;一道;接近;从前 二 1、自以为所有永州的山中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风光,都被我领略过了,却未曾知道西山的奇怪特别。2、攀援着登上山顶,伸开两脚像簸箕那样蹲着作游戏。 3、它们那高高低低的地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 4、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各种景物都)聚集收拢,重叠到一起,没有什么能逃避隐藏的。 5、这才知道这座山的独立出众,和一般的小土丘不一样。 6、悠悠啊同天地之气一道,却不知它的边际; 7、洋洋啊与造物者一起游,却不知它的尽头。 8、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 9、这才知道我从前并没有真正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此时才开始。 10、所以写了这篇文章来记述(此事)。 三 1、写作者被贬永洲后寄情山水以示愤懑的心情// 写登山经过和西山景色的奇特// 作用:写“未得”西山的“漫漫而游”,是为了反衬“始得”西山的惊喜。 2、以为凡是……西山之怪特3、攀援而登……四望如一4、悠悠乎……而不知其所穷 5、下然……若穴// 尺寸千里…..遁隐6、然后知…..为类 7、引殇…….不知日之入//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8、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九)醉翁亭记 一、1、环:环绕 2、尤:特别、尤其 3、蔚然:茂盛的样子 4、深:幽深5、回:回环 6、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7、临:靠近 8、作:建造 9、名:命名 10、辄:就 11、意:情趣 12、得:领会 13、寓:寄托 14、霏:雾气 15、开:散开 16、归:聚拢 17、暝:昏暗 18、晦:阴暗 19、芳:香 20、发:开 21、秀:发荣滋长 22、繁:繁茂 23、时:季24、穷:尽 25、负:背 26、伛偻:驼背,指老人 27、提携:牵、领,指小孩 28、绝:断 29、渔:捕鱼 30、为:做、酿造 31、冽:清 32、山肴:野味 33、蔌:菜蔬 34、杂然:多而乱 35、陈:陈列、摆开 36、酣:尽兴地喝酒 37、丝:弦乐器 38、竹:管乐器 39、弈:下棋 40、觥:酒杯41、筹:酒筹 42、苍颜:脸色苍老 43、颓然:醉醺醺的样子 44、已而:不久 45、翳:遮盖 46、去:离开 47、乐其乐: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48、谓:为,是 二、略 三、1、环滁皆山也。2、醉翁亭;由远到近、由上到下。3、引出下文。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日出;林霏开;去归;岩穴暝;从早到晚。 7、树;风霜;水石。 8、景;宴;因景而宴;宴由景起。 9、伛偻提携;滁人如此兴高采烈,是因为生活安定幸福,而生活安定幸福,正是太守励精图治、治理有方的结果。10、体现了太守能把百姓放在首位,反映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11、太守是一个勤于政事、廉洁奉公的人。12、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13、一是为酒而“醉”,一是为山水之景而“醉”。14、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15、用禽鸟来类比游客,说明他们不知道太守的真正乐趣之所在。16、生动简洁;暮而归。 1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8、禽鸟;游人;游人;太守。 19、与第一段中醉翁亭的命名呼应;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相呼应。 20、总结全文,揭示文章主题。2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孟子·公孙丑》 轲 儒 不义之战 仁政 短论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施行仁政 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心所向, 内部团结 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城 外城 围 城墙 护城河 武器装备 放弃 离开 限制 巩固 震慑 极点 通”叛”,背叛 归顺、服从 凭着 所以 得道者 三.翻译 1.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 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2.(守城者)弃城而逃 3. 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4.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四. 理解阅读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2. 在天时、地理、人和这三个因素当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他的“仁政”主张。 3.天时 地利 人和 人和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 举例论证 天时不如地利 6. 城高 池深 兵革坚利 米粟多 失道者(守城者) 7.举例论证 地利不如人和 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语气,突出守城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8. 不能 从“域民”到“固国”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做好前一阶段的事,才能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它们之间是递进的关系。 9.得道多助(施行仁政) 10. 否定句 排比 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11.施行仁政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2.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1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十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二、三、(略)。四(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排比;列举事例,增强气势,说服力更强(3)事实;例证法(事实论证),有力证明磨难(忧患)使人生存发展。(4)能承担大任的人;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精神、生活、身体、行为。(5)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6)人恒过——而后喻。(7)改、作、喻。入则无法家弼士——国恒亡。国内有法家弼士,国外有敌国外患。(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事实(例证法);道理论证;道理论证、正反论证。(11)照应题目,再次点明中心。 (十二)岳阳楼 1、 古代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3、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4、古仁人;滕子京;规箴友人。5、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为重。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9、言之成理即可。10、①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②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后之前先忧③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11、①探求;思想。②没有;归依。③在……之前;在……之后。④或许;心理活动。⑤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⑥因为。 (十三)岳阳楼 一、北宋 范仲淹 渔家傲 二、1、详尽2、栖止3全、4、有时5、一起6、持7、(既然)这样,那么…… 8、诗人9、日光10、美丽的鱼11、迫近12、离开 三、1、他们观赏景物的心情,怎么能没有不同呢? 2、就会有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遇到诽谤和批评指责的心情,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了。3、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金光闪闪,月儿的影子像一块碧玉静静的沉浸在水底, 四、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浮光跃金。3、静影沉璧。 4、“属予作文以记之”。“微斯人,吾谁与归”。 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6、唐贤今人。 7、承上启下,起到总结上文,同时为下文的“喜”和“悲”的感情作铺垫。 8、为下文的议论和抒情作铺垫,为下文揭示文章的主旨作铺垫。 9、“感极而悲者矣”和“其喜洋洋者矣”。 10、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十四)鱼我所欲也 一. 《孟子·告子上》 鱼 熊掌 生 义 舍生取义 二. 同时得到 苟且偷生 厌恶 祸患(灾难) 通“避”,躲避 按照这种方法 不丢掉 过路的饥民 用脚践踏 固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的俸禄 通“辨”,辨别 (有)什么好处 侍奉 通“德”,感激 通“欤”,语气词 通“向”,从前 介词,为了 动词,接受 这种 停止(放弃) 天性(天良) 三.翻译: 1.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2.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 4.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5. 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四.阅读理解: 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生取义 2. 比喻 类比 3.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 追求正义、弃恶扬善、甚至可以放弃生命 5. 正义的事业 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 6.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但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7. 为了“宫室之美” 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止” 8. 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9. 赞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10. 比喻论证: 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能掌,比喻“生与义不可得兼”时“舍生而取义” 举例(事实)论证:乞人不受“蹴尔”之食,路人不受“呼之”之食 论证舍生取义是人所共有的本性。 对比论证: 鱼和熊掌、生和死、“向”和“今”对比,突出舍什么、取什么。 (十五)出师表 1、诸葛亮 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2、①感动、激动②奔走效劳③所以(因此)④身份低微,出身鄙野⑤苗⑥平民⑦探望3、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4、三顾茅庐 临崩寄大事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十六)出师表 1、①疲惫②时候③好的坏的④衰败⑤痛心遗憾。 2、妄自菲薄;作奸犯科。3、宫内 朝廷 宫中 府中。4、开张圣听 5、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6、作奸犯科; 为忠善7、诚宜开张圣听8、①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天下兴隆的原因啊。 ②希望陛下能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帝业的振兴,就指日可待了。 (十七)墨池记 一、宋 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二、1、当……的时候2、原来3、书法4、而5、因为6、超过7、那些8、莫非三、1、怎么会在尽情的漫游之时,又曾想在这些地方停下来休息呢?2、大概也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才使自己达到了这个地步,不是天生就有这个本事的。3、那么,学习书法的技能原本不能偷懒,更何况想要加深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行呢? 四、1、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2、以勉学劝善,强调刻苦学习的重要。3、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4、被后人当作王羲之勤学苦练的明证。5、书圣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十八)曹刿论战 一、略。二、略。三、(1)判断句、疑问句;判断句、省略句;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四、略。五、(1)略。(2)时间(事情发展)顺序;战前详,战时略,战后较详。(3)齐师伐我;肉食者鄙,未能远谋。(4)远谋。预知肉食者鄙;在三答三问中引导鲁庄公认识要取信于民;掌握战机,迎击敌人;详察敌情。(5)一问三答三断;取信于民。(6)写曹刿进见鲁庄公,表现其见识卓越,深谋远虑。(7)掌握战机,迎击敌人;详察敌情,追击敌人;要以弱胜强,必须沉着稳重,掌握有利战机,实行后发制人的战略防御原则。(8)沉重稳重,指挥果断;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形象。9鄙。认为把衣食分人就的得到百姓的顺从;认为以实数拜神就得到神的保佑;未能掌握战机迎击、追击敌人;战后不知取胜的原因。用来衬托曹刿的远谋。对军事见识鄙陋,但能知人善任。(10)交代取胜的原因,阐明作战的原则,表现曹刿的远见,突出中心。 (十九)上枢密韩太尉书 一、1、执事:侍从、受差遣办事的人 2、生:平生、生性 3、好:喜欢 4、气:指人的气质或精神 5、然:但 6、养:修养 7、致:获得 8、浩然:正大刚直 9、宏博:广博 10、乎:在 11、称:相当、配合 12、故:因此、所以 13、疏荡:疏朗宕荡,意思是洒脱而不拘束 14、奇气:奇特的气度 15、岂:难道 16、尝:曾经 17、充:充盈、充满 18、中:内心 19、溢:表现 20、见:表现 21、有:又 22、游:交往 23、自广:扩大自已(的视野) 24、陈迹:陈旧的东西而 25、遂:因而 26、汩没:沉没、埋没 27、故:因此、所以 28、故都:旧的 29、恣:无拘束 30、慨然:感慨万端地 31、宫阙:宫殿 32、仓廪:粮仓 33、池:护城河 34、苑囿:古代畜养禽兽供帝王射猎取乐的园林 35、巨丽:极其美好 36、秀伟:俊秀伟岸 37、冠:第一 38、恃:依靠 39、惮:畏惧 40、发:行动、发动 41、入:在朝廷 42、出:在边境 43、志:立志 44、故:因此、所以 45、愿:希望 46、光耀:丰采 47、大观:宏伟景观 48、通:通晓,熟悉 49、向:以前、先前 50、禄:俸禄 51、幸:有幸 52、赐:恩赐 53、优游:从容闲暇 54、益:更加 55、治:钻研 56、苟:如果、假使 57、辱:屈尊 58、幸:荣幸 二、略 三、1、以议论“气”来开头,显得高雅脱俗,容易打动重文爱才的韩太尉,从而达到求见的目的。 2、想到了“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第二个问题可各抒己见(主要观点:) 3、关键是“养气”,即加强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依据是“文者气之所形”。 4、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5、作者提出观点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法。 6、略。答案应突出加强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对作文的重要性。 7、主要观点:文章的语言、技巧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学会,但文章中所体现出作者的思想、精神、气质则必须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不是靠学就会的。 8、不同,孟子善于通过加强内在修养来培养“浩然正气”,太史公善于通过游历名山大川、广交四方名士来养气,一内一外,养气的途径不同。 9、例:积累优美的语句和段落,丰富自己的语言;博鉴群书,汲取精华;关注自然、社会、人生,多观察,多体验;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 10、居家时;离家后。 11、原因: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目的: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12、欧阳修;《醉翁亭记》。 13、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14、称颂韩琦,表明自己想得到韩琦的接见。15、不是一个醉凡功名的人。 16、所乐的是“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17、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二十)送东阳马生序 一 爱好;借;跑;有时;通“肢”,肢体; 通“披”;因为;在;低下;拜见 二 1、天气十分寒冷,砚台(里的墨汁)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伸屈,也不敢放松。 2、因为我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感到嘴里身上的享受不如别人。 3、(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德行还有无成就的,不是天资的低下,就是思想不像我的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错呢 三、1 写求学之苦,是为了反衬自己求学精神的顽强。 2 衣食、住行、师、书;这是与我的情况形成对比,劝勉诸生专心求学。 3 作者婉转的批判了那些条件优越而用心不专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