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巧 课堂教学艺术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学生的注意之门——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艺术卓有成效的重要条件 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在于形成鲜明而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 教学艺术的根本追求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教学艺术植根于对学生深厚的爱,是情感与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呼应,个性对个性的影响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艺术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艺术。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艺术 促使学生乐学的教学艺术 一、激趣篇 (一)组织教学 1、 故事导入 2、 设置悬念 3、 生活闲谈 (三)设计板书 二、启思篇 (一) 朗读指导的艺术 1、 层 递推进法。 2、情境创设法。 3、气氛渲染法。 4、情感体会法。 5、自我领悟法。 (二) 课堂提问的艺术 1、精心设计,触动课文分析的"神经" 2、抓住思路,着眼整体设计提问 3、突出基础,围绕规律设计提问 4、目标指向学生,以调动学习主动性 具体方法 1、 提纲挈领式总问 2、 刨根问底式追问 3、 旁敲侧击式巧问 4、 引领思索式深问 三、评价篇 课堂用语的艺术(1)
(一)赞扬式——“这位小朋友讲得多清楚!声音又响亮,可以称为故事大王。”“读得真美。”
(二)诱发式——“如果周总理听了你读的这一句,一定会给你提个小小的意见。(对大家)小朋友,周总理会给他提个什么意见?”
(三)追问式——“对。是上级领导到下边检查工作。周总理来到山村小学,除了听课,还会检查什么?”
(四)投石式——“大家知道有了弓,有了箭,才能射鸟。可是古时候,有个叫更赢的人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五)幽默式——“你没有完。(学生笑)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点。”
(六)商量式——“说得真好!这样说多有力!这是从思想品德方面说的(板书:思想)不过,还有比‘连累’更准确的词语吗?(板书:连累)”
(七)壮胆式——“(板书:王朝文)多响亮的名字!咱们握握手,好吗?(师生握手)王朝文,你要知道,你是和一位著名的老师握手!(笑声)”
(八)鼓励式——“你很顽强,不怕失败。(笑声)屡败屡战,直到胜利。请接着读。”“不要紧张,请你重新把话组织一下。你一定会说得更好。”
(九)补充式——“你的课备得不错。不过还应该加上一句:有的小朋友可能忘记‘三个一’。所以要时常提醒自己要养成好习惯。”(这儿所谓“备课”就是要求学生把练说的一段话写出来。)
(十)逗趣式——“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教师故意把“枯荣”说成“窟窿”。 )
教学技巧 课堂教学艺术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学生的注意之门——学习兴趣 我国特级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引导和培养,使之 好学、乐学。北京特级教师李观博认为:“教学不只是直接给学生以知识,还要唤起学生自 己求得知识的强烈愿望。教学的艺术在于替学生创造出一个最适于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来。”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艺术卓有成效的重要条件 教学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类型的独特之处,在于教学艺术是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要求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和教师 本人的实际出发,探索出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在这方面,我国的特级教师们都做出了非常自觉的努力,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般说来,几乎每个特级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绝技”,往往成为其教学艺术的重要标志,甚至成为其教学艺术整体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 成部分之一。 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在于形成鲜明而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教学风度和教学特色,是教学活动个体化的重要表现,标志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成熟。所以我国特级教师们大都注意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个人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辽宁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教师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自己教学特色的过程。其实,每个教师都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关键是看你能否在教学艺术实践中自觉追求学风格的理想境界。 教学艺术的根本追求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我国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倡导“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叶老的这一教学主张,在我国特级教师那里成为他们教学的根本追求。如江西特级教师潘凤湘老师30多年来的座右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务必教会学生读书”。他在教学中利用“教读法”去唤起学生主动学习,引起学生的自觉兴趣。正如他本人所说:“30年来,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创造一套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我国的教育科学写出新的章节。” 教学艺术植根于对学生深厚的爱,是情感与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呼应,个性对个性的影响 我国特级教师在实践中认识到了教学技巧的重要性,但从不把教学艺术等同于教学技巧,而是赋予它更多的内涵。上海特级教师徐振维说得非常深刻,她说:“我认为,教学艺术体现在教学全过程中,它是人格化的,而教学技巧和机智则是方法上的。这是因为教学艺术除了对教学效果至臻至美的追求,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因此,“如果只是为了展现教师的教学才智,充其量只是娴熟的技巧。而艺术是属于良心的,教学艺术首先是爱的艺术。”我国特级教师成功的教学艺术,乃是他们“一片爱心”的结晶,很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整理,上升为理论,使之作为中国特色的教学艺术思想的精髓部分。 时至今日,随着“终身学习”、“学会学习”等理念的凸显,教学的重心正在悄悄地转移,与这一趋势相适应,教学艺术研究被赋予了新的主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迫切需要研究的教学艺术有: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艺术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在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只要教师指导思想正确,能够把自己的创新思维渗透到教学策略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任何学科都具有培养创新意识的作用。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但是当教师还受制于各种压力而无法充分发挥主体性时,所谓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其实只不过是一句空洞而毫无意义的口号。学生主体性的张扬以教师主体性的解放为前提,这其实也意味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学就是让学生的天空中永远都挂着一个个奇异的问号,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在这天空中画上一个问号,并激起他们探索的冲动。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艺术。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本然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之外,还必须注意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采用多种形式和策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能够促进学生细心观察、潜心思考。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才能都有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艺术 教学生学会学习,这是古今中外永恒的教育理想。“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育理想,也是走向学习化社会的教学活动所应追求的教学境界。从教学活动的目的意义上说,教是为了学、服务于学的。但是教决不能代替学,学习作为学习者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它以学习者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由于学习活动的指向学习者自身,因而学习活动是一种“返身型实践”。这意味着教学与学习活动的一切成果都要通过学习自身的发展来体现。而学习者自身的发展是无可替代的,因此教师的教只能促进学而不能代替学。这也意味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为了促进而非主宰学生主体的发展。学生走进教育,必然经历一个逐渐成长发展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相适应,教师必须经历由“不得不教”到“不需要教”的角色转变。形象地说,教师就逐渐实现由“抱着学生走”到“扶着学生走”,并最终实现让学生独立行走的转变。“学会学习”与“不需要教”两者是内在统一的,由“教”走向“不需要教”,固然要经过师生的长期努力,但这种不需要教的境界却是终身学习对于现实教学活动的一种必然要求。 促使学生乐学的教学艺术 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教师只有在教学改革中注意更新观念,掌握教学艺术,促进学生实现由“苦学”向“乐学”的转变。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强教学方法中的情感因素,并使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因为教与学的主体是人,连接学生的纽带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更重要的是人的情感。在教学中,忽视了“情”,则“理”无从渗透,“乐”又从何谈起?所以,教师的教学要注意使用创造性、审美性、情感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在这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使教学达到“同频共振”的首要前提;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消除各种教学障碍,打开教学交往的情感渠道,有助于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教师以饱满的发自内心的热情进行课堂讲授和课外辅导,是情感化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激趣篇 (一)组织教学 3.变换表述形式 4.图表、图画式 5.请学生写板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