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开眼笑的BLOG--逍遥丸合归脾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昵称3229476 2010-10-16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称为神劳,现代医学称为神经衰弱(neurasthenia),多发于脑力劳动者,主要表现是慢性疲劳,因此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将其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syndromeCFS)。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脑力劳动的增多、学习和工作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人际关系的紧张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笔者自2001-07—2005-07用逍遥丸和归脾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均为我校附院门诊病人。其中女76例,男44例,年龄16—58岁,平均3778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3年。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版(CCMD2R)及《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中的诊断标准。

13  中医辨证多为脑力劳动及情志不遂者。患者头晕,头痛,健忘,失眠多梦,神疲乏力,心悸,纳差,易烦恼、压抑及焦虑不安,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或细弱。常因精神刺激、工作或学习紧张等因素诱发或者加重,病程长。

2  治疗方法

患者服用逍遥丸、归脾丸(均为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浓缩丸,每瓶200),各10/次,3次/d15 d1个疗程,休息5 d后进行第2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症状消失,自我感觉良好,工作、生活、学习恢复正常,随访半年内无复发为痊愈;症状消失,停药后复发,或症状明显改善,工作、生活、学习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症状有所减轻为有效;服药前后一样为无效。

32  疗效结果服用1—3个疗程后,120例患者中痊愈84例,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5%。

33  不良反应在临床疗效观察期间,120例患者中有2例自觉轻度口干现象,停药后即消失。其它未发现不适现象。

4  典型病例

女,40岁, 2003-09-27就 诊。患者两年来由于工作紧张、家庭琐事等原因,出现烦躁、神疲乏力、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曾到多家医院求治,被诊断为“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疾 病,服用过镇静、安神伪中西药物,病情也曾一度减轻。今年担任毕业班的课程及班主任,工作压力大,病情复发并加重,服药后不能缓解。除有上述症状外,又有 头晕眼花、心悸、语言哕嗦重复,经常自己在家出现悲伤哭泣。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课堂效果不好,以致于学生反馈较差,自己很苦恼,甚至有时出现自杀的念 头。结合病人的病因、症状、各项检查等,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给予逍遥丸2瓶、归脾丸2瓶,服药1周后,病情大大减轻,病人心情愉快,精力旺盛,继服3周后痊愈。6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5  讨论

慢 性疲劳综合征,居现代各种神经症首位,是以慢性疲劳为核心症状的症候群。除疲劳外,还伴有情绪障碍、睡眠紊乱、认知功能损害及头晕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使患者的工作效率、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本病多发于脑力劳动者,发病前还多有精神因素刺激。临床上中医辨证以肝郁与气虚、心虚组合的几率最高。故治疗时宜疏 肝解郁,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逍遥丸的药物组成为柴胡、当归、白术、茯苓、炙甘草、煨生姜、薄荷。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健脾养血等作用。善治情志抑 郁,急躁易怒,胸胁、少腹疼痛、食少乏力等症,服后使人精神愉快,诸症皆消。归脾丸是由党参、白术、黄芪、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 枣、甘草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之功,善治心悸乏力,头晕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现代药理研究,归脾丸具有改善中枢神经、增强免疫及造血功能作用。 酸枣仁、远志、茯苓与党参、黄芪合用,可调节大脑皮质功能,既可改善失眠烦躁症状,又可防止疲劳、嗜睡之弊。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逍遥丸与归脾丸合用可以达到治病求本、标本同治的作用,既能调畅情志、改善睡眠,又能解除疲劳、提高记忆力,且长期应用无依赖性,副作用小。笔者认为,逍遥丸与归脾丸合用,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外,还可以研究作为脑力劳动者的保健品,经济实用。

作者:  张银萍 来源: 《时珍国医国药》 时间:2007-02-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