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相娟:浙江纺织业面临的新形势与转型升级战略选择...

 海阔天空的猪 2010-10-17
在相当时期内纺织业还将是浙江的重要产业。纺织业转型升级要牢牢抓住“微笑曲线”的两端,即设计、研发和品牌、营销,在制造环节中选择提升和转移,着力提高产品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使浙江真正从纺织产业大省向纺织产业强省转变。

  2008年下半年以来,浙江省纺织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不少企业正逼近其生存底线,纺织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了规划的五大要点。未来浙江纺织业该如何实施转型升级?

  一、纺织业面临的新形势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业重要集聚区、纺织大省,拥有全国最多的纺织产业基地市(县)、特色城镇。自2001年起,浙江纺织业无论是在产业规模还是在产业整体效益水平上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随着浙江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逐步提高并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支撑力量,纺织业总产值在浙江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至今仍保持产值规模全省第一的地位。浙江纺织业出口创汇额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也出现下滑趋势,但出口绝对额依然位居全省前列。当前浙江纺织业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国际需求市场疲软。从外部需求看,美日欧等消费市场正受“金融危机”影响而走向低迷,我国庞大的外向型经济正在经受外部需求减弱的严峻考验。浙江省纺织业更早地感受到这种考验,出口增幅自2003年起持续回落,2007年回落到2000年以来最低点。进入2008年情况更为严峻,纺织业出口增幅继续回落。

  二是宏观政策环境有新变化。近年来,包括出口退税率调整、产业布局调整、《劳动合同法》实施、人民币升值等,均对浙江纺织业走向产生重要影响。而2008年底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2009年初通过的纺织产业振兴计划,对浙江纺织业是重大利好,为浙江纺织业在遭遇出口阻力时仍然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是产能结构性过剩逐步显现。2000年以来,浙江省纺织业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尤其是2003年前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100%以上。2005年国家发改委就已将纺织业列入存在潜在产能过剩的产业。浙江纺织业众多民营企业均选择进入壁垒较低的制造环节,产品同质性严重。近年来,浙江纺织机械装备水平提高明显,但产业发展“路径依赖”特征也明显,依然有过多的中小纺织企业集中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产品差别化率不高。经过7年高速增长,浙江纺织业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逐步显现。

  四是资源要素环境制约日益明显。浙江土地资源稀少、一次能源短缺,纺织企业面临着比中西部纺织企业更加严峻的资源要素制约。随着浙江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用地用能问题日益突出,纺织业承受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此外,随着浙江生态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战略的深入实施,政府加大了对污染企业整治力度,其中纺织印染企业成为整治重点之一,纺织企业环保设施投入以及治理成本较以往显著增加,不少企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二、纺织业转型升级战略选择

  浙江纺织业走出困境,要牢牢抓住“微笑曲线”的两端,即设计、研发和品牌、营销,在制造环节中选择提升和转移,着力提高产品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加快实施转型升级发展的五大战略。

  梯度转移战略。梯度转移战略是一种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纺织业发展本身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而国际间纺织业竞争优势也在动态调整中,这为浙江纺织业统筹实施国内产业转移和“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

  (1)依托现有比较优势,推动浙江纺织业国内转移。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实施带动下,劳动力规模及成本、原材料、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优势越发明显,并由此带动中西部地区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快速增加。而以浙江省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受土地资源紧张、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初级要素竞争力大大弱化,比重连年下降。浙江纺织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动力已经形成,顺势而为,积极进行产业国内转移,形成区域互补优势,是浙江纺织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

  (2)优化全球资源配置,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浙江等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已接近1美元/小时,而东南亚地区纺织业劳动力成本在0.3美元/小时左右,成本优势逐步显现,浙江纺织业国际竞争模式亟待调整。与此同时,浙江纺织业竞争格局正发生调整,一批经济实力雄厚、技术水平较高、拥有国际贸易经验的纺织企业正脱颖而出。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显著加强,企业整合配置全球资源可行性增强,这为一批有较强实力的浙江纺织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在浙江纺织企业“走出去”的国别选择上,选择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但可以使企业避开贸易壁垒,较容易打开东道国市场,而且对提升企业研发设计、品牌经营水平均有很大帮助;选择巴基斯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其成本优势,建立面向全球的生产加工基地;选择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等非洲国家,则可借助当地较大市场需求打造国际销售基地。

  总部经济战略。总部经济战略是指在向外转移制造能力的同时,强化杭州、绍兴、宁波、温州、嘉兴等地本地优势企业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环节,并着力吸引纺织企业大区域性总部和研发、营销等职能型总部,打造浙江纺织业总部经济聚集区。

  (1)配合纺织业梯度转移,打造总部经济新优势。当前浙江纺织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大多是生产制造环节,这种转移不但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开拓了新市场,同时也为充分发挥杭州、绍兴、宁波、温州、嘉兴等地较为雄厚的科研力量和成熟的市场需求优势,聚集纺织企业研发、营销等职能型总部和大区域性总部腾出了空间。同时随着一批纺织企业进一步加强研发设计,并成立进出口公司加大对营销环节控制,总部经济发展的聚集力迅速增强。打造总部经济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要和梯度转移密切配合,既要合理安排转移速度,防止出现产业空洞化,又要使外部生产制造与本地总部密切联系,整个系统顺畅运转;其次要依托各地纺织业特色集群,打造宽领域、多层次、特色化的浙江纺织业总部经济。

  (2)借国际产业转移调整之机,培育国内领先的纺织业总部经济区。当前纺织业国际转移的重点领域和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加大研发设计、展示、营销等环节的对外投资力度。上海、江阴等地纷纷提出要吸引国际纺织企业区域性总部、职能型总部落户,积极发展纺织业总部经济、总部基地。浙江纺织业出口导向特征显著,行业多项经济指标名列全国首位,应主动迎合国际纺织业转移领域扩大调整趋势,抢先借力跨国公司发展总部经济,力争打造国内领先的纺织业总部经济区。

  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要求浙江纺织业尽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同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1)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一是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等技术中心,推进产学研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加速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主导产品和自主品牌;二是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等组织的支持和服务作用,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三是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联合攻关重点项目,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四是鼓励和吸引国外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向浙江纺织业转移先进技术,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建设更加开放的自主创新体系。

  (2)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2002年以来,浙江纺织企业积极引进先进制造设备及工艺,制造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是,受制于一批关键技术难以突破,绝大多数纺织企业无法向高档产品领域延伸。当前形势下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各种可利用的研发力量,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尽快产生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走差异化道路,以不断获得的关键技术为基础,增强应用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开发出功能差异化产品,满足甚至是创造市场需求。

  品牌建设战略。品牌建设是纺织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加快构建区域、企业双层品牌体系是浙江纺织业突破发展困境,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战略选择。

  (1)强化品牌培育和运营,推动“贴牌”向“创牌”迈进。纺织业“创牌”建设需要考虑以下三方面:首先,保障纺织业品牌数量稳定增长,品牌建设稳步推进;其次,鼓励优势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力度,争取培育一批优势品牌,再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再次,支持一批生产型企业向品牌运营商转型,着重于品牌的运营、策划、代理等活动,加快纺织品牌市场发展壮大。

  (2)依托集聚发展特色,积极发展纺织业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有强烈的正外部性,全局性意义明显。区域品牌现已成为浙江纺织业品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多个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服装名城等多个区域品牌,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在区域品牌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纺织业特色以及自然人文因素,强化区域品牌集聚力;政府、行业协会要发挥其指导和服务作用,建立区域品牌保护机制;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在区域品牌创建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引导中小型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争取构建区域品牌建设利益共同体,形成合力。

  内外销并举战略。外销是目前浙江纺织业最重要的销售渠道,新形势下实现内外销并举,是浙江纺织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点。

  (1)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适度降低外销度并优化外销市场结构。面对逐步恶化的外销环境,纺织企业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外销风险意识,适度降低产品外销依赖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外销市场结构,积极拓展非洲、拉丁美洲等需求市场,适当降低对欧美市场的依赖。

  (2)响应扩大内需要求,逐步加大产品内销比重。事实上,浙江多家纺织企业已将2008年定为内销“突破年”、“发力年”,逐步把产品订单向国内倾斜。但也要清楚认识两点:首先要认清现实,保持出口稳定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浙江纺织业平稳发展的基础;其次要做好准备,内销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因为营销布局有一定周期,加之复杂的国内市场环境对出口转内销企业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战略层次上看,逐步加大纺织品内销比重既是纺织企业调整原有不合理销售渠道的重要举措,也是其前瞻性地把握内需增长机遇、响应扩大内需要求的重大行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