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有价值的中考满分作文精讲:开篇突出类

 家有学子 2010-10-19
【名师指津】

  文章的开头是一块引人注目的招牌,是一张悦人耳目的笑脸。因此,考场作文时多花费点时间、多动点脑筋,写个好的开头,是十分必要的。考场中突出的开篇之笔琳琅满目。下面列举几种能扣住人心的形式:

  1.落笔入题,总领全篇。

  文段采撷:小时候,对印在连环画、贺卡上那些“挥着翅膀的孩子——天使”爱得痴迷。那纯洁的,绒棉似的白翅膀是一切美好的象征,它装饰着我儿时的梦。

  (2007年重庆满分文《白翅膀装饰着我的梦……》)

  【眉心飞语】这篇文章一开头就交代自己喜欢白翅膀,并用“它装饰着我儿时的梦”既照应文题,又领起下文。这种方法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活用修辞,文采博人。

  文段采撷:我们的名字叫“青春”,像诗一样让人品味无穷,像画一样让人赏心悦目,像歌一样让人陶冶性情,像舞一样让人轻舞飞扬……

  (2006年上海满分文《我们的名字叫“青春”》)

  【眉心飞语】一组排比用得气势如虹,流淌着青春豪情,一气呵成,沁人心脾。在作文开头部分运用修辞手法,或交代观点,或渲染环境,或抒发情感。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引用等修辞格。

  3.反向立意,别出心裁

  文段采撷:我是魔鬼,是一个心中住着天使的魔鬼。

  (2007年山东滨州满分文〈让天使永驻心中〉)

  【眉心飞语】文章题目是“让天使永驻心中”,可开头就是一句“我是魔鬼”,让人感觉奇怪。再往下,第个段落的开头句都是“我是魔鬼”,一直到最后,细读才会领略到此反向立意的妙处是在突出“安琪儿”。

  4.序引题记,醒人耳目

  文段采撷:在她的世界里,我是一个无知而好奇的孩子。在夏天,我去品赏冬天雪的晶莹;在冬天,我去捕捉快乐的鸣蝉。日子被我踩碎了,变成颗颗珍珠,落了一地的快乐。

  (2005年盐城满分文《语文从我身边悄悄走过》)

  【眉心飞语】精心打造的题记,饱含真情,意蕴悠长,让人耳目一新。开头就像一个人的眉眼,顾盼流情,自然摄人心魄。设置题记,可以有这功效。

  “文有定法,文无定法”。只要能够使阅卷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且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就是成功的文章开头。

  【例文举隅】

  满分例文一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2007年南京满分作文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王伟骑在车上,嘴里心不在焉地哼着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破旧的自行车的车轮犹如圆规一样,一遍又一遍地转动,驶向回家的路。日子也像圆规一样,在王伟生命的履历上,弯弯曲曲地圈了一个又一个大大的“O”。

  王伟有一种感觉,只觉得车胎快爆炸了。王伟不重,纯种瘦猴型的;沉重的是王伟背包里那几份试卷。

  语文56分,英语61分,数学44分……

  王伟不记得自己是怎么从教室走出来的,对,是从后门,狼狈不堪……

  王伟苦笑了一下,风吹起他头上的几根零乱的头发,不,更准确点说是杂草,显得不堪一击。

  王伟有点怀念小学,那时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成绩仍考得好,大家可以在阳光的沐浴下,意气风发地从前门大步迈进教室……

  而现在教室的前门,对于王伟之类的人来说锁着的

  现在从前门进来的,是老师的宠儿,是王伟可望不可及的“星级大腕”;从后门进来的,则大多是比较那个的学生,王伟从那道门槛跨了近三年。

  王伟突然好想从前门进去,但他不敢。当他踌躇地抱着球站门口时,他的脚刚迈了半步,停在半空时,他突然看见班长的目光,毫不经意的目光,他突然看见那道目光中,尽写着“没门”二字。王伟抚摸手中的球,逃跑似的溜了,从后门一穿而过。

  王伟的足球被班长锁在讲桌里,明晃晃的钥匙在班长的脖子上荡来荡去……

  ……

  王伟妈又开始埋怨:“关灯吧,都炸四个灯泡了。”

  “嗯哪,关,马上关!”王伟捧着一本书,极不情愿地点点头。

  ……

  这天晚上,王伟又睡不着了。明天,我该从后门走还是从前门走?

  这次:语文88分;数学93分;英语95分。

  他又一次念着这几个数字。

  这也是他有史以来第一次失眠。

  第二天,王伟像踢球射门一样冲进前门……

  蓦然回首,王伟似有所悟: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教你点睛]

  这篇文章的开头有“一石三鸟”的效果:首先,它运用旁征博引法,引用张韶涵《隐形的翅膀》的歌词,一开头就给镶上绚烂的文采,增添了诗情画意的效果;其次,歌词的浓郁抒情效果,为文章渲染的情感氛围,具有燃情效果,易于引起阅卷老师情感的共鸣;第三,从结构和表现手法的角度看,这个引用世纪是人物心理的写照,与下文、特别是结尾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欲扬先抑、烘托反衬中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第一印象分就是满分。

  满分例文二

  你●我●他

  2006年盐城满分作文

  小溪,汇成了奔腾不息的大海,它在海中欢快地唱着;小花,制造了清香扑鼻的花园,它在园中自在地笑着;人儿,创造了生气勃勃的社会,他在世上幸福地乐着……只有更多的协调,才有更多的美!

  你和我

  你是那正在挥动手臂的交警,我是那正在骑着自行车上学的学生。车刚骑到路口,“刷?!”红灯亮了,尽管我正在赶着防止迟到,尽管我正在期盼着将要亮起的绿灯,尽管我很想闯过红灯去,尽管……我还是停下了车。交警在指挥,你冲我点了头。也许是因为你看见了我紧皱的眉毛,也许是因为你看见了我背上的书包,也许是因为你看见了我正在不停地看们手表。我轻快地踏着车离开了……

  红绿灯下,你我多一份配合,就多一份和谐,多一份快慰的心!

  我和他

  他是我的亲身弟弟,由于父母的重男轻女,他来到了这个世界。今年他六岁。朦胧中他知道父母对他比我好。爸爸给他买了许多玩具,一旁的我没有生气,因为我知道,他会和我一同分享。饭桌上,妈妈炖了一只鸡,他要和我一块啃鸡腿。许多人认为,我和弟弟一定处不来。可事实恰恰相反,我们从未吵过架,从未争夺过。因为从我的角度看,那是不和谐的。

  温馨的家中,你我和谐相处,快乐地成长着!

  你我他

  你是我班的班主任,我是一班之长,他是一个过去常常犯过错的学生。一次,学校里要来上级领导,你让我去教育一下他,让他明天不要犯过错。我走进教室,对全班兄弟姐妹说了一句:“兄弟姐妹们,明天将有大领导来我校视察呀!”他冲我微笑地做了一个“V”字手势,我懂了。果然,第二天,他积极地打扫卫生,认真地收发作业,你会心地将嘴角轻轻上扬。

  你是社会一员,他是生活一角,我是五彩中的一点,你我他是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因为我们努力配合,所以才有了小溪汇入大海的欢快,所以才有了盛开的自在……

  生活像是一块五彩的调色盘,给了你我他用心去勾勒的不同的线条,终于有了和谐社会的欣欣向荣!

  [教你点睛]

  优美、贴切的排比开头,是作文出彩的丽服,是作文生色的脂粉,是作文愉悦读者的一杯美酒。文章开头小作者紧扣材料作文中的关键句“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来提炼话题和主题,精心采撷了身边生活中几朵浪花,由小溪、小花到人儿,编织成一组美丽动人的排比句,造成强烈的抒情气势,句式匀称优美,语言细腻雅致,易于引起人共鸣,给阅卷老师留下“语言工地不凡”的印象。

  满分例文三

  语文从我身边悄悄走过

  2005年盐城满分作文

  语文是每个人的心灵乐园。它像一阵风,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你。

  ——题记

  〈一〉

  一日,我与同学结伴春游。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从没有发现,原来天竟然是那样的蔚蓝,蓝得彻人心菲。再望望脚下,活泼的小草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探出了头来,到处都是浓浓的绿色,点缀得大自然绿意盎然。不经意间,发现远处有一座高耸入云的青山,绿树环抱着它,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脱口而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当我欣赏青山绿水时,语文从我身边走过。

  (二)

  晚上上自习课,甚是吵闹。望望争得脸红脖子粗的班长,我“哎”地长叹一声。心想:让他们继续吵吧,愿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想着想着,便觉确实无趣味,于是有自兀读书。这时,同桌推了推我,问:“你怎么还读得下去?”我说:“心远地自偏。”

  当我“心远地自偏”时,语文从我身边悄悄走过。

  (三)

  好不容易,又挨到了双休日。早上,迫不及待起床,洗漱完毕,便迫不及待得钻进了文学名著游乐场里。读《红楼梦》,为黛玉焚诗而落泪,想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读《茶花女》,为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的相爱而感动,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读《窦娥冤》,为窦娥的冤屈而忧愁,想起“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读……

  当我阅读名著时,语文从我身边走过。

  语文无处不在,它在不经意间从我身边轻轻地走过,让我变得充实, 不再空虚。它确如一阵风,拥抱着我,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从我身边走过。我要大喊一声,对天地公开,“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后记

  [教你点睛]

  一篇文章有好的开头,犹如盛夏里有一杯清凉可口的饮料,能增强人们看文章的“食欲”。文章用题记来点题,开宗明义。“语文是每个人的心灵乐园。它像一阵风,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你”,很巧妙的照应了“语文从我身边走过”这一抽象的人文话题。用题记亮出观点,一点不拖沓带水,成为文章突出的一大亮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