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我要求与家长配合事宜 1. 能认识到英语在现今社会中已是不可或缺的必备能力之一,学生应主动提升自己的英语实力,家长也请多给予督促和鼓励。2. 英语学习基础尚弱者,应确实做好课堂要求,并按部就班扎实学习。3. 英语学习已有良好基础者,除课內所学,可以多增加进修課外知识,如收听英语广播、阅读报纸与青少年小说等,来充实自身英语能力。4. 时时留意生活中接触到的英语,随时为自己的生活环境创造使用英语的机会。
一、 计划制定的依据:
1、 学科教学要求背景分析:
课程标准对英语学科提出的目标: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
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口笔头交流,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学生应对课内外英语活动具有积极的态度,能克服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的畏惧心理和困难,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和计划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初二英语四级目标与要求:
听:1. 能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2. 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及背景。
3. 能在听题材熟悉的语言材料时,克服生词的障碍,理解语篇大意。
4. 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20个词左右,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基本没有生字的语言材料,获取所需信息。
5. 能听懂广播、电视、录音、录像中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英语有声语言材料,泛听总量不低于40小时。
6.听力量要求在100小时左右。
说:1. 能就课文内容进行问答,并能复述课文大意。
2. 能就熟悉的题材,利用图片、录像、多媒体等情景提示,根据要求进行表述和表达。
3. 能讲述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小故事并参与简单的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活动。
4. 能在日常交际中运用《日常交际用语简表》中所列内容,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
读:1. 能预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 能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题材熟悉的文章,理解语篇大意,获取有关信息。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70个词。
3. 能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内容简单的书信、通知、说明等应用性文字材料,并能理解和解释图表所提供的简单信息。
4.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难度相当于课文的文字材料,获取所需信息,并从阅读中获得乐趣。
5.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不低于20--30万字。
写:1. 能用书写体熟练、清楚地书写,大小写、词距、标点等运用正确、规范。
2. 能听写与课文有关、结构简单、没有生词的材料,听三遍,书写速度为每分钟10—12个词。
3. 能笔头回答就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4. 能仿照学过的题材或话题,利用所给的范例写简单的书信、便条、通知等;能按要求笔头转述所听、所读的简单内容。
5. 能为图片提供简单的文字说明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语音:
1. 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拼读规则读出单音节和双音节词。
2. 能按国际音标正确地读出单词。
3. 能正确、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或略浅于课文的文段。
4. 在口头表达中,语调、节奏自然,语音基本正确。
词汇:
1. 能熟练地运用基本拼读规则拼写单词。
2. 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和词类。
3. 核心词汇要求1800左右,基本词汇要求2300左右,词汇不封顶。
语法:
1. 能正确理解附表里所列语言形式的意义和功能。
2. 能积极运用语法项目表中要求掌握的语言形式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述与交流,在书面表达中力求表述形式基本正确。
3. 能初步运用表示并列、因果、转折等逻辑关系和相关标志词等基本语篇知识获取和处理信息。
2.所在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初二(3)班共有41名学生,其中男生23人,女生18人。女生中严虹,杨艳华学习基础较差。但学习的责任还是有的,老师平时多关注一点,多辅导一点,是有望提高学习成绩的。男同学中,花纬凯,樊嘉灏的智力低于普通同学,各门学科成绩均不及格。所以学习本人再怎么努力,老师再怎么抓紧,要让他们及格是比较困难的。陈淳,张戴维,李士海,王骏侵,孙晓栋等几个同学因种种原因成绩上不去,所以在他们身上要花大力气。除了平时多辅导、多督促外,还要与他们家长多交流多沟通,求得他们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至少要保证这几个学生在家要完成作业,不无休止地上网、打游戏。争取本学期末考试成绩合格。
本班英语成绩处于优良范围的同学有:丁宛婷、王敏宇、施俊涛、吴琳琳,、王紫薇、王文译,盛乐等人,其余同学处于中等或中下水平,有潜力。
3.所在班级定位情况:
2003年初二第一学期期终考试情况:
初二(3)班 平均分:71.83 优良率:40.00% 及格率:72.50% 低分率:15.00
年级平均分:71.83 位居11名(与闵行区14所兄弟学校比较得出)
二.本计划应达到目标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期中和期终考试 平均分:72分以上 优良率:45% 及格率:75% 低分率:12%
初中联考争取进入前10名。
三.具体实施计划:
初二年级 所授课本是八年级英语(修订本)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学进度
期中考试前:确保上到第8课,到时适时调整。
期中考试后:余下教材内容
作文:作文一学期8--10篇(不包括考试作文),每篇字数不少于60个字。
课外阅读量:每周坚持阅读不少于10篇,每篇130—150字左右。
听读:坚持每天听读半小时。
测验:每周小测验一次,每四周大测验一次。
具体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Lesson One 学习目标:1.学习过去进行时态
2.学习either的用法
重点难点: 1. 过去进行时态的用法
2. too和either的比较
3.join 与take part in的比较
4.among 和between的比较
Lesson Two 学习目标:1.学习过去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及回答。
2.询问过去的活动。
重点难点: 1.watch, look at, see, look的比较。
2.wear与put on 的比较。
3.must be的用法。
Lesson Three 学习目标: 学习表示关心, 提供帮助, 表示感谢等句型。
重点难点: 1.see sb. doing sth.的用法。
2. “What’s the matter?”与“What’s the matter with sb.?”的比较。
3.“Can I help?”与“Can I help you?”的比较。
“Would you like me to do sth.?”句型的用法。
4.“too…to”句型的用法。
Lesson Four 学习目标: 1.学习thousands of的用法。
2.学习it作形式主语的用法。
3.学习make sb. do sth.的用法。
重点难点: 1.thousands of与two thousand比较。
2.it作形式主语的用法。
3.make sth./sb. do sth.的用法。
4.rise的用法。
Lesson Five 学习目标: 1.学习should的用法。
2.学习be able to的用法。
重点难点: 1.talk about sth.与have a word with sb.的比较。
2.should的用法。
3.happen与happen to do sth.的比较。
4.apologize to sb.的用法。
5.be able to的用法。
6.the sooner the better的用法。
Lesson Six 学习目标: 1.学习I don’t think you need to…句型。
2.学习need作实义动词的用法。
3.学习in order to的用法。
4.学习I’m afraid的用法。
重点难点: 1.think后面的宾语从句的用法。
2.be worried about的用法。
3.need的实义动词与need的情态动词的比较。
4.in order to的用法。
Lesson Seven 学习目标: 1.掌握电话用语:Could you give her a message?
2. 掌握电话用语:Could you ask her to call me when she gets back?
3. 掌握电话用语:I’ll tell her as soon as she gets in.
重点难点: 1. Could you give her a message与leave her a message的比较。
2.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的用法。
3.as soon as的用法。
Lesson Nine 学习目标: 1.学习描述两个同时发生的事件。
2.学习同级比较。
3.学习如何表示感叹。
重点难点: 1.以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2.like的用法。
3.the same as的用法。
4.反意疑问句(前部分否定,后部分肯定)的用法。
5.much修饰比较级的用法。
6.“My Goodness!”感叹句的用法。
7.a kind of词组的用法。
8.time的用法。
9.sound的用法。
Lesson Ten 学习目标: 1.学习表示条件。
2.学习表示两个连续发生的过去的动作。
重点难点: 1.there引导的倒装句。
2.thank sb. for(doing) sth.的用法。
3.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4.once a day的用法。
5.watch sb. do sth.的用法。
6.become的用法。
7.after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8.finish doing sth.的用法。
9.begin to do sth.的用法。
10.make sb. do sth.的用法。
11.once more的用法。
Lesson Eleven 学习目标: 学习如何表示原因。
重点难点: 1.until的用法。
2.kind的用法。
3.do not have to的用法。
4.pay for词组的用法。
5.half of的用法。
6.go on的用法。
7.make money for的用法。
8.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
Lesson Twelve 学习目标: 1.学习提出和接受邀请的方法。
2.学习表示让步。
3.学习如何进行比较。
重点难点: 1.提出和接受邀请的方法。
2.get to的用法。
3.take a bus和by bus在用法上的区别。
4.glad和be glad to do sth.句型。
5.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
6.be different from词组的用法。
7.be used to和used to的用法。
8.help yourself to和make yourself的区别。
9.pass的用法。
10.enough的用法。
Lesson Thirteen学习目标: 1.学习表示行为的结果。
2.学习as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3.学习neither的用法。
重点难点: 1.so…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
2.across的用法。
3.keep doing sth.的用法。
4.make sb. do sth.的用法。
5.happen的用法。
6.or引导的并列复合句。
7.as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8.it作形式主语的用法。
9.neither的用法。
Lesson Fourteen学习目标: 学习表示目的。
重点难点: 1.have to与must的区别。
2.tell sb. about sth. 词组的用法。
3.as…as…can的用法。
4.so that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
5.reach,arrive和get的用法。
6.be held和take place的用法。
Lesson Fifteen学习目标: 学习表示目的。
重点难点: 1.round的用法。
2.not enough to do的用法。
3.ask for sth.的用法。
4.a little和little的用法。
5.manage to do sth.的用法。
6.be determined to do…的用法。
7.give up词组的用法。
四.具体实施:
(一)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校教育工作离不开学生这一特定对象,学校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必然要与学生进行交往并形成特殊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双方在认知上彼此认同,情感上互相愉悦,行为上目标趋同,从而营造出一种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 双方都会有较强的心理相容性,会有更加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学生会形成一种完全彻底地接受教师教导的心理倾向,学生会不断地受到教师言行所发挥的“隐蔽强化”的作用;教师 则会形成一种坚信学生会健康成长并竭尽全力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心理倾向,还会受到学生表现出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积极变化的鼓舞和强化。现实生活中,有的教师课讲的很有水平,但学生掌握得未必 理想,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不亲其师,自也难信其道。所以,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极 为重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一件事情。本文仅就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谈一下个人的几点看法。
(1)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的学生观,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教师持有的学生观不同,是他们不同教育观的表现,这会使教师在教育中持有不同的态度,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正确的学生观,是把学生视为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独特个体,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重视学生的需要,同时要认识到学生具有两重性,即既有“向师性”一面,又有“独立性”一面。学生都希望有一个好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重视和关爱,这些决定了学生具有“向师性”。同时,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都有某种程度的 独立倾向和要求,这些决定了学生具有独立性。教师持有正确的学生观,就会产生应有的情感,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所以正确的学生观是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2)塑造学生期望的形象。
师生关系与其他人际关系一样都是相互 作用的结果,如果双方能够重视彼此的要求,满足彼此的需要,人际关系就会向积极方向进展。对学生的有关调查表明,他们对好教师的品质要求主要有:严肃认真、耐心而灵活、良 好的素养、关怀而助人、公平和公正、理解和坦诚、善于教学、富于幽默感等。所以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学生的需要,按照学生的合理期望来塑造自身形象,这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 基础。
(3)架设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
A、移情性理解学生。
要求教师能 够思路开阔、心胸豁达,对学生不受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等偏见所左右,也不以个人主观想法去理解;能够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所有表现既能作客观如实的分析,又能设身处地理解 ,并体察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能够灵活地调节自己的参照系去观察和理解学生,容纳与自己不同的行为表现及有关的观点、意见;能够理解在身体、运动、智能、情感、社交、价值观等方面,学生随年龄增长会不断发生变化,不同学生之间还存在着差异的事实。
B、移情性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种种表现,教师的评价有两种,一种是主观 评价,即教师高踞于学生之上,以自己的主观看法和感受去评价学生的言行,如:“我认为你就是……”,“我一猜就知道你……”等等,这种评价常常会拉大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评价稍有偏差更容易使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另一种是移情性评价,即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同情的态度、设身处地地结合学生所处的客观环境及其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来评价,如“你 当时想到……,所以……,对吗?”等等。这样的评价会使学生觉得老师真诚恳切,十分理解和尊重自己,一切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这无疑有助于师生间心灵的沟通。
C、 与学生平等相处。
教育也是一个师生交往相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权势主义的,另一种是非要势主义的。前一种情况中, 教师总是凭 借个人权威和职业地位,以居高临下和盛气凌人的态度与学生相处,不合情理地过多限制,干扰学生的活动,充当被学生称之为“教育警察”的角色。后一种情况中,教师能够坦率真 诚地待人,与学生和谐平等地相处,允许并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看法在生活中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认识,耐心倾听和品味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出现过错和认识, 改正过错,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决不“抱着”学生走,也不作过分的干预,而是努力启发和引导学生前进。
3、把握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因素
A、选择民主的教育方式。
这里的教育方式,主要指教师是如何组织管理、开展班级的各项教育活动的。教育方式不同,班级和学生因所受心理影响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师生关系。教育方式大致分为四种类 型:强硬专制型、仁慈专制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四种类型中教师的特征和学生的反应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一致表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在集体道德、人际关系、完成 任务等方面均优于其他类型。这也说明,教育活动中教师选择民主的教育方式能形成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的效果。
B、妥善处理学生的问题 行为。
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方面处理不当,很容易伤害已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或使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气氛丧失骀尽,甚至会造成 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抗。妥善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应针对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这里提出“二要”、“八不”原则以供参考。“二要”:要对事不对人;要尊重学生 的人格。“八不”:不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因为不同年龄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不混淆事实与谣传,就是对外界所传的学生问题行为要作分析鉴别;不轻易作出结论,即最后的结论不以表面现象和局部事实为依据,而应基于事情的整个发展和全部事实;不忽视情困素,就是不能简单化地把过错都归于个人的主观原因及品质,而更应重视和考虑环境的影响和客观的原因;不作简单的推论,即不得以过去曾经发生的过错来武断地推测当前出 现的问题的性质;不以感情代替理智,就是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取代原则,对问题不能凭个人感情去观察、分析和判断;不作主观判断,即不以个人感觉和主观判断去提出处理意见;不投射个人情绪,不因个人情绪好就对问题从轻发落,不因个人情绪不好就从严惩处,对学生发泄消极情绪。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良好的基本素质是最基本的因素,所以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修养、理论修养和品德修养,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德感人。
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果每个人都能以上面的要求反省自己,激励自己,相信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定能早日形成。
(二)培优补差工作的落实:
一、1、认真完成学校、年级规定的周日培优补差工作;平日分层辅导工作,使困难学生合格、优秀学生成绩更上一层楼。
2、在班级建设的口号中以学业为重心的导向,形成学习竞争小组,互帮组,教师有计划地对部分同学进行无偿辅导,进一步落实培优补差工作。
二、及时和家长沟通,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和家长共同管理好学生。
三、积极为年级组出谋划策,配合年级组长做好年级的工作。
四、主动收集市区教学的信息,平日努力钻研业务,提高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管理能力。
五、提高对习题的精选,知识结构化、系统化的驾驭和想学生的 清晰表达讷讷公里。
六、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教学反思、教学改革、教学重建、开拓教学新局面的能力。
七、不断寻找激励学生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持续性的措施和方法。
八、学科目标定为及格率是76%。有一部分学生成绩不近人意的原因有:(1)学习态度不端正、效率差,上课不认真听讲;(2)作业没法及时完成,即使做了,也敷衍塞责;(3)部分学生的家长采取无可奈何的管理任其发展,这助长了学生不严格要求自己的气焰,也增添了教师管理的难度;(4)学生的基础差,成绩无法进步,情绪消沉、对自己自暴自弃,放弃自己的追求。采取的帮助措施:(1)利用培优补差的时间给予这部分孩子更多的关怀,更多的辅导,让其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关爱并让他们从点滴进步中找到自信。(2)课余时间为这部分学生无偿辅导,让他们能更快取得进步。(3)不厌其烦地和他们的父母商量实践适合他们的管理,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4)借助学校的力量进行奖惩制度,鼓励和约束他们的学习,使他们更好的成长。
五.保障措施与可行性:
1、 平日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数,英、音、体、美等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争取做个全面发展的教师。性情温和、平易近人,具有亲和力但又不失严厉,容易和学生沟通交流,做事有自己的短期和长期计划,对自己做好工作充满信心。
2、 除了规定课堂教学时数外,课外准备花工夫进行培优补差工作,提高优良率,降低低分率。工作认真负责,富有热情,团结组员、配合班主任和年级组长搞好初二的工作。
3、 目前的信息来源有四:(1)网络;(2)同学科教师;(3)校外教师和研究生、博士;(4)通过学生的家长获得其他学校的试卷。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研究能力。
4、 平日的教辅资料有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英语同步学习与辅导》,学生的练习书主要是学校统一发的练习册,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满天星》英语能力测试。
5、 准备采用自己命题、外界引进或是购买的练习卷,选择其中精髓给学生做。
6、 测验和开展的周日及平日辅导课,与学校年级工作节奏一致。
六.总目标达成度与现阶段教学目标达成度的相关分析:
本人对初中和高中的小循环有完整的思考。目前教学可以达到中等水平,有待向更高层次迈进。如要向学校提出帮助请求,我渴望有三:一、有名师指导;二、学校拥有充足的教学资料和其他重点中学的试卷(及时更新)及近五年上海市中考试卷;三、给予教师必要的备课时间,并在全校范围内真正地形成教学上合作竞争的良好氛围,让所有的教师在此环境下得到更大的发展。
七.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有专家这么说:“你打一个盹,睁开眼睛一看,世界又有新的创造和新的变化。”这真是瞬息万变!这也向我们这些教育者提出新的挑战、新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塑造创新型人才。目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教学的实践令我深深地感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深化学科的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提高教学效益大有裨益。
1、利用课件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意识的培养,意识的培养是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抓住学生对电脑、网络等新鲜事物甚感兴趣的心理,因势利导,课前精心设计制作课件,创设情境,化动为静,化虚为实,吸引学生的注意,将他们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来。
2、利用课件,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将一辈子受用。”可见叶老先生认为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培养自学的能力。是呀,授之以鱼,只应一时,授之以渔,终生受用。教学时,我决定更多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培养自学的能力。
3、利用Internet,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索取知识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不是知识的拥有量,更主要是是否具有索取新知识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独特的优越性,让它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大量信息,以供学生学习时自由地查阅。这样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4、利用计算机工具,自主创作,培养学生实践与创造能力
培养创造能力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主地创作设计,把计算机软件(写字板、画图、Powerpoint等)融入到课件中,让学生把主观臆想展现在计算机屏幕上。这样,计算机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创造的工具,学生利用工具软件自主创作,构建知识组织,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为我们培养创造型人才开辟了新的天地。
教科书名
|
英语
|
册次
|
八年级
下
|
出版处
版 次
|
人民教育
出版社
|
2007年11月
第4版
|
(一)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初二年级共有八个教学班,共有学生人数460多人。通过一年半的英语学习,大多数学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读懂短篇故事,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发展参差不齐。有少数学生因为基础不够好,学习很吃力而自暴自弃,有的因此扰乱课堂次序,这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
(二)本学期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本栏目内注明全学期讲授教材起讫章节)
本学期学习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按照交际情景分10个小单元,按知识结构分两个大单元,外加一个总复习。
本学期完成英语下册全部内容
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Unit 2 What’s should I do?
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Unit 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
Unit 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Unit 6 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
Unit 7 Would do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Unit 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Unit 10 It’s a nice day, isn’t it?
(二) 本学期讲授教材的重点、难点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全书共有十个单元,另两个复习单元。本教材各单元话题灵活,贴近生活实际。本册书将学习的一些语法知识点有: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间接引语、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反意疑问句等。同时每个单元后都提供了一篇阅读文章,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重点: 1、单词、短语及习惯用法
2、语法:
A、will 引导的一般将来时
B、过去进行时的构成及用法。
C、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进行时。
D、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E、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
F、反意疑问句.
难点:1、现在完成时及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用法。
2、间接引语。
3、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和时间状语从句.
4、反意疑问句
|
(四)新课程标准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该年级为四级要求
听
|
1、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熟悉话题的语段,识别主题,获取主要信息; 2、能听懂简单故事的情节发展,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 3、能根据连续的指令完成任务; 4、能听懂广播、电视中初级英语教学节目。
|
说
|
1、能根据提示给出连贯的简单指令; 2、能引出话题并进行几个回合的交谈; 3、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根据图片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 4、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角色扮演等活动; 5、能在上述口语活动中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
|
读
|
1、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说明文等应用文体的材料; 3、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 4、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 5、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 6、能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件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 7、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 8、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 9、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
|
写
|
1、能五确使用标点符号; 2、能用词组或简单句为自己创作的图片写出说明; 3、能写出简短的文段,如简单的指令、规则;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
|
语音:1、了解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 2、了解英语语音包括发音、重音、连读、语调、节奏等内容; 3、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 4、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 5、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
单词:能掌握400个左右最常用单词,90条左右习惯用语及搭配。
语法::
will 引导的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的构成及用法、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进行时。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反意疑问句.
功能: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话题: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
(五)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
单元
|
目标内容
|
Units1--2
|
Future with will, Quantities with more, less, fewer; Modals could, should
Why don’t you..?
|
Units 3--4
|
Adverbial clauses with when, while, Questions and statements with past progressive; past tense; Reported speech; simple past tense; Can for ability
|
Units 5--6
|
First conditional if+will; Present progressive as future; Modal should
Present perfect progressive; 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
|
Units 7--8
|
Would you mind+gerund; will for intentions; could for polite requests
Modal should; How about …. Present perfect tense
|
Units 9--10
|
Present perfect tense; simple past tense; present progressive as future;
Tag questions
|
2、过程与方法:
|
单元
|
|
Units1--2
|
敢于预测未来,能够谈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谈论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麻烦并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提出相应的建议。
|
Units 3--4
|
学会讲故事,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能力。学会转述他人话语,能正确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
|
Unit 5
|
学会谈论因果关系,做出决定是否做某事。
|
Units 6--7
|
谈论人们的业余爱好并持续了多长时间,比如收藏等。能够汇报自己、询问同伴的爱好及持续时间。学会提出请求,表示建议。
|
Units8-9
|
学会用现在完成进行时描述事件,如何给别人提建议意见。谈论过去的经历,正确使用现在完成时。
|
Unit10
|
学习各种反意疑问句,通过谈论天气和写感谢信,学会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他人的感恩。
|
|
|
|
|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教材内容,积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文明礼貌用语。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及老人。发展健全的人格,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公德。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勤动脑,多思考,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本栏目内注明: 1.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2、如何改进自己现在的教学弊端,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3、在调动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方面的措施)
教师方面:
1.认真专研教材和课标,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需求,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如英语演讲比赛、单词听写比赛、朗读比赛、英语手抄报比赛、学唱英文歌曲,课前五分钟活动等。 5. 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注重个别辅导,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培优补差。 6.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对于学生具体要求:
1. 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 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 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 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 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 信,尽快成长起来。 6. 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 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 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七)教研课题
1.课题
《关注学情变化,防止两极分化》
2.措施:
1. 关注学情变化,防止两极分化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部分学生对中学的生活和学习退去激情,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变化,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及疏导教育,掌握学生情况,教学中有的放矢。
2、优化课堂教学,化解难度
八年级课程难度加深,教师应依据学生接受能力,以旧带新,化繁为简,由浅入深,分解难度,重视课前预习,教会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的学习习惯,最终学会预习、复习。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词汇量是任何年龄段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突破词汇量,是排除学习英语困难的条件之一。教学中继续关注有效记忆单词方法的培养,如读音记忆法、词类归类记忆法、前缀后缀记忆法、图片直观记忆、以句学词、以词连句、单词连环记忆等办法,仍要渗透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有效记忆。
3、培优补差,查漏补缺
经过一年学习,学生的学习情况会出现很多变数。如两级分化现象,教师应适时进行查漏补缺,针对性进行培优补差,可采取个别辅导、分类指导、小组互助等形式进行。
4、开展校本教研,科学开发教材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和调节教学活动,加强同年级间或与已经使用过八年级教材的老师进行密切交流合作,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教材教法,共同探讨学生学情。依据自身教学经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量力、灵活运用教材,对教材可适当调整、重新组合、再度开发,提高教学效果。
3.小结时间: 二OO九年四月
4.总结时间: 二OO九年六月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