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析和修改病句

 nmyuzhiqiang 2010-10-26

辨析和修改病句

李建

 

【考点阐释】

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考试大纲》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

【考纲解读】

    此考点一直是高考必考的考点之一,分为两项,一是辨析病句,这是近几年高考必考的项目,题型非常稳定,均为选择题,且都为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二是修改病句,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但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这一项考查已悄悄的被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以及选用、仿用句式所替代,但也不排除在今后的高考中会重新考查这一项内容。

《考试大纲》对考查的病句类型明确规定了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考查的重难点为:(1)结构类语病(前四种),主要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的残缺或赘余,考查频率极高;(2)语义性语病(后两种),主要是,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考查特点:

1、题型比较固定。病句辨析题,位于第一卷,每年必有。

2、重点有分工。选择题重点在结构类语病,搭配不当、成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是经常出现的,尤以“搭配不当”居首,特别是动宾搭配不当为主。成分残缺也不容忽视。

3、病句命题来源于当前的报刊杂志。内容大都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考生要注重生活实际中语言运用的不规范语法现象,一般为典型的语病,有争议的往往回避。

从命题设计看,考虑到六中病句类型考查的覆盖面,一般是要求选择“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病句材料的几个选项各有侧重,每一个病句至少有一处语病,一般从分析句子成分入手,因为主要是结构性语病。

【知识点概要及解题指导】

一、病句的类型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 语序不当

每个词语在句子里都有一定的位置,每个单据在复句中也有固定的位置,表示一定的关系。如果安排不当,就会表达不通畅或产生歧义。语序不当大致有以下类型:

1、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语; 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①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例②由于规划周密、准备充分,去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舆运会成为奥运会中历届参赛国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好评如潮。(“奥运会中历届”应为“历届奥运会中”)(2009年辽宁卷)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b.表时间或处所的; 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d.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例①那位失主为表示谢意(表目的)昨天(时间)在电视台(处所)又(副词)诚挚的(表情态形容词)为他点了一首歌。

3、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的位置不对。

例: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不”移到“把”字前)(“把”字句否定副词应该放在“把”前)

2)介词位置不当

例如: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

3)是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例:一篇文章要是字迹过于潦草,那么内容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移至“内容”前,“内容很不错”是主谓短语作谓语)

4)虚词位置不正确造成的主客体颠倒

例: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可改为"中国青年对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是不陌生的")

4、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并列词语或短语应该按事理、逻辑次序(先后、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来排列。

例: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猛醒,引人深思。(应改为“引人深思,促人猛省,催人进取)

5、分句位置不当

    在承接、递进复句中,分句之间次序有先后、轻重关系不能颠倒。

l: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2: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技巧点拨】

关于语序不当的语病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望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位置失当症。

2.望见修饰语长的句子,即多重状语与多重定语,检查是否患修饰语语序不当症。

3.望见句中有数量词语,检查是否患数量词位置不当症。

4.望见分句较多的复句,检查是否患分句间语序不当症。

(二)搭配不当

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搭配必须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搭配不当就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是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包括以下类型:

1、主谓搭配不当

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搭配不当。

例: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狂风”和“下了起来”搭配不当)(2009安徽卷)

2、动宾搭配不当

由于两个并列关系的谓语(动词)或宾语组合时,其中一个动词或宾语不能与之搭配。

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思想修养。(“充实”与“思想修养”不能搭配应该为“加强”)

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敝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2009年湖南卷)(“阐明”与“张扬”不能搭配)

3、主宾搭配不当

大多情况下,充当谓语的是“是”,此时应先找出主、宾,看他们是否对的对等。

例: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2009北京卷)(“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应改为“疫苗的研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4、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定中、状中、补中、介宾)

例: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2007年北京卷)(“一台”与中心词“剧本”)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08年广东)(“反而”应该为“因而”)

6       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例: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都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数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2009年天津)(“能否”示事物的两个方面,而“有效开展“只表示了积极的方面,前后明显不对应)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除无主句、独词句和省略句外,一般句子都要有主语。谓语是及物动词的,后面还必须有宾语。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凡是应该有的成分没有了,导致意思模糊不清,甚至不可理解,就是句子成分残缺。

1 主语残缺

①滥用介词造成的主语残缺

例: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2009年江苏)(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残缺)

注意:句首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通过”等。当句首出现这些介词时一定要留意,看看句子是否有主语。

②变换表述角度造成主语迷失

例:他是一位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得到了人们的拥戴,并安排他担任了县长的职务。(在第三分句前加上“上级”,删掉“并”。为了保持对象一致,也可改成“被安排担任了县长的职务)

2)谓语残缺

例:35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支援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2009年全国1)(在“走上街头”和“学雷锋活动”之间应加上谓语动词“开展”)

3   宾语残缺

①有些动词,后面要求带名词性宾语,却没有宾语中心词。这往往是宾语前的定语比较长,漏掉了后面的宾语中心词,或是宾语前定语里有动宾短语,容易喧宾夺主,把小宾语当作大宾语。

例:54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是个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

2009年湖北卷)(“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后缺宾语中心语“的表演“)

②介词宾语残缺

如:那些在各条战线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后缺 宾语“的精神”或者删掉“以”。)

4)附加成分残缺

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如定、状、补)就会造成表意不严密等情况。

例: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文。(2007年广东卷)(“诗一般的语言”前应加“用”,另应删掉“使读者”以免造成句式杂糅)

2、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就是成分累赘多余,造成重复啰嗦,影响表达简明效果的一种语病

有如下几种情况

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意思有重复,造成赘余。

这句话里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呀。(“无声”与“潜台词”)

在中小学生中深入的开展素质教育,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目前”赘余,“当务之急”含“目前”之意)

1)状语与中心或状语与状语之间意思重复,造成赘余。

如:这样德才兼备的好干部,我们从心里由衷佩服。(“从心里”赘余,“由衷”

即“发自内心”之意)

2)补语对中心语作多余的补充说明,造成赘余。

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2009年山东卷)(“大约”和“多”重复)

3)主语中有相同意思的成分,造成赘余

例:此个中的奥妙,要靠读者自己去想象,去挖掘,去领悟。(“此”与“个中”重复)

4)谓语中有意思相同或相容的成分,造成赘余

例:这么做,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新探索。(“为”即“是”,“是”赘余)

又如:上次从您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发到学生手中。(“进行”赘余。)

5)宾语中有重复或矛盾的内容,造成赘余。

我终于想明白了他为什么要带我来的原因。(“原因”赘余)

本次会考我校的合格率达到将近98%以上,比以往都高。(“将近”与“左右”)

6)介词滥用,造成赘余

如:这次科考活动获取的材料很有价值,有助于对课题的神话研究。(“对”赘余)

7)关联词连用造成赘余

例:理论如果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一旦”即表示“如果有一天”的意思,“如果”赘余)

另外还有几种情形的赘余:

一种是复句中两个分句间句意明显存在重叠,导致赘余。如“走近去一看,他还没有死还有一息尚存”;“处分期间,只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和岗位津贴。”

一种是对众所周知的、不言而喻的意思作不必要的交代或补充造成赘余。如:“父亲去世离现在已经整整10年了”、“冒雨走了20里路左右的距离。”

一种是不明成语意思造成赘余。如:“人民生灵涂炭”“群众民怨沸腾”“浑身遍体鳞伤”“许多莘莘学子”“寒舍蓬荜生辉”“值得可歌可泣”“方兴未艾”“各自分道扬镳”独自孑然一身”被人贻笑大方”等。

一种是不辨词的兼类现象造成的赘余。如:“付诸”“夫妻”“试之”

一种是不明谦敬造成赘余。如“我的拙作您的令爱”等。

(四)结构混乱

句子里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不符合语法规则,这种语病叫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式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通过对今年来全国高考试卷和各地模拟试卷中此类试题的梳理,可以发现,出现频率较多的句式结构杂糅情况主要有以下十类: 

1表被动  被(受)……所。

这办法既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2表原因  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由于……结果;之所以……的原因; “关键在于……”与“……决定性作用” “……的原因(起因)”“由……诱发(所致)” 

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纠正,其根本原因是不正之风在作怪。(或说“原因是执法作风不正”,或说“是不正之风在作怪”) 

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或说“由于社员们的精心管理”,或说“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一个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或说“之所以变坏”,或说“变坏的原因”) 

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被誉为世界空间静电领域“奠基人”的张丰认为,印度洋大地震起因是由宇宙场空 间静电变异所致,而静电变异“边缘”就在甘肃兰州 

3表目的。  把……达到;供……之便;防止……不再……。如: 

我们要下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先进水平。(或说“把我国的教育事业提高到先进水平”,或说“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先进水平”)

其实,胡适先生英文文章也写了不少,连同这一百几十件信礼,都应该收集成书,供中外学者阅读之便。(或说“供中外学者阅读之用”,或说“以便中外学者阅读”)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或说“防止这类事故的再度发生”,或说“使这类事故不再发生”)

4表条件  需要……不可;非……才行;“根据……状况”与“从……状况出发”。如: 

当然,要搞好跨学科渗透和综合,并非易事,需要下一番功夫不可。 (或说“需要下一番功夫”,或说“非下一番功夫不可”)

专家认为,军队建设要根据国家的现实经济状况出发,控制军队员额及武器装备的数量,努力建设一支精干的,机动灵活的现代化军队 

5表意图  从……为出发点;本着……为原则。如: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或说“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或说“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枝术。(或说“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或说“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 

6表对象  对象……面向……;对于上;“同比……”与“同期相……比”;“围绕……”与“……为中心”如: 

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或说“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或说“这本杂志主要是面向……”) 

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虑过。(或说“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或说“在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

7表构成  成分是……配制而成;分……部分组成。如: 

止咳祛痰片是我厂里新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或说“成分是远……氯化铵等”,或说“由……等配制而成”) 

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限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或说“分序厅……六部分”,或说“由序厅……六部分组成”)

(8)表范围  大多……以……为主 还有“ 以……为宜” “…… 最好”。如: 

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或说“大多是青年师生”,或说“以青年师生为主”)

开调查会的人不在多,以三五人为宜最好 

(9)表程度  分外……多了;过分的溢美 ;悬殊很大。如: 

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或说“分外活跃而健谈”,或说“活路而健谈多了”)

(10)表数量  大约……左右;高达……之巨。如: 

我国大约30%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或说“大约30%的青年”,或说“30%左右的青年”)

2中途易辙

中途易辙指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解析:“观摩……庭审”的主语无疑是“我们”(省略了),但接下来的“对我们……”的主语显然不是“我们”,这种中途更换主语造成了结构的混乱,删去“对”。)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中国人民这个主语没有陈述的内容,后面又换成了革命,中途更换主语造成了结构混乱。可把自从放到句首。)

(五)表意不明

 清晰明确,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如果语言让人无法理解,或者不能表达确定的意思,就会造成表意不明的错误,“表意不明”是高考必考的六大病句类型之一。。常见表意不明的语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指代不明(含对象不明)

1)代词指代不明。代词有两种情况:一是指示代词,如“此”“这”“这方面”等;二是人称代词,如“自己”“他(她)”等。

指示代词指代不明指前面的句子叙述了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后面的句子中用指示代词“此”或“这”等来替代前面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造成后面的句子有两种以上的理解。另外,句子叙述两种以上的情况通常采用“是……还是”“……或(者)……”“有……也有……”等句式结构。句子“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04年全国卷,吉林、四川、黑龙江地区)”感觉上好像是病句,属于指示代词指代不明,其实是没有语病的。但是如果把“和”换成“或”,或者把“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变成“有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也有不少网络游戏带有色情内容”,后面的句子“这”就犯了指代不明的语病。

人称代词“自己”在句子表达中,既可以指文字叙述的作者本身(即“我自己”或“我”),又可以指句子属于第三人称的主语自己(即“他自己”或“她自己”);如果句子采用的是第三人称来叙述,那么句中的“他(她)”就有可能指句中属于第三人称的主语本身,也可能指句中属于第三人称的宾语本人,也可能指句中人物之外的第三者。

例①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例②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例③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有两处错误,首先,第一个“她”指代不明,是指“三妹”还是“葛姐”?其次,“哭泣”“遭遇”动宾搭配不当。“哭泣”的后面不能接宾语,这里用“哭诉”更好。)

例④当他把证书发给小钱时,他对他笑了。

2)对象不明  主要是因承前省略不当而引发的。

例①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既可以看作承前省略主语“孩子们”的谓语,也可以指孩子们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的原因)

例②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例③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2、歧义

多义词(短语)造成的歧义  由于句中某个词或短语是多义的而使句子意思可能有多种解释,即词义两可。主要有两种情况:

1)动词的施动方向不明确而产生的歧义

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动词“批评”的施动方向不明确)

2)动词的支配范围不确定而产生的歧义

 例: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3)定语修饰对象不明确而产生的歧义。

例: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4)介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的歧义

例: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对“报案人”愤慨,还是对“坐视不管”愤慨,不清楚)

 5)修饰两可而造成歧义

例:数百位战斗英雄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表彰会。(“数百位”修饰“战斗英雄”还是“亲属”,不明确)

另,在口语中由于轻重音或停顿的不同也可造成歧义。

(六)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概念不清

主要指概念并列不当(属种并列)的现象。

例: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2、自相矛盾

例: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3、否定失当(多重否定,表意易弄反)

例: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做了相关提示。

4、强加因果

例:“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从而使旅游者望而却步。(“从而”表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这里不存在因果关系,删掉“从而”)

5、以偏概全

例:他取得今天的成绩完全是靠不断的拼搏干出来的,可见,只有拼搏才能出成绩。(成绩的取得是=有多方面的因素促成,本句以偏概全)

6、不合事理

例:在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葫芦岛上保留的一片热带雨林中,有一株胸径20厘米左右的树长在林间道路两旁,为“绞杀榕”所杀。(“一株”不可能长在“两旁”)

7主客颠倒

例: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

二、辨析病句的基本方法

实际语言运用中,病句辨析是规范化的重要要求。我们在答题时,大都会分作两步走:首先是从语法角度进行分析,采取“压缩法”查找“病因”;再从修辞、逻辑角度检验。但遗憾的是,此类试题得分很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不是我们在复习时没有掌握有关句子的理论知识,没有做相关练习,而是在答题时,忽视了出题者设置的“陷阱“,被表面的语感欺骗了,因而正误不分,是非难辨。

下面让我们具体看看辨析病句时可操作的几种方法。

l、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做分析比较,明辨原因,以加修改。例如: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2、主干枝叶梳理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例如:

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完成。

用紧缩法,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事情卫星完成”,“事情”不能说“完成”,只能说“做完”,这儿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

3、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例如:

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照伪劣产品……

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①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②句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

概括起来病句辨析的基本步骤是:一语感,二语法,三修辞,四逻辑。

5、规律标志法

1)留意句中的介词

大多数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复杂。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 通过”“对、对于”“当……”“在……”“正……”。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

例如 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谁对谁呢?颠倒了主客体。)

2)留意句中的程度副词

副词一般是用来修饰形容词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错,但我们须细心分析一下后面的形容词是否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副词的含义,有没有造成语义的重复。这类副词主要有“十分” “非常”“很””过分“等。

例如 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溢美”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再加上“过分”,语意重复。)

3)留意句中两面性的词语

两面性的词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 高低”、“能否”、“是否”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

例如 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 ”,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4)留意句中指代性的词语

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题中,代词使用的考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

例如 忠王李秀成临刑前是不是很英勇呢?从一些记载上看,不是这样的。(前文说的是两个意思:很英勇或不英勇。“这样”这个代词倒底指代哪一个意思,句意模糊。)

5)留意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

在考题中,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必须引起重视。否定句主要应该关注双重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嵌套否定形式的句子,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等。这些句子和词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反,且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易造成误判。

例如 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劝阻” 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义,这样使用反而把意思表达反了。)             

6)留意并列的短语和句子

并列的句子和句中的并列短语,也是一个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顾此失彼,造成一些错误。所以,在做题时,只要见到并列短语,就该留心。

例如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并列短语要求并列的两项或多项,词性或短语结构必须一致。而“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这个并列短语中,“政治常识”是偏正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动宾短语。)

7)留意句中的“是”字

“是”在句中表示判断。命题时,往往在较长或结构复杂的句子中偷换主语或缺失宾语。所以遇到判断词“是”也要适当留心。

例如 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这个句子中的第二个分句承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修建青藏铁路”,但“修建青藏铁路”是一种行为,而“纽带”是名词,二者不属于同一种事物,不能构成判断句。)

8)留意句中的特殊短语

有些短语平时经常误用,而在病句题中常出现这样一些习惯性的不规范用法,很有麻痹性,考生做题时尤其要注意。

例如 美国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是为了摧毁伊拉克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基地,还希望通过军事打击除掉萨达姆。(“目的”和“为了”都表示“目的”,用语重复,必须删掉其中一个。)

9)留意关联词

一般要考虑:关联词与主语位置;是否配套使用;分句间是否强加关联词。

10)留意谦词、敬词

以上几点并不能解决所有病句的辨识问题,只能判断病句中的一部分,但是这些类型在重要考试或平时的训练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希望能有助考生提高辨识病句的准确率。

三、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把握了一定的辨析病句的方法,还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修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此时应该遵循几条原则。

l、保留原意

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样。

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公园里彩旗飘扬,歌声嘹亮。

这个句子犯的是搭配不当的毛病,“彩旗飘扬”可以看到,“歌声隙亮”却看不到。修改这个病句时,不能因为搭配不当就把“歌声嘹亮”删去,因为整个句子是要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公园的热闹非凡的,删去“歌声嘹亮”就把句子的原意给改了。这个句子可以改成“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彩旗飘扬,听到歌声嘹亮”。

2、语法角度

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粮库主任的失职,使40吨小麦霉烂变质。 上级领导为了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上级领导……决定……并赔偿……”显然有悖整个句子的意思,“赔偿”的人应该是失职的粮库主任,而不是上级领导。应在“赔偿”前面加上“责令他”。

3、词法角度

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否恰当。

语文课下课后,黄晓静交给老师二篇课外完成的作文。

这个句子中数词运用不当,应把“二”改成“两”。如不说“二张桌子”“二盏灯”,而说“两张桌子”“两盏灯”。

4、逻辑事理

从逻辑事理入手。中学课文虽没有章节专门介绍逻辑知识,但在修改病句时却常需要一定的逻辑知识。平时应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有些句子在逻辑上出现毛病,修改时就要从逻辑角度加以考虑。

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离弦之箭”是笔直向前的,而“蜿蜒”是曲曲折折的,句子中的比喻不合事理,不合逻辑。应改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综上所述,修改病句可以概括为五字诀:

(成分残缺的)

(多余的)

(用词不妥当的)

(修改应简要)

(不搭配、不照应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解决了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总之,高考试卷中的病句辨析题有一定的难度,“病因”不是很容易看得出来。我们做此类题,除了熟练运用相关的语法知识、逻辑知识外,一定要“惕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仔细地琢磨句子,细察猜析,切莫轻易相信平时的“语感”,要克服粗枝大叶套用程式的弊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