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现状问题分析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国家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如课程功能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程结构更加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更加重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课程实施更加重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课程评价更加重视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等。归结到一点,新课程是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发展规律,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目标付诸实施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这个核心的实施主体就是教师,这个改革的“战场”就是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因此提高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自然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主要研究目标。然而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忽视现代教学设计方法的引领,使得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盲目地追求形式,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造成课堂教学效益低下。课堂教学设计成为新课程实施的一个主要瓶颈。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借助于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只有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才会符合教学规律,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也才有可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有效。“五星教学原理”正是这种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符合的现代教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五星教学原理”是由美国 Utah州立大学授、当代著名教学技术与设计理论家,教育心理学家M·戴维·梅里尔博士归纳各种教学设计理论形成的一种教学原理。这个教学原理是由浙江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盛群力教授等最近编译。 虽然梅里尔博士的“五星教学原理”是诸理论之集大成者,具有强大的理论支撑,但他也仅提供了一个大概的框架和假设,目前在国内、外尚无应用于教学设计之中。所以我们借助他的理论,申报了 2004年浙江省规划研究课题,进行了广泛的实践研究,并对大量的学科教学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教学设计现状还普遍存在着以下阻碍新课程有效实施的问题。 1、教学内容设计零碎而缺乏整体性 2、学生学习因没有明确任务而缺乏目的性 3、提出的问题或太大或太小,缺乏序列性,不利于问题解决 4、忽视学生行为的分析,学生学习的介入水平受到影响 以上四种教学设计中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效果;从学生认知规律来看,这些现象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影响学生知识的建构。这也促使我们努力研究新型的新课程有效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 我们运用“五星教学原理”理论对教学设计现状进行了剖析,并 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提炼出了解决上述这些设计现状问题,并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新课程有效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五星教学原理”。“五星教学原理”又叫“首要教学原理”,是由美国 Utah州立大学授、当代著名教学技术与设计理论家,教育心理学家M·戴维·梅里尔博士归纳各种教学设计理论形成的一种教学原理。这个教学原理原发表于《教育技术:研究与开发》2002年第3期,是由浙江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盛群力教授等最近编译。它是归纳了一些著名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Jonassen)、做中学(Schank)、学习四组件(Mocarthy)等的观点,是集各种理论之精华者。他阐述的教学原理为五项首要原理:(1)当学习者介入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2)当激活已有知识并将它作为新知识的基础时,才能够促进学习;(3)当新知识展示给学习者时,才能够促进学习;(4)当学习者应用新知识时,才能够促进学习;(5)当新知识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融于一体时,才能够促进学习。梅里尔博士认为实施“首要教学原理”有助于确保教学产品的教学效能。“五星教学原理”认为有效教学的阶段是围绕以问题为中心的四个阶段,见下图一所示:
(4)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四个教学阶段 解决序列问题时的四个阶段是一个循环圈,即在每个序列问题解决时可以有这四个阶段,但在具体操作时具有灵活性。有时解决一个序列问题需要四个阶段,有时解决所有序列问题前只要一个激活阶段,而解决序列问题中只要展示和应用阶段,或只要展示阶段;同样应用阶段也可以在几个问题解决后一起进行,而整合阶段则往往在序列问题解决以后,在解决中心问题的同时可以将知识融会贯通。 (5)解决问题四个阶段的一般实施策略 A、激活阶段实施策略 激活阶段要引导学习者依据相关的原有经验或提供相关经验,回忆用来组织新知识的结构,促进学习。包括: 了解学生知识基础,让学生展示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了解有关联的图式。图式是人大脑里存在的知识单位,过去知识的分门别类,形成一种认识结构。 要提供原有经验。当学生觉得已经部分懂了将要教的东西,提供原有经验。方法,“图式激活”,如采用“先行组织者”方式等。 提供相关经验。当学习内容非常陌生时,提供相关经验。如学习方法,有关联的背景材料,较简单的相关学习内容等。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排除干扰因素,如负迁移。 B、展示阶段实施策略 展示阶段要充分展示、论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教学信息,并提供适当的学习指导和运用各种媒体,促进学习。包括: 要了解内容,新知呈现要突出重点,要运用多种视角,展示教学信息的各个方面; 要了解内容和学生,要根据内容和学生来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要根据内容和学生来选择不同的指导方式; 善于运用媒体。 C、应用阶段实施策略 应用阶段要帮助学习者运用知识或技能解决与目标一致的、不同的变式问题,并渐减指导,促进学习。包括: 重视在实际情境中应用; 运用多种练习方法(变式练习)如迁移练习、发散型练习、对比型练习、变式练习、发展型练习、综合型练习等; 运用解决不同的问题; 及时反馈,渐减指导。 D、整合阶段实施策略 整合阶段要鼓励学习将新知识技能融会贯通(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有机会实际展示表现,并对学到的新知识技能进行反思,质疑和辨析其知识技能,能够创造、发明、探索新事物和有个性特色地运用新知识技能,促进学习。包括: 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和平台; 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反思的能力; 要增加应用的开放性,让学生综合应用,发散创新。 4、“以问题为中心”教学的特点和有效性分析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有别于“主题”教学,以及“问题解决”教学,虽然都有问题,也都是以解决问题为主,但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具有任务的特点,而其他二者没有,同时围绕问题的四个循环阶段也是“以问题为中心”教学的最主要特点。 通过对“以问题为中心”教学的分析,我们得出它具有以下几个体现有效性的特点: (1)具有任务特点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运用已有图式,通过同化或顺应过程,在追求平衡中,进行意义建构来实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是学生意义建构中最重要的环节。“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提供了具有任务特点的问题情境,使教学过程贯穿于完成一个由“中心问题”转化的任务解决中,不但提高了知识的整体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趣味性,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
(2)解决可分解成问题序列的问题,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由于“以问题为中心”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分解成问题序列,可以分解难度,让学生在层层推进中,掌握知识;同时这种循序渐进的解决过程,使思考性逐渐增强,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四个循环阶段,从四种介入水平的提高入手,提高了针对性,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以问题为中心”教学通过激活、展示、应用和整合阶段的策略运用,让教师从问题、任务、操作和动作四个层面来提高趣味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高了有效性,更有目的地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所以从上述四个特点,我们知道“以问题为中心”教学设计是符合“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和建构主义等现代教育理论的有效教学设计方法。 三、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和要求 1、“以问题为中心”教学设计过程 确定教学需要→学生、学习内容和目标分析→确定学习内容→确 定学习目标→设计问题、任务(包括分解)→设计教学策略→设计评价 2、“以问题为中心”教学设计的要求 ( 1)确定教学需要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是基于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要确定我们要解决什么教学问题,我们能否解决这些教学问题? ( 2)学生、学习内容和目标分析 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包括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情感态度、 动作技能水平等;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人际交往特征等。学习内容分析既要分析静态的知识类型,又要动态地联系前后知识分析结构体系、内在顺序和关联。要分析学生可以掌握哪些教学内容,达成哪些教学目标,以及解决每个问题序列的任务水平中的行为特征。既要根据学生特征分析来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也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分析学习者能达到的学习程度。 ( 3)确定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的确定要考虑知识的完整性,也要考虑学生知识构建时 的整体性。 ( 4)确定学习目标 要根据教学需求、学习内容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包括新课程要 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目标要准确定位,阐述合理。 ( 5)设计问题、任务(包括分解) 要分析学习内容和学生特征,设计一个能转化为任务的接近学生 生活实际的中心问题。并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对中心问题进行分解,分解成由易到难,或能分散难度的问题序列。 ( 6)设计教学策略 要根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生特征来安排教学环节和程序, 特别是问题序列解决的先后,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教学活动;确定合适的课堂组织形式、信息传递的方式等;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选择有效的激活、展示、应用和整合策略;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适合的媒体和认知工具选择等学习环境的设计。 ( 7)设计评价 教学设计的评价主要是采用形成性评价,即进行实践教学,通过 对教学系统开发中的每一步进行评定,得到教学计划实施的数据、资料等反馈信息,以了解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可用性、有效性等。学习目标的达到程度是评价的主要方面。如有不足之处,则需对前期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以问题为中心”教学的评价方法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用“五星教学 原理”的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经过实践检验,我们编制了新课程有效教学评价表,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评价表见下表)
从学生和教师二个维度看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方面,主要评价 学生活动参与程序和问题解决介入水平,以及目标达成度;教师方面,主要评价教师学习环境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运用和媒体的运用等。 突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是我们借助现代新颖教学设计理论,通过大量案例研究和教学实践,对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设计所进行的研究,这必将会对“五星教学原理”理论的完善,以及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具有深远的意义。 |
|